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 第6章 第 6 章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金润溪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6:03 来源:文学城

钟攸凝咽下火气,抬头直面郑佩。

她恭敬的唤道:“表叔。”

这是提醒郑佩,他的话已经冒犯到了表侄女,郑佩要是要脸,就应该知道这个称呼的禁锢,感觉羞愧。

她唤老夫人姑祖母,钟老夫人是她祖父的隔房堂妹,从祖父那代起血缘就开始稀薄,从辈分上说她应该称呼郑佩二表叔,跟侯府的公子们以表兄妹相称。

郑佩脸上错愕:“你是钟家人。”

钟攸凝:“是。”

再次提醒他,刚刚的话调戏到老夫人母族小辈上了。

郑佩能说会道,现在也觉得尴尬,弯腰作揖:“对不住,是表叔失礼了。”

钟攸凝表面客气:“人都会犯错,这个礼我收下了,表叔无需过多自责,在我心里,表叔就如同父辈一样的长者,顶天立地。”

郑佩脸上更尴尬了。

钟攸凝明褒暗贬的说了一通,带着阿喜走了。

其实侯府三位老爷的年纪不算大,侯爷郑琦都才过而立没几年,钟父前两年刚走的时候刚过四十,是一个孜孜不倦的老考生,又没什么天赋的选手,但钟攸凝年芳不过十六,对她来说,这几位表叔都是老登。

来福追上了郑佩。

他喘着粗气:“主子你走得太快了,奴差点没跟上。”

来福作为贴身小厮正在反省,对郑佩来说就全是庆幸了。

那样尴尬的场面,只有他一个人在就行了,不想被第三人看个全程。贴身小厮也不行。

他扶了扶额,简短的说了句:“刚撞上表姑娘了。”

“表姑娘?哪个表姑娘?”来福说完,一下就反应过来了。

二爷说的是投奔侯府的钟表姑娘。

钟攸凝在府上传得最广的事是她的外号:病秧子,但表姑娘从来的第一天起就病重,连门都没出,除了汀兰居伺候的婢子们,都不知道这位表姑娘具体是何模样。

郑佩越想越气,恼羞成怒:“你们这些狗东西,怎么不提醒我她要来给母亲问安!”

来福:......

来福都不去想前因后果,只知道主子生气了,作为仆人,他二话不说就滑跪,把所有责任都大包大揽:“是奴错了。”

阿喜在,都得大呼一声学到了。

有了仆人递过去的台阶,郑佩脸色好看很多。

来福适时凑过去问道:“二爷,表姑娘是何模样?听说表姑娘是孤女...”

郑佩:“谁说她是孤女?”

来福被问住了,结结巴巴:“都、都说表姑娘丧父丧母,成了孤女,这才投奔侯府。”

郑佩背着手,不再大步走路,开始慢悠悠的停下来:“丧父丧母不假,但她不是孤女。”

来福:“啊?”

“表姑娘还有一位兄长在。”郑佩没有藏噎。

回到汀兰居,阿喜越想越气,她刚刚完全没有发挥就结束了,心里还有火窝着,恨不得现在重新回去,面对郑佩的无礼,她直接站在姑娘面前,甚至现在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拳打郑佩,脚踹郑佩。

钟攸凝解释:“他虽然对我无礼,但我也膈应他了。”

像郑佩这样的公子哥,在知道她身份的那刻,怕是像吞苍蝇一样难受。

郑佩活该。

阿喜一张脸都快皱成一团了,撇撇嘴:“说来说去,还是怪大郎。”

钟攸凝一听这个名字,眉心也忍不住团成一团。

钟闻是她哥,从小就是个奇葩,干过的奇葩事情赶上她十六年吃过的盐了。

她哥从小时候就觉醒了求知若渴的心,作为不太聪明的秀才公,钟父在屡试不中之下已经深刻怀疑自己了,认为自己天资平平,所以无论怎么苦读也比不上真正有天赋的人轻轻一拨。

这话本来也没说错,读书这种东西,确实要看天赋,有些人天资平平,那他的路就走得崎岖艰难,考中一个进士都是祖上积德,但大部分都在进士之前止步,有些人天资聪颖,二三十就扬名学坛,家喻户晓,这种是老天爷追着赏饭吃。

可惜钟父没有这等天资,考到四十了还是个秀才公,不出意外他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老老实实放弃,开个私塾专门教导启蒙,第二是持之以恒,再接再励,相信终有一天能考中,哪怕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着去赶考。毕竟书上七八十赶考,最后考中点为状元的也有好几位,未必就不能轮到他,成为新的“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

她哥这种特质在钟父眼里非常珍贵,认定她哥是专为读书而生,专门一扫他们钟家颓势的人,是钟家的“天选之子”,对她哥钟闻寄予厚望。

你看连名字都这样贴切,闻,闻书起舞,寄往他能破解书中谜题,像闻道一样把书奉着。

钟攸凝幼时,钟闻在这个时期表现出了兄友妹恭的品德。

钟父只要不在,钟闻阳奉阴违的拉着妹妹就出门,闯荡在山河湖海间,让钟攸凝一坐,背着小手给她讲他观察到的神奇故事,像是风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水又为什么会涨会降。

长大,钟闻不负钟父期望,十七下场,首次就拿了个童生回来,有了功名加持,钟闻出门更频繁了,说是“游学”,反正钟攸凝每次都见他带一些奇奇怪怪的物件回来。

游学途中的故事更精彩了,神奇的故事更多了。这种故事钟攸凝听得太多了,只当是她哥遇上的奇闻轶事。

她哥考童生那年回来,在沿途的驿馆中遇到个化缘的大和尚,钟闻见大和尚满口佛言佛语,当即就自掏腰包为大和尚买了干粮,得知大和尚是受邀去深山中古寺论佛,厚脸皮的要跟着大和尚去见识。

大和尚能怎么办?这位施主出手大方,只能让他跟着了。

到了地方一看,古寺中受邀来的和尚不少,个个口吐莲花,别人都是受邀而来,他是硬要来,死皮赖脸的在各个大和尚身边偷经。

钟闻虽然第一次接触佛法,但不妨碍他求知若渴,有一探究竟的心,别人论佛几日,他就蹭了几日,最后还用偷学的经文找上大和尚论辩了一回,且没输下阵来。

法辩结束,好几位大和尚朝他伸出了橄榄枝,表示“这个年轻人考科举浪费了,应该来跟我们参禅,把佛法发扬光大”。

钟闻讲的时候,钟攸凝还笑话过他,说他吹牛大王,这事被钟父知道后,钟闻挨了顿板着,钟父表示要给钟闻定门亲事,给他找个媳妇来管。毕竟家里小辈不听话是因为没成家,他现在一个单身汉想走就走,又没牵挂,等他成家,家里有媳妇孩子,有人等了,就知道收心了。

钟父指望着用成家把钟闻改造好,变成一个顾家的好男人,经过长达一年的挑选,终于定下了。可惜还没有等到钟闻定亲过礼,钟父先出了事,这桩婚事就吹了。

办好钟父钟母的丧仪后,钟闻消失了两个月,再出现时,他已经褪去了俗家姓名,说拜师了一位佛法高深的大和尚,准备正式出家,以后潜心钻研佛法了,并且还一口一个“施主”的叫她。

钟闻作为兄长,在钟父钟母后,本该是顶梁柱,把这个家支撑起来,给钟攸凝撑腰,给她定下亲事,送她出嫁才是,在这之前还能娶个媳妇,生几个孩子,就不止是钟父钟母的念想,也是大部分人的做法。

但钟闻是正常人吗?不是。作为兄长,对钟攸凝这个尚且年幼的妹妹,钟闻也做了安排,他说他在寺庙旁边给钟攸凝找了尼庵,让钟攸凝跟着出家,以后一左一右,一座寺庙,一座尼庵,兄妹两个就能互相照顾了。他不止不亲自送她出嫁,还想要送她出家。

简直歹毒。

在被钟攸凝坚定拒绝后,钟闻还叹了口气,一副“妹妹怎么不领情”的模样,明知妹妹年幼,但走得毫不留念,留下一笔钱就一去不回。

钟攸凝等不到人,只好托外家帮忙找找人,但都一无所获,只好在逢年过节祭礼时,写信给钟父钟母告状,在他们坟前烧掉,希望他们能够管管儿子。

为了怕钟父钟母偏袒儿子,钟攸凝把从小到大,钟闻带着她干过的荒唐事都写了下来:从前她还帮着钟闻隐瞒,现在她要全给揭穿。

可惜信一封一封的烧了过去,但一个响都没听见,钟闻仍是不见人影,连钟攸凝把“钟家即将绝后”这样的重话写上去都没用,也放弃了。

爹娘在的时候,钟闻都能找出各种理由出门,现在爹娘都不在了,钟闻已经彻底放飞了。

论奇葩,没人比得过他。

提起钟闻这位兄长,想起自他走后遇到的种种情况,钟攸凝心气就不顺畅,恨不得化身河东狮,暴揍他一顿才能舒心。这是再好脾性的人遇到钟闻,摊上这种事都是忍不了的。

钟攸凝不想探讨任何跟钟闻有关的,阿喜也知道她的态度,平时是不会提他的,今天实在没忍住。

大郎就是这一切的根源,没有他的出家,她们姑娘压根不会遇上这种事。

钟攸凝上辈子没办法平复心态,提及跟钟闻有关的就炸毛,跟变了个人,现在可能是经历有了变化,提起钟闻,她已经能用平常心看待,在这种情况下,她倏地察觉到了她哥奇葩事迹中的一处不合理的地方:“他给我的那笔钱是怎么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