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与秋辞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与秋辞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作者:婆娑树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3 17:48:20 来源:文学城

百姓们此时歇了看热闹的心思,听到刺史大人说升堂审案却不敢再跟进去,一个个脸上讪讪的,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最终都遮嘴捂脸、面带羞色地散了。萧举年刻意走在最末,隐在门边观察着人群,确认百姓中再无异样之后才放心提步走向正堂。

说是审案,但是刘从俭不发话,郡守和主簿哪敢审人。二人对突然冒出来击鼓鸣冤的女子既是怀疑又是忌惮,而刘从俭沉着脸坐在公案后面,一言不发,喜怒不辨,方才喊冤的人垂着头跪坐在堂下,不哭不闹不说话,郡守和主簿二人面面相觑,都拿不定主意,表情可谓精彩,是以当萧举年迈进正堂之时,两人的脸上同时迸发生机,激动地喊了一声“萧录事”!

一直垂着头的人这才动了动,萧举年只敢在心里冲她冷哼数声,拱手向堂上之人行礼:“大人!闹事的百姓都散了。”

“你有什么想法?”

见刺史大人直接询问案情,郡守和主簿明显都松了一口气,二人都怕上峰追问自己先前围观坐视之事。

萧举年扫了秦秋一眼,道:“卑职以为,百姓既已听到喊冤,吴家派来捣乱的人也被我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当趁势火速缉拿与河堤修筑相关的官吏和商户。”

刘从俭点点头,也看向秦秋,问道:“与河堤修筑相关的账目,哪些是清白的,哪些是不干净的,你可有把握?”

“奴敢以性命担保,交给大人的名单绝对都牵涉其中。”

“那就拿人吧!我们想暗访,对方可都拔刀了,再暗访下去,怕是得葬身武陵郡——”

郡守和主簿齐齐白了脸,郡守忙解释:“大人可是怪罪下官教化不力?先前实是民情激愤,下官听闻——”

“没说你!去,把你的司法佐和典狱叫过来。”

“大人,拿人之事是否再缓缓?眼下——”

刘从俭耐心用罄,冷笑着问:“你说,河道修缮的账册,郡守是否牵涉其中?”他的话是对着秦秋问的,一双眼睛却是盯着郡守。

“大人!”郡守和主簿满脸惶恐几欲跪下,二人惊疑不定地看向秦秋,终于确定这击鼓鸣冤之人是刘刺史安排的。

秦秋连眼风都不曾分给他二人,只是对着坐在公案之后的人轻轻摇头,道:“至少账上无痕迹。”

“那就好。那陶郡守就随本官在衙门内坐镇吧,拿人之事,萧录事自会督办。还不去把人手叫过来?”

“是,是,但凭大人吩咐。”陶郡守忙不迭地点头,主簿几乎是滚向吏房。

两拨人马很快聚集在仪门内,萧举年粗略地点了一下名册,很快又想到了另一茬。

“大人,我若将衙役都带走了,您这边?”

萧举年的担忧不无道理,万一吴家的人想着鱼死网破,那刘从俭岂不危险?

郡守虽不贪财,但极其懦弱,既怕激起民变,又怕上峰折损在自己的辖下,也忙跟着劝说刘从俭留下几个精壮之士,以防不测。

“哈哈,萧大,你放心去吧,你家刺史身边有我呢!”一阵爽朗大笑伴随着一个黑色身影乍然出现在萧举年眼前,门口的众衙役只感受到一阵劲风袭过,眼前一花,就见一个猿臂蜂腰的黑衣男子进了衙门正堂,虽只观其背影,但众人都在暗叹,背影如此英武,定是个俊朗男儿!

俊朗男儿嘛……陶郡守表情复杂,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个仿佛从天而降的人,如果这张脸能干净一点,衣袍上的泥能少两寸,应当是俊朗的……吧。

“尉迟郎君,你可算来了!”萧举年眉头一松,他看向刘从俭,对方冲他颔首,他这才放心地走向门外,路过秦秋身边时,趁着众人的注意力一时都集中在尉迟延身上,他到底没忍住,低声飞快地说了一句“老实待着,别再冒头了”,说完才领着一众衙役奔出大门。

秦秋抬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影壁后面,两眼一翻,腹诽道:当她多想冒头一样,以往她不知道多能装老实,可眼下不是形势所迫么,不立功怎么能让刺史大人放她全家脱籍!

“就你一个人?”刘从俭打量着尉迟延,向他身后张望了好几眼,不禁皱眉。

“欸——刘大,你什么态度?我一收到你的信就马不停蹄地赶来武陵郡,生怕晚上一刻半刻的你就叫贼人给剁了,这会儿你倒还嫌弃上我了?呵,男人!连碗茶也没有!”公堂之上没有多余的座儿,尉迟延干脆大喇喇地坐到了一旁书吏记事的矮桌之上。

“尉迟郎君稍等,婢子马上去沏茶。郎君有所不知,方才凶险得很,这一个多时辰,我们大人也是未进一滴茶水。”秦秋说完,不等刘从俭说话,就退了出去,她知道厨房在哪儿。

“行吧,你也真不容易!”尉迟延大方地一笑,单方面表示原谅刘从俭了。

“刺史大人,这位郎君是?”郡守这才敢凑上前说话,听到尉迟二字时,他心底便有几分猜测。

“武陵郡陶郡守,宣州刺史的胞弟尉迟六郎。”刘从俭简单向二人介绍对方。

陶郡守一听先说的是自家,心里就更有谱了,忙对着二人作揖礼让:“刘刺史,尉迟郎君,后堂设有书房,咱们还是到书房议事吧。这公堂之上——”他的眼珠转了一圈,意思不言而喻,这公堂之上连个座儿也没有,抓人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抓不完,总不能几个人在这儿等上一天吧?

刘从俭也知道这不是一个说话的好地方,是以陶郡守今日终于从上峰那里得到了一个堪称好脸色的点头。

秦秋不仅送上了茶,还贴心地端来了热水和干净的棉帕。

尉迟延痛痛快快地擦了一把脸,刘从俭却是颇为惊异地扫了秦秋两眼,秦秋算账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她不揽活、不殷勤的做派在刺史府也是有口皆碑的。刘从俭虽感诧异,但也无暇多想,马上就把目光掉转到了郡守身上。

“陶郡守,这河堤修筑时,你就全没察觉到异常?”

“这……”郡守擦擦汗,欲言又止。

“你知道什么,但说无妨。今晨百姓说贪墨银两,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你若贪了,迟早得交待清楚,不是在这儿就是在大牢——”

“刺史大人明鉴,下官确实不曾——”

“我还没说完。你若不曾牵涉其中,那就只是失察之罪。既是失察,现在就是将功折罪的时候。你一个郡守,总不能辖下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一点头脑都摸不着吧?说!”

“是……下官确实听闻一些风声……似乎……似乎大人府上……有人牵涉其中……”郡守只吞吞吐吐地说了这么一句,就抬眼觑着刘从俭的脸色,斟酌着要不要再往下说。

“哟,你家刘二牵涉其中啊!”尉迟延擦了脸,顿觉神清气爽,一听刺史府的事就来劲了,嘴上毫无遮拦。

“只是风声,风声!”

“哎呀,陶郡守,你不用紧张也不用避讳,你眼前的刺史清正廉明,刘二若是只在家里捞银子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把手伸进官场,刘刺史可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这……”陶郡守看看尉迟延,又看看刘从俭,终于下定了决心,咽了两口唾沫,道,“大人,下官也只是听说,听闻吴将军一开始就暗示这是刺史府的授意……”

眼下虽还没出正月,但是发生了数十条人命的悲剧,家家户户哪还有过节的心思,一入夜就赶紧关门闭户,偌大的武陵郡,竟显得十分萧索。紧邻郡府衙门的小院,在经历了晨间的风波之后,夜里也显得十分冷清,仅有刺史居住的主屋透着亮光。

三更已过,东侧的小屋早已熄灯,秦秋已经朦朦胧胧要跌入梦乡,青梧仍扒着窗户缝痴望着主屋窗户上那道持卷读书的侧影。

“往日竟不知,大人身为刺史竟也会遇到如此凶险之事!唉,这才出来几天,我瞧着大人都瘦了,诶,你说——”她扭头想寻回应,答她的只有轻微的鼾声。青梧不满,撇下窗户缝,非把秦秋推醒了。

“不是,青梧姐姐,你想干什么?”秦秋暴躁地翻身躲开她。

“你回来就睡,你跟我说说后来怎么样了?也没见萧录事回来?他人呢?”

“抓人审人去了……你睡吧!大人不是交待了,今夜让早点熄灯入睡?你——”

两人同时屏住了声音,黑暗中攥紧了对方的手,只因她们听到了重物落地的声音,虽然很轻,但是极其有规律地来了五六下,想到白日里发生的事,再笨的人都不难联想这意味着什么。

青梧下意识地张嘴就要呼喊给主屋之人预警,秦秋似乎料到了她的动作,反手就把对方的嘴死死捂住,耳语道:“别出声,大人定有安排,想想大人此前的交待。”

话是这么说,秦秋却实打实地惊出了一身冷汗,刘从俭只是交待她们早点睡,旁的一句都没透露,如果他真的料到了有人图穷匕首见,那……尉迟延肯定埋伏在主屋了,一晚上不见人影的萧举年想必带人埋伏在某处,她们应当是有惊无险。可若是……

醒来片刻,秦秋已经适应了黑暗,环顾屋内,四下里除了衣服就是被褥,连个防身的家伙都没有,她忍不住暗骂两声,来不及多想,她松开捂住青梧的手,抱起被褥就爬上了门边的木箱上。青梧倒还好,因为没睡,身上还披着小袄,秦秋爬出被窝里冷得一个哆嗦,此时却也顾不上发抖,她双手稳稳地抱着被褥站在门边高处,只等着贼人破门而入时挡那么一刻片刻。

青梧此时也反应过来,她左右张望,实在是找不出东西,只好从妆奁盒里握了几个粉盒在手。

院内,六个人自动分成了两拨,四人朝主屋围拢,两人持刀走向下人的住处。

“杀!”

只听一声低吼,主屋外两人破窗,两人隔着窗户一上一下对准那道人影的头和胸直直地横劈过去。而这厢,“嘭”的一声响,两个贼人直接劈开了小厮和丫鬟的房门。只是一个小贼怎么也没想到,破门瞬间,一个物什朝他兜头罩下,他立时抬刀去砍,就这一个缝隙的功夫,已经有人扯着嗓子开始大喊:“吴家的人杀人灭口,行刺刺史!救命啊!来人啊!吴家要杀人,嫁祸给武陵郡百姓了!”

若是往日,这声音定是要淹没在热闹的百戏杂耍声中,可是今日,在这萧索冷清的夜里,这声音竟如石破天惊一般,传出了老远。

贼人暗道不妙,果然,他一劈开束缚就听到院外动静不对,想到家主许诺的一百两金可能被这一嗓子坏事,他气得提刀就欲砍死那个丫鬟泄愤,只是人还没看清,又被迎面泼了一头脸的香粉,虽不致命,却被呛咳数声,失了先机,下一刻他就被人从后背踢翻在地,两柄横刀交叉架于脖颈。

萧举年本来都要冲进主屋了,但是听到秦秋那一嗓子,他又生生地停下了脚步,他瞟了一眼主屋的方向,尉迟延和他带来的兵士已经控制了局面,平生第一次,他撇下了上峰,脚下方向一错,奔向了偏房。

贼人被制伏绑了出去,秦秋和青梧惊魂甫定,并肩挤在一块,瑟瑟发抖。萧举年一看过去,立时皱眉:“你就穿这么点儿?”说着,就去解自己身上的大氅。青梧也回过神,去寻床上的棉袄。

秦秋惊惧过后,邪火不打一处来,拍开萧举年递过来的外袍,转手接住青梧披在她身上的袄子,脸色不善地说道:“怎么?萧录事睡觉的时候习惯穿狐裘还是穿皮袄?我要是提前知道一星半点儿消息,我岂止是要穿上棉袄,我还给自己寻一身盔甲两把大刀呢!”

萧举年碰了壁,只好无奈地解释了一句:“大人交待不让说的,怕你们太害怕睡不着反倒漏了形迹,我带着人一直埋伏在那矮墙后面,喏,就是白日你翻过去那堵墙,他们一进院子我们就知道了——”

“大人那边如何了?”青梧打断他的话,一脸忧心地踮脚向外张望。

秦秋没好气地也翻了一个白眼给她:“你说刺史大人能怎样?”

萧举年扶额,语气里的无奈又重了几分,道:“抓了他们几个,大人定要连夜提审,后半夜都无事了,你睡吧,我会留几个人把守院门,都是从宣州府来的,武艺高强,你尽管安心睡。”说到这,他又顿住了,门口和脚下被砍成四瓣的被褥让人无法忽略,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看了秦秋一眼,留下一句“等我片刻”就往外走。

青梧忍不住想去主屋那边看两眼刘从俭,被秦秋一把拉住。

“有尉迟郎君在,大人好着呢,你没听见说吗,要连夜提审,你现在凑过去做什么?”

“我不放心大人……”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大人都能放心我们两个弱女子,你还担心他?青梧,你别太傻了,不管是大人还是老夫人,从来没人把我们这些人……”

一语未了,萧举年又回来了,手上抱着一床厚厚的被子。

“我今夜也是要陪着大人审案的,这儿不比在府里,你就先将就着用我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