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著 > 第33章 黄粱慕古5

昭著 第33章 黄粱慕古5

作者:许自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8:30 来源:文学城

晚畔的风拂过竹林,飒飒作响的竹叶翩然起舞,有的在空中打着旋,下落草地。

一条青石铺叠的小径从竹林中延展而来,绿荫森森,寂静清幽,整个竹林氤氲朦胧雾气,缥缥缈缈,像极了美人半遮轻纱,羞涩灵秀。

此等场景,不同于之前的竹林鬼墙。

孟昱踏步迈向青石小径,曲曲折折转悠,终是转出竹林,不由得深深呼出一口气,紧蹙的眉梢微微舒展。

出了竹林,放眼望去,天边的云霞缀满山头,抚耀整片大地。

山东头,纵横交错的道路井然有序,在旁是古朴的屋檐,袅袅炊烟徐徐升起。

山西头,一望无际的良田规范的齐齐整整,在旁是宽阔的湖面,泛起粼粼波光,肥厚的鱼儿跃起水面。

远处隐约可闻琴瑟箫声交织,近处枝头是展翅归巢的鸟雀。

秋实咂嘴:“小姐,这附近没想到竟有如此多的村落人家户!”

“咕叽咕叽……”

阿旺摸向瘪瘪的肚腹,舔舐唇周,深深呼吸一口空气中撩动的肉香气息,极目远眺向那缕缕炊烟升腾护院。

“饿了?”孟昱轻声问去。

其余三人捣蒜般点头,刚刚生死逃命,耗费若干体力,又值傍晚进食时辰,全都殷切目光,看向自家小姐。

孟昱抿了抿嘴,“要不,我们去人家户看看?”

秋实拉着孟昱,急匆匆走向人家户。

过了石拱桥,便来到村头。

孟昱一行沿着街道行去,发现家家户户的院落皆没有木门阻拦。

一户人家,黄发小儿踢着蹴鞠出户。

那蹴鞠翻滚几圈,落在孟昱脚下。

不由心生好奇,孟昱捡拾蹴鞠看去,皆是青竹编制,密密斜织,青翠硬朗。

回想大昭少年戏耍玩闹的蹴鞠,干脆绿竹,摸起来粗糙硬质,两者相比较,黄粱这地的蹴鞠材质良好,编造技术精湛。

她垂眸看去黄发小儿,笑脸盈盈。

只见那小二眨巴着天真无邪的大眼,出奇地盯着他们四人,抿嘴疑惑:“你们,不是黄粱人吗?”

然后哇哇大哭:“哇哇哇……阿嬷,阿爷,有坏人人抢走我的蹴鞠。”

闻言,孟昱双手奉上蹴鞠,递还给黄发小儿,轻柔温和:“小弟弟,阿姊把蹴鞠还给你,不要哭了,好不好啊。”

黄发小儿一面哭,一面接了自己的蹴鞠,转身跑回家中。

屋子里出来一对精神抖擞夫妻,正是刚刚黄发小儿口中的阿嬷阿爷,将小二拥在怀中,轻轻抚摸额头,安慰:“好了,小宝别哭,阿爷看看,在黄粱慕古这地,还能有谁,竟敢公然欺负孩童,让古长好生评判一番!”

院子里外,互相对望。

孟昱摇头摇手,抿了抿嘴,辩解道:“阿爷,我们没有欺负小宝,只是好奇他的蹴鞠编织手法,拿起来看看。”

院子里的人细细打量院外四人,挑眉诧异:“你们不是黄粱人!打哪来的?”

孟昱赶紧解释:“我们来自大昭国,被贼寇追杀至此,吴究阿婆放我们进来的。”

“也是可怜人。”两位老人叹息不已:“没想到外面如此世风日下,盗匪横行,到处烧杀抢掠,草菅人命,官家也不好好管理。”

闻言,孟昱惭愧垂首,她跟着叹息一声。

“咕叽咕叽……”响声此起披伏。

四人肚腹饿得呱呱乱叫。

院里老妪看向自家老者,笑靥粲然:“黄粱慕古,许多年没见外面人,进来,能得吴究肯许,定是良善之人,走了许久,也是饿了,正好奴家备好饭菜,如若不嫌弃的话,到此小吃一顿。”

孟昱连忙行礼致谢:“阿嬷阿爷太客气了,我们哪敢嫌弃,只是怕突然造访,麻烦你们两老。”

客套中,便要抬腿进院子里裹腹一顿。

隔壁院子里出来青年壮汉,瞧见动静,盯着小宝家院落看去,不由大声吆喝:“大家快来看看,黄粱慕古来新人了,还是妥妥的美人俊士。”

很快,小宝家院子里满满当当,摩肩擦踵的看客听热闹之人。

有邻居搬来桌椅摆成长席,有人家户端来刚做好的酸笋,有人家户端来热腾腾的小鸡炖蘑菇,有人家户端来醇香的美酒……

桌上摆满各类吃食,全守在孟昱面前,拉着让她讲解大昭国样貌风情。

此等场景,孟昱好生开心,将大昭新帝即位,对内册封群臣,颁布新政,对外减免赋税,大赦天下的各是自豪兴事说与一通,聊着各处风土人情时,她不由咯噔一下,缓了缓,用离奇怪异的口吻述说,惊吓的旁人惊呼捂脸。

林子羽则被拉着述说京都繁茂昌盛的景象。

有人感叹:“怪不得是京都城内!”

阿旺则叨叨不绝讲解饲养马匹的技术。

秋实噼里啪啦说着儋州风土人情。

四人敞开胸怀,与黄粱慕古里的人畅谈许久。

夜深了,旁人纷纷离席。

有人劝酒:“再来一杯?!”

“不喝了,明日还得卯时早起上工。”

听得上工,孟昱赶紧起身鞠躬,谢过黄粱慕古众人的热情款待,怕耽误了时间,影响众人休息。

“哎哟……小姑娘,你还是进来黄粱慕古了。”远远的,便是吴颜高声笑说:“好了,好了,这么晚了,大家好生歇息,明日再好好招待远客!”

吴颜驱散旁人,有的喝得脸红脖子粗,摇摇头:“不呢,吴二婆,还没听够外面的世界。”

顿时,吴颜沉声:“大树,二树,将你爹拉回家,喝醉了。”

有年轻女子附耳说道:“吴二婆,既是远客,他们里面也有姑娘,不然去我家休息一晚。”

“哈哈哈……吴丫头,我还不知道你的算盘,定是要和人畅谈一宿,影响休息。你啊,回家去。”吴颜斥退身旁女子,将四人招呼到住处。

吴颜的屋舍在山东头中央,屋舍和旁人无二,没有木门阻拦,直接跨步便可进入屋子。

她将众人引至前厅,开了门,便见一个男子背手站立。

缓缓的,男子听见开门声,转身过来,直直盯着孟昱,瞳仁深处,藏着探究。

“你就是孟津轼的女儿——孟昱?!”

眼前的男子声音低沉,转过身来满脸胡须,但却掩盖不了深邃的五官。

孟昱轻轻点了点头,回应问话。

顿时,男子眸中波光粼粼,双手扶住孟昱双肩,言辞激动:“太好了,你终于来了!”敛容,对着身后三人开口:“你们先出去,我有事要和你家小姐相商。”

此等境况,其余三人还在探查之中。

孟昱压低眼眸,余光瞥向三人,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们按照此人所言,退出房间。

“嘎吱——”门一关上,便是“砰咚——”一声。

男子跪拜在地:“参见小小姐,舒然在此,恭候多时!”

闻言,孟昱瞳孔一阵收缩,似乎在试图理解什么,想半天还是没明白过来,把孟然扶起。

“舒……伯伯,快快请起,看来你与我母亲同辈,叫我孟昱即可。”孟昱估摸眼前之人有了年岁,这才如此称呼。

起身后的孟然连忙行礼:“小小姐,一声伯伯,让我想起多少年前和舒韵阿姐的朝夕相处。”便将一封书信交于孟昱。

从信中,孟昱了解到,原来,她的母亲,舒韵,是黄粱慕古中人。

一次刺杀,他的父亲孟津轼身负重伤,偶然流落黄粱慕古,被舒韵救了,带回家中,医治养伤。

渐渐地,一来二去,两人生了情愫,诞下孟昱。

在黄粱慕古这地,孟津轼感同身受,为此地风情意貌所吸引,可身为朝廷命官的孟津轼肩上还有担子,亦不可能永久生活在黄粱慕古,欲携妻儿返回儋州。

回来儋州生活的舒韵水土不服,身子每况愈下,不得已,孟津轼将舒韵送回黄粱慕古。

可自从出了黄粱慕古后,两人再想找回来路,难上加难。

后来,孟津轼多方派人打听,并未有人识得黄粱慕古之地。

三年后,舒韵身子不支,撒手人寰,留下孤女寡夫。

在孟昱的印象里,只有母亲的一幅画,身子消瘦,面容浮现淡淡的微笑。

她每每到父亲书房,对着画像发呆,想象若是母亲还在,她也是有娘亲疼的孩儿。

信中,是母亲舒韵辞别黄梁慕古的缘由,她这辈子,呼吸停滞的一刻,便是看到孟津轼漂浮在竹筏上,气息奄奄的时刻。

那个时候,舒韵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面前的男子救活。

得偿所愿,孟津轼苏醒了,看着眼前的陌生人,产生机警,连连后退。

舒韵轻柔温和问候,端来汤药,一天天悉心照料,孟津轼养好身子。

眼看着朝夕相处的少年郎要离开,舒韵便拉着他,到处逛黄粱慕古,向他介绍这里的良田美池,桑竹织造。

一天天过去了,孟津轼被如此温柔乡揉进骨子,沉迷其中。

直至孟昱的出生,他清醒过来,他本是大昭朝廷命官,不该委身于此,便要告辞离去。

舒韵哪舍得,便抱着女儿,跟随孟津轼出了黄粱慕古,回到儋州生活。

泪痕早已蔓延划过孟昱的脸庞,晶莹的泪珠落在昏黄的信纸,浸湿墨迹。

孟昱抬眸,盈满泪眶:“舒伯伯,我可以去我娘住过的地方看看吗?”

“当然,你随我来。”舒然指引孟昱,往后院行去,“你娘的屋子,我们一直没动,只希望,有一天她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床榻,然而,十七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我也,再见不到舒韵阿姐。”

进了房间,孟昱抬眸:“舒伯伯,你知道我娘的情况?”

舒然开口:“后面,古长派人出去寻至儋州,听闻阿姐消逝的信息,一病不起,自此,黄粱慕古里再没人出去过,各自安生于此。”

母亲生活过的每一处琐细,孟昱都不想错过,拿起桌上的九连环,欣喜:“舒伯伯,我娘亲,年轻也喜爱这般器件!”

这个问题,得到舒然的坚定点头。

彻夜,孟昱难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