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宜居行星生存直播 >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意外发现

回到无人机的镜头中,姜祎成的情绪已经基本稳定了。此时二橙还在用白色颜料装饰它的瓶瓶罐罐,而昨天画好的陶碗上颜料已经完全干了,呈现出细腻的银色。

二橙的绘画内容除了姜祎成的营地之外,还有几种“蓝珀”本土动物,与那位发现“蓝珀”的星际探险家笔记上的形象如出一辙。由此可知,或许二橙的部落就依赖捕猎这些动物维生。除此之外,画面上还有一些特定种类的植物,大概代表着部落采集工作的重点所在。

狩猎采集部落的成员,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物学家”①。姜祎成毫不怀疑,二橙认识的人本土物种肯定比之前发现这里的探险家简佚更多。本来她还想让二橙出一个“蓝珀本土物种画册”之类的东西,然而一想到在这里形成的知识产权都不属于自己,顿时也没有类似的心思了。

简佚的笔记也很敷衍,可能就是因为人家早就知道了,在系外宜居行星发生的一切都与他自己无关。

“按照以往的惯例,今天应该是换营地的时候了。”姜祎成对她的观众们说道,“给新朋友们解释一下儿,通常情况下野外的资源分布不可能非常密集,每个地方足够供给我们生存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要在一处资源耗尽之前,就得找到下一个建立营地的位置,这样才能维持我们在系外行星野外的‘可持续发展②’。”

“当然,还是那句话,本频道的所有决策都建立在要在系外宜居行星较长期生存的前提上,而对于大家来说千万不要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模仿。如果大家万一发生了在系外旅游时迷路的情况,务必要立刻与外界取得联系寻求帮助。看求生科普节目是一种娱乐,但是生存危机发生在自己身上可就不那么好玩儿了。”

弹幕:一橙为那极个别的达尔文奖③候选粉丝操碎了心[哈哈]

弹幕[黄色]:一橙的频道还好,因为才做了两年,以前的极限运动和杂技频道很多人模仿……

弹幕:应该让他们先做智商测试,高于50才能看[滑稽]

“而如果要换一个新的地方,我们要考虑的还是生存四要素——水、火、食物和庇护所,也就是一个带‘盖儿’的地方。”姜祎成捡起一根叶柄在火堆里慢慢点燃,“现在空气干燥,火种很容易解决。而今天二橙收集到的这些跳跃足,对于小肠菌群的消化能力而言也可以维持两三天左右——我把它们煮熟了挤掉水分用叶片包起来,希望这样可以防止变质。”

“因此现在关键的因素就只有水和‘盖儿’。只要还有周围这些大型植物,我就可以用石英片砍下叶片做棚子,但是水源是一个问题。这个天然水井应该是地下河流与地表最接近的地方,而如果我们前面这座山丘是陨星山,那么地下河流必然会被在此处拦截。河道会绕过山丘,因此在山丘周围还可能有另外的井口。”

“关键是我们怎么找到其他井口。”姜祎成伸直手臂,举着拇指闭上左眼,而后又闭上右眼,“估测这里到山脚离得最近的一点,应该有四十米左右④。”

之后她转向左侧山体的边缘,重复了以上操作:“左侧切点距离此处至少有二百米。”

又转向右侧山体的边缘:“右侧切点距离差不多也有二百米到三百米。”

“因此可以假设山体底面是圆形——对于坠落在行星表面的小行星而言,这个形状也是最常见的⑤。”姜祎成简单地算了一下儿,“距离最近点四十米,两侧距离切点二百米,那么这座山丘的半径大约是四百八十米,也就是直径大约一公里⑥。”

弹幕:等等,这是咋解出来的?从200米到480米?

弹幕:前面的,解析几何了解一下……

弹幕:平面几何解三角就能解出来吧[汗]

弹幕:解析几何可还行???

“围绕直径一公里的山体走一圈儿,按照我在这里的步行速度,大概需要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这还是非常值得的。要注意的是,在野外环境下需要格外关注时间。在当前的温度下,我每小时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大约会损失整整一升水,并且消耗五百千焦的能量。如果水分和食物弥补不了消耗,我们就只能通过减少活动来延长已有资源可以维持生存的时间。”

“或者也有可选的其他方法,就是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活动。在蓝珀虽然清晨和傍晚温度适宜又有光照的时间很短,但如果能利用起来,也可以做不少事情。”姜祎成又说道,“不过我现在的饮用水供给还算充足,因此在白天的高温中花一个小时,绕山体一圈儿还是负担得起的。”

姜祎成把点好的叶柄火把插在地上,用二橙新做的陶水壶灌了一壶水,试了一下儿并没有漏。于是把直接从天然水井里打出来的水倒掉,把过滤煮沸过的饮用水用叶片锅灌进去。而后她捡起火把,拎着水壶走出了营地范围,后面二橙也跟了过来。

“二橙,你要跟我一起去找‘新家’么?”姜祎成用拿着火把的手背蹭了蹭二橙头上柔软的片状结构。

从二橙嘴里发出了一串富有节奏感的“吟唱”,当然具体有什么含义还是姜祎成听不懂的。

姜祎成原本打算顺时针绕山体一圈儿,然而二橙来到山脚下时,却不由分说直接沿着一条较缓的坡道往上爬起来。看来它是理解错了姜祎成的意思,不过看它如此笃定地往上爬的样子,倒是让姜祎成有些好奇山顶上有什么东西,能对二橙产生这么强的吸引力。

二橙爬山的时候动作有些笨拙,显然它的种族也并不适应在山上生活,但是它却像是认识这条上山路径的。姜祎成想到,它翻过这座山丘逃离那些鸵鸟般的野兽时,大概就是走了这条路。而这一次她跟着二橙重新上山,大概会见到它逃跑时看见过的东西。

二橙逃跑时能看见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呢?姜祎成一边踩着植物硬化而在山体上形成的凸起,一边有些好奇地想到。对于二橙来说,稀奇的应该就是各种资源了吧?然而在这样的陨星山上存在水源的概率很低,而如果存在某些对于二橙而言可食用的动植物,那对于姜祎成而言却是不可食用的⑦,因此倒没什么特殊的价值。

然而当她爬到山顶,看到那个平放在山顶平台上的东西时,却惊愕得愣在了当场。

那并不是什么自然资源,甚至也不是“蓝珀”本土物种的创作,而是真真正正的、“文明”的产物:一副用金属制造的棺椁⑧。

姜祎成的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二橙或许不知道这玩意儿的来历,但是任何一个太阳系公民都能看得明白,那套棺上用镭射漆写着“远航飞船设计院”七个大字,显示出它曾属于一位来自太阳系的星际探险家。

————————————

注释:

①狩猎采集社会的成员能够认识数千个本地物种,能够向做野外研究生态学者提供很多关于当地物种的信息。

②“可持续发展”本身是用于形容经济增长模式的概念。

③达尔文奖(Darwin Awards)旨在纪念那些“通过死亡或绝育把自己从人类基因库中选择掉而对人类进化做出贡献的人”,其中主要的评判标准包括“无繁殖能力(Inability to produce)”、“出色[格外愚蠢的判断](Excellence)”、“自我选择(Self-selection)”、“成年(Maturity)”和“真实性(Veracity)”[以上来自维基百科词条]。由此可见,“达尔文奖候选”是对于“极端致命白痴”的一种调侃说法。

④此处使用“拇指测距法”,是一种利用视差估测距离的方式(因为是初中内容,此处不进行详述)。

⑤此处主要是因为陨星降落时与大气层发生摩擦,形状被磨损得接近球形。对于这一尺度的铁质小行星而言,形状因引力存在而偏向球形的影响并不明显。

⑥r^2 200^2=(r 40)^2,解得r=480。

⑦此处是因为姜祎成服用的复方菌剂在早期适应了特定的几种食物后,菌群被人为进行了选择,此时已经逐渐丧失可消化其他类型碳骨架有机物的潜能。因此为避免发生摄入大量不可消化物质的情况,在系外宜居行星一旦选定了某类生物组织作为食物之后,就需要一直摄取相同的食物。

⑧棺椁:分为“棺”和“套棺”,前者主要用于容纳遗体,后者套在前者之外,其中可能容纳陪葬品。棺椁在封建时代是入葬礼仪的一部分,人死后有“椁/套棺”是其生前身份地位的象征。

北京又发现了一些新冠感染者……

当真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捂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意外发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