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23:40:48 来源:文学城

这东西能不能当传家宝……要看人家会不会回来取。

咸鱼不是盗贼,没有开锁工具,虽然好奇心爆棚抱着这匣子鼓捣了半天,但很明显这个镶金雕玉的匣子工艺堪称同时代顶级水准,她要是用蛮力敲,就她那个力气自然也能敲开……但是太难看了,敲碎了匣子,到时怎么跟小黄门交代?

还是想想藏在哪?

这几个月因为董卓造孽的缘故,想安分守己杀猪卖肉打工赚钱不太容易,但算算手里也攒下了几千钱,考虑到换成金子要损失折算费用,这五十斤五铢钱被她埋在自己家床下,小心翼翼。

要不,把匣子和积蓄放在一起?

……不成,小黄门那个焦急神色,说不定这东西对朝廷很重要,万一有贼来偷的话,顺手牵羊把她的钱偷走了该怎么办?

那藏在水缸下面?园子里面?厕所底下是不是不太客气?

夜已深沉,她抱着匣子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很快觉得有些困倦,就这么睡着了。

水珠滴落到脸上,带着一丝雨水的腥气,一丝灰烬的焦糊气,还有一丝霉味儿,一并浸入了她的神经。

咸鱼一骨碌从榻上爬了起来,狐疑地抬头盯着房梁上方看去。

她眼神一直不错,能视黑夜如白昼,但此时天光乍亮,她也硬是没看出来到底哪片瓦漏了雨。

雨下得倒是不大,春雨如丝,连雒阳南北宫的大火都渐消了一点,但还没完全熄灭。

宫殿的火熄不熄灭跟她没半毛钱关系,但这个漏雨问题不解决,她的床榻就要发霉了!

趁着外面还下着雨,她决定爬上去看一看,到底哪片瓦出了问题。

刚刚爬上房顶,脚还没站稳,一个不可置信的声音就在下面响起了。

因为紧张,还颇尖细,差一点儿吓得她没站稳。

“……郎君这是做什么?!”

……她往下看过去,眉娘站在自家屋檐下,双目圆睁,惊恐地望着她。

“……我家漏雨,”她说,“我得看看是哪片瓦烂了。”

“纵使漏雨,岂有雨天上房的道理!瓦片湿滑,若是一个趔趄踩空了怎么办!”

踩空了……那就跳下来再爬上去一次?

她看看眉娘,眉娘看看她。

“郎君家中漏雨,亦可来妾这里暂避啊。”她招招手,“何必如此?”

“那怎么行,这天还阴着,要是一整天雨都不停,难道借了姐姐的屋子不走吗?”

……她这句话说得没什么歧义吧?为什么眉娘好像被她噎住了,然后脸红了,然后又瞟了她一眼?!

……这姐姐是在脑补什么可怕的东西吗?!

“要来便来,”她那一连串的表情最后定格在一个略带挑衅的笑脸,“还需要借下雨的引子吗?”

【这个话我该怎么回?】

趴在屋顶上有点不敢动的咸鱼偷偷问了黑刃一句。

黑刃假装没听见。

关键时刻,远处的敲锣声拯救了她。

随着敲锣声与令人听不清的西凉口音逐渐临近,西凉骑兵的身影出现在了巷口。

这一片喧嚣声还未传至咸鱼这边,但巷口许多人已经从家中跑了出来。

在卯时还未到的阴沉沉下雨的清晨里,赤脚跑出了院子。

那些人无一例外的带着一张震惊的脸,而后震惊转化为愤怒和绝望!

“岂有此理!”一名老人扯住了西凉骑兵的马,“我祖上世代居于此地,从未稍离故土!岂能受贼子逼迫?!想要我们迁离雒阳?除非你杀了我!”

“没错!我们是死也不肯搬的!”

接二连三的声音逐渐在雨中连成一片,每一个雒阳百姓都在这数月中忍受着恐惧与愤怒,此刻再也压抑不住,终于爆发开来。

面对这么多人,西凉人也变了脸色,“尔等欲效螳螂,其臂以当车辙乎?!”

“尔等作此乱臣贼子行径,众怨神怒,欲效王莽事耶?!”

骂仗这种事,无论怎么看肯定都是大城市的比小地方的会骂人,因此没几轮下来,那几个西凉人便恼羞成怒,撂下一句话便离开了。

“此为相国之令!尔等今宜早行,晚则——”那个西凉人举起马鞭,指了指皇宫的方向,“一如此例!”

雨好像暂时地停了。

皇宫的火依然未消,浓烟直上,混入那一片阴云之中。

屋顶上的咸鱼有点懵。

她在修房顶。

房顶下方是她置办了大半年的家。

有新打的床榻,新换的窗绢,有案几橱柜,有余粮,有千辛万苦淘到的铜灯。

园子里还搭了个小棚子,里面堆了气味浓烈的鸡粪。

那是忍羞含臊从眉娘家骗来准备肥地用的,她已经备好了各色蔬菜种子,这场春雨过后,就准备大干一场。

迁都这种事,跟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谁更适合教育御座上九岁的小皇帝,谁更适合成为这个帝国真正的主宰这件事,无论如何也没有百姓们置喙的余地吧?

那为何这场战争要牵连上雒阳百姓呢?

百姓们无法选择谁做皇帝,也无法选择谁来统治这个国家;

无法避免拾柴时被西凉人一刀捅死的命运,也无法保护自己家中的妻女;

他们现在连留在故乡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郎君?”

她回过神来,眉娘正在脸色发白地望着她。

现在应该说点什么。

……但她究竟能说什么呢?

雒阳若是不能住了,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垦荒地,盖起房子行不行?

大概是可行的。

问题在于乱世将起,哪里才是她应该去的地方呢?

她在心里反复地问起这个问题,她没有答案。

黑刃也没有答案。

这座都城即将搬迁至长安。

这是董相国发布的命令,搬迁的“物品”当中包括但不限于公卿、士人、良人、奴婢、牲畜、金帛、粮草。

搬迁顺序按照街区来,从北往南,从东往西,为了加快一点搬迁速度,西凉人还招募了一支地痞无赖组成的队伍,大概从秦到汉强拆这种事是有共通点的,先公告,限期搬迁,到了日子还不走的,就冲进家里打砸一气,然后将人往外拖。

考虑到西凉铁骑凶名在外,许多百姓最后也不得不哭着离开了雒阳,踏上了西至长安的方向。

偶尔也有反抗的人,下场毫无例外,董相国既然不打算再玩色仁行违的把戏,残暴便成了他维持政权的唯一手段。

去岁千里大旱,积攒的雨水似乎都等着今年落下来,只是阴云密布,倾盆大雨却始终未曾到来。

“能不能再等一等呢?”

“再等一等,袁将军就会来救我们了。”

“不错,董贼行此大逆之事,不过是因为关东联军势大!”

“只要能再拖上几日,河内、陈留、广陵、东郡、山阳,许多太守都将上雒勤王!”

“那时我们便不会为董贼劫持西行了!”

东三道靠近广阳门,算是西南角,街坊们认为这是一件十分令人庆幸的事,越晚离开,勤王的联军离得便越近,董卓的西凉军便越慌乱,只要再等一天……

只要再等一天!说不定明天,勤王的军队便到了!

到那时,他们便不必背井离乡,不必背弃祖先的坟茔,不必带上妻儿老小,仓惶地被驱赶着,奔赴进一片凄风苦雨的路途中。

这样想的人越来越多,抗拒迁徙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多到了西凉军队似乎拿他们没什么办法的地步。

每一家,每一户,都在如此虔诚地祝祷,向祖先的神位祈祷,向东王公西王母的画像祈祷,向着东方——那既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又是汜水关的方向——祈祷,祈祷太阳晚一点升起,或者联军早一点击破汜水关,只要有那样的消息传来,留在雒阳的董卓军队一定会望风逃窜,烟消云散。

他们都是这么想的,甚至连咸鱼也不能免俗。

【那天我们看到的,的确是袁绍和袁术的家人对吧?】

【不错,那是他的叔父一家,在这个社会里,叔父是十分重要的长辈,尤其袁隗位列三公,身份更加贵重。】

【那么他们应该很悲痛愤怒才对?】她不太确定地说,【无论其他的联军怎么想,至少袁绍袁术兄弟应当会疾风劲雨般攻打董卓的军队,报仇雪恨?】

【这种猜测需要更近一点的观察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推论】黑刃淡淡地说,【你有这样的机会,但你放弃了。】

【……………………我总不能为了看他死了叔叔哭不哭就跑去给袁绍打工?】

【所以现在你被困在雒阳城内,行李打包好了吗?】

【先等等,】她想,【我还有个仇没报。】

【……仇?你是说……你等等!】

她想挖老鼠洞已经很久了,自从她搬进这座房子开始,老鼠矢志不渝地吃她的猪头肉,吃她的猪大肠,吃她的米面还有她园子里的瓜。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鼠似乎销声匿迹了。

不仅她自己家,似乎周围的街坊邻居们也提起过这件事。

……是因为冬天的缘故吗?

现在她终于有了闲心去跟老鼠决战了。

黑刃是不世出的神兵,拿来刨老鼠洞除了不顺手之外,没有任何阻碍,因此她花了不多一点时间,就将老鼠洞刨开了。

她切齿痛恨的那一窝老鼠就在里面,已经死了很久了。

【这是什么缘故?我家还没穷到会饿死老鼠的地步吧?】她迷惑地拎起了一只木乃伊晃了晃。

黑刃没来得及回答她,外面响起了凄楚的哭叫声!

“快逃啊——!西凉人烧房子了!!!”

《后汉书·董卓列传》: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