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予我所求 > 第1章 冷香寄魂十七秋

予我所求 第1章 冷香寄魂十七秋

作者:菌菇汤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44:42 来源:文学城

地府判官司殿内,灯火通明。

宽广无尽的大殿内只有书籍卷章。

沈恪一身青衣端坐主位,伏案执笔,眉目间有一丝疲倦。

案几上文书堆积如山,几乎将他淹没。

不知批阅多久,笔锋稍顿,沈恪习惯性抬眼望向悬浮在侧的一截木牍——那是从生死簿上拆下的碎片,上面唯有一点朱砂般的红点,格外醒目。

这红点是个不该出现的标记。

唯有亡者的名讳会完整的,且用朱红色笔墨记入生死簿。

红点之主始终成谜。

这些年来,红点时明时暗。最短相隔数日,最长不过数月,便会再度亮起。

如此命硬的寿数,这般频繁的作死,实属罕见。

时至如今,红点已沉寂月余。看来那位惯游走于生死边缘的奇人,这回总算消停了。

沈恪莫名的心下稍安,收回视线,正欲继续,却在展开下一卷文书时动作一顿。

偌大的卷面上仅有一句:敛芳女子早夭。

如此简略,又是阴曹司扔来的垃圾。

阴曹司这些年不思进取,反倒变本加厉,隔三差五就将这些含糊其辞的疑难卷宗转手扔来。

文书代表功德,阴曹司肯将文书转交,并非坏事。可这般敷衍了事的文书,一次两次尚可容忍,三番五次地送来,在这素以严谨著称的判官司里,便显得格外刺眼。

沈恪不耐,将这卷文书丢开,吩咐侍立一侧的奉书官:“退回去,信息详尽再报。”

奉书官应了一声,上前拿起那卷文书,动作却有些迟疑,脸上露出犹豫神色。

沈恪见他这般情状,抬眼问道:“怎么?现在连退都不能退了?”

奉书官连忙躬身,斟酌着词句回道:“大人,这文书…小的本打算直接退回。可最近这敛芳,接连出了两件有些蹊跷的事,都与这‘女子早夭’的卷宗或许有些关联,小的…不知当如何处理。”

沈恪示意他继续讲。

奉书官继续禀报:“敛芳近两年,确有不少早夭女子的魂魄未归地府,可此地甚小,本不该有如此多的女子出现,小的便让人去查探了一下。发现近来人间许多女子,为求姻缘,不惜路途遥远,也要赶往敛芳城的一座‘庆云庙’烧香祈福。”

“而这庙里供奉的‘庆云娘娘’,不过是胡扯。”

沈恪抬起头:“意思是说,又有恶鬼惑人,骗食香火?”

“这倒没有。”奉书官答道,“那些女子从庆云庙里出来,并无任何伤亡,气息也无异样。”他面露难色,像是有什么极难启齿的话堵在了喉咙里。

沈恪静静看向他。

奉书官纠结万分,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快步走到殿内一个存放附件的角落,从一个长条形的木盒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幅卷起的画轴。

画轴在沈恪面前缓缓展开。

露出其上描绘的人物。

沈恪的目光落在画上。

画中之人,一袭青衣,眉目清冷,面上带着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模样,眼底却隐隐透出一丝肃杀之气。她面容白皙洁净,没有沈恪脸上那象征阴司神职的繁复鬼纹。

但,除了这点细微的差别——那身清绝孤高的气质,那眉眼鼻唇的轮廓,与沈恪本人,别无二致。

沈恪声音听不出情绪,只是淡淡问道:“这画轴,是谁送来的?”

奉书官咽了咽口水,紧张地回道:“回大人,此物…”

“便是那庆云娘娘的画轴。”

“……”

“砰!”

方才那卷破烂文书被猛地砸在地上,滚到角落一隅。

奉书官惊得当即跪伏在地。

各路鬼神在人间均有庙宇。沈恪素来不喜打理此项事务,人间对他的真容更是无从知晓。

不喜打理,不代表能容忍此事。

哪怕是打着他的旗号,立庙塑像,塑得丑些、矮些、胖些、高些、瘦些……哪怕是面目全非,他或许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幅画卷,偏偏画得与他本人一模一样。

又偏偏顶着一个“庆云娘娘”的称号!

沈恪闭了闭眼,又用力揉了揉额角。

四十年前逃逸的恶鬼,至今大半未能缉拿。而人间送来的案卷却与日俱增。沈恪昼夜不休,积压案卷仍不见少。

近几年来,尤甚。

现在又冒出这档子事来。

沈恪道:“是谁画的,又是谁放在那庙里的?”

奉书官小心道:“查探了每一处,均无异常,后又审问了庙里的所有人,那庙宇主持说是偶然捡来,又有人托梦,这才……”

也就是说,这事根本不知道是谁干的。

一阵沉默。

沈恪又问:“之前的查探如何,最近人间发生了何事?”

奉书官:“查无异样,也许还是当年的那些恶鬼作祟。”

恶鬼狡诈,善于隐匿行踪,缉捕本非易事。

恰在此时,这桩蹊跷的大案呈递上来……

沈恪略一沉吟,道:“其余文书分发各部处理。”

“此案,我亲自去查。”

奉书官一惊,他那两颗本就不牢固的眼珠子顿时落地,慌慌忙忙往地上一摸,来不及放回眼眶:“是!”

……

“诶!那位大人要亲赴人间了!”

“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殿门外两旁尽是议论。

几位老鬼匆匆忙忙往殿内跑去,穿过重重大门,又穿过重重鬼差,终于到了正大殿。

为首的当即嘶声高呼:“大人三思!”

一听这尖利的声音,沈恪转身看去——

“大人岂能孤身前往!”

“这不合规制!”

“至少需百名仪仗随行!”

……

通往人间的仅一条忘川水路,须经层层审批。沈恪昨日的决定,不过一日工夫,这些老臣便闻风而至。

这些皮肉松垂的老鬼,平日分属判官司与文司殿,素来针尖对麦芒。今日却出奇地一致,坚决反对沈恪独行。

上一回他们这般同进退,还是合伙给他塞了百余个鬼‘夫人’……

沈恪一见着他们,又觉头疼。

尖利老鬼道:“大人,女子早夭无魂,要么被人改了命数,要么被恶鬼吞‘吃’,不论哪种,都表明对方非同小可,此行危矣!”

沈恪:“嗯。”

其他鬼道:“大人多带些人手,也能帮您搜集信息啊!”

沈恪:“……嗯?”

就判官司现在这些人手,若真浩浩荡荡出发,只怕还没踏出地府,风声就已传遍阴阳两界。

还搜集信息?没打草惊蛇就算不错了。

在场都心知肚明。

方才还七嘴八舌的众鬼,在他的注视下渐渐噤声。

倒是有一个声音冒出:“大人,不带百余人,带几个也行啊。”

沈恪看去,是奉书官。

见沈恪目光扫来,他连忙缩了缩脖子,竖起一根手指:“要不……就带一个?”

他急忙补充:“昭文道君说已为您物色了人选,保证懂事、机灵,绝不拖后腿!”

说着便要开始习惯性列举佐证,絮絮叨叨说个没完,眼见要把那小鬼差夸到天上……

沈恪指间微动,一道禁言术落下。

奉书官:“唔唔……”

其他鬼差习以为常,连忙附和:“这也行。”

机灵点的立马道:“大人,我也有人手推荐……”

“我也……”

虽说此行凶险,但以沈恪一司之长的修为,众鬼心知他定能应对自如。这些老鬼无非是想借机安插小辈,混些功德,顺便刷刷脸罢了。

他们的心思,沈恪看得分明。

文司殿首席昭文道君素来稳妥,既已安排,倒可放心。

“不必多言,”他拂袖,“就依此办。”

满殿顿时响起一片失望的唏嘘。老鬼们相互使着眼色——他们可不敢找昭文对峙。

一群鬼又浩浩荡荡退场。

待沈恪到达忘川水旁,一方小舟上已经坐着一个小鬼差,正等着他。

这小鬼差是个黑衣少年,看上去有些稚嫩。

但他低着头,嘴里碎碎念了一句:“祝那缺德鬼下辈子投胎当畜生!”

沈恪轻咳。

小鬼差惊起行礼:"……大人!"

沈恪应了一声,飞身上船。

见此,小鬼差抱着包裹重新坐下,缩在船尾。

忘川水雾弥漫,舟已离岸。

沈恪语气平静:“你叫什么?”

“呃,是、是!小的魏明,前两年就在判官司当值,听候大人差遣……”魏明赶紧报上名号。

"会什么?"

"小的会化形。小的还很好学!大人但有吩咐,赴汤蹈火——"

"好。"

这个“好”字,并非夸赞,而是“知道了,闭嘴”的委婉表达。

魏明瞬间噤声。

这般反应,不是机灵,便是被人提点过。

庆云庙已被搜寻,想来没有其他线索可查。

敛芳再小,也是一个城市,没有具体方位,一时无从下手。

如今人间厉害的修士都入了各大世家的幕帘,不厉害的去小世家,少数散修则创立道观,平日里烧香拜佛,抓点小鬼,护佑一方平安。

道观散修常年与本地异事打交道,最可能知情。

沈恪道:“先去当地道观询问有无异常。”

“哦,是!大人高见!”魏明连忙应和,随即想起什么,补充道,“……这敛芳城内,似乎只有一座白云观。大人,我们就去那儿?”

沈恪闭目养神:“嗯。”

然而,事实证明,沈恪放心得太早了。

沈大人久未踏足人间,而他那号称“靠谱”的随从……没带地图。

敛芳街市上人声鼎沸。

两只鬼缩在屋檐下的阴影里。

沈恪面无表情,看着他身前这位被奉书官夸上天的“机灵鬼”,正伸着脖子,像只没头苍蝇般四处张望。

显然,迷路了。

就在沈恪指诀微抬,准备就地召唤个本地鬼差带路时——

一个小不点结结实实撞在了他腿上。

低头一看,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发间别着一小枝嫩黄的桂花。

沈恪出手快,将她放好后,小姑娘赶紧把怀里散落的几个梨子抱好,一口脆生生的本地音:“谢谢哥哥!”

心念微动。

沈恪试探着问:“请问,可知去白云观如何走?”

孩童灵净,能见常人所不见之物。

那小姑娘瞅了瞅他,一时怔愣,脸颊飞红。

好不容易回过神:“知,知道的!转过前面那个糖铺子,往山上的小道走,看见插着白云纹青旗的地方就是啦!”

沈恪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哥哥……你是仙人吗,会法术吗?”小姑娘期期艾艾。

仙人?

沈恪一愣,垂眸:“不是,不过,略通些小术。”

小姑娘眼中霎时一亮。急忙追问:“那、那哥哥能帮我找找清月姐姐吗?她就住在白云观。”

她囫囵着将清月的消息吐了个干净,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了过来。

胆子倒是挺大。

沈恪保证定会帮她转告后。她这才慢慢松开已被揉皱的衣角,提着篮子转身离去。

一旁的小鬼差心情内心如何翻江倒海,沈恪无心理会,只理了理袖子,道:“走吧。”

“是,大人。”魏明连忙跟上。

按那小姑娘所言,那位清月道长时常下山,除妖伏魔,乐于助人。沈恪原以为,这般人物所在的道观,必是一方香火鼎盛之地。

可前往白云观的路上,道旁杂草几近湮没小径,褪色的符纸零星挂在枝头,在风中簌簌作响,不知是哪个年月留下的旧物。

暮色渐合,青瓦白墙的道观出现在眼前,门额上“白云观”三字依稀可辨。

观门虚掩,四周杳无人迹,一派凋零。

存稿9w 啦,求喜欢的贝贝,路过给个收藏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冷香寄魂十七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