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见县令大人这般好说话,聊天内容越发变得广泛,说着说着其中就有人问道:“陆大人你这般英俊才什么来着,成亲了吗?”
“学堂没去几天,话倒是多得很。”村长立刻出声打断道。
“大人,你喝水。”沈知意将手里拿着的竹筒往陆镜白手里的碗里倒,想着能以动作的方式岔开话题。
“俺这不是关心陆大人嘛,没媳妇在身边,那得多苦咧。”那人小声嘀咕道。
“去去去,你一个没媳妇的,在这瞎说什么呢。”有人出声调侃道。
“谁说俺没有,邻村的黄花答应俺了,等辣椒卖完,俺就有聘金咧,到时候就能和黄花成亲……”这人说着说着还带有羞涩之情,旁边的人也不再调侃,反而变成好奇。
其他人也听得热闹。
在谈笑声结束后,陆镜白朝沈知意问道:“我记得还有一批辣椒,是还没长成吗?”
“快咧,有些长得快被做成……”有嘴快的人先回答,说到这里顿住,随即手往屋里指,“罐子了啊!说要等段时间才能吃咧。”
“是那些罐子?”陆镜白转头问道。
“是的。我想着就卖辣椒有些单一,和村里的人商量着,做出了其他有关辣椒的东西,原本想着到月底来拉辣椒的时候亮出来,没想到被漏了底。”沈知意笑道,“大家都稍等,我去拿一些,帮忙掌掌眼。”
一听是有关辣椒的东西,陆镜白先被勾起好奇,视线自然而然地追随着沈知意离去的背影。
回到屋内,沈知意打开箱笼,如数家珍地从里面拿出干辣椒、半碎的辣椒皮和全磨的辣椒粉,而辣椒油因成本太高没有做,至于腌辣椒和辣椒酱还没到开封的时候,只能先把干货拿一点出去。
还有另外的功效,就不是她这个小小农女能想出来的,留着给那些大人物们发现吧。
沈知意出来时,见大家开启另外的话题说得热闹,默默坐回原来的位置,刚坐下,注意到陆镜白看来的视线,礼貌地朝那边笑了笑。
“知意丫头回来了,你那点屁事以后再谈。”有人注意到沈知意回来,出声打断当前的话题。
所有人都笑呵呵地看过来,沈知意丝毫不怯场,小心将干荷叶包打开,里面放着烘干的辣椒,大只、形状完好,在感观上就是很养眼。
“这是烘成的辣椒干。”沈知意介绍道,“和鲜辣椒一样的用法,就是更适合长途运输。也就是说,只要烘干就能满足外地的需求。”
“同理,还有半碎的、全磨的……”沈知意一一展示,不忘说起那些没来及展示的瓦罐,“还有腌辣椒和辣椒酱,等月底的时候就能开盖试试好坏。如果不错的话,又能给辣椒添别的风味!”
“好!”人群里不知是谁先喊出声,紧接着是啪啪掌声,全是对此的赞赏。
辣椒俨然成为整个下坝村的经济重要来源,开发更多副产品,才能让它走得更远。
沈知意的尝试,看似是偶然,实则也是经过岁月的打磨出来的珍品,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来得过于轻易,反而不是件好事。
虽然有所隐忧,但不能因此却步。
见事情说完,村长就招呼着其他村民离开,这般乱哄哄的场景,不便于说正事。
热闹的院子逐渐变得安静,想到今早看到的幼苗及屋内还有许多,陆镜白仔细想了想因果,不由道:“沈姑娘是想让本官解决幼苗之事?”
现在沈知意也摸出了几分陆镜白的脉,但凡听到“本官”这个的自称,说明对方戒备值拉到满,时刻防备着自己提出的要求,严肃而正经,最好实事求是相谈。
“大人您也看到那些幼苗的情况,若是不找地好好安顿的话,很有可能就此烂根。”沈知意只能把情况往严重方面说,毕竟手里还有一批保存完好的种子在,这批要是没地落种且没打响名号的话,后面想出育苗就更难了。
“在种植它们期间,我总结出寒瓜和叶片规律变化的幼苗适宜砂壤土,它们更喜欢火炕微微烧起的温度,生长得最为快速。叶片上有绒的幼苗,是需要肥沃的壤土,荒地开出之后需要堆肥一段时间才能种植,就现在这样的状况长得最好,等叶子长多了就该种在室外。”沈知意有条不紊地说道,“虽然不知它们长出来是什么模样,但只要给它们合适的土壤、阳光、有计划的施肥、除草,就能开花结果!”
“您看,辣椒不就是这样吗?”沈知意连忙拉出现有的例子,“只要摸清它的习性,再将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再以册子交给人,也能将它种植成功。而且它不占用耕地!”
陆镜白陷入沉默。
在旁的村长见这情况,心里那叫一个焦急,想出声打圆场吧,又觉得这是大事,容不得含糊,得等县令大人想清楚、想明白之后再说话找补找补吧。
反观玄砚是最冷静的。
有过几次经验的沈知意知道这样的沉默代表着“在思考”,没有一口回绝说明还有机会!
她从旁边的矮小的茅草屋里搬出有些旧的凳子,先是递给玄砚,示意般地看向陆镜白那边,随后另一条凳子送到村长身边,无声地指了指屋子的方向,得到点头这才离开。
沈知意回到屋内开始今天的观察日记,即便不看瓦罐底下用烧火棍所写的标记,她也能分清楚这里的幼苗批次。
在外人看来枯燥的事,却是沈知意日常工作内容。
把控土壤水分和阳光,助力于作物长得更好,培育优种,提高产量。
如今在这简陋的屋内,没有精密的仪器设备,只能凭着五感观察,反而让她更加感叹在科学未进步之前的改良是多么伟大的智慧结晶。
只是从未想过,自己会经历其中,好在她还有学来的种种经验和方法。
“沈姑娘。”玄砚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沈知意也从观察状态恢复过来,她问道:“是陆大人找我?”
“是的,公子请您过去。”玄砚回答。
“好咧,马上来!”沈知意朝外喊道,小心避开地上各式各样的瓦罐,一出房门就快步而走,还未走进就先出声,“陆大人,您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吗?”
“确实有理。”陆镜白缓缓道,“可姑娘又如何保证能摸清它们的习性?若是交给别的村种植就能成功呢?要是失败,地就会荒废一段时日。且还不知长成需要多久……”
“所以要让愿意试的人先试!”沈知意认真道,“就像我们村最开始没有人愿意种辣椒,后来家家户户都愿意种了,不就是很好的开始吗?”
“大人您也看到那些长出的新苗,它们看起来多,实际根本提供不了整个村子用荒地种植,所以就找愿意去试的那部分。以一个人开始,再带动整个村子。”沈知意说到这,不由变得激动起来,“这个村子里没人愿意,那就下个村子里找,总能找到!”
要允许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
“至于如何摸清它们的习性,确实有很多未知情况在其中,不过有辣椒在前,大致是有方向的。”沈知意认真说道。
陆镜白迎上沈知意那坚定不移的目光,仿佛有什么东西于心间萌芽,生出万般豪气,不再惧怕前路忐忑。
“好。”陆镜白激动应答,随即发现自己失态,默默松开握紧的拳头,“总要有人先去试,才能知道结果!”
见陆镜白想摆明,沈知意趁热打铁道:“那大人是同意我的想法了?”
“沈姑娘具体打算怎么做?”陆镜白问道。
“种子对土壤有些许要求,得去看了才知道选择哪块,最好在开好的荒地里选。可下月又会变寒,还不知具体什么情况,也不便贸然移植,不如趁着……”沈知意的话还没说完,陆镜白接话道:“先挑选出能移植的荒地。”
“对,就是这样。”沈知意应道。
陆镜白犹豫片刻,才道:“沈姑娘并非衙门人员,本官自是不便告知各村开荒情况。只是恰巧这几日,本官要去各村查看……”
听到这话的玄砚微愣,他也是刚刚知道自家公子有这样的打算,迅速在脑子里做出相关安排。
“我明白!保证不会耽误大人去各村查看的大事!”沈知意立刻保证道,只需之后去问玄砚小哥就能得知具体事宜,就不在这里特意询问了。
陆镜白见沈知意不说话,莫名期盼着对方能再说些什么,随即又觉得这个念头过于古怪,从今晨到这晌午,自己仿佛成了姜太公的鱼,一步步走到这里。
明明是被算计,陆镜白却不觉反感,这也是他想不通的事情。
与此同时村长注意到在院外探头探脑的身影,又看了看天色,这才恍然大悟,忙道:“这都晌午了,陆大人你……”
“李村长不必如此客气,我本想辞行,回县衙还有事要办,怎敢在此多留。”陆镜白满脸严肃地说道,边说边往外走。
不仅玄砚跟在后面,沈知意也跟了上去,边跟边和玄砚打听时辰,得知具体时辰后,这才热情地送他们离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走在正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