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主母生存指南 > 第7章 第 7 章

主母生存指南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可乐姜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46:15 来源:文学城

早膳后,祝明璃把身上的田契身契地契装好,再让焦尾带上自己整理好的账本,轻装简行往外院的方向去了。

昨日说好派人跟随她出府,今日一大早,邬七就安排了两个靠谱踏实的亲卫候着。两人换好下人服,一幅家丁模样。

绿绮安排得很妥帖,马夫一早就起来谨慎检查马车,侍从待命。

丫鬟们都是卡着点做事,祝明璃刚刚走到马车旁边的时候,一阵洪亮的晨钟声鼓声荡起,音浪蔓延开,将沉睡的长安城唤醒。

开坊时间到。

一行人出府,祝明璃终于见到了长安城。

长安的大街比她想象中还要宽阔平坦,街道规划横平竖直,沈府坐落的坊离皇城较近,附近十分雅静。车马再继续前行,才热闹了起来。

坊墙不高,还是用土夯的,着急忙事的百姓早早就候在此处,坊门一开,新的一天也开始了。

越往外走越热闹,食肆的热气散开,烧饼、胡饼、馎饦……香气混杂在一起,淹没在行人的谈话声中。

祝明璃还看到了高鼻深目的胡人,正在赤膊叫卖,蒸腾的香气扑面而来,她连忙叫停马车,都穿越了,谁能忍住不尝尝正宗的胡饼呢?

焦尾按她的吩咐下车购买,随行的所有人都得了一块饼,这叫出差的“伙食补助”。

随行的人没想到自己也能拿一块儿,他们在出门前,也就是天还黑的时候就垫了肚子,现在有肉的胡饼递面前,说不馋是假的。

众人连忙谢过,一咬一嘴荤油的胡饼下肚,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出城的步伐轻盈了不少。

等到了田庄,差不多就到了午饭的时间。

祝明璃已经在车上睡了两回,再睡下去脑子就要成浆糊了。

由于他们轻装简行,来的只有两辆马车,还有随行骑马的两名亲卫,排场完全不够看。

田庄的人远远瞧着,并没有迎上来。

这里疏于管理,庄头多少年也见不到主子巡查。

亲卫二人没去过沈家的田庄,也不知道这里属于祝明璃的嫁妆。绿绮看不过,小声使唤家丁去把田庄领事叫来。

不过祝明璃并不讲究派头,不等人来接,就先一步走了进去。

她挑灯夜读也算有点用处,大概能看出土地规划不好。不过在这个时代,也没人能耕出多么肥沃的田地。

在她皱眉思索时,田庄领事们终于姗姗来迟。

这里虽然只是在京郊,但祝家人从未来过,顶多就是派管事来。

世家缺不了粮,囤粮卖粮自有一套章程,祝家并不太在这上面操心。

听到家丁来唤人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管事来了,直到听到“娘子”二字以后,他们才想起来祝家小娘子前一阵嫁人了。

二人匆匆迎来,慌张行礼,说话文绉绉的,倒不像是管种地的。

“佃户们在哪?”祝明璃翻着名册,估算人力。

“回娘子的话,他们早早就去地里干活哩。”副庄一边带路,一边解释道,“这里有一部分不是一直跟着咱们的佃户。前些年南边闹灾,灾民北上,祝家开仓放粮,受惠的一部分灾民签了身契,免租期两年,缴粮比普通佃户多两成。”

说话的功夫,几人来到田庄后边,这里搭着不少茅草房,工工整整。

祝明璃心理里估算了一下,田庄并没有狠狠压榨佃户。

祝家提供种子和口粮,年利很高,按平均收成来算,至少五年才能还清,即便是这样,也算是上好的主家了。

庄头小心跟在祝明璃身后,心里担忧。

出嫁的娘子来看自家田庄,左不过是为了看粮产来的。

极有可能是嫁为人妻后,盘算嫁妆,发现田庄进项太少。

穷苦人过日子不容易,尤其是受了灾的。庄头犹豫开口:“去岁大寒,粮产很低。佃户们平日里不吃饱,便耕不动地,所以咱们也没有狠收粮税,至少要让他们有力气耕田。”

祝明璃回过头来看他,在沈府待久了,难得见到一个心软心善的管事。她翻着名册:“这么些人,怎么分田的?”

“看粮产。流民里也有种田好手,分的稍多些,粮产也确实更多。还有就是拖家带口的,人多,力气更多,养田也更细致,也稍微多分了点。”

祝明璃又问他农具、耕牛的问题,庄头一一答了,颇有条理。

“你一直都是守着京郊田庄的?”

庄头摇头,神情有些尴尬:“之前是布庄里的,得罪了贵人。”他人老实,不会说话,被“贬”来了田庄。

布庄掌柜,必然是能认字能算账。

祝明璃绕了一圈,大致都了解了。

这个时候厨娘饭也烧好了,祝明璃一行人凑合了一顿,便返程回城。

临走前,她对庄头道:“还要麻烦你留心一下,这些佃户里,谁最会耕田,谁头脑灵活。”

庄头连道:“不敢不敢。娘子有吩咐,小人必然上心。”

以祝明璃的背景来看,除非祝家沈家双双倒台,她这辈子也不会缺口粮,但她仍把粮食耕田放在主要地位。

没办法,农业大国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田庄看了,管事的头脑清楚,佃户们也没有虚报,田产没有像沈府内宅那样被嚯嚯,祝明璃就放心了。

回程的路上,行人多了不少。中午才开市,路上挑着担子、拖着货车的商贩不在少数。

既然都出府了,祝明璃也不想回去闷着,便让家丁先回去,剩下一些人朝西市出发。祝明璃嫁妆里的铺子不在西市,西市买卖者多为平民百姓和胡商,规模极大,一下午是肯定逛不完的。

亲卫对这种地方很是抗拒,但祝明璃眼睛都亮了,恨不得一口气扎进人群堆里凑热闹。西市不比东市,人口混杂,热闹异常,若不是行人的服饰各异,有一瞬间祝明璃都感觉回到了后世的古城景点。

分清各个方向大致卖的货物类别后,祝明璃抬脚往没那么吵闹的方向走,果然没走多久就见到了贩卖玛瑙水晶的店铺,因为价格的问题,平民百姓很少在这边消费。此时玛瑙水晶的制作工艺算不上绝佳,但胜在款式稀奇,风格迥异。

祝明璃挑了两样发饰,一面镶葡萄石镜,结账利落,掌柜笑得极其谄媚。虽然卖的是波斯玩意,老板却是汉商。

祝明璃指着一个玛瑙瓶问:“有没有比这更透的,无色的器皿。”

掌柜的笑道:“小店倒是没有,贵人您往前再走个百步。”

祝明璃道谢,到了卖玻璃的店后发现此时玻璃制作的技艺十分落后,杂质多,且不耐高温,想要靠蒸馏瓶提纯酿酒的美梦破碎。

她也不失望,右转出道,往酒肆走,挑了些清酒葡萄酒搬上车,又赶在闭市前打包了两份果馅儿饆饠。

一份自己品,一份给沈令仪。

饆饠皮脆馅软,香甜可口,没有添加剂糖精,但也不逊于后世的甜品,总体感觉神似麦当劳的水果派。

祝明璃有了灵感,比精细手艺比不过这些厨娘厨师,比甜品种类她可不会输。生活在信息大爆炸年代,甜品推陈出新,中式西式,绝不重样。

回到沈府,换衣净面,一身清爽,祝明璃带着小礼物朝沈令仪院子去了。

沈令仪知道祝明璃一早就出府了,她特意派人过来知会了沈令仪一声,说今日不交割了,免得沈令仪白跑一趟。

不用管中馈,也没人聊天,沈令仪一整日就看书画画,清闲里透出几分不适应的无聊。

正对着书本发呆时,忽听得一阵低语请安:“三娘子。”

由远至近,越来越清晰。

在沈府里,能被叫“三娘子”的只有一位。

沈令仪立刻站了起来,面上露出笑容,但又想到“都快傍晚了,三叔母过来不会是找我继续捋中馈事宜的吧”,笑容又变成痛苦面具。

但她还是小跑出去迎接,站在门槛上,正巧见到祝明璃走过来。

“三叔母!”

祝明璃抬手:“来,给你带回来的樱桃饆饠。”

沈令仪惊了。

倒不是她一个大家闺秀没吃过或买不起这种吃食,实在是她从未有过长辈出门后为她带零嘴的体验。

她把沉稳的礼仪抛之脑后,两部并做三步跳到祝明璃面前:“真是给我的么?”

“那不然还能给谁?”祝明璃笑着把饆饠递到她手里。

沈令仪连忙道谢,迫不及待打开油纸。

小姑娘味蕾灵敏,最爱口味丰富的零嘴,沈令仪尤其爱甜食,此时这份零嘴在她眼里就是十足的美味,主要是心里的幸福感尤其浓厚。

饆饠还没吃完,祝明璃又拿出小盒子:“还有这个樱桃发钗,我瞧着挺新奇的,配你昨日那套衣裳正妙。”

惊喜真是源源不断,沈令仪犹豫道:“三叔母,怎能让你如此破费?”

这还真不算破费,尤其是对于家底丰厚的沈家来说。

祝明璃又把镜子和手镯递给她。

沈令仪这下不是惊喜了,是手足无措。

“我……三叔母、这?”她有记忆时就已经失去了生母,阿耶没有再娶,于是女性长辈便只有大姑母、祖母、二叔母,她们不亏待她,也会赠她首饰,但这和祝明璃这种不同。

长辈回家,带上小玩意儿和吃食回来哄小孩,这种温馨与亲密是她无法想象的。

她一时百感交集,嘴上懂事地道:“三叔母,下次不要这般费心了。”

但这对于祝明璃来说却是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在后世,别说家长下班回家,哪怕是姐姐出去玩了,回来顺手给妹妹带点路边摊也很正常。

她拍拍沈令仪的肩膀:“这有什么,顺手的事儿。”盛世民风开放,此时男女大防没那么重,年轻小娘子也能出去逛,但也不能像男子那样总在外面晃悠。

反而是她这种嫁为人妇,没长辈约束,丈夫又不在身旁的最自由。

沈令仪却想得更深一点,将首饰盒拿好,认真抬头看她:“叔母,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若是你在沈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能出力的,一定会帮你。”祝明璃嫁来沈府当主母,无论是长辈还是郎君都没人在帮扶,整个府内,只有她这个年岁不大的后辈能说上话。

也只是祝明璃本事儿强才能立住,换了别人,这种心酸谁能轻轻咽下呢。

她十分共情这种女子才会有的处境,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她这么好,沈令仪都希望祝明璃能轻松一些,至少在她这里不用操心费力。

祝明璃不知道沈令仪看着沉默内敛,内里想法这么深,她只是点点她的脑门道:“你才是不要客气。少操心,年纪轻轻的像个小大人似的。”

沈令仪把祝明璃送至院门口,直到看到她的背影消失,才叹了口气回房。

她年底就十五了,平民百姓一般这个年岁就嫁人了。稍微有点家底的人家不缺聘礼米粮,会把女儿留到十七八岁,但也只剩两三年,不远了。

三叔母来的时日很短,却是她少女时代最轻松甜蜜的一段时光。虽然辈分差得大,但在沈令仪心中,祝明璃就是幼时幻想中的温柔阿姐,带给她的安全感极盛,这种日子像梦一样,生怕醒来。

摸着手上精美的樱桃发簪,沈令仪对丫鬟道有些困倦,想小憩一会。

解了帐帘,视线被隔绝,沈令仪将被子拉到脸上,安安静静地大哭了一场。

*

回院的路上,正值闭市,击钲声荡开,足足敲了三百下,一直到她走回院内才停止。

繁华热闹的东市西市安静了下来,安静了一整日的内院却热闹了起来。

厨房管事一边往外瞧,一边催促道:“快点,娘子马上就要回来了。”

祝明璃踏入院门,小厨房精神振作,排好队准备上餐。

祝明璃并不是一个苛责的人,她给厨娘写了个单子,大致写了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饭菜,一日三餐最好有什么菜式。毕竟她的口味和这个时代的不太符,想让厨娘一下子开悟做出她喜欢的菜,实属异想天开。

比如后世炒菜用到的铁锅,现在还没发明出来呢!

时人早膳常吃的馎饦,也就是面片汤,被她挪到了晚膳。汤底用猪大骨熬制而成,泛着薄薄一层油花,清淡而鲜甜,配上少量烤羊肉、烤韭菜、凉拌菘菜,简单好消化,不会吃太撑。

祝明璃对晚饭很满意,唤来焦尾:“下午买的酒,给我盛一点来。”

焦尾问:“娘子,要哪一坛?”

祝明璃:“都要,用我买的琉璃杯装。”

这小日子真是滋润,若是未出阁的姑娘,还真不能这么自在。

又想到系统的提示剧情走向,沈绩绝对是个事业脑,肯定不经常在家窝着,这种日子她能一直过下去,简直不要太爽。

焦尾属于祝明璃指哪打哪的,绿绮倒是想劝,但想到反正这个院子她们看着,也没人敢出去传闲话,也就算了。

祝明璃等着酒,这才发现周围站着两个眼巴巴的传菜丫头。

炙热的目光看着自己,眼神相撞后又低下头,但很快又忍不住再次抬头看来。

祝明璃一头雾水:“你们瞧着挺面生的,之前不是你们传菜吧?”

听到祝明璃搭话,两人既紧张又松了口气,似乎就等着这一茬,忙不迭地道:“回娘子,小厨房排了班,每十日轮换一次。”

排班还是从值夜传开的制度,祝明璃让绿绮做了值夜小丫鬟的木牌,挂在木板上,谁轮班谁的牌子就挪到最前面,这样省得花功夫记,谁轮班也清楚,免得又出现顶班、连续值夜的混乱。

大家看见了,便明白娘子是个讲“规矩”的人。既然如此,那传菜这种可以在娘子面前露脸的活计,也得排班轮班。

在内宅里,很难有现代说的“晋升机会”。大多数人都能力普通,运气平平,也不存在熬资历这回事,从小丫鬟熬成了婆子,可能依旧在底层。

但现在不一样了,一旦职责被划分出来,规矩被摆在台面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合格的萝卜就能被人顶下来,空缺的坑位也可以填上水灵灵的萝卜——娘子身边的贴身丫鬟可缺着呢。

两个丫鬟今天净面了无数回,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珍藏的首饰也戴上了。

同舍的丫鬟看见了,酸溜溜憋出一句:“狐媚子。”……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来骂。

由于香艳情事总是传得广泛,导致大家对丫鬟们时常存在误解,认为年轻漂亮的丫鬟会想“爬床”,挣个名分,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然而这种事少之又少,先不说一个丫鬟敢大胆“勾引”主子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就说成功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阶级差异太大,丫鬟不过是个“物件儿”,男主人用了就丢,照样回去干活。且大多数时候的小丫鬟们都是被迫,一腔苦楚只能自己咽下。

幸好沈府家风严谨,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但容貌上乘的丫鬟也不爱往主子跟前凑,万一主子心情好,把自己指给什么半老管事当奖赏,也够呛。

但这些担忧,在三娘子的院里通通不会发生。最会察言观色的丫鬟们发现,娘子就喜欢瞧着清爽干净的丫鬟,随手吩咐人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点人群里最赏心悦目的,于是最近个个精神饱满,神态昂扬。

人不就是活个奔头吗,努力有回报,干啥都有干劲儿。

于是最近沈府三房颇有种“百花争艳”的感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