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愿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愿者上钩

种愿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愿者上钩

作者:月亮漫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7:29 来源:文学城

天清月明,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格外踏实。

即便围院的篱笆墙破破烂烂,也不会有人进院里捣乱。

沈知意打开屋里的门,借着月光能看到摆了大半个屋子完好的、破碎的瓦罐,其中点缀着的绿意,让她心生复杂。

临近村子的土质还没有初步查看,却有些种子迫不及待地想发芽,还有辣椒的其他销路没有打通……

而没有让人看到种这个能赚的情况,他们是不会自愿种植。

需要有人带头,就像当初所做的那样,只是她带来的这批种子可撑不了这么久。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有一得必有一失”吗?

怎么才能鱼和熊掌兼得呢?

沈知意在心里自问,眼里映着的那几抹绿意,仿佛在看希望,她不能因为这点小困难就被拦下。

再想想推行新型种子的经验,教授和同事们在耳边常念的那些话……

灵光闪了几百回,沈知意终于抓住了,神色也因此变得轻松起来。

心事解决,她也能因此睡个安稳觉。

雾霭沉沉于下坝村,将此处衬得宛如仙境。

沈知意看着屋外的雾气萦绕,深知这仙气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她拿出自己仅剩的四百多文积蓄,再小心地抱起破瓦罐,看到那长了五片真叶的西红柿幼苗在雾气里摇晃身姿,虽然这是它第一次出室内,但这个温度还不至于冻苗。

都来不及炕饼,沈知意抱着瓦罐往村头走,遇到几个早起的村民外出,说了句“要去县城”,等于在整个村子里留了口信,随即去大道旁等途径的第一辆牛车。

这次她还用了赵婶做的拼接款头套,又坐在最角落的位置,用腿牢牢护住脚边的破瓦罐,整个人缩成团,这样就不会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了!

“哎,你家开了几亩啊?”

“别提了,俺家那个懒汉……”

“俺和你说该怎么治他……”

耳边原本还听着有关开荒的话题,就这么“自然”地变成怎么驯夫,沈知意听得昏昏欲睡。

坐牛车颠习惯了,她也能在这路途里睡着。

“到咧!”赶车老伯喊了一嗓子,将沈知意从瞌睡里喊醒。

沈知意最后一个下车,正要搬着东西走,却听赶车老伯又道:“丫头,你过来。”

她边走便问道:“老伯,有什么事啊?”

忽然温热的荷叶包递在面前,赶车老伯缓缓道:“今天老婆子给俺多备了半块饼,你拿去吃吧。”

“老伯,我不用,我……”沈知意的话还没说完,赶车老伯打断道:“别推来推去了,你赶紧吃了吧!人饿的时候,就容易打瞌睡,你还年轻,经不起饿的。”

沈知意只觉心里暖暖的,接过对方递来的荷叶包,甜甜笑道:“谢谢老伯,那我先去忙了!”

“去吧去吧。”赶车老伯不耐烦地扭头道。

“好咧!”沈知意朗声道,抱着必须能行的心态,往衙门方向走去。

先把正事办完,再说其他!

大街上的卖货郎挑着担子往外走,有人喊他就会停下,沈知意特意观察了一下对方担子里的东西,手绢、针头线脑和头绳等。

她不由想到,这样的货郎很少来下坝村,只能说明村子的整个消费水平不高。

如今有辣椒长成,反倒是他们这些货郎消息闭塞。

原本沈知意不在意有没有货郎到村子,是好几次祠堂“开会”前,听到婶子、小媳妇们聊天,说到买东西不太方便。

要不是这会儿看到,沈知意都忘了还有“货郎”的存在。

他们不仅是在担着东西各个村子间售卖,还是最现成最优质的宣传员啊!

这点要记下来,能为自己的方案增加几个可行点。

沈知意来到衙门前,看到正门没像往日般敞开,又看了看这还没大亮的天,猜测还没到上衙的时辰。

为了能第一时间进门,沈知意坐在县衙旁边,拆开那荷叶包,吃起今日的早食。

肚子里有了东西,那股缠绕在身体里的寒冷被驱逐,疲倦感也就此散去。

就在她无聊的东张西望时,瞬间被走过来的两道人影吸引住视线,连忙将身旁的瓦罐抱上,跑到对方面前后,说道:“陆大人!我好像发现了新的种子!你快帮我看看!”

抵在陆镜白面前的是细小绿叶,虽然看不出是不是新种子,但看到那张笑脸,下意识地委婉开口:“沈姑娘莫急,带我查查典籍,或许就能知道这物叫什么。”

“那大人你可得看仔细了!”沈知意说道,将瓦罐往陆镜白那边递了递,见对方没有接过去的意思,只能自己拿着讲解,“据我观察,它叶经有一层细密的白绒毛,这是……”

差点说漏嘴,沈知意立刻找补道:“很奇怪的地方,叶片粗糙,边缘又尖又缺一块的……”

听着这样的话音,陆镜白也在弯腰认真观察这颗幼苗。

在旁的玄砚默默接过瓦罐,动作自然地把它抬高了一点,这样两边看着也不费劲。

“确实如此。”陆镜白缓缓道。

街面上的人逐渐变多,陆镜白才意识到不对劲,出声道:“沈姑娘,先进衙门里再说吧。”

“好。”沈知意忙应道,来这里就是为了能把这事说定,她不怕在这事上耽误时间。

一进衙门,四周时不时看来的视线让沈知意觉得别扭,此时也懒得去深究,赶紧跟上前面的人。

沈知意走过上次见陆大人的那间屋舍,绕到了背后一排房屋,各个门扉上写着繁体数字,只见对方看了眼就直接推开“叁”的门,玄砚提着瓦罐走进去。

她快步追上去,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又一排书架,似乎按照某种规律摆得整整齐齐,只见陆镜白走到其间的书架前,快速地拿出一册竹简,看完之后又放下,随即看另一本。

书架上有竹简、羊皮卷、甲骨等各种形态的书籍,而陆镜白像是畅通无阻般,拿起看了之后放,没有人怀疑他是在不懂装懂。

沈知意连在这里走路都得放轻步子,生怕会影响到那边正在查阅资料的人。

“沈姑娘不必拘谨,等公子找到自会告知姑娘。”玄砚缓缓道,而那瓦罐已经放在漆黑的书桌上,他正将端来的茶盏放在沈知意手边的矮桌。

“好,那我就在这等陆大人。”沈知意还想着该怎么度过这枯燥的等待期,手边就有送来的醒神茶,“多谢玄砚小哥。”

说着,她端起茶,一掀开茶盖,并没有看到茶叶,反而整个茶水像本身有什么杂质般显得黄橙橙,又在玄砚友善的目光下,只能先尝尝这茶是什么味道。

这一口喝下去,还有点甜?有些像赵婶递给自己的甜水?

沈知意诧异地看向玄砚,随即听到了解释:“姑娘年纪还小,不适合喝茶,所以小的做主给姑娘兑了糖水。”

“谢谢。”沈知意轻柔道,在村子里被当做大姑娘,现在在县衙这里却成了“年纪还小”,大概是因为自己这幅瘦弱的身板,根本看不出真实年龄吧。

没有醒神的茶水,沈知意就只能依赖转移注意力这点来时刻保持清醒,可暖烘烘的房间里,却自带一股倦意。

她都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垂脑袋了。

直到一本崭新的繁体“三字经”摆在眼前,沈知意抬头见到玄砚的脸,听对方说道:“看姑娘有些无聊,小的侥幸认得几个字,若姑娘不嫌弃的话,小的可教姑娘识字。”

“不嫌弃!不嫌弃!”沈知意忙道。

起初她想着找机会去什么学堂偷听一段时间,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识字,可最近的学堂就在县城里,这个计划只能搁浅。

没想到在这柳暗花明,她巴不得快点摆脱文盲,怎么可能拒绝!

玄砚翻开扉页,认真地念道:“人之初……”

沈知意配合地念着,脑子里在飞快的简繁互换,除了三字经里的内容,她还看到旁边批注的小字,写得格外工整,就像是有田字格画在上面一样,撇捺横钩完全是印刷体。

“玄砚小哥,这个字呢?”沈知意装作不懂地隔空指向旁边的小字。

“这个念‘纲’,连起来是三纲五常。”玄砚耐心地说道,“这本三字经是公子进学时所看,所以这些小字全是公子的注解。”

“啊?陆大人进学的时候……”沈知意难以想象,刚上学那会的书还能保存得这么完善?

玄砚正要说什么,那边陆镜白的声音率先传来:“找到了!”

话音刚落,那道人影捧着书就疾步走来,直直在案桌前站定,目光死死看着那颗西红柿幼苗,犹如梦魇般念道:“西方有株,叶呈小齿状,其上有绒……”

沈知意听着陆镜白念着那段话,努力听懂了部分,没想到还真有描绘西红柿的“古书”,她偷瞄过去,偏黄的纸张上画着破烂的书页,反而字迹工整,和三字经里写的注解一模一样。

“对!就是它!所以它叫什么!”沈知意追问道,伸长脖子想看清最后定义的名字。

“沈姑娘见笑了,这是我所誊抄的友人家游记,已经尽量还原此文,只是末尾确实分辨不清是何字,所以暂时不知此物名为什么。”陆镜白直言道,坦率地将那页记载内容展开。

“既然它形容得如此贴切,不如等它种出来再命名?”沈知意提议道,实在不想在名字这一步纠结,“而且我屋里还有好多这发起来的苗,不如陆大人随我去辨一辨?我看它们都挺稀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