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愿世清平 > 第15章 冬月之宴

一愿世清平 第15章 冬月之宴

作者:度鱼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1:45:56 来源:文学城

侍从搬来三张案几,置于屋中央,婢子们端着八方被墨色帕子覆盖的漆盘,依序摆好。

不及开始,座中娘子大都抻着脖子不住张望,其中最夸张的,当属那名为杜英的小娇娘。

旁侧之人百般示意,她半点没看见,一心只好奇那些漆盘,瞧得半边身子都歪了出去。

座中诸位一开始也在猜测覆物,可慢慢地,都被这娘子吸引了去。

许是看够了,杜英回过身来,才发现大家都盯着自己,不由得心虚。

“我对射覆一窍不通,若是---”,她说着,声音却越来越小。

看她这样,在座的都明白过来,小女娘此前或是未有玩过这类游戏。

别允心下当即松了一口气,她过去甚少出门,也没有什么闺中密友,也不擅这些,好在今日生疏的不是她一人。

“可巧,还有我陪你呢,我也没玩儿过。”别允笑着同她说道。

清和讶异道:“姊姊竟未玩过?”

座下的百里音笑着道:“也无妨,两位不知,这闺阁中的射覆,自有另外一套玩法。不论,你是胡乱猜测也好,或是占卜忖度也罢,自凭本事即可。”

“若一轮下来实在无人猜中,还可提个字,或是一句话,以作启示”,光禄卿家的女儿接着说。

大家都附和着,只是打发时间的玩意儿罢了,无需紧张。

见娘子们都准备好了,便由太后身边的姑姑主掌着开始。

八张漆盘并未按照原先藏物的次序摆放,而是混序了重新放的,是故,现在谁也不知,哪个盘中是自己所有。

许是身上穿戴之物太过显眼,百里音的赤金掐丝莲花镯子、江小娘的鹿首金簪、苏娘子的荷包,还有孟氏朝颜的玉髓玛瑙串玉佩,均是顷刻便被猜中。

现下案几上还余四张漆盘,留待第二轮。

因是只有四方,大家便商量着,不用依着次序一个一个来了。

谁猜中了,直接说出来即可,由姑姑来分辨对错,若是错了,便不能再猜,只能去猜另外几方。

座中之人纷纷面露难色,做凝思状,唯有太后与一众侍女侍从,看着几人,饶有趣味。

就在此时,座中一位女娘拿出三枚五铢钱,掷于案上,复掷五回,以手指沾水在桌上画了一些横横道道。

思考片刻后,指着最右的漆盘开口道:“此物乃是一方手帕”,正是提议射覆的那位江氏娘子江知念。

姑姑笑容满面地上前展开那方墨色帕子,底下正是一方锦帕。

坐在她对面的小女娘杜英一脸的不可思议。

“江娘子,你原是厉害人物,竟瞒了我们这么久!我还以为,我若藏帕子,定无人能猜中呢。”

许是杜英的目光太过灼热,江氏不由得脸颊微红,“不过会点皮毛罢了,哪里算得上人物。”

别允也是第一次看人推演,颇觉神奇。

前面那一轮,还能凭借显眼的外相侥幸猜中,现余的这四个,从覆面上是一点也瞧不出来。

几位娘一通乱猜,结果谁也没有猜中,便干脆都不费那劲了,就等着看江氏一人推演。

江氏复施此法,道出最左侧盘中放的是一块金饼。

见此,别允侧过身,笑道:“清和,难怪大家都猜不中呢,谁能想到,竟会有人直接放一块金子。”

清和公主偏头看向另一侧,无视别允的戏弄。

“姊姊怎就知道是我放的呢,说不得,就是姊姊自己放的,再不然,兴许是皇祖母放的。”

太后闻言大笑道,“真是个憨憨,阿允尚未指名道姓,你怎的自己就露馅了呢?”

清和佯装生气,噘噘嘴,不予理会,叫座下江氏继续。

江氏正襟危坐,抬手卜卦。

她呼吸渐渐沉重,眉头愈发紧蹙,众人都不敢出声免得叫她分神,光盯着她看,不觉眉眼随之而蹙。

太后在上面看着,更觉有趣,苍白的面上也添了些许颜色。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江氏紧蹙的眉头半点也未松散,嘴巴里面念念叨叨。

“艮为山,兑为泽。山泽损?山泽睽?”

又过了半盏茶,江氏长叹一口气,像是实在推不出来,便放弃这物,又重新掷钱测算起另外那一物。

与此同时,旁侧静静坐了半晌的孟氏朝颜动了起来,只见她展开左手掌心,拇指于其他四指之间不断来回。

在座的几位娘子,连同旁边的侍女侍从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江氏收起五铢钱,仰天叹气道:“余下这两个实在高深,我算不出,右侧尚且知道是同山水有关,左侧那物,却是半点头绪也无。”

那边孟氏也收了手。

“中通外圆,有缺之物,当是枚镂空雕刻的玉佩。”

闻言,一众人等朝漆盘望去,姑姑展开覆帕,正是一枚海棠花佩。

太后扬眉问道:“你是如何知晓的?”

孟氏不卑不倚地答道:“回太后,朝颜家中有一兄长,自幼爱书,尤爱钻研易经诸类,耳濡目染之下,便也知晓一二。”

太后夸赞她聪慧玲珑,依言将海棠花佩赏赐给她。

座下几人脸上神色各异,有愤愤的,有艳羡的,亦有平平的。

便只剩最后一方漆盘了,在座众人都拿到了自己藏物,除了别允,故这最后一个正属她所藏之物。

眼看隅中已过,座中几人饶是各尽其能,也无一猜中。

别允请姑姑揭示此物,姑姑展开覆帕,其下却是什么也没有,众人恍然大悟。

清和借机还嘴“姊姊巧思,可是叫我们一顿好猜。”

推演掐算那两人也是为之懊恼,原来当中空有一个念头,难怪怎么都算不出来呢。

别允也是这下才知道,射覆,向来覆之有物。

难得同这么多人玩耍一回,却因这个无形之物,有些自惭形秽。

别允嘴上说着下次必是不会了,心里却因羞赧咚咚跳个不停,脸颊也染上一层艳霞,笑得讪讪。

清和瞧这姊姊如此不经逗,在旁掩面偷笑,同太后问道:“皇祖母,坐了这许久,可要清和扶您去歇息歇息?”

太后回道:“也可”。

于是众人起身行礼告退。

两个孙女一左一右搀着太后回了寝殿,清和伺候着净手,别允去准备药膳,如此其乐融融,任谁看了都只觉心头熨帖、如沐春风。

侍候老太后歇下了,两姊妹相约去花房观赏今冬初绽的腊梅。

房中,梅姑姑在给太后捶腿揉肩,看着太后这几日眼见得心情越来越好,便笑着说道:“这别小公子,可是真是个有福之人,自她来后,娘娘的身体愈发健朗了。”

太后叹口气,答道:“那孩子啊,我真希望她是个有福的。以前养在我身边的时候,多活泼啊,整日上蹿下跳的,一点儿也不省心。如今那般娴静懂事,却叫我心下不安。”

语毕,抹一把泪。

姑姑私心里认为,女公子乖巧的模样,有七八分像了荣华长公主,但怕勾起太后伤心事,还是想着不说为好。

便取了帕子递给太后,安慰道:“好在是将人接过来了,老奴瞧着,小公子近几日开朗不少,笑容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太后感叹道。

那厢,二人走到了花房所在的疏春苑。

满园金梅,二人用着金盏银台中的清茶糕点,及至未时尽兴,才开开心心地道别回宫。

回到房中,别允令婢女备好纸笔,将刚刚从疏春苑带回的几只腊梅落入瓶中,后提笔写信。

告知管家德叔对于猎户俩母女的安排,又跟紫苑说了自己一切都好,将信折了封好,交代婢女送到长公主府去。

抬手抚过蜜蜡色的花瓣,心里想着,云州的曼陀罗也该盛开了吧。

她生辰前后,正是曼陀罗的花期。

云梦她的院中就有一颗,往年,她常常一个人伏在阁楼上,看赤红色的花一朵朵地缀了满树,灿如云霞,满院生辉,若是有一场秋雨将花打落,便铺得满地都是。

自己走时,父亲曾说秋收之后便来安平,现在看来,应是随口所言。

无事!她心想着。

她习惯了分离,所以不懂这一枝花中暗含的隐喻。

那是依赖,也是思念。可惜,她还不懂!

到了冬至,风雪越发凛然。

冬至大如年,这几日宫中处处洋溢着喜气,就连侍卫侍女,都在今晨换上了新装。

经过月余的休养,太后的身体日渐好转,腰上见骨的伤已经结出一层厚厚的痂,但还是疼痛,因此缺席了今日的祭祖大典。

别允陪着老太太在长乐宫偏殿药熏,扶着她趴到榻上,婢子将涂满药膏的垫布铺在腰上伤处,别允再拿着点燃的艾香缓缓熏炙。

忽听太后说道:“阿娇,今日祭祖大典,你为何不同清和她们一起去,祖母记得,小的时候,你最喜欢这些热闹场面了。”

别允愣怔片刻,心想着,自己现在更喜欢人少的地方,毕竟,上次人多时候闹出的难堪还历历在目。

她其实不在乎参不参加什么典礼,况且,也没有宣她的旨意。

“是吗?”

她装作不知,将手头的香灰落到旁边的香炉里,接着说道:“外面天寒地冻的,阿允觉得,不如在屋子里陪着外祖母好。”

太后笑了笑,转过脸去,若有所思。

药熏之后,宫人传来午膳,还未动筷,就听到外面侍卫给清河公主请安的声音。

清和今日一身金钗赤衣,亦是一身喜气,快步进门。

“清和给皇祖母请安,姊姊安康!”

太后笑她:“这个时辰,请的哪门子安呐。急吼吼的,怕不是来找你姊姊的吧!”

清和亲密地挽过太后,说:“祖母,这个时辰,请的当然是午安呀!”

又瞥了一眼别允,说道“还是祖母最懂我,父皇同几位大臣去田间勤农,舅母和百里姊姊邀了我去府中赏花,我便想带姊姊一道去,况且母后也有交代,要我多陪陪姊姊。”

说罢,一脸殷切地看着别允,别允则是犹豫地看向太后。

虽然她不大想出门,但对于清和这个妹妹,她总是很难开口拒绝。

文中涉及易经,六爻,占卜,均参考百度百科。

冬至祭祖等节气相关参考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冬月之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