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砚去了书房,关起门来跟许三爷说起了梁家的事情。
“父亲应该知道最近梁家人的动作吧?”
提起梁家的事,许三爷长叹一口气。
自从许砚中了解元,梁家人察觉到许三爷对他们不似从前那般容忍后,越发肆无忌惮。轻则从铺子里拿取粮食,重则从账上支取钱财。
铺子都由许三爷管着,他又如何不知呢?
只是,这些人毕竟姓梁,而当年若不是岳父收留提携,他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他对梁家人总是多番容忍。
“自然是知道的。”
许砚:“父亲有何打算?”
许三爷:“我已经处置了一批人。”
许砚对许三爷的做法不太赞同:“父亲不会以为把那几个旁支撵出铺子事情就能解决问题吧?梁家人这次来势汹汹,他们怕不是用几百两银子就能打发的。”
许三爷沉默良久,道:“人不能忘本。”
许砚:“父亲!这些年您为梁家人做的已经够多的了,也算是仁至义尽,到了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许三爷如何看不出来梁家这次跟从前不一样。可想到岳父临终前的交待,他还是狠不下心来处置。
许砚:“父亲,我瞧着梁家人是想将天福粮铺搬空,再弄一个新的粮铺出来。若您还是如此纵容的话,福瑞粮铺怕是很快就能跟天福粮铺相抗衡了。梁家人固然要照顾,可天福粮铺才是外祖父的根基。当年外祖父可是从一间小粮铺一步步壮大的,您忍心看他的铺子被梁家人毁掉?”
许三爷闭了闭眼。
许砚:“父亲,若您还是狠不下心来,那就由儿子去做,儿子是绝对不会看着他们毁掉外祖父的根基的。”
许三爷:“你想干什么?”
许砚:“父亲等着瞧就是了。”
许三爷没有赞同,但也没有说出来反对的话。他在商场上或许能杀伐果决,可在面对梁家人的问题上始终狠不下心来。这一次,梁家人的确做得太过了,这是想要毁了天福粮铺。
许砚瞧出来父亲的态度,转身离去。
近半个月来,梁家人从天福粮铺里偷偷拿了上千石粮食,瞧着粮食拿的差不多了,他们准备明日再拿一次,将天福粮铺搬空,来壮大自己的粮铺。
然而,第二日一早,当他们来到福瑞粮铺时,却发现自家的粮铺什么都没了。
看着自家空了的粮铺,梁家人全都傻眼了。
伙计连滚带爬地过来了,梁子瑞扯着他的衣领问道:“粮食呢?”
伙计哆哆嗦嗦地道:“粮……粮食被天福粮铺的人拿走了,他们说这些粮食本就是他们的。”
梁子瑞:“你就不知道拦着?”
伙计:“他……他们人多。”
梁子瑞:“废物!”
梁家人见府城和县城的分铺里的粮食都不见了,顿时就怒了,怒气冲冲地跑去找许三爷算账。
李管事以许三爷在忙为由将他们挡了回去。
这些人想找事,但许家的护卫极多,他们没敢。于是他们又跑去天福粮铺,准备大闹一通,结果粮铺里的护卫也多了,路上还多了巡逻的衙役。
梁家人气不打一处来,只能憋着火回了家中。
莺娘得知梁家人被撵走了,去找许砚了。
“哥,你干了什么事?”
许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跟梁家人没什么道理和情面可言,直接让铺子里的伙计和府里的护卫把他们偷走的粮食光明正大地拿了回来。”
莺娘没想到兄长会这般做,她略一思索,觉得这法子简直好极了。
虽然简单粗暴,但能解决问题。
既然梁家人不义在先,他们也没必要跟他们讲道理。
前世,在爹娘的灵堂上梁家人可是没跟她客气。
她冲着许砚竖起了大拇指。
中午还特意做了许砚爱吃的鱼。
两日后,许家张灯结彩,庆贺长子中了解元。
梁家相近之人都被请了过来,还有一些许三爷在商场上的好友。
许三爷知道了儿子的所为,将儿子训斥了一番。他着实没想到儿子会采取这样的手段,但事已至此,他还是决定和儿子站在一起。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梁家人的怒火,然而,梁家人今日看他的眼神却颇为奇怪。不是愤怒,也不是从前的巴结,而是有些倨傲得意。
这让许三爷觉得有些奇怪。
许三爷商场上的好友对他的态度很正常。
冯锦意今日特意打扮了一番,脸红扑扑的。
“莺娘,我没想到你大哥竟然能中了解元,恭喜你了。”
今日爹娘来此也是想再提一提亲事。
莺娘:“多谢。”
冯锦意在莺娘耳边说着许砚,莺娘的思绪却飘到了满堂梁氏族人的身上。按理说兄长做了那样的事情梁家人应该愤怒才对,可今日梁家人对他们家的态度怪怪的。刚刚梁家人对父亲的态度她看出来了,梁萱儿对她更是鼻孔朝天,这样子明显有后招,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后招是什么了,是只有那一件事,还是还有别的事情。兄长定是知道的,有兄长在,她相信梁家人翻不出来什么风浪。
不知他们打算何时闹起来,是吃饭前还是吃饭后。倒不如饭前闹起来,家里还能省下来一些口粮。如今是秋日,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候。娘买了许多又大又肥的螃蟹,她想多吃几个被娘阻止了。若是这些人不在府中吃饭,说不定她能多吃几个。
冯锦意:“不过,莺娘,你兄长前几日做的是不是太过了些?”
莺娘收回思绪看向冯锦意。
冯锦意看着莺娘的目光连忙找补了几句:“你别多想,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自然是站在你们家这边的。只是我听父亲说外面的人都在说你们家做的不厚道,毕竟天福粮铺是你外祖父的,你们家对梁家人太过了些。”
莺娘发现自己对冯锦意真的缺乏了解。以前她们没遇过大事,只有闺阁小事,所以两个人能和睦相处。如今遇到了大事,一下子就发现了两人的不合。
若是从前的话,莺娘定要和冯锦意好好解释一番,如今她却没了这种想法。理念的不同人,说再多也没用。她淡淡应了一声:“哦。”
冯锦意瞧出来莺娘对她的冷淡,她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想找补几句,然而这时外间的大厅却突然吵了起来。
冯锦意停止了说话,看向大厅那边。
“怎么回事啊,谁闹起来了?”
莺娘想,终于来了。
坐在上位的人是梁氏族长梁老太爷,他看向许三爷,道:“同青,你从前将子言赶出铺子便罢了,我忍了。如今为何要将子瑞也从铺子里赶出来?要知道当初你岳父可是有意要过继他的,你这样做是不是过了些。”
许三爷:“大伯,瑞弟在收购早稻时犯了错,我只是让他先回家歇一歇,并没想过将他赶走,想着过些日子再将他叫回铺子里。”
梁老太爷:“同青,你莫要忘了你姓许,说到底,你既不姓梁,也没有入赘,并非是我梁家人,而天福粮铺本就是梁家的产业。”
许三爷握了握拳:“大伯,我知道的。”
冯锦意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她脸色大变,低声道:“莺娘,梁家这是想要抢占你家的家产?”
莺娘看了冯锦意一眼。方才她还觉得兄长对梁家人做的太过了,此刻听到梁家人的话又开始替她担心起来。
人真是复杂的。
她没过多解释,看向了母亲,朝着母亲走去。
此刻若说谁最难过,非母亲莫属。
说到底他们抢的家产是外祖父的,也是母亲的。
看着母亲震惊又伤心的神色,莺娘抬手握住了母亲的手,给予她力量。
只要顺利度过今日的难关,以后他们家就再也不用管梁家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亲戚了,以后定会家宅安宁。
梁氏见来人是女儿,回握住女儿的手。
莺娘低声道:“母亲莫慌,哥哥早已料到会有此事,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听到女儿的话,梁氏脸色稍微好看了些,但眼底的难过还在。
外间仍在吵闹。
在场的人议论纷纷。
梁子行:“你不光把这些人撵了出来,还把纵容儿子把福瑞粮铺的粮食搬空了,你们到底意欲何为?”
这是装都不装了。
许砚站了出来:“这福瑞粮铺是何人的?”
梁子行:“自然是梁家的。”
许砚:“既然有了天福粮铺,你们为何还要另开一家粮铺?”
梁子行:“还不是防着你们这些外姓之人。”
当真相**裸地展露在面前,许三爷心里如同被针扎了一般难过。
许三爷说不难过是假的。即便他早已知晓梁家的小动作,此刻真的当堂说出来他仍旧觉得难过。这些年来,他自问没有任何对不起梁家的地方,可梁家人却仍旧不信任他。
幼时,许家人不把他当做许家人,将他赶出府,幸而得到了岳父帮助,他才重新有了家。而如今,梁家人也要将他赶走。这些年他待梁家一片赤诚,梁家人却仍旧不把他当做梁家人。
今日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梁子行冷哼一声,道:“许砚,你身为解元,竟然敢光天化日之下去抢别人的粮铺,要是闹到官府去,你这解元怕是也没了吧。”
话音刚落,梁子瑞带着几个官差进来了,顿时整个厅堂乱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