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莺娘重生日常 > 第26章 运粮

莺娘重生日常 第26章 运粮

作者:卫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59:25 来源:文学城

酉时,许三爷一行人到了晋地府城,他们找了府城最大的一家客栈住下。

当天晚上,吃晚饭时,莺娘提议:“爹娘,女儿已经数月不曾见过兄长了,咱们要不要绕道去一趟鹿城看看兄长?”

许三爷有些迟疑。这一趟出来两个多月了,苏城那边的生意他有些不放心。

梁氏却有些心动。

“砚哥儿过了年就去了鹿城,这一晃都快半年了,也不知他在那边如何。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久。”

儿子虽在鹿山书院读书多年,但从前最多过上两个月就会回家一趟。今年秋天他要参加乡试,课业紧张,便决定不回来了。

莺娘立马道:“是啊,爹爹,我都想兄长了,咱们就去一趟嘛,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的。”

母亲半年没见兄长,她却已经四五年没见过了。

妻女这般一说,许三爷埋藏在心里对儿子的思念也被勾了起来。此次来晋城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此刻他心绪仍难平静下来。思及女儿说过在她的梦境中儿子也遭遇了不测,许三爷心里有了抉择。

生意虽然重要,但儿子更重要。

正好也去视察一下鹿城那边的生意。

“好吧,那咱们明日便出发去鹿城。”

莺娘顿时欢呼:“爹爹最好了。”

许三爷无奈摇头:“你呀,从小就跟你兄长关系好。”

第二日一早,许家一家人启程离开了晋城,朝着南边去了。苏城在晋城的南边,鹿城也在晋城的南边。只不过,一个在东南方向,一个在西南方向。

午时,阿善匆匆回到了信义镖局。

昨日莺娘离开许家村后,韩宁驰将许同端交给了赵县令,当晚便离开源县回了晋城,住在信义镖局。

“主子,属下得到消息,王同知今日一早向李知府提议将源县的两千石粮食运到府城来,由府城统一调配。”

韩宁驰放下手中的兵书,问:“李知府什么态度?”

阿善:“李知府似乎有些意动,咱们要不要阻止此事?”

韩宁驰细细思索片刻,道:“不用。”

阿勇面露不解:“主子,为何不阻止?这王同知摆明了想要将两千石粮食偷走。一计不成,这才生了第二计。”

韩宁驰:“两千石粮食多不多?”

阿勇:“多啊,得几十辆车才能拉完。”

韩宁驰:“这么多粮食能否凭空消失?”

阿勇摇头:“不能。”

韩宁驰:“单凭王同知一个人能不能神不知鬼不觉将粮食运到姜国去?”

阿勇:“自是不可能。”

阿善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阿勇仍旧没听懂:“你明白什么?”

阿善看了一眼阿勇,又看向韩宁驰:“属下猜测,主子的意思是假装让王同知将粮食运走,盯着他们,找出来其他通敌之人,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韩宁驰点头:“正是如此。”

这几日他仔细想过这件事情,前世王同知做了这件事朝廷却没有收到任何的风声,单凭他一个人肯定办不到,这足以证明他背后还有帮手。

短短三年他从同知升到兵部侍郎,这背后也定有人帮忙。

不如将计就计,引出来其他人。

阿勇终于听明白了,道:“主子,您说李知府会不会有问题?”

韩宁驰:“不确定。许三爷一下子捐了这么多粮食,源县用不了那么多,由府城统一调配的话可以缓解其他地方粮食短缺的问题,王同知的提议有一定的道理。李知府有没有问题还得再调查一番。”

第二日一早,韩宁驰收到消息,李知府同意了王同知的提议。

李知府决定为源县留五百石粮食,其余一千五百石皆运往晋城,统一调配。

韩宁驰吩咐阿善:“即刻去源县办两件事。”

阿善:“是。”

说完此事,阿善犹豫了一下,说了另一件事:“许三爷一家人没有回苏城,似是前往鹿城了,咱们还要跟着吗?”

韩宁驰:“跟着吧。”

阿善:“是。”

当日下午,粮食从源县的粮仓里拉了出来,朝着府城去了。

押送粮食的人计划好了时间,天黑之前就能到府城,可半路不知怎么出了岔子,车子频频出事。等到天黑之时,他们还在半路上。

当车子行驶到芒山时,意外再次发生,无数的落石从山上滚落。

人群中不知是谁大吼一声,“快跑”,押送粮食的人匆匆跑了。有的人躲闪不及,被石头砸晕了过去。

一刻钟后,一切恢复平静。

数十个黑衣人从山上下来了。

看着倒在地上的护卫,凌乱的车队,有人忍不住讥讽:“一群怂包!”

另一人道:“为了能顺利运走粮食,专门挑的这样的人。”

“好了,别说了,赶紧走,别等人再回来了。”

“是。”

两刻钟左右,地上除了落石和被砸死砸伤的人,什么都没有了。

一旁的树林中走出来数十人。

为首的是阿善。

“你们四个跟上。”

“是。”

倒在地上的人全都站了起来。

阿善:“可有人受伤?”

“小伤。”

“诸位辛苦了。”

阿善又交待了几句,回去复命了。

第二日一早,赈灾粮在芒山消失一事传开了,李知府大发雷霆。

王同知主动请缨去芒山调查此事。

十日后,王同知有了调查结果。

护卫被砸系前段时间许三爷一行人遇到了劫匪,山石松动,再次落石,并非人为。至于粮食,应是被附近的山匪抢走了。这些山匪和许三爷之前遇到的是同一批人。

晋城境内竟然频频出现山匪,李知府大发雷霆,立即派人去查。

王同知跪在知府面前请罪,直言此事是自己办事不利,应该受到惩罚。

因为王同知从前伪装太好,李知府纵然愤怒也不会将怒气撒在他的身上。

李知府压住心中的火气,说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自然是知晓的,虽调派粮食的事情是你提出来的,但你也是好心好意,为了百姓着想。”

王同知:“您这样说属下更是惭愧了。”

李知府:“还是赶紧想办法找到粮食吧,要是找不着可就麻烦了。莫说你,我这个知府怕是都要丢了。”

丢失了一千五百石赈灾粮是大事。按照律法,他这个知府怕要做到头了。

王同知直起身子,看向李知府。

“您说得对,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丢失的粮食。不过,属下倒是觉得此事可大可小。”

李知府揉了揉酸痛的额头,看向王同知。

“你这是何意?”

王同知:“大人,您忘了么,这些粮食系商户捐赠,不是朝廷的。粮食虽然入了库,但咱们还没有上报。”

李知府顺着王同知的话想了想,顿时想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你说得对。不过,咱们虽然没有上报,但那商户毕竟捐了粮食,按照以往的规矩是要表彰的,咱们不报,他那边也说不过去。”

李知府再次叹气。

王同知:“大人许是不知,这次捐粮之人是许三爷,他是我的好友。那就是个不图名利之人,不需要朝廷的嘉奖。”

李知府很是惊喜:“当真?”

王同知:“是真的。下官对此事知道的多一些。许三爷运送粮食乃是和源县许家做了交易,当时他捐献粮食时说的是以源县许家的名义,可见其并不重视名利。而源县许家前些时候被人告了一状,和隔壁村子打架,如今被赵县令抓入了牢中。咱们只需为他儿子提供一个差事,具体捐赠了多少粮食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李知府的眼睛渐渐变得明亮了。

只要不上报,谁都没有责任,只当做没有这一批粮食就好。反正许三爷不会说,源县许家也不会说。

又过了数日,韩宁驰得到消息,粮食已经被运出了晋地。

那些人将粮食分成十份,伪装成商户,靠着官府签发的商人文书。有王同知的帮助,他们很轻松就走出了晋地。

得知粮食已经出了晋城前往鹿城,王枰木轻轻呼出来一口气。

“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就交给别人了。

王管事在旁边拍了一记马屁:“多亏了老爷运筹帷幄。”

王枰木笑了笑,正欲说什么,这时,房门忽然被人推开了。

看着来人身上隐查司的官服,王枰木脸上的笑顿时没了。

阿勇冷着脸道:“带走!”

为了不打草惊蛇,这些日子他们一直没有来抓王枰木,如今粮食已经出了晋城的地界,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