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朱门弈 > 第3章 第三回

朱门弈 第3章 第三回

作者:发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01 来源:文学城

卫三爷的织金锦袍下摆沾着地牢的霉斑,跨过侯府门槛时,檐下的鹌鹑突然发了疯似的撞向笼子。此刻"墨玉将军"的尖喙正撕扯着染血的羽毛,碎羽混着粟米簌簌落在三爷肩头。

"大嫂好手段!"

卫崇岳将装着侯府中馈账册的鎏金匣砸在紫檀案几上,脸色阴冷地看着王氏。

王氏的玛瑙手串"咔"地裂了道缝,血色玉髓滚到周氏脚边。周氏丹蔻捻起玉髓,就着晨光映出里头游丝般的金线,竟是金箔熔炼的。

"前年蓉姐儿议亲,大嫂说公中艰难只给二百两添妆。"

周氏突然扯开账册。

"倒是豪掷八百两给姝姐儿买东珠!真是大手笔啊!"

"你们夫妇两个莫要血口喷人!"

王氏色厉内荏的看着她们冷声道。

"住口,跪下!"

永宁侯卫崇山的声音劈开满室熏香。

"老爷要信那些腌臜泼才的胡话?"

王氏挺直脊背,丹蔻掐进掌心。

"周氏为保三房栽赃妾身,那账单子分明......"

"栽赃?"

卫崇山将鎏金匣砸在地上,里面账册哗啦散开。

"西郊旱田"的墨迹竟褪成"周家荒地"。

钱老夫人猛地拄着鸠杖起身,紫檀木戳地咚咚有声:

"原来你早将祭田偷梁换柱。”

"妾身冤枉!"

王氏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狰狞的疤痕.

"当年为救侯爷挡刀,太医说再偏半寸......"

"住口!"

卫崇山掀翻黄杨木案几,汝窑茶盏碎在王氏脚边。二十年前的旧伤疤下,藏着更深的毒疮,是他最不愿提起旧事。

"从今日起,你就在佛堂诵经悔过。"

卫崇山扯下王氏鬓边的金累丝凤簪,这是掌家夫人的信物。

"中馈暂由周氏主持......"

周氏接过中馈对牌那日,颐安堂的铜鹤香炉换了暹罗沉香。青烟缭绕间,她丹蔻抚过十二本簇新账册,封皮上"周"字金纹刺得王氏佛堂方向的木鱼声都乱了节奏。

"即日起,各房月例按新规发放。"

周氏将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三姑娘卫明姝的茜色裙裾在门外一闪而过,她上月添置的东珠头面,此刻正锁在周氏私库最底层。

窗外,周氏陪嫁来的管事正带着账房先生清点库房,二十箱贴着王氏私印的樟木箱被抬往祠堂。

明禧堂抱夏小佛堂里的《地藏经》翻到"因果业报"章,经书边角被丹蔻掐出月牙痕。

守门婆子袖中滑落的金瓜子,正与周氏新定的二等丫鬟月钱同数。

次日卯时,周氏带着五姑娘明萱突查大厨房。腌臜婆子们藏在米缸底的暹罗香、金华火腿被掀了个底朝天,十二个签了死契的仆妇被连夜发卖。

晨雾未散时,潇湘阁的小丫鬟冬青瞧见林姨娘的心腹嬷嬷,抱着妆奁往烟树斋方向疾走。

"三姑娘的凤梧苑月例超支三成。"

周氏将洒金账本摔在卫明姝跟前,玛瑙镯子磕在黄杨木案上。

"即日起撤去冰例,茜纱窗换成寻常明纸。"

窗外"墨玉将军"突然尖啸,笼中粟米已换成掺着沙砾的糙米。

柳姨娘抚着新得的翡翠禁步轻笑:"周姐姐到底是户部尚书府出身,算盘珠子打得比户部那些老钱工打得还精。"。

柳姨娘却跪在王氏的小佛堂外哭诉:

"妾身房里的银丝炭全换了黑炭,这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四姑娘明蕙的咳疾才将好些......"

明棠立在潇湘阁檐下,看周氏新提拔的账房在雨中疾行。

"姑娘,三太太要查各房首饰造册。"

冬青捧着妆奁小心翼翼看着她。

"让她查。"

明棠将冰片水洒在院中两棵西府海棠根部。

"明日该浇些新茶了,就用老夫人赏的雨前龙井罢。"

上巳日赶上三姑娘明姝及笄日,原本是双喜的好事,却被生生耽误了,好在钱老夫人是个爱面子的,帖子都发出去了,断没有不办的道理。

原本女儿的及笄礼是由王氏亲自操办的,如今却是不行了,周氏恨得咬牙切齿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使性子,这关乎侯府的脸面,侯府的脸面就是她们三房的脸面。

寅时三刻,凤梧苑的菱花镜映出十二盏琉璃灯的光晕。卫明姝端坐在紫檀雕花妆台前,任由梳头嬷嬷将青丝绾成凌云髻。茜色遍地金襦裙铺展如朝霞,袖口密绣的百子千孙纹在烛火下泛着金芒,这是王氏早在三月前就请苏州绣娘熬了两个月制成的。

"姑娘且含住这枚丁香。"

梳头嬷嬷将浸过玫瑰露的丁香花苞塞进她唇间。

"待礼成时吐出,方显闺阁清气。"

辰时□□中荷香水榭边的八株垂柳缠上了茜纱。王氏请来的全福夫人正在铜盆中浸柳枝,水面漂浮的兰草沾着晨露。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赞者清亮的嗓音惊飞了檐下燕子。安阳郡主执起鎏金缠丝簪,簪头明珠映得卫明姝眉眼生辉。这是用十二颗南海明珠改制,是王氏的体几银子。

观礼席间,明棠垂首摩挲着手上翡翠玉镯,看着三姑娘额间花钿,想着他日自己及笄礼可否能有这样的待遇。

巳时二刻,第二支赤金累丝凤簪将将插入云鬓。

巳时三刻,水榭边的柳絮忽被金戈声惊散。

八名绯袍太监抬着鎏金缠枝轿辇踏浪而来,辇顶九凤衔珠的暗纹在春阳下流转精光,正是周贵妃独享的"赤鸾"仪制。岸边女眷的窃语声戛然而止,周氏捏着翡翠如意的指节骤然发白。

"贵妃娘娘赐卫三姑娘及笄礼。"

掌事女官拖长的尾音惊动了水中探头探脑的锦鲤。

十二个绛衣宫女鱼贯而入,捧着的朱漆描金托盘上,扬州轻纱遇风竟泛起如华色泽。

首盘赤金累丝芙蓉冠甫一亮相,周氏的虾须镯便撞在案几上。那冠上芙蓉的花蕊分明嵌着扬州特产的"盐晶珠",每颗珠心都裹着米粒大的玉扣。

"这匹浮光锦,是娘娘用暹罗进贡的孔雀羽线所织。"

女官指尖拂过第二盘衣料,锦缎暗纹在日头下更显华贵异常。

第三盘呈上的羊脂玉雕并蒂莲,花心镂空处藏着一枚金钥匙。女官含笑捧起莲花:"娘娘说,姑娘及笄便是大人了,该学着掌些要紧物事了。"

最后抬上的紫檀匣里,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本洒金账册。女官丹蔻抚过册页上"德隆"二字:

"娘娘特将姑娘未来三年的妆奁,存在钱庄生息。"

周氏闻言浑身一颤,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女官。

"娘娘还有句话......”

女官突然贴近卫明姝耳畔,赤金护甲刮过她新染的丹蔻.

“笄珈加首,德音是茂。愿承青殿之庆,永绥福履。"

明棠垂首掩住眼底寒光,她离明姝并不远,这话她听的分明,青殿又有青宫之称,青又称春,春色既是青色,因“东”时属春,青宫就是东宫,周贵妃这是什么意思?难道......

当今庆元帝不到五十,膝下成年皇子就有八个,其中三皇子和四皇子皆是周贵妃所出,三皇子刚及弱冠已经封了康王,按照皇家的规矩,正是该娶正妃了,难道周贵妃看中了明姝?

永宁侯嫡次女,父亲即将入阁,大好的身份,的确是良配。怪不得三叔这么快就放出来了,这么想一切就说得通了,真是好打算。

不过这打算她都看出来了,别人又怎么看不出来,都是人精儿一般的夫人小姐,周贵妃这般的明目张胆,难道前些时候吵的很凶的立储之事有了名目?

当今皇后虽母仪天下却命中无子,庆元帝儿子不少却都不是嫡出,后宫八子身份最高的就是周贵妃的两个儿子。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宫女所生,是庆元帝潜邸之时的通房,生下皇子才抬上来的位份。其余皇子之中也有位份较高些的,年龄却要小一些。如今怎么看都是周贵妃的儿子最为合适。难怪做事有些着急了。

"到底是贵妃娘娘青眼的人儿。"

忠勤伯孙夫人执起卫明姝的皓腕,翡翠镯子的水头映得少女肌肤透亮。

"这东珠耳坠的成色,倒让我想起当年孝端皇后册封时的头面。"

孝端皇后就是当今皇后裴心华,出自齐国公府裴家。

她指尖状似无意地拂过珠心玉扣,笑意却未达眼底。

她的嫡三女上月及笄时收到的贵妃赏赐比起卫明姝可是差了很多,娘娘的意思昭然若揭,老祖宗进宫屡次提起康王亲事,贵妃都不曾打笼,原来打着这样的主意。

好个永宁侯,不声不响就将闺女抬上了高位。

丹蔻在掌心印出了痕迹,忠勤伯夫人面上却笑的分明。

"真真羡煞旁人。"

通政使韩夫人执起冰裂纹茶盏,盏底映出她眼底精光。放下茶盏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站着的女儿。陈二小姐点了点头,身子不自觉的往明姝那边靠过去。

"本宫瞧着,姝姐儿这凤钗倒是别致。"

安阳郡主的赤金护甲叩在九鸾衔珠钗上,一脸笑意看向明姝。

“配上姝姐儿身上的浮光锦,真有神仙妃子的模样了。”

众人说笑着,不动声色的恭维之声让明姝的小脸红成一片。捂着脸躲进了钱老夫人的怀中。

“瞧瞧,快都别夸了,姝丫头羞的不敢见人了。”

钱老夫人一边爱怜的抚摸着孙女的小脸一边哈哈大笑地看向众人。

荷香水榭里一片热闹非凡,角落里四姑娘明蕙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周氏站在钱老夫人身旁看着明姝头上的九鸾衔珠钗,手中的帕子被拧成了麻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