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莺娘重生日常 > 第17章 确认

莺娘重生日常 第17章 确认

作者:卫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59:25 来源:文学城

听到女儿的问话,许三爷拿着筷子的手顿了一下,随后说道:“咱们家粮食虽多,但只会捐给有需要的人。你王叔给我写了信之后我差人去打探了一番,发现晋城受灾并不算太严重,便写信拒绝了他。”

莺娘:“既然拒绝了,那爹为何后来又把粮食捐给源县?”

许三爷神色微顿,道:“因为源县受灾严重些,需要这一批粮食。”

源县只是晋地的一个小县城,而且是偏僻一些的县城,属于晋地比较落后的地方。莫说和府城比,就算是跟周围的几个县城比也是比不过的。这一次源县受灾的程度的确比府城要严重许多。

莺娘察觉到爹爹神色有异,为了弄清楚所有的事情,她道:“虽然源县比晋城受灾严重些,可这一路行来,女儿觉得源县也并非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路上并没有看到太多流民。”

若是有了爹爹捐赠的粮食,源县百姓粮食会充裕些。而没有爹爹捐献的粮食,源县这一年可能有些难熬,并非日子真的过不下去。

许三爷一时没说话。

“而且我记得爹之前是准备把粮食给族里的,昨日族里的人也去了县衙,可爹却没给他们,而是将粮食入了县衙的粮仓。”莺娘看了一眼母亲,又看向父亲,“所以,爹,整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许三夫人看向许三爷:“莺娘已经知晓咱们此行的真实目的,老爷也不必瞒着她了。”

许三爷看看夫人,又看看女儿,叹了叹气,放下筷子,缓缓说起了整件事情。

“三个月前,王大人给我写信,晋地受灾严重,希望我给晋城捐两千石粮食。我差人去查探,发现晋城受灾没那么严重,便拒绝了他。过了一个月,族里来信,说这两年收成不好,希望我能给族里两千石粮食。若是我给了,便把你记在族谱上。因为族里要的粮食太多,我一开始没答应。后来族里说他们要粮食是想捐给源县,换个好名声。想到之前打探到源县今年确实受了灾,听说他们是想将粮食捐给百姓,我便答应下来。我们当时约定好,这两千石粮食先入族里,再由他们出面向官府捐献。”

这就等于说许三爷用两千石粮食换女儿入族谱。

而族里的人则是拿着这两千石粮食捐献给朝廷,以换取一个好名声。

各取所需。

莺娘:“既然已经约定好了,爹为何改了主意,直接将粮食入了县衙粮仓?”

许三爷:“并非是改变了主意,从始至终我都没明确答应要把粮食运到族里来。族里一下子要那么多粮食,想必是有什么打算。我不信族里人。既然族里是打着捐给源县的名义,我便以族里的名义直接给了县衙。他们捐和我直接捐都一样,好名声都是给了族里。这样也不算违背了当初的约定。没想到昨日族里竟然敢直接过来抢,可见我所料不差,他们要了这批粮食确实是有别的打算。”

幸亏他当时留了个心眼儿没给族里,不然这批粮食还不知会被他们弄到哪里去。

心中虽然庆幸,但整件事只会苦了女儿。

许三爷看向女儿:“只是,你入族谱的事情怕是不成了,是爹爹对不起你。”

莺娘忙道:“爹说什么话呢,您就不该把粮食给族里,女儿支持您的决定,是否上族谱女儿不在乎。”

前世,族里不仅没给她上族谱,在爹娘去世后,甚至来抢过他们家的家产!

等到后来得知她与安宁侯定亲,又特意来到京城给她上族谱。

这等拜高踩低的小人如何能令人相信?

纵然女儿这样说,许三爷还是觉得对不起女儿。

“好了,这件事就这样吧,今日莫要在旁人面前提及,以后爹再想办法让你入族谱。”

莺娘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她知道,上族谱一事在爹心中十分重要。在爹看来,这是对她身份的肯定。想必她此刻不管她怎么说,怕是爹都不会放弃。

“嗯,女儿知道了。”

吃过饭,莺娘让阿金去给韩宁驰送了个信。

韩宁驰打开纸条,看到了上面的内容。

三个月前,王同知曾给家父写信,希望他能捐赠两千石粮食,以解晋地粮食短缺。

父亲拒绝了。

至于上族谱一事,莺娘觉得这是家中的私事,便没有告知韩宁驰。

看到纸条上的内容,阿勇说出了大家的疑惑:“既然当初许三爷拒绝了王同知,为何如今又拉了两千石粮食来了晋地,还捐给了源县的县令。若是想捐粮食,他直接给王同知不是更好么?同样是捐粮食,给王同知或者是赵县令又有何区别?他此番做只会得罪王同知。”

阿善想了想,道:“王同知虽说是正五品,但许三爷也不是普通的商人,他是老侯爷的儿子,他的兄长文福侯是正二品的礼部尚书,倒也不怕得罪他。”

韩宁驰:“许三爷确实不怕得罪王同知,只是他没必要这样做。”

从昨日的情况看,此事似乎还与源县许家也有关。许三爷不仅得罪了王同知,还得罪了自己的本家,得不偿失。他听说许三爷是个聪明人,如今怎么会做出这种不聪明的选择。

阿善:“属下今日早饭时曾找许三爷身边的小厮问了问情况,听说许三爷之所以会带粮食来源县是因为此次源县受灾最重,获得的捐赠最少,而源县又是许三爷的老家。”

阿勇愣了一下,道:“这许三爷竟是个善人。”

阿善:“可见许三爷既想做善事,又不相信王同知。”

可据他们调查,王同知风评一向好,不仅年年考核为优,更是一位爱护百姓的好官。这也是他们此次打算跟随王同知来源县许家的缘由。调查了半个月,毫无进展,王同知一点问题都没有,是一位好官。只有亲自押送金丝楠木来许家族中一事有些许奇怪,所以当初他们才会决定跟着王家的镖车来许家族中。

可是许三爷为何没同意把粮食给他?

阿善:“我听说许三爷和本家做了交易,许三爷以源县许家的名义捐赠两千石粮食,本家将许姑娘写进许家族谱。许三爷许是不相信本家,所以直接给了县令。”

如此一来,事情就明晰了几分。

许三爷为了让女儿进许家族谱,冒着得罪王同知的风险,从苏城运了两千石粮食到源县。又怕粮食入不了百姓的口中,所以将粮食给了县衙。

阿勇:“瞧着昨日那情形,许姑娘怕是不能写进族谱里了。”

闻言,韩宁驰微怔,很快又恢复过来。

阿善想到了一种可能,问道:“主子,您说这许家想要这两千石粮食会不会和王同知有关?”

韩宁驰想,**不离十。

若猜测是真的,王同知从许三爷那里没能拿到粮食,必会想其他的办法,可据他调查,王同知最近并未从任何地方得到粮食。

若没有,那么他的主意依旧放在许三爷家的粮食上。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一个声音:“主子,许姑娘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