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朱煦 > 第2章 数白记红

朱煦 第2章 数白记红

作者:九州一枝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0:32:41 来源:文学城

月季蔓蔓,花燕争飞,青梅细坠。

三月三,北方仍春寒料峭,南方已经万花如绣,草木芬芳。

船队停靠在港坞时,芦苇丛里的野雁惊起,啪啪啪的拍翅声不绝于屡,与浪涛声,以及岸边人流的脚步声,交织一曲别开生面的水乡泽国曲调。

朱煦绞紧小手,望着铜镜中的自己,精神有些恍惚。

婢女草萤笑脸盈盈。

"小娘子在船上闷到发霉了,待会定要与夫人们一道下船逛逛。"

朱煦点点头,绽开笑容,甜软的唇边漩着两丸酒窝。

车帘拉开,春光涌泄,将小女孩照的一团温柔。

那一日,当朱煦被救起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许是逃难途中经历了一场惨烈的背叛与欺骗,她承受不住,患了失忆之症

一切过往,已成黑浪,被淮江吞噬。

她不记得谢夫人眼睁睁地看她落入狂徒虎口却仍弃她而去,不记得被女盗匪為了不讓她被賊人凌辱而將她推落水,也不记得因不愿别人为救她牺牲生命而放弃求生。

更不记得在她垂死之际,有张冷峻严肃的脸,蓦然惊现在水中。

是殷榯。

年仅十岁的殷家六公子不畏恶水,纵身跃入江浪捞起了她。

人人都说,殷榯这见义勇为的性子与他父亲真像。

殷氏一门四子,殷榯是大爷殷执礼的么子,上有两位兄长,下有一名幼妹。

殷执礼是大将军,曾经于淮江边操练过水军,殷榯与父亲关系密切,虽然殷执礼禁止殷榯习武,然而他读书暇余时总爱待在父亲身边看他练兵,顺道学习泅水的功夫。

殷榯身手矫健,迅若游龙。

他浑身湿漉漉,将奄奄一息的朱煦轻放在温软床榻。

女孩衣衫湿透略显透明,他目不斜视,替她盖上三层被袄。

之后,殷榯俯首,朝朱煦生硬地道了句"男女有别,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便避嫌步出房门。

从朱煦身上的软花缎来看,小女孩出自都城最为显赫的谢家,其中能穿掐金丝的属嫡系子孙,芝兰玉树,矜贵中的矜贵。

几名夫人对视几眼,妯娌间颇有默契。匆忙出逃,殷家带出来的奴仆屈指可数。夫人们亲自照料,不敢怠慢。

朱煦的软花缎被褪下时,夫人们眼眶瞬时红了。

伤口刺目,有被树枝刮伤的,有被兽爪划破的,右肩肩膀脱臼,身上肉没几两,显见挨饿许久。

这孩子逃亡途中都经历了些什么,她们不敢往深处想。

朱煦高烧三日三夜,总算苏醒。

"你身体好些了没?可有哪里痛着?还有,你叫什么名字?"

朱煦脑子空白。

"煦……煦。"

她只记得一个字。

后来,四夫人刘铖看见朱煦颈子上挂着的玉玦,上头刻着两个字"谢蕓"。

玉玦出自都城最富盛名的苍云寺,如这块红中带金的尤其难得,不费上万金根本求不到。

于是众人不加思索,认为她便是谢方的独生女。谢方留守都城,谢夫人独自带着谢蕓南逃,中途遇上盗匪,母女被拆散。

然而麻烦又浮上台面。

漫漫淮江,谢家的车队早已消逝在芦苇白絮。

若是谢家南渡淮江还好办,待殷家找到安居之处后,便可将谢家的女儿还回去。

可若是谢夫人掉头北返都城,那就棘手了,都城已成羯胡禁脔,不知猴年马月方能脱困,短时间内绝计不得回乡。

"谢蕓是谢大人与谢夫人的掌上明珠,女儿失踪了他们肯定很着急,不如我们拨一队部曲去寻谢夫人?"

"不可,这南下的路还长着呢!听闻南方的土民凶蛮嗜杀,我们得多留着点人手!"

"这谢夫人也真是太不小心,平常视若珍宝的女儿,怎么沦落到盗匪手上?"

二夫人面有古怪。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她不是谢蕓?兴许是谢家的小婢女趁盗匪作乱时偷偷穿上谢蕓的衣物,戴上谢蕓的玉玦,假扮成她?"

三夫人目光越过轻薄的帘帐,那后头是虚弱睡着的小女孩。

她脸色苍白,睫羽偶然微颤,别有一种令人心疼的脆弱。

三夫人于心不忍:"我看那小女娃生得雪白剔透,眉目秀丽,长相别致,怎么看都不是婢女的模样。"

二夫人唯恐天下不乱:"她若真是娇滴滴的谢家小娘子,怎么身上会平白无故地受这么多伤?谢夫人又怎会放任她在外游荡?"

夫人们全然静默。

这两桩疑惑事关小女孩的清白,他们皆不忍拿上台面议论,可二房夫人却毫不避讳挑开来质问,真是居心剖测。

众人皆以为二夫人并非真心质疑小女孩的身份,不过是忌妒大房的么子议了门好亲事,攀上谢家贵女,遂蓄意破坏谢蕓的清白。

衣裳料子用的是谢家子孙才能穿的掐金软花缎,颈上珍贵的玉玦刻有谢蕓二字。

不是谢蕓,还能是谁?

偏偏几位夫人皆没见过谢蕓,不能证明她就是!

三夫人低声沉吟:"咱家见过谢蕓的人,唯有大爷与大夫人,可惜他们留守都城,没与我们一道出逃。"

忠心尽责的殷大爷殷执礼,将朝廷与百姓安危放在第一位,自愿留在都城抗敌。

其余三房因负责殷家的经济,诸如铺子与庄园农桑,不得不出逃。

国可亡,皇帝龙座能换人坐,可家族基业不可断。

虽说道理如此,可一想到殷执礼夫妇留在断粮断水的都城,他们心中又不禁生出愧意。

此时,四夫人刘铖咳了声,其余夫人齐刷刷看向她。

"大爷做的决定,我们就算用十匹马也拖不走他,嫂嫂们别自责了"

刘铖顿了下,又严肃道:"眼下更重要的是赶紧联系谢家,通知谢方夫妇他们的宝贝女儿在我们这。"

二夫人却穷追不舍:"倘若她不是谢蕓呢?冒充王谢大族身份的罪过你可担当得起!?"

二夫人所言不虚。

大魏的世家门阀高高在上,寒门在世家面前的地位不堪一提。时有不肖之士冒充大族,皇帝的手伸不到民间的世族之争,不管这些,因而被揭穿者常被世族以私刑论处。

冒充王谢两个兩姓的情节尤为严重,要不以乱石当街砸死,或是以麻绳活活勒死,以儆效尤。

小女孩极可能就是谢蕓,但万一被二夫人说中了,殷家可担不起收容冒牌货的罪名。

刘铖凤眼微挑,淡淡地笑:"二嫂难道忘了,谢蕓的未婚夫婿是谁?"

是不是谢蕓,问问殷榯便能真相大白。

未待晚膳,殷榯前去四爷夫妇面前坦承相告。

数月前,当殷执礼夫妇带着殷榯登上谢方家门议亲时,他并未目睹谢蕓。

换言之,他亦不知谢蕓样貌。

那会两家长辈试图制造机会给两人单独相处,然而谢蕓不过六岁,正是贪玩的年纪,对婚事懵懵懂懂,不肯相看。

谢夫人刻意以此刁难殷榯,打发人通知他先于院中候着晚些再让谢蕓去寻他。

谢夫人想测试殷榯是否因此动怒。

之后,谢蕓忙着与下人玩斗草,将殷榯抛在脑后。

少年被晾在庭院中一晌午。

正值秋老虎发威,酸涩的杏果落了一地,满院菊黄蝶媚,锦绣芙蓉,层层叠叠,谢府一派富丽华贵。

年少的殷榯身着鱼师青士子袍,立于繁花锦簇间,气度冷然严峻,大将军殷执礼身上的武人刚硬气质,于殷榯身上尽显无疑。

时值正午,炽阳炎烈,干燥的空气令人喉咙发干,嘴唇裂开,热气在他身上烤出汗。

有名小婢女不忍,悄悄递了一杯茶水给殷榯,并拿条软缎给他拭汗,他目不斜视地接过来,饮毕,收下软缎,照样一动不动地于庭院等候谢蕓。

最终殷榯并未见到谢蕓本人,说是她身子不适睡下了。

谢方前来替独生女致歉时,他精瘦的脸庞苍白,嘴唇渗出血丝,面无表情地行礼,冷肃的神情看不出任何不悦。

谢夫人极度挫败。

她瞧不起殷执礼粗鄙的武人作派,更不喜殷榯冷硬的性格,锐利肃杀的眉眼令她生厌。

谢方倒是心里赞赏。

他以为谢蕓被养得娇气,门当户对不见得能幸福,像殷榯这类有才干,却要靠仰赖妻族往上爬的儿郎才会护着谢蕓。

这话听着有理,谢夫人难以辩驳。

两方家长便于这日定下谢蕓与殷榯的婚事。

殷执礼一家三口离开谢府时,门扉后一个小婢女被一名娇声娇气的小娘子责打,呜咽哭泣。

"叫你瞎好心,叫你多管闲事!阿娘故意要气走殷榯,你做什么帮他!"

殷榯腳步微頓。

被处罚的小婢女,是片刻前好心递水给他的小女孩。

至于谢府之中敢打婢女的小娘子,唯有谢蕓。

既然连殷榯也没见过谢蕓容貌,殷家人只好亲自去外头打探消息。

清晨雾霭氤氲,燃灯塔上的灯龛将河面照的一片明亮。

几艘小船在雾气间,依光而寻,随浪飘摇。

小船上坐着一名斯文的男人四爷殷东山,他身上的碧山青长袍几乎融于水色。

他亲自带手下去邻近的港边寻谢夫人的车队,水驿,路驿,布码头,钱码头,一一探访,此刻结束最后一个据点与手下一同返回殷家楼船。

四夫人刘铖请托娘家人去各水路打探谢夫人消息的探子,亦在同时间靠船而来。

刘铖远远便望见殷东山,在雾气缥缈的甲板上等他。

殷东山脸上掩不住疲惫。

刘铖着急,紧紧拉着夫婿的手,问:"夫君,你找到谢夫人了吗?她究竟是不是谢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