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赘婿他登基为帝了 > 第13章 第 13 章

赘婿他登基为帝了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7 09:41:06 来源:文学城

第13章野男人的勃勃野心

到了这个时候,阿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霍家想买那宅院,那是因为霍二郎知道希锦想要,他想争那宅院。

这勃勃野心已经显露无疑了。

他今日又刻意和希锦说起省试,显然以他霍二郎的才学,这省试简直如探囊取物,怎么也能求一个金榜题名的。

到时候功名在身,衣锦还乡,他再买下希锦心仪的宅院……

这霍二郎三年前痛失一段姻缘,卧薪三年埋头苦读,如今竟然闲散地出来看灯会,看来是势在必得。

阿畴眼底泛冷。

然而,此时的希锦显然不明白这两个男人的复杂心思,她非常坦然,她觉得自己磊落光明。

和昔日的未婚夫在这月色花光间相遇,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能说说前程看看灯火,多好的一件事啊!

她觉得自己好像也可以放下了。

于是她便热络地道:“来来来,我们都坐下,大家一起吃用,这边从食多的是,我们各样都可以尝尝了,二郎不必客气,今天我们请客。”

她这么一说,两个男人同时看过来,眼神都有些难以言喻。

希锦:“怎么了?”

灯火璀璨,春寒料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个男人都无言以对。

一阵沉默后,先开口的反而是阿畴:“我家娘子说的是,二郎,今天我们夫妻请客,也算是提前为你饯行。”

霍二郎听这话,自然明白,阿畴三言两语已经把自己打成外人那一行的,他和希锦是夫妻,两个人是一体的。

他要笑不笑的:“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时三个人便要坐下,阿畴为希锦寻了一处干净座位。

霍二郎冷眼旁观,却是心中酸涩。

遥想当年,他和希锦是未婚夫妻,订过亲的,一些规矩讲究也就比较随意了,他还特意在中秋节时给她送了菊花灯并糕点。

当时他去送的时候,两个人倚在宁家街巷外说话,那时候希锦年纪小,娇憨动人,两个人说得好开心。

正说着阿畴来了,似乎是铺子上让他送东西过来宁家。

那时候霍二郎根本没把阿畴看在眼里,谁会把一个铺子小伙计看在眼里呢,便随意打了个招呼,还掏出几个铜板赏他买糖吃。

之后阿畴过去宁家,希锦看着那背影,还对他笑着道:“他向来寡言,我开始还以为他是个哑巴,谁知道后来竟是会说话的!”

霍二郎还记得当时希锦说这话时的音容笑貌,分明是不把阿畴当回事。

不过是区区三年罢了,她竟成了那哑巴那伙计的妻!

还给他生了那么一个团软可人疼的宝贝儿子!

那身份卑微的伙计得了希锦这样娇俏单纯的,在那床榻上还不知道多么——

霍二郎眼神突然阴郁起来,满城灯火都照不进他的眼底。

希锦却是浑然不知,她已经兴致勃勃过去花盘架车旁,去挑看从食。

那花盘架车上花样倒是繁多,价格也便宜,杂食诸如腰肾,鸡碎和鱼包子,每个不过十文钱,还有些皂儿糕,澄沙团子,滴酥鲍螺,至于糖瓜蒌,十般糖等,才三文钱罢了。

这一排排的花盘架车,每个都是围着人正在挑拣,热火冲天的吆喝声和烟火味,勾得人流口水。

这时候霍二郎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阿畴搂着芒儿给他看灯。

希锦随口问:“你们要吃什么?”

霍二郎抬眼看过来,怔了下,才道:“我随意。”

阿畴:“随意点一些吧。”

希锦心道,这两个男人屁股粘凳子上了吗,动都不动的。

也没办法,她只好自己挑拣,反正也不贵,好不容易请客一次自然要大方,不能让人轻看——要不然人家背后里同情怜悯她,岂不是丢人?

希锦是要面子的人。

她便一口气要了许多,旋炙猪皮肉、煎肝脏、须脑子肉、蛤蜊螃蟹,还有各样杂嚼诸如鱼包子腰肾的。

最后还买了鹅梨糍糕、团子和盐豉汤,这是给自己用的。

正买着的时候,芒儿却摇摇摆摆来了,原来他从阿畴怀中跑下来,他是看中了旁边新鲜花样的彩灯,那彩灯确实好看,上面镶嵌了绢纱,绘制了百鸟,如今灯火点燃,那百鸟惟妙惟肖,倒仿佛扑棱着翅膀要飞。

希锦问了问,倒也不贵,便给孩子买了。

她因随身只带了一个小四合如意绣囊,里面并没多少铜板,钱不够,她便拿眼看向阿畴。

阿畴顿时察觉到了,起身过来,将自己锦囊塞给希锦手里。

希锦这才付账了。

付账的时候,心里却想,往日只觉霍二郎是天上仙,如今看,是不是太仙了,虽说自家要请他,但他就真能不动屁股坐在那里?

他好歹作势付账,她也不至于真让他花钱。

他是读书读多了,不太通人情世故?

这么一想,又觉得,他纵然生得再美,似乎也不是过日子的人吧。

她娘诚不欺她!

付账过后,这灯市上的小摊手上很是麻利,又有一旁闲汉帮衬着,很快各样从食杂嚼摆了满满一桌子,灯火映照着,只看得人垂涎欲滴,希锦几个坐在那里吃着,阿畴时不时喂芒儿几口。

他们找的位置还不错,远处可以看郊野的社火,近处可以看河中的灯光船戏。

希锦沉默地吃东西赏风景,旁边霍二郎和阿畴在说话。

阿畴本是沉默的人,不过如今倒是谈兴不错,他还问起霍二郎过去燕京城的种种打算,霍二郎也就和他说,说得兴致颇高。

这过去燕京城后,除了要租赁房屋,赶看考场,还要将阐述解试的公文呈送到礼部,还要四处拜会,这里面自然有许多门道。

霍二郎谈兴起来,也就提起他一位同窗,是攀附上了韩相爷拐弯抹角的关系,得了功名后便被安置了好差事等。

阿畴问道:“韩相爷?那是什么人?”

霍二郎笑了笑:“宁兄自是不懂这些,这毕竟是朝廷的事,那韩相爷深得官家倚重,这不是你我能妄议的。”

话虽这么说,不过阿畴既然问,他也就大致讲讲。

毕竟他是太学候补生,就应该比阿畴懂得多嘛。

希锦从旁听着,却觉没什么意思,便低头吃那各样杂食。

她喜欢那旋炙猪皮肉,这猪皮肉切成了很薄的薄片,炙烤得酥脆,撒上一些五味椒盐,酥香不腻,好吃得很。

这么吃着间,她看向远处,桥上灯火点缀,桥下则是则是星灯如串,犹如长龙一般。

她便想着,不知道燕京城的元宵节是什么样的,又有怎么样的灯火。

阿畴说,不过是灯更多一些,灯也更大一些。

说起来轻松,可她没见过,又怎么知道要怎么把灯做得更大,做得更多,又怎么知道那绚烂灯火又是怎么迷人眼。

只是她也明白,这辈子,她估计是没机会看到了。

男人做买卖估计还可能过去燕京城,她哪可能呢,如果将来芒儿能像霍二郎那样出息,她兴许有机会,但也只是空想罢了。

正想着,突然间那边起来骚动,希锦下意识看过去,却是一惊。

就见那边火光冲天,还有许多人推挤着匆忙逃窜,更有人大声喊着:“走水了走水了!”

希锦顿时怕了:“呀,走水了!”

其实上灯节很容易出事,平时在自己家里,那兔儿灯玩着玩着蜡烛一歪,就很容易着火了,这种街道上大片灯火,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走水,一般都有衙役人员带领着随时扑灭火势。

但现在看起来,这火势竟然来得很猛。

霍二郎见此,也是皱眉,忙起身道:“我们快走。”

阿畴捞起来芒儿,之后拉着希锦的手就跑。

希锦忙道:“我们的杂食!还有那灯!”

一路走来,连玩带买的,买了不少呢,全都在那里。

阿畴面无表情,沉声道:“那些不要了,快跑!”

希锦想回去拿,那些东西都花了钱的,怎么能不要。

但回头看,却见人群涌动,大家都在跑,已经出现推搡的架势,那气势真是排山倒海一般,有些人摔在那里起不来,哭天喊地的。

她顿时吓得不轻,再不敢提什么从食,赶紧跟着阿畴往前跑。

早有衙役赶来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并有水工组织人马取了河中的水来灭火,但是人群已经乱了,小孩儿哭爹喊娘的,大人哀嚎连连的,街道乱作一片,四处都是人们在瞎跑瞎逛,当然更有人大声哭着说自己孩儿不见了。

希锦跑得气喘吁吁,嗓子眼跟火烧一样,不过还是气喘吁吁提醒:“抱紧我们芒儿!”

这个时候,就怕有人趁乱拐跑了孩子,那就得悔上一辈子了。

阿畴没应声,不过却越发抱紧了芒儿,另一只手握着她的手往前飞奔。

希锦被他拽着,几乎跟不上,但也只能踉跄着跑,她都纳闷了,阿畴怎么就跑那么快!

路上有许多人,时不时碰撞下,阿畴牵着希锦,护着她,灵活地躲过那些人。

最后终于他们拐进了一处巷子,巷子里没什么人,总算可以歇口气了。

希锦要从阿畴怀中抱过来芒儿,这孩子估计都吓傻了,瞪大眼睛,懵懂地看着爹娘,完全不知道怎么了。

阿畴:“我抱着吧。”

他跑得太快,又抱着孩子又拉着希锦,声音有些发哑。

希锦便安抚地拍着芒儿的背,哄着他,结果这么哄着时,芒儿说冷。

希锦一摸,脚上的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丢了,只穿了布袜子,那小嫩脚丫都冻冷了!

她心疼死了:“哎呀,冻坏了吧!”

阿畴刚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牵着她,自然没留意这个,当下握着那脚丫,揣到自己怀中:“没事,给他暖暖就好了。”

希锦又从旁小心拍哄着,看芒儿神情变好了,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她当即道:“我们赶紧回家去吧,还是别乱逛了。”

这哪是过节,分明是遭罪。

阿畴颔首:“从这边巷子往前走,绕过去就是东街,就能绕到家里,今天路上人多,出了这乱子,估计四处闹腾,我们走小路人少。”

希锦望着街道上乱糟糟的一片,她有些后怕,又有些庆幸:“幸好你反应快,东西不要就往外跑——”

说着这话,她突然想起霍二郎。

哦……

她眨眨眼睛,有些心虚,也有些担心:“怎么办,他人呢,没出什么事吧?”

阿畴:“不知道。”

希锦:“不知道……?”

可别出什么事啊!

阿畴明白她的意思,他看着她的眼睛,一本正经地道:“他是全须全尾的郎君,不残不病,而我们拖家带口,还有妇孺,我们自顾不暇。”

希锦沉默了片刻,道:“……也对。”

他们一家三口,能顾上自己就不错了,霍家二郎那么大一个人,有手有脚,肯定会跑的啦。

所以丢下他不能怪他们!

希锦:“那就不管他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阿畴牵住她的手:“好。”

夫妻二人带着回到家中,踏进自家门,希锦满心都是安稳满足。

她想,什么霍二郎还是不要惦记了,其实就连那话本的闲汉和书生都没什么趣味,她只要自家平安就行了。

至于霍二郎,自是是好的,天才俊逸,将来还可能考中功名,前途不可限量。

如今重逢她自是惆怅遗憾,觉得自己错过了这辈子唯一可能当官夫人的可能。

但是人嘛,贵在知足,其实阿畴待自己也不错了。

谁知道这时,就听秋菱在那里慌张哭呢,一见到他们,忙哭着道:“穗儿不见了!穗儿不见了!”

现在载的这本应该不长,这本完结后开下本:

预收文《被退婚后改嫁老皇帝》,有兴趣的点进去看看哦!

文案:

景熙帝性情肃厉,不近女色,膝下只得太子一个骨血。

太子清风朗月一般的人物,对于这个儿子景熙帝勉强还算满意。

谁也不曾想到,就在要立太子妃的时节,年少的太子竟然对一寻常小官家的女儿一见钟情,非卿不娶。

景熙帝看了眼那女子画像,颇为鄙薄,一看便是不安于室之辈,如此轻佻女子,岂可为太子妃。

他御笔一挥,为太子勾出三位太子妃人选。

太子痛哭不已:“你自是不懂阿妩是何样女子!”

景熙帝:“我需要懂吗?”

太子跪求半日,奈何景熙帝铁石心肠,不得不退让。

消息出来后,宁家众人都跌足叹息,替阿妩遗憾,差一点点点就是太子妃,到嘴的鸭子飞了。

对此阿妩无半点波澜,依然按照原定行程进山为祖母祈福,抄写经书。

谁知道那一日,她无意间闯入一处温泉,跌入其中,并撞入一精壮男子怀中。

这就是景熙帝。

当晚,小官之女阿妩被带入景熙帝行宫的消息传出。

全燕京城的勋贵都睁大眼睛等着后续。

三天两夜后,阿妩被一辆厌翟车送回家门。

据说阿妩下车时,两腿几乎不能站,是侍女扶着回去的。

陪同阿妩回去的竟是景熙帝身边第一倚重孙公公。

孙公公口中笑呵呵说着恭喜,宁家要出娘娘了。

年轻的太子闯入御书房,他愤愤地道:“你,你不让我娶,结果你竟霸占了阿妩。”

景熙帝望着自己一手栽培的太子:“天下女子,除了阿妩,你可以随意选,朕不再干涉。”

太子颤巍巍地拔出自己的腰间佩剑:“可我就要阿妩。”

景熙帝的手按在御案上,面无表情地道:“她已经是朕的后妃,你应该知道该怎么称呼她。”

太子泫然欲泣:“父皇,我,我,你怎么可以!你怎能,你——”

景熙帝淡淡地道:“那日你说我不懂,现在我只是懂了而已。”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