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赘婿他登基为帝了 > 第11章 第 11 章

赘婿他登基为帝了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6 03:08:24 来源:文学城

第11章情敌,情敌!

希锦当然不可能明目张胆显摆,她只是随便串串门而已。

她过去二伯娘家,恰好希钰也在,希钰一眼便看到了她鞋子:“姐姐,这是姐夫给你买的吧?”

希锦:“是。”

她疑惑,希钰怎么知道?

希钰便笑了:“今天街道上遇到姐夫,说了几句话,一起回来的,当时我就说那双鞋好看,果然呢!”

其他人听到这话,倒是没在意,全都注意那双鞋,都说鞋子好看,一个劲儿直夸,就连二伯娘都说:“看看还有吗,我们也去要一双。”

只是希锦听了希钰刚才的话,终究莫名。

于是这么说话间,她突然问起来:“希钰,最近你怎么总往里姐夫跟前凑呢?你说你,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名声金贵得很,你姐夫只是个赘婿,他名声坏了不怕,你可不行呢。”

她说得直白,众人听着,也品过味来了。

人家上街给良人买鞋,你一小娘子在那里指手画脚,这不像话啊!

希钰在众人的注视下,多少有些脸红,不过她到底是活过一辈子的人。

什么叫活过一辈子的人,那就是什么事都经历过了,不会在意这些小事了,她一定要把希锦拉下马,自己爬过去替换她,也不要像上辈子一样平平庸庸了。

重活一事要对得住自个儿,要拼一把,死也甘愿!

她相信,自己和阿畴说的那些话,自己和希锦说的那些话,都将在希锦阿畴那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早晚会离心的。

而她也在霍二郎那里下了功夫,这个世上没有挖不了的墙根,如果实在挖不了,那就是还不够卖力!

***********

希锦显摆一番自然高兴,不过想起那希钰,真是恨不得——

一巴掌把她拍飞了。

什么人呢,天天盯着自家赘婿有什么意思,她早说啊,早说的话她就把阿畴让给她宁希钰了!

回来后,却见阿畴带了周福,拿了梯子和凳椅踩着,在院子廊檐下挂灯笼呢,已经挂起来不少,家里便张灯结彩,看着喜庆了。

希锦站在那儿,略倚着门,就那么看阿畴。

此时天不早了,接近黄昏了,阿畴背着光站在那梯子上,袍角随意地搭在梯子上,一手拿了灯笼,另一只手正扶着廊檐,时不时让下面的周福看看位置正不正。

温煦的夕阳洒落在他身上,她清楚地看到他清隽好看的侧影。

那唇儿薄薄的,那鼻子挺挺的,从她这个角度看,他生得俊美雪白,简直是玉石精雕出来的一般。

若不是神情间带着的几分疏淡,他简直完美到让任何小娘子目眩神摇。

希锦想起之前他说的话,“潘驴”这两个字,他是当得起的。

他看似清瘦,其实很结实,晚间时候兴致起来,可以抱着她来,足足一炷香时间,就那么一直,一直!

也怪不得希钰竟然动心了,这么孜孜不倦地挖墙根。

希锦想着,如果再早三年,她知道希钰这心思,她必是怎么也不要阿畴当赘婿的,但是现在不行啊,她已经和阿畴做了夫妻,还生了孩子。

如今这日子未必多圆满,但也说得过去,她当然不可能把阿畴让给希钰了。

凭什么要让呢。

再说阿畴生得那么好,又有那样本钱,说心里话她也是受用的,真舍去了他,必然心痛。

她这么想着的时候,阿畴却突然抬眼看过来,猝不及防的,两个人的视线在这暮色中相遇。

希锦挪开眼,看着芒儿,嘴上却是对阿畴说话的:“挂好了吗?”

阿畴:“只剩西屋门前最后一个了。”

说着,他便从梯子上跳下来。

他跳下来的动作很是矫健,希锦看着,又想起自己的胡思乱想。

妖精是会法术的,而阿畴体力很好,感觉会飞。

这时候芒儿过来了,他手中拿着兔子灯,欢喜地对着希锦道:“娘,灯,兔兔灯!”

希锦见此,便拿了火石,给他点上。

那兔子灯中间有一支红蜡烛,下面是四个小轮,蜡烛点上后,兔子上面的小耳朵被蜡烛的热气熏着,便打转起来。

希锦将牵绳递到芒儿手中,芒儿便欢快地拉着那绳子在院子里走,他走路歪歪扭扭的,那小兔子也歪歪扭扭跟着走。

希锦从旁拍手笑:“芒儿走得真好!往前走,往前走,看你爹爹在前面呢!”

芒儿小手攥着兔子绳,看到阿畴在那里挂灯笼,便撒腿就往前跑,希锦见那蜡烛摇摇摆摆的,生怕着了火,赶紧过去吹灭了。

阿畴本来踩椅子上挂灯笼,见到芒儿过来,便走下来把孩子抱起,哄着他看灯笼,逗他玩。

希锦见此,也就起来进屋了。

孙嬷嬷正好经过,看到旁边烧到一半的兔儿灯,便随口叨叨了句:“我说阿郎,大白天的,怎么又烧起来灯笼了,这兔儿灯是晚上烧的,白天烧不吉利,这个我都和你说过了,怎么就是记不住。”

希锦刚要迈腿进屋,听到这个,便径自道;“这是我点的,就逗逗孩子,讲究那么多干嘛!”

她语气不太好,孙嬷嬷一愣,只好找补说:“这不是怕得罪了神仙嘛……”

希锦哼了声:“神仙?人家那么大一尊神仙,没得来我们家盯着我们?我们是天皇老子还是什么,值得人家费那么大心思!”

孙嬷嬷:“话不是这么说的,咱们大白天点兔儿灯,终究不对,神仙知道了怪罪下来——”

希锦:“神仙都修成仙了,那好歹有个肚量,咱们点个灯而已,怎么就惹着他了?天底下为非作歹的多了,他怎么不去怪罪,非怪罪我们点个兔儿灯?这都什么小肚鸡肠的神仙啊,嬷嬷,你以后好歹信一个好神仙,别信这种没气量的仙儿了!不值当!”

孙嬷嬷:“……”

她深吸口气,颤巍巍地念叨着:“也对,我老了,我老了,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了,这不是以前那会儿了……”

说着,喃喃地过去厨房了。

今天上灯节,家家户户都得做圆子,两个丫鬟忙乎呢。

她们听到外面动静,对视了一眼,都忙低下头。

最近孙嬷嬷越发话多了,她们心里也觉得厌烦,只是年纪小,到底得忍着,但她们也隐隐感觉,大娘子对孙嬷嬷也是不喜的,如今更是当众给她难堪了。

心里略有些沾沾自喜。

孙嬷嬷若去养老,那自己便有机会了。

*********

黄昏时候希锦和阿畴在灶台点灯,供奉后,自己也吃了饭。

底下丫鬟收拾着,希锦和阿畴便准备出去了,连车马都不用雇,走路出去没多久就是街道了。

一到正街,就不太能走得动道了,满街都是罗绮,入眼全是犊车,携家带口的,全都出来了。

阿畴抱着芒儿,牵了希锦的手往前走,没走几步便到了一处街口,这街口用长竹子搭建成十几重的圆洞门,那门上挂满了奇异精巧的华灯。

珠帘低垂间,光辉满街,一旁又有管弦笙歌之声,引得来往行人全都驻足,纷纷钻进去那彩灯路来瞧热闹,大家嬉笑玩耍,欢语连天。

一家人跟着人群走过那彩灯通道,自是啧啧称奇。

芒儿哪里见过这个,乌黑眼睛睁得滴溜大,四处乱瞧,那眼儿已经不够看了。

希锦叹息:“今年这花样真别致,往年没见过这样的。”

阿畴道:“这是花灯路,估计是从燕京城学来的。”

希锦:“是吗,我听说燕京城的灯会那才叫好看,不是我们这种小地方能比的,若是有朝一日能看看那才叫好。”

阿畴侧首看向希锦,火树银花中,她眼睛晶亮,满是期待和好奇。

他便低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灯多一些,灯大一些。”

希锦觉得这话不对:“什么叫无非?这灯多了灯大了就是好看,就像钱一样,钱多了和钱少了就是不一样啊!”

阿畴颔首:“也对。”

希锦轻哼:“你就知道说对!”

阿畴看她微嘟着唇,竟有些娇憨的样子,笑道:“那要我说什么?”

希锦想了想,倒是也没想出他说什么能如她意,只好罢了:“算了算了,看灯吧。”

走出那花灯路后,就见街道上满眼都是张灯结彩,每条里巷小弄都是各样的灯,就连衙署门上都用绢灯或琉璃灯来照映牌匾。

至于各路酒家店铺也都点起了就球灯,伴奏着那锣鼓之声来吸引客人,还有人用竹竿挑着彩灯来回旋转,乍看倒仿佛流星一般。

希锦东看西看的,又见街上大小娘子们,也有把那灯球簪在头发上,就这么顶着出门,一眼望去,人头攒动,到处都是灯火。

希锦看着看着,突然叹:“这灯笼店怕不是发了大财!咱们家过年时候卖灯笼多好!”

阿畴微怔了下,之后便笑出声:“你这脑子啊!”

希锦:“做一行想一行,有什么不对!”

一时又道:“我听说解试结果就要出了,如果这次解试过了,递交了太学补试生名单,时间也来得及,他马上就要过去燕京城参加省试。”

大昭的科举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

解试一年一次,解试过了就成为太学补试生,就有资格参加省试,省试是三年一次,在燕京城统一考,考中了马上就参加殿试,殿试是官家来做主考官的考试,在那里就是决定命运前途的时候了,那个殿试看脸。

今年是省试年,所以对于四郎这种解试没通过的,都巴望着一口气过了解试参加省试,运气好一年连过两关参加殿试,那才叫春风得意呢。

阿畴:“嗯?”

希锦:“今天二伯娘说,上次他就差一点就过了解试,这次肯定能过,如果过了,他打算带着一批货顺便去燕京城售卖呢。”

提到这里,她叹息:“二伯娘那里估计有的夸嘴了。”

他们做买卖的,要想做好买卖,一想着进货,二想着运送,三就想着这一路的税赋。

要知道布帛丝绵的税赋繁多,有住税和过路税,他们这次订购的六重纬,就算是四百八十文买的,但是到手的成本就得五百五十文往上了。

货物一路上运过来,走水路要交税,叫做力胜钱和靠岸钱,走陆路也有各路税亭,过一处就得交税盖章,那文书上没章,后面寸步难行。

这么一层层下来,四百八十文的六重纬,成本能控制在五百五十文就得偷着乐。

可这还没算完,货物到了他们汝城,他们本身在汝城还交着住税。

若四郎成了贡生,按照大昭律法,赶考贡生们都会带一支写着奉旨赶考的旗帜,货担是不会被税亭翻检的,这叫维护读书人的体面。

因为有了这条律法,赶考贡生们前往燕京城都会带着各乡奇巧土物,也就三五十斤,偷偷藏在行囊中,进京后铺席摆摊卖掉,等回来时,再买一些燕京城稀罕物回去家乡,一来二去,也是好大一笔钱呢,运气好能把自己在皇城的消耗赚出一些来。

时候长了,这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朝廷的税亭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希锦想到这一桩巧宗,难免有些羡慕。

阿畴听此,却是道:“他既是想走仕途,那就正经把心思放在读书致仕上便是了,反正家里也不缺那些钱,又何必动这些心思呢。”

希锦:“什么叫这些心思?大家不是都这样吗?”

阿畴:“大家都这样,未必就非要这样。”

希锦听他和自己倔,便哼了声:“人家真若顺利过了解试,一路带了行囊去,税亭的官老爷都要看几分面子的,那是大便宜,不沾白不沾,咱们沾不上光,只有羡慕的份儿,倒不必说人家动了什么心思!传出去,人家还以为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

一时抱着自己儿子道:“芒儿,你以后可是要好好读书,将来也去上京赶考,到时候娘也跟着你去,既能去燕京城卖卖货,又能看看燕京城的花灯,为娘也能沾你些光呢!我这命啊,指望你爹是不成了!”

阿畴听此,没做声,只是看着远处的灯火。

谁知道这时,就听得一个声音道:“这不是宁兄吗?五娘也在?”

希锦听这声音,便微怔了下。

这是曾经很熟悉的声音,霍二郎的声音。

别人考上了:啊啊啊当官了。

希锦考上了:啊啊啊可以免税做买卖了!

情敌来了,看阿畴如何应对吧。

另外本文总体仿宋的,商人家庭可以科举做官,赴京赶考顺便带点特产卖也是那时候风气。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