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 第82章 第 82 章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第82章 第 82 章

作者:范香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23:25:17 来源:文学城

谢渊一言不发跟在谢集英身后,看他熟门熟路绕过县衙正门,来到另一处巷口的侧门前。

此处朱漆木门大开,有人正在门房指引下往里走,见到谢集英,那深衣小厮笑容热络了几分,忙喊了个丫鬟来领他们进去。

谢渊落后一步,看石武面无表情地朝那门房递过去一个鼓囊的荷包,他收回视线,抬脚前行。

绕过一扇明显年岁渐久,痕迹斑驳的影壁,谢渊几人在前方那丫鬟的带领下走向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抄手游廊。

一路青砖黛瓦间尽是岁月斑驳的痕迹。檐角兽首剥落了彩漆,露出灰白的陶胎。回廊栏杆上的雕花模糊了棱角,脚下青石板缝隙里钻出丛丛苔藓,在阴湿处蔓延成墨绿色的绒毯。

可才转过两道月洞门,景致却忽然鲜活起来。

游廊尽头豁然开朗,一泓曲水环抱假山,山石上悬着的薜荔垂落水面,惊起几尾红鲤荡开涟漪。

这是个极具巧思的园子,处处透着精心雕琢的雅致,却又刻意保留三分野趣。

太湖石假山孔窍玲珑处蓄着前夜的雨水,此刻正滴滴答答落在青苔上,恍若有人在暗处拨弄算珠。

曲水尽头立着座六角小亭,亭檐下悬着鎏金鸟笼,里头养了只红嘴画眉,正歪着头打量来人。

谢渊走过时,那鸟儿忽然脆生生叫了一嗓子,惊得领路的丫鬟掩嘴轻笑:“这雀儿平日最是怕生,今日倒活泼。”

丫鬟圆脸声甜,看向谢渊的眼中藏着几分惊艳与羞意。谁知那人只顾闷头走路,看似毫无察觉,丫鬟眼中一时又有些失落与难堪。

好在前方树影交错处已能看见不少客人身影,那丫鬟便朝谢渊几人福身道:“前方便是枕流园了,几位贵客请便。”说罢她朝另一头小径走去,鹅黄衫子很快隐入花木深处。

日光煦暖,斜斜漫过青瓦木檐间的亭台楼阁。

远处天青如浣,只余几缕纤云,更显得眼前布景雅致精巧。而穿梭在其中的人影,也为此处园景增添了不少生动趣味。

“谢兄!果然是你,真是许久未见了。”

“是啊,自你去了青州便没音讯,回来也总不见人,莫不是早忘了我们这群老伙计?”

“可不是,每次办了宴去请,你们家都说人不在,若不是今天被我们碰到了,想见你一面还不知何年何月呢……”

谢集英一出现,便被好几人围住,对旧年同窗的质问他只能无奈连连告饶:“是我不对,实在是家中琐事繁忙,改日咱们定要好好聚聚。”

这几人过去与谢集英上的是同一所私塾,只是他们就没有谢集英的好运气,如今有的勉强考了个秀才的功名在身,又或者有的连童生试也没过,但也仗着家里颇有资产,所以不愁衣食,只每日以读书人自诩风流的,也不知怎么今日怎么全都聚到这县令的宴上了。

有人就笑道:“谢兄可不是咱们这群闲人,如今家里又出了个好苗子,要操心的事只怕数也数不过来呢!”

“我可是也听说了,摆宴那日喜鹊街上的动静都传到对岸柳岸巷去了!”

“真是恭喜恭喜,想必身边这位,就是咱们太康县上如今最年轻的廪生吧?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比谢兄你当年还要强些,哈哈哈哈哈哈!”

谢家大张旗鼓地摆宴,谢渊早年被过继的事,还有与大房的纠葛早就传得沸沸扬扬。

这些人抱着看热闹,又或者好奇,试探的的态度来调侃谢集英,自然免不了将话题转到到了一旁垂眸不语的谢渊身上。

可谢集英只是含笑看着谢渊道:“阿渊,这几位叔伯都是我的同窗,性子最是大方爽朗,你不必拘谨。”

多有趣,将这样优秀的儿子过继给了叔叔,只怕骄傲的谢集英肠子都要悔青了吧?

几人眼神交错间满是跃跃欲试,但又碍于谢集英如今的身份不敢说得太过,只能转头去看谢渊,期待能在这年轻的小子身上看到一丝有趣反应。

而谢渊只当看不见那几人看好戏的神情,也无视了谢集英话里的小心思,他抬手见礼,声音不卑不亢道:“谢渊见过几位前辈,今日有幸同来赴宴,诸位风采出众,气度不凡,定然皆是才思敏捷之人,谢渊不敢妄称胜蓝。”

他余光扫到巧思雅致的园景,又接着道:“今日得见县尊园中曲水流觞之景,倒让晚辈想起《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况。不知诸位方才可曾品鉴过枕流园的龙湫?看起来引的应该是活水。”

几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几分迷茫来。

其中一人下意识喃喃道:“龙......?哦!你说后头那池子,贤侄真是好眼力,不过这龙湫比起南边云栖园的还是小了些,去年我去......”

他话未说完被旁边另一人打断:“得了吧,你上次连《水经注》都能念岔字,还学人品鉴呢。”

几人这回都是托了家里子侄的福,时隔几年又接到了县令的请帖邀他们赴宴,进了园子还没来得及好好观赏,便凑到谢集英这头来了。

本还想趁机打趣几句,谁知却被谢渊几句话就堵了回去。

这几人读书才学不见得多出众,日常派头倒是摆得不输阵,只可惜对外人摆谱他们虽团结,但若有一方想要冒头必会被对方拆台。

眼瞧着他们一言不合就要争辩起来,此时却忽然走过来一位青袍管事,只见他对谢渊含笑道:“公子竟识得这龙湫?此乃我们老爷特意命人仿大龙湫瀑布所建。”

他看向谢集英颔首行礼道:“谢举人,不妨带上谢公子,随我去观瀑亭细赏?”

谢集英已认出这是县令身边的长随,他的视线落到远处的观瀑亭,有一紫袍男子正在亭中负手而立,身边还守着两个伺候的丫鬟,他神色一凛,对那长随正色道:“有劳了。”

说罢谢集英几人抬脚离开,没被邀请的余下几人也看到了观瀑亭里的身影,心中忐忑地面面相觑,倒是此时都回过神来,他们跟谢集英早已不是同一路人了。

崔卯年过五十,却依旧腰背挺直如松。

他侧身站在观瀑亭的雕花栏杆前,紫袍下摆被风微微掀起,露出一双云纹官靴。

保养得宜的面庞上几乎不见皱纹,唯有眼角几道细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倒像是刻意留着彰显威仪的痕迹。

谢渊终于见到这位太康县令,与他想象中的不同,崔卯面上看起来很是和善。

那双背负着的双手白皙修长,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右手拇指上戴着的翡翠扳指泛着幽光。

这全然不像个地方官员的手,倒像是翰林里那些终日执笔的清贵文人。

这在谢渊眼中,越发觉得此人带着股道貌岸然的意味。

“集英见过大人。”谢集英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谢渊也顺势道:“谢渊见过县令大人。”

崔卯转过身来,脸上果然带着温和的笑意,眼角的细纹随之舒展。他抬手虚扶:“今日私宴,不必讲究这些虚礼。”声音清朗,丝毫不见老态。

他视线又落到一旁的谢渊身上,见眼前少年身姿挺拔如青竹破土,眉目清朗疏阔,目光沉静从容,还带着股超乎年龄的持重,在这园子的一群人中显得格外出众,不由感叹这谢集英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你就是谢渊?方才你好像对我这园子的龙湫有几分见解,可是去过南方?”

谢渊微微躬身,语气从容:“回大人,晚生惭愧,未曾亲至南方。只是平日听先生讲解《水经注》《舆地纪胜》等书,见其中记载雁荡山大龙湫'飞瀑悬空,如白练垂天',适才见园中引水叠石之妙,颇有几分神韵,故而斗胆猜测。”

崔卯点头,让人在一旁石凳落座,又让丫鬟上茶。

“你在城外的书院上学?听说那位陈山长收学生极严,怎么平日不忙着钻研四书五经,倒有闲暇涉猎《水经注》?”

听他提起书院,谢渊开始猜测他的目的,面上却恭敬垂眸回道:“先生确实从不在课业上允许我等马虎,只是他道'经书是米粮,杂学是盐醋,若只囫囵吞米,终究食之无味',所以平日常让我们多看这些典籍来佐证经义。譬如读《禹贡》时,便叫我们对照《水经注》看九州山川脉络。学《春秋》时,又让参详《左传》《国语》互证。晚生愚见,山长是要我们明白圣贤之道本就在天地万物之间,非独在书本上求之。”

崔卯眼中掠过一丝惊讶,即便他未亲自前去求证,可从此人教学的方式来看,确实很符合他听说过的,陈氏一族独有的治学之风。

他看向一旁眼中骄傲难掩的谢集英笑道:“谢老弟,这可就是你不对了,家里有这么优秀的孩子,怎么平日总藏着掖着呢?我这园子还有几分趣味,日后可要带他常来看看才是。”

谢集英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谦逊与无奈,拱手回道:“承蒙大人抬爱,这孩子年幼不知礼数,怕贸然登门反倒扰了大人清静。”

他顿了顿,又含笑补充道:“不过他确实勤勉,若大人不嫌他愚钝,谢某改日定会再带他登门聆听教诲。”

崔卯微笑颔首,又看向谢渊:“此次邀你来也不为别的,我这儿办了个家塾,也有不少学生,时常聚在一块探讨学问。可惜他们今年一个也未能通过院试,你经义扎实,又难得能将杂学融会贯通,正好可与他们交流些心得,好让我这群学生也能早日学有所成才是。”

说着他看向站在一旁的长随:“他们年轻人聚在一块,吩咐底下人都好好伺候着,不可怠慢。”

那青衣管事郑重应下,又抬手请谢渊:“谢公子,这边请。”

说话间,崔卯和谢集英只含笑看着谢渊起身,他下台阶时借着高处巡视四周,这才发现与他同龄的另一波人在园子内围,而谢集英他们正要跟崔卯前往内厅,显然他们才是此次宴请的对象。

难道不是为了书院的事?

谢渊皱起眉,却更加不敢掉以轻心。

他留意着四周状况,对旁人的打量与窃窃私语半点不关心,只站在几株海棠树前暗暗思忖。

殊不知早已有不少视线在他一踏进这个园子时就已经开始关注他,见人被县令大人请走,又让管事送他过来,他们本想着接下来他就该自觉些过来与他们问候寒喧,他们也就能勉为其难地接受这外头书院的人进入他们的圈子里了。

谁知谢渊根本不打算搭理他们,这算什么,他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吗?

今年县令家塾前往府城赴考的有几十人,崔卯还请了不少往年的生员,还有不少先生和博学多才,通经晓史的乡绅等,园中众人三三两两聚作一处,上百道目光俱是惊疑不定。

听说这人小时候差点将自己的亲弟弟害死,被亲爹打断腿又过继出去,差点被谢家逐出家门。

没想到如今走了狗屎运被擢为廪生,还一副不屑与他们同流合污的模样,想必心中正暗自得意。

一群人神色各异,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脑补谢渊这会儿是在嘲笑他们技不如人,还是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其中以高琼为首的一派脸色最是难看,他祖上乃前朝进士,曾历官青溪知军,虽然因为前朝官场混乱不幸受牵连被罢官回乡,可也是平通镇上数一数二的乡绅氏族,跟这些商户出身的人可不是同一个档次。

高琼向来以门第自矜,素来只有旁人逢迎的份,何曾被人轻慢过?

谢渊说白了是不识抬举,以为自己考上功就自此改换门庭,殊不知这路还远着呢。

果不其然,他这厢才刚皱了眉头,便早已有人察言观色地凑了上来道:“这人好大的架子,按理说高兄你比他年长,见了人他也该问候一声才是,刚才他分明看见你了,却扭头走向一边去,真是......”

那人故意拖长了声调,眼睛却在高琼脸上打转,见他眉头越皱越紧,便又添油加醋道:“要我说啊,他这是仗着得了县令大人几句夸赞,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他谢家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商户出身,也敢在高兄面前摆谱。”

高琼冷哼一声,却不接话,好似多讲一个字都会沾上铜臭气一样。

这时旁边另一个人也接话道:“高兄清贵人家,自然不屑与这等人为伍。真不知县令大人请这样的人来做什么,平白毁了今日这宴的气氛。”

高琼指尖摩挲着腰间玉佩,这时才淡淡道:“商户出身,不知礼数倒也正常。”

那人觑着他的脸色,突然心生一计笑道:“高兄心胸宽阔,自是不会与他计较,可我却看不得这狂妄之人在此,不如......将他支走,也免得大家看着碍眼?”

高琼撇了他一眼,口中说着:“别过分。”眼中却也起了看好戏的意思。

那人心领神会,却一本正经地回道:“这是自然,咱们可是正经人,哪里能使出来什么手段呢。”

含桃量为: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2章 第 8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