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烬成霜 > 第26章 26、

玉烬成霜 第26章 26、

作者:我独顽且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2 13:26:51 来源:文学城

26、

自御花园归来,宴席上的喧嚣与暖意褪尽,明月殿的清寒一如既往地包裹了他。

殿内宫人察言观色,见他眉宇间倦色深重,皆不敢轻易打扰,他独自躺在榻上,双目紧闭,眼前却挥之不去小婴儿稚嫩的笑脸,耳中犹能听见临别时淑妃那句意有所指的叮咛。那片刻的温情与善意,如同早春稀薄的暖阳,短暂地驱散了些许盘踞心头的寒意,却终究无法融化那积压已久的冰层。

送出玉佩的那一瞬,像是卸下了千斤重负,又像是亲手剜去了一块腐肉,此物既受赠于陛下,如今还予陛下骨肉,亦算是物归其主,了却一桩牵挂。

想起她,他唇角不禁掠过一丝笑意。

已为人母的她,温婉之外,似更添层坚定,他相信在经过前番大劫之后,她定会将小公主护得万般周全,这么多年来,风霜刀剑,她柔弱似无根之草,却从未真正倒下。

“晚儿,何必言谢?”他对空喃喃,“欠你的,总是要一一还清的。”

兴许他如今的痛楚,也不过命中注定的一场还债,他现在的处境,何尝又不是她当年的境遇?

荒唐,却又真实。

他带着自嘲的浅笑,不觉睡去。

不过一场大梦,梦里再多煎熬,只待梦醒,便可永宁。

那一觉,他睡得格外沉,像是要将连日来的惊惧、伤痛与百般纠结都沉入无边的黑暗里。待他醒转,窗外的天光已然大亮。

日子仿佛真的又跌回了那口无波的古井。此后一连两日,宫中风平浪静,再无波澜。明月殿依旧是那个与世隔绝的角落,汤药按时送来,饮食也极尽精细,范公与阿青等人依旧侍奉得小心翼翼,似乎一切全无变化。

只他心境稍有了不同,不再如前些时候死气沉沉,时常在暖阳下翻阅书卷,偶尔提笔写一写文字,可惜无论阿青还是小顺,以及其他年轻内侍,无一人对诗书习字提得起兴致,这让他无奈之余,更加想念起小安子来。范公知他心意,特意打听回来与他说起,小安子依然在内学堂,经了那事之后,似也开始承些各监的小事,前途可期。

他总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想到皇帝虽然盛怒,却没有因他之事迁怒于一个小小内侍,五味杂陈中,到底是在心里谢了恩。

如是到了第三日午后,他正自准备小憩,不想殿外倏然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脚步声,紧接着,方墨沉稳的声音响起:“君侍,陛下有旨,请君侍即刻前往御书房觐见。”

他的心猛然一跳后,几近停滞,缓缓地屏气呼出,闭目再睁眼,淡声应道:“臣……遵旨。”

简单收拾了一番,他由范公陪着,乘软轿前往养心殿。一路行来,宫道寂寂,唯有轿夫轻缓的脚步声与春日渐暖的风拂过檐角的轻响。他心中反复思量,却依旧猜不透皇帝此番召见的用意。

为何竟是容不得他自生自灭?

踏入御书房,一如既往的肃穆沉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混着书卷的墨香。

皇帝此刻正端坐于御案之后,身着一袭石青色的常服,并未佩戴冠冕,墨发以玉簪简单束起,正垂眸批阅着手中的奏折。他神情专注,眉宇间带着几分处理政务时特有的沉凝与威严,不似那夜在明月殿时的闲适,更无半分轻佻之意。

他在殿中依礼跪下叩首:“臣宋瑜微,叩见陛下,陛下万安。”

良久,才听见御案后传来一个清冷平静的嗓音:“平身吧。”

“谢陛下。”他缓缓起身,垂首侍立在一旁,只望这场煎熬早些结束。

他重伤后身体仍是虚弱,只站得半盏茶的时间,冷汗便已从后背、额角渗出,但他仍不敢稍动,默默地由着汗珠在身上静静地爬动。

又等了片刻,皇帝才开口,目光却仍不在他身上:“你父今日上了一道奏疏,倒是有些意思,你要不要读一读?”

他闻言,顿时心跳如鼓,眼前甚至有一瞬的恍惚,他暗中攥拳,喉结微动,低声道:“臣侍为后宫中人,此举不合礼制。”

皇帝一声轻笑:“礼制?”言罢从御案前离开,到他跟前,把那折子往他面前一递,道:“朕准你读。”

他伸出微颤的双手,接过那奏疏,极慢地将其展开,打眼看到父亲那熟悉的字迹,眼眶便不由发热,忙定一定神,清了清嗓子,照着上面所书读了起来:“……去岁秋,臣于沧州境内数县巡查农事,见昔日蝗害频发之地,百姓仍有忧色。忽忆及犬子瑜微羁留府中时,曾戏绘《平蝗策要》一卷,内有点验蝗卵之法、掘藏曝之之术,并附‘群鸭为阵,可清蝻患于未然’之奇想。臣姑且一试,命各县于秋冬深犁蝗卵密布之沙土岗地,又令民间广蓄雏鸭。今春蝗蝻初生,即以万千鸭阵驱而食之,旬月之内,往年肆虐之蝗情竟十不存一二,田禾几无大损。百姓皆称此法之神效。犬子身虽远在宫闱,其稚年浅见竟能稍济民困,臣亦感愧。冒昧提及,并代其叩问圣躬安否……”

读到此处,他已是情难自禁,全然顾不得圣驾在前,抓着那折子哽咽失声,泪流满面。

委屈、不甘、隐忍、思念……及至白蚁般蛀蚀心堤的绝望,在这一刻搅浑在一起,磅礴而出,起初只是无声地饮泣,到后来,便再也抑制不住,竟是放声痛哭起来,似要将这肝肠寸断倾泻殆尽。

他忘却了身在何处,忘却君臣之别,龙威难测,天地之间,万物混沌,只剩他独自一人,痛泣着命途的无常,直至喉咙沙哑,胸腔因着抽噎而阵阵生疼。

良久,周身乏力的他才察觉自己不知何时已跪坐在地,而父亲所上的奏疏更因他的力道和涕泪而渍皱不堪,他心猛地一沉,想起来此间可是御书房,一股比刚才的悲伤更令他悚然的寒意,从背脊窜了上来,然任凭他如何凝神,周遭却听不见一声异动,他咬了咬牙,微微抬头张望,冷不丁迎面就撞来皇帝的目光。

皇帝竟然就立在与他不过五步开外的地方,只不过位置偏斜,他那被泪水迷蒙的双眼没能察觉,此刻却是避无可避,那对形状优美的凤目瞬也不瞬地凝着他,眸深如海,晦暗难明。

不等他出声,就听皇帝开口道:“……哭够了?”

那声音有些低沉,也有些……沙哑,像是许久未曾开口一般,褪去了平日里那种清亮和戏谑,也听不出明显的怒意,只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滞涩感。

他身子一震,立刻便想磕头请罪,可不知为何,皇帝的眼神攫住了他,他一时间竟是动弹不得,只能呆呆地回视着皇帝,胸膛激烈地起伏着。

那双足以颠倒众生的凤目,此刻就那样静静地凝视着他,没有预想中的怒火,也没有惯常的戏谑,只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沉静,仿佛在审度,又像是在……等待。

等待什么?等他解释,等他谢罪,等他……

他的心跳声鼓噪耳膜,带来一阵的眩晕,咸涩的泪水已然干涸,凝在脸上,他张了张嘴,却无声从中发出,怔怔地看着皇帝微微垂下了眼,一声似真似幻的轻叹后,皇帝再次开口,目光落到他手中仍攥着的奏疏,声音不再沙哑,平静无波:“你父亲在奏折中所言,关于那《平蝗策要》与‘群鸭治蝗’之法,确是你所献?”

这突如其来的、公事公办的问话,如同一根救命稻草,让几近溺毙的他猛地喘上了一口气,心中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感激中夹杂着更深的无力。

他竭力稳住还在微微颤抖的声线,垂首低声道:“……是,陛下。皆是……皆是臣年少无知时的胡言乱语,不成章法,让父亲见笑了,也……也污了圣听。”

那奏疏在他手中此时就如烫手山芋,他还也不是,不还也不是,只能默默地松开手,暗暗地以手指抚平上面的褶皱。

皇帝没有即刻接话,眸光深沉,再次落到他身上,片刻才淡淡地道:“有此奇策,却屈沉于明月殿一隅……确是委屈你了。”

那声音里依然无波无澜,风平浪静:“你那济世安民的‘初心’,朕今日算是亲眼见证了。”

他听得心头一震,完全揣摩不出皇帝此言的意思,更不知当如何回应,却在下一瞬,那声音乍起涟漪,如碧湖上漫起一层迷离的薄纱:“只是……朕还想问你一句。当初在朕面前,你并非全然只有这份公心。那些……你我独对之时,曾有过的片刻相知,又或彼时你眼中那点不甘屈于人下、堪与朕……共立于风口浪尖的‘锐气’——这两样,如今……还剩下几分?还是……已荡然无存?”

这番话吐字如漏滴侵阶,缓若春溪漫石,却又裹着利刃的锋芒,一寸寸地剜着他的心,他骤然抬头,眼中清泪未干,眸中翻涌的除了骤起的惊涛骇浪,更有一星半点烬中微焰的光 ——他不敢细辨的,深藏于死灰之中的一丝生机,竟在此时颤了颤。

皇帝静静地看着他,深邃的眼中也映出了他的双眸,微光同样在皇帝眼中微弱地亮着,照出那美目最深处无声流动的哀伤。

看着点击也有那么几个,为什么就没有一条评论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2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