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瞬间的缘 > 第2章 第 2 章

一瞬间的缘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峥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5:24:30 来源:文学城

在小学三年级时的这一场梦,也许对杨东鸣一生的性格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在那样一个年代,虽然潜意识中有对异性的一种天然的、发自本性的好感。但是,从传统的道德层面看,又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因此,从这样一个梦开始,杨东鸣似乎开始故意拉开和异性的距离。在路上碰到相熟的女同学装着看不见,尽量让老师在安排座位时和女同学分开坐。即便与女同学坐在一桌,也故意拉开相当的距离等等。说病态也罢,说不正常也罢,杨东鸣就是这样做的。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时间长短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大概二十岁之前是一个阶段,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个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一个阶段。而六十岁之后是另外一个阶段。从对时间的感受来看,二十岁之前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好像一年到头会等很久,特别是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对春节的盼望更是拉长了这个过程。过程虽然长,而一旦过去,又觉得是一眨眼的功夫。二十岁到四十岁期间,便觉得时间逐步的变快,一年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时间更是飞快地流逝,一眨眼的功夫就是一年。

杨东鸣的年龄一天天增长,从小学、初中、高中这样一路走来。而那个叫祖可的小女孩却始终印在杨东鸣的内心深处,难以抹去。而与祖可之间的交集,也可以说是分分合合。

小学之后,杨东鸣便与祖可分开了。准确地讲,杨东鸣的成绩要好点,考上了重点初中,而祖可仅上了个一般初中,而说起来,都是乡镇的中学。

杨东鸣读书的那个年代,不像我们现在,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区。恰恰相反,在一般的地方,往往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反而要高一些。这不一定是因为教师的水平高,而是那个年代特殊的评价机制。那个时候评价一个初中办得好不好,是要以中师、中专的升学率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指标的。作为农村的孩子而言,读中师中专就相当于有了一个铁饭碗。因此,农村的孩子为了实现鲤鱼跃龙门,往往比城市的孩子更加努力。同时,城市的孩子选择上高中,今后考大学的也相对多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初中的中师中专的上线率就高于城市的初中。

那时的农村初中条件非常简陋,就是几间平房。住校的学生都是很多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上下铺的木床紧挨着排在一起。吃饭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带米,用饭盒在学校的食堂蒸。当时没什么蔬菜可言,都是学生每周回家之后,家里面炒一大碗咸菜,装在一个玻璃瓶子里边,带到学校后吃六天。条件差一些的,或者没计划好的,没有菜仅吃白米饭的情况也不少见。

杨东鸣考上了当时整个区的重点初中,平时与父母分开,过上了住校的生活。

那时的学习负担并不太重,主要是一些基础课。当然,初中之后,仍然有新的班花出现。但这新的班花并未在杨东鸣内心泛起多少涟漪。这也许是因为祖可的原因吧。人们都说初恋的感觉是最甜蜜的,杨东鸣与祖可却连手都未牵过,算什么初恋呢?而且当时年龄还那么小。但人就是这么奇怪,哪怕是一种幼稚的单相思,只要他自己在内心深处认可是一种恋爱,便也具有了初恋情结。

一上初中之后,由于年龄的增长,逐渐进入了青春期。因此,小学时候的那种朦胧的恋爱情愫也逐渐地现实化起来。而杨东鸣所在班级便渐渐有了一些恋人。比如杨东鸣小学同一个班的严小红,就和一个叫魏大军的男生有了一点小亲密。

这些在自己看来很隐秘的事情,那注定是纸包不住火的。因此,不久就被发现了,并举报到老师那里。

杨东鸣所在的班级是优生班,是作为考中师中专的重点来培养的,配备的师资力量在当时也是最强。因此,老师是绝对不允许有早恋这种情况发生的。事实也是如此。

老师当即作出决定,把魏大军和严小红分开。魏大军成绩好一点,便留在这个优生班。而严小红本来成绩都一般,到这个班带有一定照顾性质,因此就调整到另外一个班去了。

老师认为这样的处理可能能让两人消停了。殊不知,这个年龄的男女生都有了一种逆反心理,越是不让他做,他越要做。老师本来计划请家长配合教育,结果还没请家长,严小红的父亲就找到了学校。

“为什么把我的女儿调到另外的班级?我也听说了,说我女儿谈恋爱。他魏大军算个什么东西,凭哪一点配得上我女儿?为什么不把魏大军调走?”

严小红的父亲这样闹腾,是有他的底气的。其底气不在于他本身在镇上做小生意,而是他哥哥是区上教办的领导。当时的教办是负责整个区的教育的,所以校长当然不会轻易得罪。而严小红能够分到优生班大概也是因为这种并不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样一闹腾之后,对权力的畏惧终于起了点作用,又把严小红调回了优生班。但一再警告,不要再谈恋爱。

为慎重起见,班主任马老师专门到魏大军家里走了一趟,那时也叫做家访。

魏大军的家离学校较远,大概有十多里的路程。因此,就选择了周末与魏大军一同去。

魏大军的成绩在班上还是挺靠前的,与杨东鸣等人都是作为中师、中专的重点苗子来培养。如果不是这个原因,考虑到严小红的背景,也许一开始就会将魏大军调到其他班级去了。

一路上,马老师又开始给魏大军做起了思想工作:“大军哪!我不是说你,你这样的成绩稍稍努力一下,就能考上中专,就能达到跳出农村的目的,这是多么好的前程呀!你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

那个严小红有什么好?就是家里钱多一点,穿得光鲜一点罢了,其实人也不漂亮。有了好的前程,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找不到?千万不要因小失大,知道吗?”

对于马老师的教诲,魏大军一言不发。

的确,他的家里很穷,甚至连每周带的腌菜等下饭的东西都没有,很多时候只有吃白饭。而严小红就不同了,他父母在镇上做生意,本就是开饭馆的,严小红带的腌菜很充足,有时,甚至他父母还会把一碗肉之类的东西带到学校来给严小红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