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心贝·冷面权臣的真香实录 > 第29章 第 29 章

掌心贝·冷面权臣的真香实录 第29章 第 29 章

作者:百卉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4:01:09 来源:文学城

晨光透过小院的老槐树,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弦序换上一身素雅的湖蓝色衣裙,将 “贝鉴官” 铜印小心翼翼地收进贴身锦囊 —— 虽要低调,但若登记时没有官方凭证,难免会被内务府的吏员轻视。阿青背着装着贝雕样品的木匣,翠儿则捧着写有海州贝雕简介的文书,几人沿着晨雾未散的街道,朝着内务府的方向走去。

内务府位于皇城根下的一条僻静街巷,朱红大门上悬挂着 “总管内务府” 的匾额,门前站着两名身着青色补服的侍卫,神色肃穆地打量着往来之人。苏弦序深吸一口气,带着众人走上前,对着侍卫拱手道:“海州贝鉴官苏汐痕,携本地贝雕技艺,前来登记参与皇商选拔,还请通传。”

侍卫目光扫过她身后的木匣,又看了看她腰间隐约露出的铜印,侧身让开道路:“随我来,登记需先到‘造办司典籍房’核验身份,再到‘广储司采买处’提交材料。”

穿过两道回廊,众人来到一间陈设简洁的厢房,屋内几名吏员正低头整理文书。为首的吏员身着八品补服,见苏弦序进来,头也不抬地问道:“姓名、籍贯、所属工坊,可有地方官府出具的举荐文书?”

“苏汐痕,海州人氏,执掌苏氏贝作工坊,兼任海州市舶司贝鉴官。” 苏弦序将铜印递过去,又掏出楼默之开具的官方文书,“此为海州知州楼默之大人签署的举荐函,证明苏氏贝作曾承办御贡,技艺经得起查验。”

吏员接过铜印和文书,仔细核对后,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厚厚的登记簿,提笔在上面边记录边告诉他们规则:“皇商选拔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材料核验’,需提交所用原料的产地、品质证明,确保无劣材;第二阶段‘技艺展示’,需在三日内完成一件指定主题的小样,由造办司匠人评估工艺;第三阶段‘成品竞逐’,需在一月内完成一件代表自身最高水平的作品,送内务府大臣与皇商遴选官品鉴,最终综合三阶段成绩定夺。”

他顿了顿,又递过来一张纸,上面写着各阶段的具体时间与地点:“今日登记后,三日后需带原料样品来典籍房核验;技艺展示在造办司的工坊进行,会提供基础工具,特殊工具需自行携带;成品竞逐需在一月后的‘皇家器物展’上呈现,届时会有内廷贵人莅临。”

苏弦序接过纸张,仔细核对后收好,又询问道:“敢问大人,指定主题的小样,一般会围绕哪些方向?”

吏员抬了抬眼,语气缓和了些:“多是与皇家相关的纹样,如龙凤、云纹、海水江崖等,具体主题需现场公布。你们是外地工坊,若有不熟悉的规矩,可随时来典籍房问询。”

登记完毕,苏弦序带着众人离开内务府。走出街巷时,晨光已洒满京城,街边的商铺陆续开门,包子铺的蒸汽、茶馆的茶香、绸缎庄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一派鲜活的市井景象。

“小姐,咱们要不要先逛逛京城的集市?看看这里的工艺品铺子,也能多了解些京城的喜好。” 翠儿看着街边热闹的景象,眼睛亮晶晶地提议。苏弦序点头应允 —— 既已完成登记,正好趁此机会熟悉京城市场,说不定还能为 “万里沧溟耀龙寰” 的设计寻找新灵感。

几人沿着街道漫步,走进一家名为 “宝蕴斋” 的工艺品铺子。店内陈列着苏杭的丝绸绣品、景德镇的瓷器、岭南的木雕,角落里也摆放着几件贝雕摆件,却是用普通淡水贝制作,工艺粗糙,远不及海州贝雕的精致。掌柜是个中年男子,见苏弦序盯着贝雕看,便上前搭话:“姑娘也是懂贝雕的?这几件是江南来的货,卖得还算不错。”

“略懂一些。” 苏弦序笑着回应,“掌柜可知京城哪里有更精致的贝雕铺子?或是匠人聚集的市集?”

掌柜思索片刻:“要说匠人多,当属城南的‘百工坊’,那里有不少手工作坊,偶尔也有匠人摆摊售卖自己的作品。不过那里鱼龙混杂,姑娘若是想买好东西,可得仔细甄别。”

谢过掌柜,苏弦序带着众人前往百工坊。巷子不宽,两侧摆满了小摊,有打磨玉器的、编织竹篮的、雕刻木牌的,还有几位匠人正在现场制作银饰,引得路人驻足围观。阿青被一个制作漆器的摊子吸引,停下脚步研究漆料的配色;翠儿则对着一串编织的贝壳风铃爱不释手。

苏弦序独自往前走,走到巷子深处,看到一位身着青灰色长衫的男子正坐在小马扎上,面前铺着一块粗布,上面摆放着几件木雕 —— 并非常见的花鸟纹样,而是雕刻着山川河流,线条简洁却意境深远。男子约莫二十四五岁,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一丝疏离的沉静,手指修长,正拿着刻刀细细打磨一块桃木,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公子这木雕,倒是别致。” 苏弦序忍不住开口称赞。男子抬起头,目光清澈如溪,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姑娘也懂木雕?”

“略知皮毛,我是做贝雕的,对雕刻技艺总有几分兴趣。” 苏弦序笑着回应,“公子这‘山河图’木雕,看似简单,却把山川的雄浑、河流的灵动都表现出来了,可见功底深厚。”

男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放下刻刀:“姑娘过奖了。本人姓林,名唤“蹊然”,只是个喜欢摆弄木头的闲人。不知姑娘怎么称呼?师从哪家贝雕匠人?”

“苏汐痕,来自海州,家传贝雕手艺。” 苏弦序没有提及贝鉴官的身份,只以普通匠人自居,“今日来百工坊,也是想多向京城的匠人学习,看看有没有可借鉴的技艺。”

林蹊然点点头,指着粗布上的木雕:“贝雕与木雕虽用料不同,却都讲究‘因材施艺’。海州临海,贝材多带海洋的灵韵,若能将这份灵韵与京城的大气结合,想必会有一番新意。” 他的话语温和却精准,显然对工艺有着深刻的理解。

两人就雕刻技艺聊了起来,从原料的挑选、工具的打磨,到纹样的设计、光影的运用,越聊越投机。阿青和翠儿寻过来时,苏弦序正拿着一块沈砚雕刻的小木牌,研究上面的纹理。

“小姐,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小院准备原料核验了。” 翠儿轻声提醒。苏弦序这才惊觉已近正午,她对着林蹊然拱手道:“今日与林公子相谈甚欢,受益匪浅。若日后有机会,再向公子请教。”

林蹊然起身,将那块小木牌递过来:“相逢即是缘分,这木牌就当是见面礼。姑娘若有需要,可到百工坊东头的‘木石居’找我,我常在那里打磨木料。”

苏弦序接过木牌,指尖触到上面光滑的纹理,轻声道谢后,带着众人离开百工坊。走在回小院的路上,阿青忍不住问道:“小姐,这位林公子看着不一般,普通匠人哪有这般见识?”

苏弦序握着木牌,若有所思:“他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沉静,不似市井匠人那般浮躁。不过咱们眼下最重要的是准备选拔,至于林公子的身份,日后若有交集,再慢慢了解也不迟。”

而此时的百工坊,林蹊然看着苏弦序远去的背影,指尖轻轻摩挲着刻刀的刀柄 —— 他本名卫羲,乃是当今五皇子,因不喜朝堂争斗,便以 “林蹊然” 为化名,隐居在京城市井,醉心于工艺与书画。方才与苏弦序交谈时,她对贝雕的热爱与独到见解,早已让他心生好奇,又听说准备原料核验,想必是来参加皇商竞选的。“海州苏汐痕……” 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倒要看看,这位贝雕匠人,能在皇商选拔中走出多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