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 第1章 酉时的细雨

知府大人家的小日常 第1章 酉时的细雨

作者:金润溪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6:03 来源:文学城

三月的镜川府春雨绵绵,整座城池像是被包裹在雨雾缭绕之中,看不大真切。

入了城,街市坊道毗邻而建,亭台楼阁嵌在其上,混合着各种脂粉香气沿着窗缝流向四面八方。这是一座悠久古老又繁华的城池。

钟家的驴车在人群中毫不打眼。

驾车的婢子阿喜生得黑蛮,头发高高扎成小髻,利落的拉着缰绳赶车,闻着香气,她深吸一口,陶醉起来:“姑娘,难怪人人都挤破脑袋想往城里钻,这镜川府可真好啊。”

小小的车厢里鸦雀无声,清风掀起素色的帘子一角,隐约能看见一片同色衣角。

阿喜高高兴兴,不在乎有无人应答,她格外能理解。

因为她的姑娘病了啊。

她们一路从丹州投奔而来,还未进镜川城时,姑娘就病倒了,病得起不来身,浑浑噩噩的,途中阿喜也请了大夫相看,但效果一般,阿喜只能加紧赶路。

野大夫不行,她们即将投奔的永平侯府可是名门望族,总能为姑娘延请名医相治的。

阿喜拦下一个路人:“大婶劳驾问问,永平侯府往哪儿走?”

“往前走上一条街,转两个弯,看见三秋坊...”

外界的声音如同窃窃私语,犹在耳边,仿佛又离得很远,钟攸凝意识陷入黑暗中,漂浮、沉沦,过了许久,黑暗中出现了一点光,光芒从一个小点开始变大,变快,直到白光笼罩黑暗。

钟攸凝蓦地睁眼。

车厢里昏暗,斑驳的光影洒在身上,钟攸凝分不清现在身在何方。

但她记得,她已经撒手人寰了。

而她现在却活着。

她吃力支着身子坐起来,听清楚了阿喜的声音,有气无力的唤道:“阿喜。”

“姑娘你醒了。”阿喜大喜。

钟攸凝靠在车厢上,白着一张小脸,垂了下头:“什么时辰了。”

阿喜回话:“酉时了姑娘。”

多亏她这一手赶车技术。

她们星夜兼程,连驴蹄都走冒烟了才赶到镜川,再晚一点城门就该落锁了,早上辰时时还在城外,驴车颠簸,姑娘带着的那块冰砚都裂开了一道纹路。

“我们现在在哪儿?”钟攸凝问。

阿喜头一扬,格外神气,还故意装了一下神秘:“姑娘马上就知晓了。”

车厢里摇摇晃晃,钟攸凝神色没有轻松,逐渐生出了不安。

很快她就知道了。

“吁—”只是过了几息,阿喜驾着车停下,从驴车上跳下来,掀开车帘,好让钟攸凝能正真的看清对面门匾上高悬的名字:“姑娘你看。”

薄光照进车厢里,好在过了酉时,绵密的细雨让天光都昏暗几分,钟攸凝的视线很快适应,沿着宏伟的双狮、阔长的石阶,从穿着湛蓝仆装的下人,落到金边的匾额上,最后定在那四个扑面而来的大字上:

永平侯府。

这一刻,钟攸凝浑身的血液似乎冰冻。

永平侯府,是她上辈子埋骨之地。

阿喜无知无觉,邀功着:“姑娘,你路上人事不醒,婢子知道姑娘记着早日到永平侯府,所以一路上不敢懈怠,如今终于把姑娘送到地方了。”

转头,对上钟攸凝惨白的小脸。

阿喜大惊:“姑娘你怎么了?”

钟攸凝惊恐的看着那张匾额,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指尖掐进了掌心,反倒促使她催生出了一股力气,催促着阿喜:“阿喜,驱车离开这里。”

“离开?”阿喜挠挠头,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她们都到永平侯府了,姑娘怎么要离开,但阿喜是姑娘的兵,姑娘指哪儿打哪儿,绝无二话,她立刻跳上驴车,正要驾车走,从侯府里出来一个穿着长衫的管事拦下了她们。

“是表姑娘到了,老夫人接到表姑娘的信后,日日都遣老奴在门前张望,总算盼到表姑娘了,鄙人姓赵,表姑娘请随奴来。”赵管事毕恭毕敬。

钟攸凝认识他。

这人是老夫人跟前得重婆子冬娘的夫婿,管着府上采买事宜,很是风光。

钟攸凝投奔侯府,说白话就是打秋风。

大部分人家对上门打秋风的亲戚都会存着轻视之心,看低一等,永平侯府老夫人姓钟,丹州的钟家是她的母族,钟攸凝只是她母族中一个普通后辈,论关系亲疏已经很远了,但老夫人身边的管事们仍然当钟攸凝是正经表姑娘对待。

钟攸凝上辈子就是因为这些管事们的态度,误以侯府的人都是和善之辈,公正严明,失去了警惕防人之心,最终没有逃过侯府后宅倾轧。她有自知之明,作为一名乡下来的农女,小门小户,侥幸比别人多了两分幸运,投生在了钟家,根本无法跟侯府的夫人、姑娘们抗衡,留下来,只能是重蹈覆辙。

道理她都明白,但她同样知道,这些人虽然客气,但其实骨子里容不得别人拒绝。

到了永平侯府门口,她已经回不去了。

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现在进去和一会进去。

赵管事不见急促,只是催促:“表姑娘,随奴进府吧。”

“知道了。”钟攸凝垂下眼,眼睫轻颤几下,终于定下心神,扶着阿喜的手下了驴车,轻声说道:“多谢赵管事。”

赵管事不着痕迹在钟攸凝身上看过,甫一照面,赵管事对钟攸凝的性子就有了几分了解,心下满意,有这样一位和气的表姑娘,仆从们的日子才不会难过。

他后退两步,请钟攸凝先行:“表姑娘请。”

钟攸凝颔首,一步步抬脚走上侯府阔长的台阶。

绵密的细雨打在她身上,仿佛在为她自赋:

我,钟攸凝,丹州清平人,父为清平秀才公。

两年前,秀才公父亲赶考遇匪,受惊一病不起,母受不住打击,相继而去,如今成了破碎的家,孤寡的她。

除服后,自小定下的亲事被退,族中见钟攸凝貌美,准备将她嫁出去,攀上权贵,这种情况下,侯府的接纳对她而言就是意外之喜了,钟攸凝迫不及待就带着婢子阿喜投奔。

如今明知侯府是一个火坑,但她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以便来日徐徐图之,从侯府中脱身。

阿喜背着包袱,手臂往钟攸凝的方向使劲,让姑娘靠在她身上:“姑娘小心。”

进了侯府里面,赵管事在前面引路。

永平侯府是镜川望族,老侯爷当年刺刀真枪地上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劳,得封爵位,如今不过第三代,永平侯府在望族中落寞,但在百姓心中俨然是大英雄、大豪杰,还曾为老侯爷编过一首“杀敌歌”,歌颂老侯爷征战沙场,能武能文的雄伟气概。

在这种背景下,侯府的一花一草也从老侯爷时期的硬朗偏向锦绣团簇,柔美奢靡,侯府的主子们更讲究排场、价贵,追求攀比,钟攸凝在这种风气之下,认识了许多昂贵珍品。

阿喜没有见过,一路上忍着惊呼,脸上经历了各种心路历程。

直到一处拱门前,赵管事停下:“表姑娘,这里就是汀兰居了,姑娘们的居所奴不便进去,不过里边已经安排妥当,伺候的婢子仆妇们已经候着了,姑娘进去就行。”

钟攸凝抿下唇:“多谢赵管事。”

赵管事福了一礼,回去复命了。

钟攸凝抬头看着石匾上柔美的字迹,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那种复杂对阿喜来说太茫然,以她的年岁理解不了,只能害怕的出声:“姑娘。”

钟攸凝朝她一笑:“走吧。”

阿喜重重点头:“嗯!”

她们一进汀兰居,闻声赶来的仆妇婢子训练有素的过来见礼:“表姑娘。”

为首的仆妇很有眼色的上前:“表姑娘脸色不好,可是还在病中,快进屋休息,奴这就去请府医。”

这是盛娘子。

她前边在老夫人院子当差。

阿喜无比惊喜:“对,我们姑娘正病着呢,婶你真厉害,连这都能看出来。”

盛娘子心道,就钟攸凝这脸色,小脸惨白,还有这一身气度,真像二老爷摘书唱吟的那样,扶风弱柳,婀娜多姿,一看就是个弱不禁风的美人胚子,这会连站都站不稳,要靠在婢子身上,她再看不出有问题真是眼睛瞎了。

她麻利吩咐身后的婢子们:“巧姑、顺儿,还不快帮着把表姑娘扶到床上去。”

“欸。”巧姑和顺儿两个婢子出列,乖顺的上前一人一边搀扶起来。

阿喜被挤到一旁,也没在意,一双泛着机灵劲的眼睛正在屋里四处打量呢。

姑娘在途中病重时,阿喜又惊又怕,生怕姑娘出了什么好歹,那颗心紧绷着,现在终于到地方了,她也能轻松一点,有人来接她班可真是太好了。

果然是在侯府这样高门大户做婢子的,就是会来事呢。她还有得学。

钟攸凝任由她们扶着上了床,盛娘子出门不久就请来了府医,府医查看了病因,说她是急症,需要好好调养调养,又交代了婢子们伺候的禁忌。

府医走后不久,老夫人的赏赐就来了,各种布匹衣料、滋补养品、头面花样如流水一样堆放在屋里,搁在漆花珍盘里横列一排,还交代让钟攸凝安心养病,等病好了再去见过老夫人。

钟攸凝喝过药,昏沉的睡了几个时辰,夜里人就清醒了不少。

阿喜扶着她靠坐床头,端来一盘点心给她垫垫肚子,很没有见识的感慨:“姑娘是没有见到,老夫人送来的东西都快摆了一屋了,金银玉器样样都有,晃得婢子眼都花了,就是咱们清平县的那些小姐们也没有这样风光过,老夫人虽然没见过姑娘,但对姑娘是真好,跟亲祖母也没差别了。”

是啊,连人都没见过,就在她身上花费了这么多。

普通的亲祖母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钟攸凝喃喃:“是啊,为什么呢?”

阿喜大大咧咧,不做他想:“因为老夫人善。”

新文上架,确认签收,走过路过给我们表妹点个收藏吧,亲亲亲[可怜][可怜][亲亲][亲亲][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酉时的细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