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恒礼物 > 第55章 落幕

永恒礼物 第55章 落幕

作者:川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38:50 来源:文学城

杨奶奶走了。

他们一点也等不得,匆匆请了假直接坐了当天的火车回去。

老人已经将近九十岁了,前几天在门口晒太阳不小心摔了一跤,没能醒过来,在医院住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没坚持住,在一个雨天走了。

到达宁城的时候,天空飘着毛毛雨,湿乎乎的。四个人一身黑,心情沉重往回走。

“奶奶,我们回来了。”陶嘉闵说。

奶奶抱了抱四个孩子,领着他们去了杨奶奶家。

一进门就是一张照片,端端正正的摆在正中间,上面是慈祥的老人,笑得很开心。

陶嘉闵盯着照片看了很久,像是要把它看穿。直到卓凡碰了碰他的胳膊,他才反应过来,对着照片鞠躬。

后续的事儿用不上他们,四个人就坐在梧桐树下看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听时不时传来的哭泣声,一直沉默。

梧桐树一年比一年茂盛,投下大片阴凉。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时间,他们好像又看见那个坐在门口笑着装瓶子说要给他们烙饼的人。

“真挺难受的。”卓凡有点鼻音,“咱们蹬三轮车给她卖瓶子的时候她还那么有精神,她给咱们烙菜饼的时候还那么壮实呢!这几年身体一直也挺好,怎么就……”

陶嘉闵没说话,抬头看着梧桐树。

他不满一岁就来了这里,那时候这条巷子有八户人家,大家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亲得像一家人。

后来,稍微年轻一点的几个搬了家,就剩下几个老人。期间也有租户进来,但大多是为了工作就近选择的房子,整天见不到人影,压根谈不上认识。

陶嘉闵第一次恍惚是经常辅导他写作业的王奶奶的离世。以往的失去无非就是人搬走了,不住这儿了,但你知道他们还在另一个地方好好生活。但王奶奶走了,陶嘉闵心里始终有个坎儿,仿佛他生命中的一个部分,说没就没了。

再后来,陈奶奶也因为肺癌离开,他看着精神矍铄的老人变成病床上沧桑的模样,只觉得自己见证了这个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却无论如何也留不下她。

如今又走一个,巷子里只剩下奶奶一个老人了。

恍惚间他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瘦得像猴,在好几个门口跑来跑去,奶奶们支着桌子,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陶嘉闵一会儿钻到他们怀里,一会儿跑出去,闹出一身汗。

老人就会拿着蒲扇给他扇风,也不嫌热,把他搂在怀里,还不停地喂给他好吃的。

小时候不懂什么是真的幸福,只觉得自己很开心,喜欢那样的生活,喜欢抱着自己的奶奶们。

一阵风吹过,梧桐叶子在他们头顶上沙沙作响,陶嘉闵下巴枕在膝盖处,流下的眼泪把裤子打湿。

他往裤子上蹭了蹭掏出手机发消息。

“杨奶奶走了。”

“不小心摔了一下。”

“我跟卓凡他们都回来了。”

“杨奶奶的女儿还问起你和罗茜了。我说你们在国外念书,回不来。”

“她说让你们多保重,外国念书不容易。”

“你过得容易吗?有没有吃很多苦?”

依旧是一片红色的感叹号,但陶嘉闵内心不再有波澜,像看不见似的一条接一条发。

陶嘉闵不是个喜欢做无用功的人,但对这件事,却是出奇得执着。

卓凡无意间瞥了一眼屏幕,看见满屏的感叹号,想拦着他,但最终什么也没做。

坐了没多久,天又开始飘起小雨,奶奶干脆把他们都叫进了屋。

“吃饭吧,坐车急匆匆回来没来得及吃吧?”奶奶把筷子递给他们,“时间紧,也没做几个菜,先凑合着吃,晚上我再给你们做好吃的。”

“奶奶,已经很多了,这些够我们吃。”卓凡看着桌子上的五个菜心里一阵发闷。

奶奶没久留,又回了杨奶奶家帮忙,剩下四个人安安静静地吃饭。

吃着吃着,李书越突然说:“我给罗茜打个电话。”

“要打电话吗?”卓凡问,“打了她也回不来,不是白让她伤心吗?”

“我就是觉得,她有知道的权利,也有伤心的权利。”李书越轻轻地说。

罗茜那边大概是晚上,但接通得很快,听了李书越的话,她说:“谢谢你们告诉我,等我回去了一定亲自去看她。”说完又聊了些有的没的,几个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到许言午。

杨奶奶的后事一直忙活到晚上,八点多的时候,陶嘉闵送走了卓凡他们,看见了站在角落里的奶奶。

他走过去拉起老人的手。

“吃饱了没?”奶奶问。

“饱了,饱饱的。”陶嘉闵握得更紧了。

奶奶突然叹了口气,轻轻的说:“都走了。”

陶嘉闵不知道怎么接话,只是站在他身旁。

“嘉嘉。”奶奶说,“哪一天我走了的话……”

“奶奶!”陶嘉闵语气一下子急起来,“别说这个!”

奶奶笑了:“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不是吗?”

陶嘉闵当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他从来不去想,又或者说是不敢想。

“奶奶,你别说这个。”陶嘉闵声音有点哽咽,“你会长命百岁。”

“好,不说这个。”奶奶拍拍他的头,“我好好活着,我还等着嘉嘉孝顺我呢。”

初夏夜晚的风凉凉的,带着夏天独有的味道,一老一小相互倚靠着,陶嘉闵清楚地闻到了奶奶身上散发出的老人味儿,尽管不浓,却是存在。

他突然湿了眼眶。

眼泪顺着眼角滑落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他那幸福又不幸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终于落幕了。幕布轻轻拉起,把蓝天烈日、绿树成荫、欢声笑语和生离死别全都隐藏起来,只剩下主角一个人看着舞台发呆。

时间匆忙,他们来不及请长假,第二天下午就坐上了返回的火车。

毕业在即其实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些材料和手续需要本人亲自确认。

陶嘉闵一回学校就被老师叫进了办公室。

王老头儿带他像亲儿子一样,对他特别用心,还撺掇着陶嘉闵报了自己的研究生,更是亲的不行。

“老师,您找我。”陶嘉闵顺手关上了门。

“家里的事都处理好了?”

“处理好了。”

“好。”王老头说,“那我不跟你卖关子了啊,我就直说了。”

老头虽然是外语学院的老师,但对教育也颇有研究,整天全国各地窜,去实地考察,有时候也会出国搞搞比较教育。近期手头上又有一个项目需要外出实地考察,时限挺长,就想带着陶嘉闵去。

“其实算个支教活动。”王老头说,“我确实需要实验数据,但也是想趁机带你们出去锻炼锻炼。既然咱们要去,就得对人家孩子负责,教学也一定要好好教,明白吧?”

“明白,老师,什么时候出发?”

“后天就走。”老头手指敲了下桌子,“可能要没暑假了,能接受吗?”

陶嘉闵跟他开玩笑:“不接受您打算怎么办?”

“那就叫你师兄绑你去呗。”老头说。

“师兄也去吗?”

“嗯,还有你屋那俩,也去。”老头说,“带你们长长见识,也帮你们找找方向,不能成天纸上谈兵。”

支教地点是西城的木安县,从前是实打实的贫困县。近两年脱了贫,但全县整体实力还是不行,特别是教育,几乎没什么发展。

特别是木安县的农村地区,条件极为艰苦,海拔高,环境差,几乎留不住老师,一个学校里能正儿八经上课的老师凑不出十个人,更别说教育质量了。

早上六点多,一行人坐上了通往西城的绿皮火车。

陶嘉闵一上车就开始晕乎,车厢里空气不好,烟雾缭绕,他只感觉头晕眼花,忍着想吐的感觉靠在座椅上。

迷迷糊糊中,他闻到了橘子的清香,忍不住睁开眼。黎昱程递给他半块橘子:“吃点吧,多少管用。吃完了橘子皮别扔,闻一闻。”

“谢谢师兄。”陶嘉闵说。

“嘉闵啊,你这个小身板。”王老头在一旁打趣,“你真能受得了吗?”

黎昱程替他说话:“受不了您还带着他。”

“嘿!我!”王老头一瞪眼,“你们师兄弟倒是一条心的。”

黎昱程笑了笑,眼神看向陶嘉闵,陶嘉闵微微动了下身子,看向窗外。

窗外景色很美。西城虽然地理位置偏远,可自然环境没的说,湛蓝如洗这个词用来形容这里的天空再合适不过,远远望去,群山连绵,巍峨耸立,被翠绿和雪白覆盖。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快到目的地时的高原反应还是让陶嘉闵脸色苍白,呼吸不畅。连一向嘴不停的江陆峥也主动闭了麦,实在没力气说话了。

“我的妈。”陈天齐反应稍微好一些,“就这里我们就已经这样了,再往上可怎么活?”

王老头也难受,但他经常到处跑,适应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所以啊,这不是给你们挑了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吗。适应几天就行了,实在不行也别憋着,及时说,听见没?”

几个人闭着眼点头。

正说着,一个个子不高,头发微长的男孩儿走过来。他双颊通红,带着高原独有的特征,眼睛像这里的天和湖水一样干净清亮,看起来纯朴极了。

“您是王老师对吗?”男孩儿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并不影响沟通,说话时两颗小虎牙露出来,更显得纯真可爱。

“我是,这是我的学生们。”王老头把几个人往前推推。

“我阿爸在前面等你们。”男孩说着开始带路,“我们村这几天修路,不太好走,汽车不好进,所以阿爸开三轮车来的。”

“好啊!”王老头一点不介意,“正好了,坐三轮车欣赏欣赏美景。”

“阿爸还说,你们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说,身体最重要。”男孩儿一脸认真。

“好。放心吧。”王老头看起来很喜欢这个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索朗。”男孩说着,领着他们往前走。

两辆三轮车停在不远处,车前站着两个人,穿着特有的民族服饰,四五十岁的样子。

“阿爸!”索朗跑向一个男人,被男人宠溺地摸了摸头。

“王老师您好。”索朗的爸爸伸出手,“我是北原村的村长,欢迎您和您学生的到来。”

王老头跟他简单交流一番,坐上了三轮车往村里去。

前些天这里刚下过大雨,再加上路没修好,整条路泥泞不堪,尤其颠簸。

好几次陶嘉闵都庆幸自己早上没吃太多饭,否则非吐出来不可。好在景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蓝天下是广阔的大地,不远处的村庄被群山环绕,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三轮车在坑坑洼洼中抵达了终点。

北原村三个字刻在石碑上,鲜红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