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 第90章 第 90 章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第90章 第 90 章

作者:范香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21:46:31 来源:文学城

深褐色草药在锅中沸腾翻滚,从那不断破裂开的气泡中,已明显能看出汁水中带了微微胶黏的质感。

杨桃用木勺舀出汤汁,上手确定那液体总算熬成了柔滑的触感后,对一旁炉灶下看火的人道:“可以了四喜姐姐,先撤火吧。”

空气中弥漫着微苦的甘草清香,让人在闷热的灶间被那自然的清冽香气抚慰后,解去了几丝暑气。

四喜将柴火撤去起身,杨桃正将锅中的草药汁舀出,她手边的木盆上方放了个竹篾,可以直接将其中的草药渣滤净。

很快,那木盆里便只剩下冒着丝丝热气的深褐色汁液。

“这便是你说的甜羹?怎么看着……像是药汁啊?”四喜面露疑惑。

今早杨桃带了一篓子草药来到书院,说是要做个消暑甜羹,她们二人将那草药又洗又泡又煮地折腾了近两个时辰,最后煮出这一锅乌漆漆的汁水。

四喜百思不得其解,这看着哪里能跟甜羹扯上关系?

杨桃神秘兮兮朝她一笑:“这确实也算是药。”

说话间她又从柜子里掏出一个陶罐,倒出半碗白色粉末用水化开,再将过滤好的汁液和这碗粉末化开的水混合倒入锅中,用灶下木炭余温重新煮沸盛出。

“先放到井里湃着,一会儿凉了才算做好呢。”杨桃伸手就要去抬那木盆,周二郎此时正抱着一捆柴火进来,闻言动作麻利地端起那木盆就往井边去了。

杨桃见他身上还挂着不少草屑木屑,就知道周二郎肯定又一大早地去山里砍柴火了。

自从杏林的短工做完之后,周二郎便开始跟着四喜去湖边卖点心。只是他不善言辞,又怕自己黑瘦显得邋遢,惹那些夫人小姐生厌,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帮四喜提提东西打打下手,并不敢靠近与人交谈。

频繁出入书院后,周二郎便悄无声息包揽了所有打水砍柴,扫院擦地的杂活,从早到晚没有停歇。

若不是夫妻俩始终忌讳着避开杨桃的点心方子,不愿在她做的时候靠近,蛋黄酥的产量还能在他们两人的勤快下再翻几倍不止。

杨桃看着院外的周二郎又拿起扫帚往前院去了,对四喜犹豫道:“四喜姐姐,我和陈院卫每月都有向附近村民买柴火,够咱们用的,周二哥不用每日都大老远地赶早去山上砍,我瞧着他好似都忙瘦了一圈,这样下去可怎么吃得消啊。”

因为附近的山都是有主的,且大部分又种了果树,周二郎每日只能步行至十里外的山里砍。

这大半月来,书院囤放柴火的地方都要放不下了,他们又死活不愿意收钱,搞得杨桃和陈力都挺过意不去的。

四喜看了眼丈夫的背影,抿嘴笑道:“你别管了,让他忙去,若叫他闲下来,说不定还觉着难受呢。”

看杨桃一脸迷茫,四喜想起她虽是丫鬟,可到底是在富户家中做事,想必不清楚他们在乡下种地干的都是重活儿,早已习惯了的,于是又细细跟她解释起来:“这些不过是些家务事,算不上什么的,我与二郎整日来书院打扰,别的都帮不上忙,好在还能做些琐事,心里也好受些。”

她边说手边动作麻利地舀水清洗煮过草药的锅子,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二郎向来都是这么瘦的,反而最近还吃胖了些,只是看不大出来而已。你不知道,农忙的时候若家里借不到牛,为了不耽误节气,就只能自己去田里拉犁,二郎是最能干的,一日能犁半亩地呢,家里谁都比不上他。”

农人一年到头都停不下来,为了能多挣些钱,有两分空闲也要进山里找山货野味。

周二郎长到这么大,自记事起便没有过如今这样轻松的日子,夜里跟四喜说起时,总觉得自己在做梦,怎么一日轻轻松松,就挣了百文了?

他们既高兴又不安,只能通过让自己忙碌起来忽视心中的忐忑。

四喜语气轻松,杨桃却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即便她没有种过地,也知道人力拉犁是怎样高强度的劳作。

这世上有太多的苦难她无能为力,可杨桃想着自己的仙草冻若能让这对勤劳的夫妻有所收获,也算是件好事吧。

在等待凉草汁液冷却的过程,杨桃开始为今日要售卖的点心忙碌,等到四喜和周二郎将前一日的预定都送出去后,已经是午后未时。

新蝉在高声鸣叫,那悠长的余响逐渐隐没在幽静山林间。

周二郎将早上投放在深井中的木盆取出来到前院廊下,四喜已经在杨桃的口述中将各色熬煮好的雀麦蜜豆,时令鲜果,糖水饮子都备好了。

上了大半日课,不论是先生还是学生脑子都有些发木,一见杨桃今日又准备了新吃食,众人瞬间来了精神。

在书院赖了大半月还未去上任的梁彦承最近可是大饱口福,杨桃有了两个好帮手,如今总算有多余时间来复刻她脑中的配方。梁彦承沉迷于西点独特的甜蜜香气,对陈柏石下的逐客令视若无睹,一见今日又有新东西,搁下书本便凑了上来。

“今日不是点心?”他有些失望道。

杨桃摇摇头,用竹片将木盆中凝固的仙草冻利落划分成等份块状,接着取出一块放入瓷碗中再划几道,那整块仙草便顫顫巍巍地散开了。

她将瓷碗递给梁彦承:“天气炎热,咱们今日还是吃些甜羹消消暑吧。这是用草药制成的,虽有清香却寡淡了些,加入桌上这些配料会另有一番风味,先生喜欢哪些都可自行添加,若喜欢甜些还可以浇上乳糖或沙糖水。”

梁彦承抬手接过她递来的瓷碗,见其中乌漆漆的一团,颜色实在怪异,他心中不免疑惑,这东西真能入口?

不过想起杨桃的好手艺,梁彦承还是按她说的,去研究起一旁桌上的小料去了。这两厢一对比,桌上的东西就熟悉多了,只是梁彦承却又犯起了难,不知该选什么。

余下几人也是头回见这样陌生的吃食,捧着瓷碗都有些无从下手。

而谢渊早在此之前便已吃过这甜羹了,大家还在研究仙草冻的奇怪颜色时,他已选了自己爱吃的几样小料加到瓷碗中,自顾自吃了起来。

众人有样学样,在开启了第一次尝试,惊讶于仙草那独特的清爽口感后,又兴致勃勃地开始尝试起不同小料搭配出的口感。

杨桃准备了不少配料,可以增加口感的江米圆子,熬煮松软的赤豆莲子,炒制过的地豆坚果,还有增添风味的时令黄杏,庵罗果等,琳琅满目摆了一桌。

廊下一时间满是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都自己觉得搭的是最完美的。

陈柏石和陈力柳东林三人喜欢甜的,浇上炼乳吃了几大碗还不过瘾。四喜和周二郎李小果三个选的东西都很克制,只浅尝了几样比较便宜又常见的,到最后捧着碗不加料只浇了勺沙糖水的仙草冻也吃得津津有味。

梁彦承尤其喜欢仙草独特的嫩滑口感,那带着草木清香的微微韧劲,与他平日吃过的甜羹都不同。不论是单吃或加上蜜豆蔬果,风味都会随之变化,十分合他口味。

“这口感很是独特,起先观这颜色,我本以为会有苦味,却不想味道竟十分清新。你方才说这是草药做的,不知是如何做出这种口感的?”梁彦承好奇道。

四喜闻言猜道:“莫不是你最后加的那个东西?”

不明真相的众人都齐刷刷向杨桃投去了好奇的目光,只见她笑眯眯点头道:“这原料只是一味寻常的消暑草药,会有这样的口感,除了草药熬煮久后会形成胶质外,我还另加了些葛粉在里头,能让它冷却凝固后的口感更瓷实些。”

梁彦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竟想到用消暑药来做甜羹,真是难得的巧思。”

“说到吃,谁能比得上她呀。”陈柏石撇撇嘴,似是嫌弃,又莫名带了点自豪。

其他人都清楚杨桃对吃食的热情,闻言不禁笑出了声。

陈力在陈柏石毒舌发作后一如既往对杨桃给予夸奖:“这甜羹滋味清爽,确实适合解暑,若拿去城里卖,哪儿还有那些荔枝膏,冰雪冷圆子的事儿!”

杨桃被他夸得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地跟四喜说出她的打算:“如今我的点心在湖边已有了不小名气,许多人都让咱们直接往府上送去,其实去不去湖边也没关系了。四喜姐姐,周二哥既然每日都要进城,不如让他带上这甜羹一起去卖,我问过了,城中摆摊住税,每百钱算三,今年天气炎热,药铺里去买消暑药的人都多了,你早上也看到了,这仙草冻做法并不难,不过是备料麻烦些,打上消暑的名头生意肯定好做,就算你们每日只卖几十份,也有几十文的赚头呢。”

说着杨桃又与他们算起成本,开始可以先从沙糖水赤豆圆子,和时令黄杏这些略平价些的配料做起,日后若生意好了,便可以逐渐多增加些选项供客人选项。

虽然这只是小小的摊贩生意,可杨桃知道四喜夫妇俩平时连一个铜板都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若贸然叫他们投资摆摊,心中肯定会觉得为难。

所以她今日不论是从准备材料,到制作方法,到最后让他们看到书院众人对这仙草冻的反应和接受度,每一步清晰明了地让他们参与了解后,杨桃才说出了这个想法。

眼见四喜和周二郎面上都有些迷茫,杨桃又鼓励道:“这小生意虽然也有风险,不过方才你也看到了,大家还是很喜欢这甜羹的味道的。你和周二哥每日帮我送点心也占用不了多长时间,若顺道做些甜羹去卖,你们也能多赚些钱。等有了口碑,肯定会客似云来。就像曹婆婆豆糕,宋嫂鱼羹一样,日后太康城的人都知道你们的甜羹,这样说不定你和周二哥还能在城里安家呢!”

四喜这时才听明白她竟是打算让他们夫妻俩自己去做这生意,她根本顾不上什么风险,忙连连摆手道:“这怎么行,卖点心这事已经是我占你的便宜了,怎么还能拿你的方子去做生意?不行不行,这事若是传出去,我与二郎真是没法做人了。”

周二郎也拒绝道:“不行的,小桃,这是你想出来的方子,我们不能这么做。日后这甜羹我帮你拿去卖就是,你每日给我们这么多工钱,已让我和四娘很过意不去了。”

杨桃没想到四喜和周二郎竟一直觉得他们占了自己的便宜,她忙道:“你们怎会这样想?你们整日在外奔波,那钱本就该拿的。而且这甜羹也不是多了不起的东西,谈不上什么方子不方子的,不过在咱们这儿吃个新鲜,说不定南边满大街都是,只是还没传过来而已。而且我的点心都做不过来了,拿着这方子也没用,四喜姐姐,周二哥,你们这段时日帮我这么多忙,实在不用这么客气。”

杨桃脑中全是各种新奇点子,并不觉得拿出一个仙草冻的做法有什么。

然而对如今世人来说,独门手艺乃是安身立命之本,四喜和周二郎更是深知其中规矩,在他们乡下,若想学门什么手艺,需得先提礼拜师,伺候师父几年才有可能得到授艺。

如今杨桃却直接馈赠,且还是在书院里,顶着众人的目光,四喜和周二郎头都不敢抬,生怕先生会觉得他们是不是欺小桃年幼不懂,哄骗了她什么。

而庭院中的众人,都知道杨桃对挣钱一事最是积极,却想不到她会这样大方,不仅为四喜夫妇想了赚钱的法子,还将方子也送了出去。

这样慷慨豁达的品格,再一次让众人对这个年岁不大的小丫头有了新的认识。

梁彦承下意识看了眼陈柏石,二人不知想到了什么,沉默着垂下了头。

李小果怔怔看着手中的甜羹,他一直都知道杨桃很聪明,会做各式各样的吃食。起初他以为是因为她在富户家中做丫鬟,肯定会比他这样的乡下人要多些见识,可后来才知这是杨桃的天赋。

他能到书院念书是因为杨桃,姐姐和姐夫如今能挣到钱也是因为杨桃,如今她还要拿出自己的方子让他们家进城做生意。

李小果家中贫困,父母姐姐和自己一家四口终年守着几亩薄田度日。而几年前父亲病了一场,耗尽家中银钱,姐姐为了拿到彩礼钱给父亲治病,十五岁便将自己嫁了出去。而年幼的李小果从此也撑起了家中的重担,为了能让人带他进山打猎挣钱,或为了一袋米,一刀肉,就算没皮没脸跟人套近乎也从不怕被人笑话。

他起初去书塾偷听,只是因为世人对读书人的崇敬,想着自己若是也能识文断字,是不是就能当上先生,赚到束脩了?可当他开智明理,李小果才知自己原来不仅渴望知识,也希望自己能拥有像先生这样正直坦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

面对杨桃的慷慨,李小果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受之有愧,无地自容。

他面露苦涩,正想上前感谢她的好意,而有人却先开了口。

“周二哥和周二嫂心志方正,不愿做这占人便宜的事,倒不如换个法子。这仙草冻的方子日后就算是你们向小桃买的,小桃出方子和手艺指点,你们出力气跑腿售卖,又承担了投入风险,且方才我听这甜羹的利润并不高,不如像住税一样,百钱算三,给小桃抽成,如何?”

声音清朗,长身玉立,正是谢渊。

李小果闻言脚步一顿,听到他这提议,四喜和周二郎也愣了。

谢渊见二人脸色有所松动,又继续道:“这样一来,你们凭自己辛苦挣钱,不算占了谁的便宜,小桃的方子能有用武之地,也不算白白埋没了她的巧思。”

杨桃看着谢渊欲言又止,这人竟出了个“专利费”的法子,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却见谢渊朝自己安抚一笑,眉目柔和。

她原本想到这仙草冻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这小生意适合四喜和周二郎夫妻俩,谁知他们却觉得占了她的便宜不愿接受。

面对坚韧质朴的四喜夫妇,杨桃五味杂陈,甚至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冒犯了他们。可她提出这个想法,真的没有同情或施舍的意思。

谢渊一看她垂着脑袋,就知道杨桃又钻了牛角尖。她总是这样待人赤诚,不知世间人心叵测。

眼下她对他们慷慨相助,他也看得出来周二郎夫妇为人厚道,可他们好似都忘了,周二郎家里可不止他们夫妻二人。若日后因此事生出纠纷,或觉得杨桃可以任他们予取予求,倒不如先定下规矩,免得日后说不清。

四喜和周二郎闻言对视一眼,脸上仍有犹豫。可若按谢渊的提议,他们就算是用了小桃的方子,她也能拿到抽成,这比直接送给他们,确实令人好接受多了,夫妻俩商量半响,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至此,这对平日里只能靠耕种生存的夫妻,从此便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四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和丈夫会有这样一番奇遇,莫不是菩萨真听到了她的诚心祈愿,所以才让她遇到小桃这个贵人吗?

她眼眶泛红看向杨桃:“你总是这样帮我和二郎,我真不知道要如何谢你,日后不论你有什么难处,我和二郎都会倾力相助。如今你这点心大都是做熟客生意,已不用我再如何推销了,日后送货,我们绝不能再收你的钱,若你不答应,那这甜羹的生意咱们就算五五分。”

杨桃听出她话中的坚决,最终只能无奈应了。她算过利润,若这甜羹生意能做好,其实赚的并不比给她送点心少。

她在这个世界认识的人并不多,而四喜和周二郎的质朴与和善,也让她对日后多了一丝向往。

若他们能顺顺利利,想必她和杨春娘离开谢家后,也会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吧。

杨桃心下一松,又开始热情高涨地跟四喜和周二郎讨论起摆摊事宜。

书院众人也纷纷参与其中,好似都将这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情。不论是从核算成本,还是在城中若不慎与人起冲突,或被人眼红寻麻烦,大大小小的注意事项,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为四喜和周二郎出谋划策。

于是没过几日,四喜和周二郎夫妻俩便在一个霞光满天的傍晚,挑着他们精心准备的仙草冻,忐忑却又壮志满怀地从书院出发,前往了热闹的太康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0章 第 9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