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 第41章 第 41 章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第41章 第 41 章

作者:范香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18:50:17 来源:文学城

那看不到一根杂毛的漂亮围脖是柳氏过年时才给谢渊置办的,连带着还有一件同色的狐裘披风,价格十分昂贵。

要是坏一点儿,把她卖了也不够赔啊。

杨桃连连摇头道:“我不冷,少爷用吧,车里也冷呢。”

谢渊眼神一暗,手却不肯收回:“车里还有毯子,冷不到我。”

杨桃头疼,怎么还突然犟上了?

她只能从自己的随身包袱里抽出一条洗得早已掉色的大纱巾,那是她预备拿到书院里当醒面罩子用的。

杨桃将脑袋和脖子全都裹住,只露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我披这块就行,出了城遇到风沙也不怕,要把这狐狸毛弄脏了,杨妈妈非得揭了我的皮不可。”

谢渊见状只好将围脖收回,柳东林却抬手拿过那漂亮的围脖往自己脖子上一绕:“她不要给我戴吧,我正冷着呢。”

谢渊:“……”

宝田赶车出了城,被冷风灌了一嘴后直夸她:“你这法子好,回去我也得让你梅香姐姐给我缝一块,日后我跟老爷去乡下看地,再戴上帽子,不仅保暖,也能挡些沙土!”

宝田与梅香年纪相仿,在两年前已成了亲。

谢濂和柳氏在后院角门外买了两间屋子,让他们夫妻俩住着。

那里原是谢氏族人依居之地,但有两户人家回了乡下,便将房子卖给了四房。

如今宝田和梅香住在那里,更方便平日里谢渊和杨桃渡河去柳岸巷。

毕竟比从城里穿过去,渡河能省下大半个时辰的时间。

“得用粗布,结实些,还要缝大些才好。”

杨桃向来健谈,与宝田这样的熟人更是话多得让人插不进嘴。

二人就这围巾的用处聊了一路,直到东源山脚下还意犹未尽。

要不是杨桃被马车颠得差点甩到路边,两人还停不下来。

因昨日下了一场小雨,原本夯实的土路变得有些泥泞打滑,马儿走得艰难,车子也越发颠簸。

这下不仅是杨桃要下车,连谢渊和柳东林都只能下来步行了。

好在陈力知道今日开学,早早便等在香山寺前。

耳力好的陈力听见山下的动静走到山脚下来,不然车上这一大堆东西,还不知要怎么拿去。

“怎么今年带了这么多东西?”

车上不仅有谢家精心备下的礼,还有柳家准备的各种山货和小食,虽然两家条件不一样,但都尽自己所能去准备了。

“都是家中大人准备的,想着先生可能会喜欢,便带过来了。”谢渊道。

陈力无奈摇头:“费那钱做什么,山长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说不定一会儿还要骂你奢靡。”

柳东林笑道:“那先生肯定不会骂我,我家可没钱置办这些。”

几人哄笑,杨桃又问:“陈院卫怎么知道我们来了?”

“我昨日下山见路有些不好走,便想着今日开学,你们带着东西不好上来,下来搭把手,我刚在寺门前听到山下有动静,就猜到是你们来了。”

已年过四十的陈力如今依旧身型魁梧,有他在,车上的行李瞬间便被搬空,宝田连搭手的地方都没有,谢渊便让他直接回城去。

杨桃拎着一摞礼盒走在他身边,依旧要仰头才能看到陈力的脸:“山里这么安静吗?寺里今日无人?”

原本香山寺冬日是极少会有人来的,可自从杨桃的点心出名后,即便是下雪天,竟也有人冒雪前来。

可因为杨桃头一年尝到了甜头,第二年时为了赚钱不顾风雪,每日守在烤炉前,没几天就病倒了。

她烧了几日才清醒过来,在床上躺了十来日才能下床,人也跟着瘦了一大圈。

谢渊少见地冷了脸,此后不顾其他,竟不再允许她去书院,更不用说给寺院做点心了。

杨桃好话说尽,又再三保证,最后表示十二月到三月期间不给寺院做点心,谢渊才愿意重新带她去书院。

而为了保持点心的热度,不被这四个月消耗掉,杨桃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推出一款新产品,和蛋挞交叉着供应。

前两年推出的咸派和司康大受好评,但蛋挞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城中点心铺子还是没能复制出来蛋挞的做法,这让香山寺的点心始终占据上风。

所以即便香山寺有长达四个月的时间不供应点心,狂粉们也要时不时来寺里转转。

照往年看来,开春后寺里的人就该多起来了,可当今年杨桃来到香山寺门前,却略显冷清,连马车也没见到一辆。

“昨日下了雨,路不好走,说不定过几日就多了。”

陈力也没多想,虽然他日日在此,却不怎么进香山寺去。

杨桃也没在意,几人步行至书院。

书院大门旁放了一个背篓,背篓上还放着一个竹编的斗笠。

“小果这么早就来了吗?”杨桃一眼就认出这背篓的主人。

李小果。

陈柏石第三个没被他赶跑的学生,不过目前还在考核期。

“可不是,不管刮风下雨,我一开门就见他守在这儿了,让他晚些再来,他嘴上应得好好的,第二日还是如此。”

陈力也有些无奈,天这样冷,冻坏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几人大包小包地进了书院大门,穿过庭院,来到正堂。

陈柏石一年一次仅有的隆重穿搭只会出现在开学当日,那不同于平时懒散打扮的模样,显然震住了蹲在他茶水小炉前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少年身上的深色袄子补丁缝了又缝,包裹着他瘦小的身形,很明显能看出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但李小果有一张机灵的脸,即便衣衫破旧,他也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韧劲。

平日里他就像只随时准备蹿出去的松鼠,可今日却老老实实的,只剩下那双滴溜溜转的眼睛能看出他的本性来。

见到杨桃几人进来,李小果不由地松了一大口气。

等陈柏石带着谢渊和柳东林开始举行入学仪式,他这才敢蹿到杨桃身边殷勤道:“小桃,这是姐姐让我给你带的板栗,是长在深山里的,可大颗了,特别好吃!”

杨桃接过他那袋从怀里掏出来的板栗,心中感动却也担心:“四喜姐姐进山去了?”

李小果摆手道:“不是姐姐去的,是姐夫和他村里的猎户去的。”

杨桃听着放下心来,又开始想该用这板栗做点什么好吃的呢?

李小果的姐姐李四喜,是杨桃去年夏天才认识的新朋友。

她是临县岱山县的人,今年才十七岁,却已经嫁到太康县城外十几里处的一个村子里快两年了。

因听说了香山寺的盛况,四喜也跟着丈夫来到这里卖他们自家的山货。

杨桃因为平日还要给书院的人做饭,他们的山货处理得好,卖得也不贵,她常常去光顾。

一来二去,两人即便熟悉了。

四喜是个非常温柔敦厚的姑娘。

她勤劳又善良,见杨桃常照顾她的生意,每次见到杨桃总会给她塞个鸡蛋,或自家晒的果铺豆干,甚至是一块对她来说十分珍贵的糖果。

去年年底,四喜的弟弟李小果从岱山县来看她,他也跟着四喜夫妇来香山寺长见识。

杨桃见他不仅机灵,还能说会道,引经据典,便以为他上过学。

谁知四喜听了,笑意里带着两分骄傲,又充满了苦涩道:“我家中本也想让小果去上书塾的,可束脩太贵了,实在负担不起,他便瞒着家里,偷偷去爬镇上书塾的屋顶,偷听了几个月的课,后来被先生发现,不仅将他骂了一通,还说要告诉其他书塾,让他们都不收他这样的学生。”

四喜眼眶通红,几乎哽咽,在如今这个十分注重名声的年代里,李小果的求学之路显然变得坎坷起来。

杨桃听得心里不是滋味,有意安慰四喜:“那不如让他去山上的书院试试?那儿的束脩不贵,只用十斤粟米。”

四喜何尝不知道呢,可她却怕李小果的名声不好,怕他去了也是被先生斥责。

“我听说东源书院虽然束脩不贵,那位山长收学生却十分严格,他定然十分看重学生的为人,若是他知道......”

“怎么会,岱山县隔了几十里呢。”

杨桃心想,就陈柏石这万年宅男,山脚下发生了什么他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几十里外的事了。

李小果这样渴望知识,若成功了就是大喜事,若被陈柏石骂一顿那又如何,去试试又不会少块肉。

四喜犹豫不决,杨桃却直接跟李小果说了这事,而他听说后想也不想,直接找上门报名去了。

多年来还是拿捏不到陈柏石收学生标准的杨桃并不能做什么保证,她只是给了李小果一个尝试的机会。

这几年,除了谢渊和柳东林两个学生,陈柏石骂走的人没有一千也有一两百了。

不管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拿钱来砸,还是穷苦人家来跟他卖惨,陈柏石全都不为所动,谁知李小果竟入了他的眼。

杨桃惊了,她是不是该改行做招生办啊?怎么她带柳东林来陈柏石收了,带李小果来他又收了?

她仔细观察了几日,试图找出李小果和另外两人的相似之处。

然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他们三个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谢渊是天才,柳东林中庸稳重,而李小果是机灵。

可天才太少,中庸的人又太多,而像李小果这样机灵却不油滑的也难寻。

杨桃对陈柏石更加佩服了,他到底是怎么练就这样一双火眼金睛的?一眼挑中的学生,个个都不同。

这时的杨桃,还以为这种独特的收学生方式只是他的个人癖好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