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阴雨之后 > 第17章 奶奶

阴雨之后 第17章 奶奶

作者:泪如骤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20:38:19 来源:文学城

奶奶和爷爷年逾古稀,腿脚早不如以前年轻时那般灵活。还老是闲不住,总爱顾着那几亩地和院里养着的鸡鹅鸭。

池冬每次回老家都能发现她们身上多出几处新的磕磕绊绊,身上混着泥土和膏药的味道。

她怎么劝两位老人都不听,舍不得那块地。池冬只好在每次放长假第一时间赶回老家帮她们做农活。她多做一点,奶奶就少做一点。

所以当池冬决定请假后便再也听不进去任何话,就连陈曼拿工作威胁她,池冬也权当自己没听到。

脚下如生风般迅速快捷,将陈曼怨怼的骂声甩在身后。

池冬直奔离烧烤店最近的一处公交站等车,但迟迟等不到池冬要坐的那辆。冷风吹打毫无遮拦的车站,干活汗湿的后背隐隐发凉,池冬心中愈发的焦急,破天荒的直接招手打了辆出租车。

车身还没停稳,池冬就急着要上车,司机怕不小心轧到池冬,吓得赶紧刹车连喊好几声:“妹妹小心点哎喂,车还没停稳!”

池冬道歉、上车、关门一气呵成:“师傅,汽车北站。麻烦快一点。”

司机抬眼看车内的后视镜:“很急吗妹妹?那抓紧上面的扶手,我尽量最快的速度来开。”

话音还没落地,池冬整个人后倾,出租车如离弦之箭般射了出去。

路边的梧桐树、商铺招牌、行色匆匆的路人飞速倒退,模糊成一片流动的光影。

司机一路疾驰,硬生生将路程用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池冬从兜里掏出钱,连连感谢,也在心里庆幸幸好今天多带了点钱。

司机摆摆手:“阿姨车技好吧?妹妹,赶时间就先去,路上注意安全。”

·

山高路远,回老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从市里到松云镇单只回去这一趟就要耗费五个小时。大巴车一天的排班都只有四趟,早晚来回各一趟。池冬现在刚好赶上晚班。

即使是最后一班车,人也并不多。寻常周末很少有人费一番功夫来回一趟,碰上赶集的日子,兴许能将车坐满。

池冬坐在靠窗的位置。即使从小开始独自坐车在老家和长青市中两地来回,长途的汽车混杂着皮革臭味池冬至今都没能适应。只能通过客车奔驰带来的风减缓喉咙的不适感。

市区的路宽敞,可同时并四辆车错车,但越往前走越窄,路上的石子也越多。错车只能停在公路旁多修出的一小块泥路,等着小车通行,客车才继续上路。

原来从长青市到松云镇的路,比现在难走得多。记忆里,那是条坑洼不平的土路,雨天满是泥泞,车轮碾过便溅起一地泥水。

现在这条较为宽敞、平整的路还是一位从松云镇出来的企业家投资修筑的。

不然,池冬每次坐车都会像小时候那般吐得昏天暗地。

错了好几趟车,客车走走停停,池冬的晕眩感越来越重。只能在心中默念睡着了就好,睡着了就好。

好不容易熬到松云镇,池冬下车在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猛灌好几口,才压下想呕吐的**。回到较为熟悉的镇上,池冬才觉得自己踩在实地上。

松云镇本就又远又偏,而老家的位置还处在松云镇的山尖,还要再坐车才行。一路上大巴转摩托车,最后到村子里的那截泥路只能徒步走,因为路太烂了,什么车开起来都是一路抖,再多钱也不愿走。

天色昏暗,池冬借着月色走在这条熟悉无比的乡间小路上。沿路有许多处于空置的土房子,墙上泥土干裂、脱落,空隙处布满蜘蛛网。

这个村子现在已经没多少人居住了,剩下的都是些不愿意走、念根的老人。

池冬远远看着自家那处土屋有橙红光亮,心中悬着的石头瞬间落地,脚下的步子都放慢不少。

随即而来的是再难以忍耐的气愤,对为什么不接电话,害她担心一场的愤怒。

但池冬又在心里告诉自己,没事就好。

怀着一面气愤、一面担心的心情,池冬走完最后一段路。

门没有上锁,轻轻一推就开了。屋内没有开灯,点的蜡烛。不是停电的原因,单纯想节约些电费,是这个家多年的习惯。

池冬往里屋走,看见爷爷坐在矮凳上编背篓,跳动的火焰在墙角映出佝偻的背影。

池冬的火气一下子散了,轻声问:“爷爷,奶奶睡了吗?”

黝黑粗砺的手指一顿,从地上又扯出一根竹篾继续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你回来做什么?”

池冬蹲在地上,跟着一起编,她小时候学过这些。

她说:“今天给您和奶奶打了好几通电话,都没有接。担心出什么事,我回来看看。”

浑浊失色的眼珠子一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能有什么事?赶紧回去。”

一提电话,冯建就不乐意,开始赶人。

池冬知道他的脾性,只好耐心解释道:“太晚了,没车,我明早再回去。您先去睡吧爷爷,剩下的我来编。”

冯建向来不听池冬说话,只是沉默着继续做手里的事。池冬拿他没法,只好跟在旁边一起做。

花了近十分钟才编完剩下的,冯建将背篓搁在墙角就去院里洗手池洗手。

池冬一直蹲在地上,站起身脚麻透了。缓了两下才跟在冯建后面。

洗水池就挨着院角的厕所,此刻黑洞洞的一片,显然没人。池冬的心又往下沉了沉,她刚进家门时没见着奶奶,第一反应便是奶奶来厕所了,可眼下这里也空无一人。

平时奶奶睡得比冯建晚,经常会在院门口坐在摇椅上小憩片刻才会回屋里睡觉。

她只好又问冯建:“奶奶今天睡这么早吗?是身体不舒服吗?”

冯建洗完手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句无关紧要的事情:“今天摔地里了,傍晚被人送市里医院去了。”

短短一句话炸得池冬脑袋发懵,耳边嗡嗡作响,连呼吸都停滞几秒。她下意识想问冯建是不是乱说的,老年人摔一跤不是跟年轻人摔一跤能比的,脑子里瞬间涌出无数个问题。

譬如,为什么会摔倒?田里的路本就陡峭崎岖,加上这两天下暴雨,冲刷泥土,路滑不小心摔倒是有可能的。

那摔得严不严重?为什么不在镇上治,要折腾一路去市里?市里的医疗条件比起村镇要好得多,治病也少遭罪。

池冬在脑子里自问自答,强行给自己做了些心理安慰。

可越想心越乱,她看着冯建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挤压一路的情绪瞬间爆发,语气带着质问:“那你怎么还这么淡定的待在屋里?你难道一点都不着急吗?”

她明明能猜到冯建会给出怎样的理由,无非是家里的活离不开人,可她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仿佛这样就能发泄出心里的焦灼与委屈。

果然,冯建皱了皱眉,理直气壮地反问:“家里地不种了?院里的鸡鹅鸭不喂了?总不能人都走了,让这些活计都撂荒了吧?”

明明搁置一天不会出任何事情,但冯建就是不愿意迈出村里一步。

池冬气得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干着急。她现在恨不得飞去奶奶身边,可是这么晚已经没了去市里的车。

而冯建早早回了屋子,准备洗漱睡觉。

池冬站在院子里,捂住眼,她深吸了好几口气,胸口剧烈起伏着,试图将那股直冲鼻尖的酸意强行压下去。

缓了缓神,她猛地放下手,转身快步追上回屋的冯建,声音带着未平的颤意:“谁送奶奶去的医院,有没有联系方式?”

冯建脚步都没停,语气依旧带着不耐烦:“我怎么知道?”

这句话像导火索,池冬再也压不住,几乎是吼着说出来:“你不去照顾我去照顾行不行?我不要你出一分钱,我自己出钱给奶奶治病。你把联系方式告诉我,我明天一早就去!”

吼完这一通话,屋子里重归寂静,连冯建沉重的呼吸声都听得见。

好半晌,冯建才说:“是个年轻的,我不认识。是家里那几亩田下面那栋房子住着的人。”

得到想要的答案,池冬转身就回房间,眼眶里蓄积的泪水终于落下来,池冬抬手抹去。

这个房间原先是她爸妈的,不过二人已经多年没回过这里,就让池冬住着,反正也没多余的房间。

里面的摆设也很简单,就一张床、一个木柜。

池冬打开木柜,里面堆有叠好的衣服,底部压着个木盒子,池冬拿出后者。

木盒里是她放在老家的一些钱,回老家的大巴车上经常有扒手,一些无业游民总爱在车上偷东西。所以池冬很早之前就往家里带了不少零钱,存在木箱了里,以后回来的时候就只用拿回家的车费。这样就不用胆战心惊一路。

治病需要不少钱,池冬不敢保证她存的那些钱够用,这点零碎的钱也不肯放过。

心里担忧奶奶,池冬一整晚都没睡好。

天蒙蒙亮就起了床,连忙跑去那户人家要了联系方式,是个面善的老奶奶,还贴心地问池冬要不要吃早饭。

许久未得到关心的池冬差点又眼眶一红,嘴里一直在说谢谢。

池冬沿着山路边走边打电话,抓住手机的手指节泛白。

电话响了几声后终于接通,听筒里传来一道清脆的年轻女声。

池冬连忙急促地开口:“您好!请问您是今天送我奶奶去市里医院的人吗?我是她的孙女池冬,想问问奶奶现在怎么样了,在哪个病房?”

对方闻言温柔地应道:“是的,我送老人家去的医院。你别着急,老人家没什么大事,就是轻微骨裂,医生说还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听到“没事”两个字,池冬悬着的心瞬间落下大半,连忙追问具体的医院名称和病房号,对方耐心地一一告知,还不停安慰:“你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医院直接来住院部三楼骨科找我就行,我在这儿陪着呢。”

池冬连声道谢,挂了电话后,朝着山下的方向快步奔去。

又是一路辗转,池冬下车的时候干呕了几下。喉咙里阵阵发紧,可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她粒米未进,胃里空空如也,最终只吐出几口酸水,连带着胃壁都泛起一阵针扎似的疼。

现在也没时间去吃,池冬一心奔往医院。

为了省点车费,一路坐的公交,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晕车的难受劲儿让她好几次都想中途下车,可一想到病床上的奶奶,又咬牙忍了下来。

好不容易到了医院,想联系那位好心人问到确切的位置,但手机一直没充电,早已自动关机,池冬只好凭着模糊的记忆,在三楼的护士站询问。

得到病房号,又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往病房方向走。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疲惫像潮水般将她淹没,强忍住身体上的钝痛,一步一步向着病房行进。

这一层的走廊来来往往都是穿着病号服的老人在子女的搀扶下走过,墙边紧挨的长椅坐着不少来探病的人,既冷清又热闹。

池冬瞧着门上的号码对着找,终于找到房间,正要推门而入,门口椅子上抱着电脑的一个姐姐喊住她:“你是池冬?”

池冬停住拧开把门的手,扭头,目光落在对方身上:“我是。”

姐姐合上电脑放在一边,推了推眼睛:“你来了就好,我工作上有些事要急着处理得离开,我先把医生交待的事情给你说一下。”

池冬在她旁边坐下,认真倾听,记下每一个特别嘱咐的点。

·

该交待的已经交待完,这位姐姐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池冬询问医药费的事情:“姐姐,医药费多少钱?我先还给你吧。”

女生闻言,目光落在池冬略显局促的脸上,笑着问:“你应该还在上学吧?你家长没来吗?我跟她们联系就行。”

池冬连忙摇头:“她们工作忙,钱给我了。”

女生对池冬的话没多想,也没怀疑,将电脑收进包里:“行。我把卡号发你短信,你转给我就行。我赶时间先走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随时给我打电话。”

池冬认真地说:“姐姐,谢谢你。”

女生拿起电脑包挎在肩上,伸手轻轻摸了摸池冬的头,还细心地帮她抚平了被风吹乱的额发,语气温柔:“没事,举手之劳。走了。”

背影消失在电梯处,池冬站起身,吐出一口浊气,整理好表情才轻手轻脚推门而入。

病床上,奶奶正安静地睡着,脸色虽有些苍白,但呼吸平稳。她摔伤的右脚打着厚厚的石膏,被支架高高吊起,床边还挂着输液袋,药液正一滴一滴缓慢地往下滴。

亲眼看到奶奶安然无恙,池冬悬了一路的心才算彻底放下。紧绷的神经一松,积压了许久的饥饿与疲惫瞬间争先恐后地涌了上来,池冬揉了揉肚子。

她目光扫过病床边,发现放着一个蓝色塑料凳,想来是那位女生留下方便照顾奶奶的。池冬慢慢走过去坐下,卸下一身的重担,身体瞬间放松下来。

她没敢打扰奶奶休息,只是静静地盯着奶奶的睡颜发呆,心里只剩下踏实。

许枝花浅眠又觉少,没一会儿便悠悠转醒。

入目白茫茫一片,混着消毒水的味道,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自己在哪儿。

正欲起身才发现右脚动弹不得,隐隐作痛,许枝花倒吸一口冷气。这才想起来昨天摔地里的事。

池冬就着坐着的姿势眯了会儿,听见动静一下子惊醒,忙问:“没事儿吧奶奶?饿不饿,我去给你买午饭?”

许枝花听见熟悉的声才转头看过来,孙女顶着眼底的青黑和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坐在旁边,想来又是靠在车上背椅揉乱的。

池冬能找到这儿来,肯定是回了老家一趟,路上少不了一顿搓摩。

许枝花声音苍老得不像话:“好孩子,先睡会儿吧。奶奶不饿。”

今天来得早噢~~

推推预收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奶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