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 第23章 第 23 章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金润溪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6:03 来源:文学城

其实今日的诗会跟严姑娘有关。

郑芷湄看了看她,见她没反对,说起了前因:

严姑娘在上都京城有一位堂姐,名墨蘅,是上都城出了名的才女,拥趸之徒众多。简单来说,别人家的孩子。

这就是事件起因的主人公了。

这位严姑娘是严大姑娘。

严大姑娘受家学渊源,从小就上进,有才学,还拜了诗坛大文豪温千为师,温千除开会写诗,还在朝中任职,属于政坛诗坛双开花。不过这也正常,大靖人才涌现,正是文采诗词活跃之时,像温千这样会写诗会当官的数不胜数,满朝至少有两层官员写出过惊艳的诗来。

每逢举子们赴京赶考,打听考官喜好,都免不了要通读一下官员的大作。

要是不想读,多的是举子彻夜不休的钻营考官的文风,以此得到考官认同,在数不胜数的举子中奋勇向上。

头悬梁锥刺股,忍一时有前途。

值了!

温千跟这些有过惊艳诗作的官员不同,他出名的诗可太多了,连当今陛下都非常喜欢他的诗。文武百官中也有很多文豪,齐名并称,以文章负一代盛名,甚至影响了诗词文章的转变。在温千扬名后,他就成了当代文坛领袖。

事情呢仍要从月弦这个西域小国说起。

就在今年,月弦国又干出了劫掠商人的事。

事情传回来,上都这些文豪们免不了提笔,把月弦写进诗词里,发泄一腔怒火。严大姑娘也写了,不过她不是写诗骂月弦,而是在自己的诗集上把大文豪温千等人的诗词一一点评了一番,讥讽这些大文豪“纠纠儿郎,却只纸上谈兵”。

还有的,评“虽协音律,无一妙句”。

“多疵称名家”、“小歌小词,不可读也”。

严大姑娘丝毫没有遮掩,把“某某”人名点了出来,受害者多达十数位,在上都引起广泛议论声。

也就是说她不止点评各路前辈,还点评老师。

实乃女中豪杰。

严大姑娘的意思很明确:去!去月弦斩月弦!

这些文豪、大文豪身后可是有无数拥趸,可不是吃素的,对严大姑娘的点评进行了各种词风辩护,你写一张,我写一张,恨不能冲到各大文豪身前,说句“保护我方先生”了。

这场文坛辩论谁输谁赢不知,反正严大姑娘直接下场连写几篇斩月弦的诗,大有“我一样能写”的意思。

严大姑娘写了,严姑娘得知消息,也决定跟着写,同几位手帕交们商议过后,最后决定由郑芷湄来牵这个头。

严姑娘是位才女,严大姑娘同样是位才女。

不过才女和才女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严大姑娘已经能单独写诗集了,严姑娘还要跟人联合写诗集。单独写诗集自然比联合写诗集地位高。

像温千这样的大文豪,他要是跟人联合写诗集,那叫风雅随性;他若是名气不显,那就是“诗词拼盘”。

拼盘的含金量嘛,那就是从众多的诗词中挑两首好的,更大的可能是连一首都挑不出。全都差强人意。这才是常态。

郑芷湄几个需要挑选好诗添进诗集里,把诗集送往上都,大有“妹妹来帮你”,展示姐妹一心,女子团结的意思,连她们几位领头者的诗都不一定能选进诗集里,剩下凑数的诗更不在她们挑选范围。

时间紧,任务重,姑娘们也都没心思放水做人情了,便先定下了可写可不写的规矩。

钟攸凝几人表示理解。

解释完,见大家都不反对,郑芷湄几人就神色认真,提笔写诗了。

姑娘们都知道规矩,没有发出声响打扰她们。

钟攸凝胳膊被碰了一下,魏珍朝她挤眉弄眼,脸上表情格外丰富,更阿喜差不多,示意她看看另一边的郑七:

郑七不反对了,但整个人气鼓鼓的,跟河豚一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河豚生气了,小牛犊要发火了。

钟攸凝含笑看了一眼,这才把目光放到桌案上的笔墨上。

钟攸凝不擅诗,但有两分画画的天赋。

至于画什么?

她心念一动,抬头在郑严几位姑娘身上看了下,有了主意。

有了钟攸凝开头,剩下的姑娘们也定下心神,提笔写画起来。

凉亭中一时安静下来,耳边只有潺潺流水声,偶尔微风吹着纱帘,亭子里奉的香徐徐散开,味道清新典雅。

孔二夫人知道郑芷湄在水榭邀手帕交们相聚,没有亲自前来,只是让身边的管事娘子走一趟,给水榭亭中的姑娘们送一些吃喝,尽一尽地主之谊。

这就是高门贵妇们的高情商了。她们大都十分会做人做事。

郑芷湄作为主人家出面跟姑娘们交集周旋,孔二夫人就在身后打补丁,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务必让来的姑娘们宾至如归,这样一场宴会下来,郑芷湄在姑娘们心中的印象就会更好了,大家也愿意继续跟她相交。

要是遇上不会做人做事的,这一次过后,就没有下一次了。

反正钟攸凝几人觉得很好。

她们不像郑芷湄几人全神贯注,偶尔吃吃喝喝,吹吹风,动动笔,当真十分潇洒。

阿喜几个伺候的婢子也跟着得了赏。

不过婢子之间也有眉眼官司的。

现在婢子们分成了两派,几位郑家姑娘们的婢子自成一派,阿喜跟文儿两个是小团体2,自成一派,被姑娘们的婢子一派孤立。

这也正常,这里是侯府,郑家才是主人家,郑家的姑娘们在身份上高过几位外来的姑娘,作为郑家姑娘们的婢子,她们在面对表姑娘们的婢子时,看过去的目光就轻视几分。大有“虽然都是婢子,但身价不同”的意思。

文儿两个从前没少被轻视。

她们也不敢反抗。

她们的主子,魏氏姐妹还会被羞辱呢。

阿喜富有正义感,看不得好姐妹被霸凌,拍拍她们,骄傲的挺起胸膛,让她们跟着学。

反抗被霸凌第一步,先有反抗的意识。

都是婢子,有什么了不起的。阿喜可是了解过的,在侯府的仆从中,身份比她们高的只有各位管事和娘子们,都是土鸡瓦狗,谁笑话谁啊。

文儿两个抿抿嘴,小小的开心起来,冲着阿喜咧嘴笑,眼睛亮晶晶的。

现在不能说话,她们几个只能你悄悄挨我一下,我悄悄挨你一下,挤眉弄眼,前边姑娘们看不见,惹得其她婢子们老大不乐意的朝着她们翻白眼。

她们嫉妒的想:

哼,没一点规矩!

这一场诗会写了快半个时辰,姑娘们逐渐停下笔。

不过也有像杜姑娘和楚姑娘一样最后弃笔的。

心态决定成绩,并非每一场都有好发挥。

姑娘们朝她们投去宽慰的目光,接下来互相传阅赏诗,认真的开始评选,用笔沾点朱砂,在纸上划下痕迹,表示认可,最后谁的诗上朱砂笔画最多,谁的诗就进入诗集中。

想要作弊,窜通姑娘们,这不可能。

才女,都格外珍惜羽翼、爱惜名声。

一个才女的名声可以传两三代,往后儿孙们出门走动,别人就会说他们是“某某”的后人,他们要是争气,还能得到别人一门才华横溢的美誉呢。值不值?值。

这个某某是雅称,一般文人雅士都爱给自己取一个雅称,用来区分和本人/本职,例如朝中官员写诗,总不能出门为自己介绍,这是某某官员写的诗吧,这让大家怎么跟你来往,是以官职来论还是以诗人的身份论呢?所以为自己取一个雅称迫在眉睫。

在雅称之下,官员们也不用区分官职大小,大家以文会友,谈天论地。遇上喜欢提拔小辈的文豪,还有被提拔举荐的可能。

温千就有采荷居士的雅号,因为他酷爱种荷,平时除了当官外也就这一个爱好了,种出的荷藕家中吃不完还会遣仆从给附近人家送一送;除了温千,朝中为自己取某某居士的官员也不少,什么渔叟,一听就知道是个喜爱钓鱼的人,用作雅号,还不是一般爱钓鱼,多半是个钓鱼佬。

才女们也有不用的雅号,不过才女的雅号跟文豪们的雅号不同,文豪们的雅号大都是某某居士,才女们的雅号就比较宽广了。远在上都的严大姑娘就有蘅芜君的雅号,跟她同期的才女还有芸窗女史等雅号,严姑娘为了紧随严大姑娘,也特意为自己取了个菱塘春的雅号。

有了雅号,以后写信就以雅号来开头。

郑严几位姑娘已经互相传阅完,最终能进诗集的诗摆在桌上,姑娘们再次确认,今日的诗会便正式完成。

钟攸凝她们旁观者们也放松下来。

诗会从正式提笔、评选开始,每一项都是很认真的事,她们也怕干扰到她们的进程。

不止她们,严姑娘几人也终于松了口气。

严姑娘把几首诗交到婢子手上。

她们对钟攸凝几人也非常好奇:“钟姑娘、魏姑娘,几位姐妹们可作了什么?”

几位郑家姑娘时常会参加她们的宴会,对她们的才艺很清楚。

她们对第一次参加的钟攸凝和魏氏姐妹更有兴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