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纪幼怜很早就起床了,她洗漱护肤,从行李中挑选了一套得体优雅的深色西装换上,在酒店餐厅简单用过早餐之后,她便和小助理一同出发,前往福城省博物馆。
坐在出租车上,机头连透过车窗观察着这个陌生的城市。
福城给她的感觉非常特别,作为省会城市,它并非诞生于广阔的平原之上,而是四面环山,城市建筑依山而建,层次分明。
清晨的天空之中,常有飞鸟掠过;街道上行人步履悠悠,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乱他们平静的生活。
——这是一种与港城截然不懂的生命力。
“纪导,”小助理翻着手机上的美食攻略,饶有兴趣地开口,“我发现有一家生煎包口碑特别好,往上都说味道一绝,就在老街巷子和福城省博物馆附近,等我们结束上午的工作,要不要去尝一下?”
纪幼怜收回目光,点了点头:“可以,正好去古街老城那边转一转。”
车子很快停在了福城博物馆的大门前,纪幼怜支付了车费,和小助理一起走进宽敞明亮的博物馆大厅。让她有些意外的是,她远远地就看见一位精神抖擞的老者,此刻正站在服务台边,似乎早已再次等候。
纪幼怜一眼认出,那正是沈老沈石青馆长。
她急忙加快脚步走上前,带着歉意握住了沈老的手道:“沈馆长?你怎么在这里等?明明应该是我们晚辈去办公室拜访您才是,这样也显得我们太失礼散漫了。”
“没事。”沈老笑着摇了摇头,随和道:“年纪大了,在办公室里也坐不住。我可不是特意等你们,平时我就喜欢在这大堂里转悠,看看来往的人,看看他们从这博物馆里离开的时候,眼神里又能带走什么。”
两人寒暄着,不一会就来到了沈石青的办公室。
沈老的办公室位于博物馆里一个静谧的角落,拥有一面巨大的落地窗,视野极佳,可以清晰的看清整个博物馆的结构以及走动的人群。落座后,沈老的助理奉上清茶,纪幼怜拿出准备好的平板电脑的电子笔,态度谦虚地开口。
“沈馆长,这次冒昧前来打扰,是因为我正在筹备的新电影《云枕江生》。”
她开门见山,陈述道:
“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福城的一个小村落里,时间线上,会涉及到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影片之中自然也不可避及会触及一些本地的风俗习惯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还有那个年代某些边缘人群的真实的生活状态,我们希望在影片之中呢,能够尽可能地去还原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核,而不是随便的地区符号堆砌。所以,真的特别需要像您这样的权威专家给予指导和把关……”
沈老仔细听着纪幼怜关于电影主题以及人物核心的阐述,时不时微微点头,当纪幼怜的话音落下,沈老抬起头,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
“我早年间,也有许多搞艺术的朋友。”沈老追忆着往昔,缓缓道,“那会我们会为了一个观点而争论到半夜,为了写作中的一个词语的精准用法而‘绝交’——当然,并不是真的老死不相往来。回忆起那段日子,虽然也有疼痛与苦楚,但是,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他总是吧悲剧掩盖了,让我们回忆往昔的时候,只能想起最为珍重的过去——你说对吧。”
沈老温和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我的孩子,你让我感觉,我似乎又重新回到了那样的日子里,对于艺术的追求,对于细节的精益求精。现在呀,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像你这样,画如此大的心力,去专注地考究地制作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了,而你对福城文化背景的重视和理解,比我想象中的要深刻许多。”
纪幼怜闻言,谦虚地点了点头。
沈老抿过了一口茶,抬起眼看她,缓缓说道:“好啦,不说闲话了,说吧,关于福城的文化方面,你有哪些问题呢,只要是在我学识的范畴之内,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纪幼怜也不羞涩,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沈老,我在前期搜集资料时了解到,福城内部的文化并非是一整块的,而是需要被分为不同区域的,比如普遍认为的福东文化和福南文化圈。我想知道,这两者指尖具体又什么比较显著的区别吗?如果站在您的角度,您觉得我这个《云枕江生》的故事背景,从文化契合度上来看,是更适合放在福东,还是福南呢?”
沈石青闻言,稍作思索,随后回答到:“其实啊,福城内部的文化圈划分,远比两个要更为复杂,你所说的福东和福南,也只是其中比较广为人知、影响范围较大的两个。事实上,如果仔细的划分下来,福城至少有六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它们的文化中心、饮食习俗、甚至方言,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又很多的福城本地人都会戏称,说福城的方言,两个相邻村子的人都有可能听不太懂对方在说什么。”
他顿了顿,向纪幼怜确定了一个关键信息:“如果我没记错,你的电影里,是不是有计划要让角色们使用一写方言对白?”
纪幼怜肯定地点点头:“是的,我认为恰当地使用地方方言,能够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和地域特色,让观众对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代入感。”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也很有勇气。”沈老肯定到,“在方言选择方面,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重点在福南语和福东语两者里面做考量,这两种方言都很有代表性,也各有优势。福南语的知名度更高,但是会更有市井的‘痞气’,而福东语呢,相对而言会更显得古朴、文雅一些,少了一点草根的气息。至于具体该如何选择,就需要看你的故事更要哪种语言气质来烘托人物和氛围了。”
“对了,”沈老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颇有兴趣地开口问到:“我注意到你在故事背景的介绍里,似乎没提到土楼这个元素?很多外来团队在拍摄福城相关的故事时,总是特别喜欢堆砌土楼的画面,似乎都成了某些讲福城故事的定式了。”
纪幼怜闻言,不好意思地用指尖搓了搓电子笔尖,坦诚直言道:
“沈老,我也认为土楼是很好的典型建筑,也是能够直接表现福城建筑特色的,但我之前翻看福城文化相关的书籍时发现,土楼的存在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家族观念与链接,只不过在我的这个故事中,除了音乐,另一个重点描述对象就是男主‘弑父’的经历,在这样的背景下,还去使用土楼元素,实在有些黑色幽默了。”
沈老听了她的话,被她逗乐了,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小姑娘!”
顿了顿,他又说到:“不过你很有思考,我很喜欢这种思考的精神,你说的没错,土楼的元素早就被不分场合地堆砌太多了,福城又很多很好的建筑与习俗典型,不应该局限于土楼之中。”
两人又继续交谈了许久,办公室里茶香弥漫,纪幼怜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平板,上面记录了不少关于福城文化的信息。
这样看来,这一趟的收获远超预期。
眼见窗外日头刺眼,时间不早了,她正准备收拾东西告辞时,办公室门外却忽然传来了几声轻柔的敲门声。
“请进。”沈老开口道。
纪幼怜下意识循声望去,门被轻轻推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熟悉的桃花眼,他穿着与之前在飞机上相遇时风格相似的简单休闲装,整个人看上去清爽又干净。
看见办公室内的纪幼怜,沈予脸上也闪过一丝惊讶,随后朝她招了招手,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嗨,纪小姐,我们又见面了。”
沈老看见这一幕,比二人都要意外许多,好奇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后问道:“小予,你们认识?”
“爷爷,你忘了吗,前段时间我不是刚结束在港城那个学术研讨会吗?回程的航班上,正好和纪小姐邻座,有过一面之缘呢。”
沈予率先开口,纪幼怜心中微微一动——原来沈予是沈石青老爷子的孙子。
沈石青闻言,点点头,又转向问他:“这个点不在学校,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这不是前几天民俗研讨会的资料整理好了,刚下班,想着顺道给您老送过来吗?”
说着,沈予把公文包里并不算厚的资料拿了出来,在沈石青的桌面上摆好。
趁着沈予放好文件的间隙,纪幼怜也觉得是自己该离开的时候了,她识趣地适时插话,向沈石青表达了感谢:
“沈老,今天真是非常感谢您,现在时间不早了,我就不多打扰您休息了,以后若有机会,定然再登门向您请教。”
“好。”沈石青笑着点了点头,“预祝你拍摄顺利,期待再大荧幕上看见你的《云枕江生》。”
踏出办公室门口的瞬间,纪幼怜忽然感觉自己的衣袖被人从身后拉住了,那力道很轻,带着试探和收敛。
她略带诧异地转回头,才发现沈予不知道何时已经跟了出来,就站在她身后一步之遥的地方,正用指尖轻轻捏住了她西装外套的袖口边缘。
看见她回头,沈予立即松开了手,脸上还是那副温润如玉的浅笑:“纪小姐,冒昧问下,您接下来还有别的安排吗?”
纪幼怜不解,但还是如实回答到:“没有特别的安排,怎么了?”
沈予闻言,笑容加重了几分:“您看那,我们在飞机上有一面之缘,今天又在这里巧遇,这缘分实在难得。”
“既然纪小姐是前来福城采风,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尽一下地主之谊,带您在这附近转悠转悠?福城有些地方,是旅游攻略上不会写的,但我想,这些或许对于您的电影创作,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启发。”
他的眼神真挚,似乎真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在为她着想,实在叫人难以拒绝。
纪幼怜略一沉吟,想到今天下午也的确没有硬性安排,便点了点头,露出一抹好看的浅笑。
“那就……麻烦沈老师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Chapter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