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瑶清的求职非常顺利,在秋招时就已经成功拿到了offer,公司在北京,各方面的待遇都挺好。
因此江瑶清答辩结束后,江瑶浪也提出了离职申请,现在就等着毕业典礼结束,然后两人一同返回北京。
剩下的时间不算多也不算少,勉强还能有个二十天,出去玩吧,江瑶清学校里还有事情,一个人也没意思,但留在家里闲着更没意思,江瑶浪烦了两天,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出去走走。
于是他开始浏览帖子,准备通过网友的推荐,选出一条自己喜欢的旅游线路。
也就在这时,江瑶浪刷到了一篇支教日记。
分享这篇日记的帖主写得真情实感,极为打动人,详细地描述了她在支教过程中的收获与感动瞬间,一下子就引起了江瑶浪的兴趣。
支教。
江瑶浪想起了大一的暑假,那时候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他们去到一个小小的村子,来到一所小小的学校,真的很小,没有宿舍,他们被分在村子里的老人院,却也只能住在二楼的客厅和杂物房,地方不大,但干净。
村里还给他们提供了两张床垫,江瑶浪和另一个男生自觉地让出,铺着凉席肩并肩地挤在杂物房,也幸好是夏天,他们也没那么讲究,几乎是枕着书包盖着外套就凑合了一夜又一夜。
那个男生叫什么,其实江瑶浪已经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洗手间的水管会在每天半夜准时炸开,哗啦啦地漏水,往往是客厅里的女生们先察觉,四声惊呼此起彼伏,然后大步跑来敲开他们的房门。
于是,江瑶浪就会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发去修水管,其实他也不会修,只是用透明胶缠两圈,确认当时止水了以后,就又睡眼惺忪地晃着回房睡觉。
然后,小孩儿们就会在天亮没多久后,叽叽喳喳地挤在老人院楼下,对准二楼的窗户喊他们起床,早上喊,午后也喊,非常准时。
十八岁的江瑶浪还是有点起床气的,被叫醒后会嘟嘟嚷嚷些抱怨话,内容大多是睡不好觉之类的,但身体倒是很诚实地飞快收拾好,拿起教案就跑向等下楼下的学生。
那个暑假,江瑶浪收获了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
所以,在看到支教分享帖后,江瑶浪心动了。
可他也清楚,能找到适合他的项目希望不大,因为他只有二十天,不过江瑶浪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打出关键词开始搜寻。
反正现在也没事干,万一真能让他找到呢,对吧?
对的。
江瑶浪很快就找到了适合他的支教项目。
发起组织名为“北京小瑶公益基金会”,它正在长期招募愿意前往“小瑶希望学校”协助教学的志愿者。
它为有意向报名的爱心人士提供了多样时间、多种地点,看起来很靠谱。
可江瑶浪总觉得怪怪的,不管是名字还是过于自由的时间地点。
所以他很谨慎地先查证了一下这个基金会的真伪,又看了下由它发起的公益项目的成果与评价。
结果显示,这个基金会还真的就这么好,不到两年已经全额捐赠了超过六十所希望学校,有小学有中学,遍布全国。
除了教育助学,它还会为困难患者就医、因自然灾害这类突发事件遭受损害、困难家庭等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救助,小瑶基金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哪里有需要它就帮哪里,首当其冲出钱出力。
江瑶浪放下了半颗心,然后找到工作人员进一步咨询,在进行了详尽的沟通外加仔细阅读了工作人员发过来的资料后,江瑶浪剩下的半颗心也终于稳稳落下。
他很快提交了报名问卷,有点紧张地等待审核结果。
一天后,江瑶浪收到了通知结果的电话与短信,告知他成功入选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江瑶浪迅速添加上跟进后续工作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填写了一份更加详细的资料收集表。
需要填写的资料中,有一项是志愿者的收款账户,江瑶浪有点疑惑,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别说只有十天的短期支教,哪怕是一两个月的,基本也都是没有补助的,所以他主动进行询问。
负责人让他放心填写,并给出解释,小瑶基金所有的支教项目都会为志愿者们提供一定的补贴,短期的会少于长期,虽然不多,但都会有。
江瑶浪更觉意外,但他现在其实已经不缺这几百块了,所以又问负责人能不能将他的补贴转为捐赠物资,一并带去学校。
短暂等待后,负责人回复他可以,他先是感谢江瑶浪的善举,又说明物资的采购和运输需要由基金会统一进行,后续会给他提供相应的明细与捐赠证书。
江瑶浪当然没意见,负责人给出的回复也让他对这个基金会的好感更上一层,不论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吧,但确实是有在办实事,有在帮助人。
*
行程已经确定,江瑶浪先和江瑶清交代了一下,在完成线上培训后,他提着行李落地广西,与参与本次支教活动的负责人与同伴会合。
线下集合完毕,负责人又给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结束后带着他们上了大巴,大巴越驶越偏,越驶越深,载着他们来到了镇上的小瑶希望小学。
在他们抵达前,正副校长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刚一下车,就给他们送上了鲜花。
“欢迎你们的到来!我姓何,叫何咏心,是这所希望小学的现任校长,”何校长逐一和他们握手,“我身旁的是副校长洪子华。”
洪校长同样热情,边握手边问好:“你们好,你们好,欢迎你们!”
迎接过后,何校长带着他们前往宿舍放置物品,她边走边解释:“学生们都在上课,所以只有我和洪校迎接你们,招待不周,望见谅。”
众人自然是连连摆手,忙说不介意。
江瑶浪很喜欢这样的安排,他们本来就是来帮忙的,又怎么能因为这一点小事而影响学生们的正常上课呢?
然而接下来何校又说:“虽然学生们不在,但他们非常欢迎,也非常期待你们的到来,送给各位的花束都是由学生们准备的。”
“不算精致,但学生们都很用心,希望各位喜欢。”何校笑笑。
闻言,江瑶浪很是惊喜,刚才他就注意到了这束不大的花,都是些开得烂漫的山花,没有任何名贵花材,但却更显生机勃勃,包扎的学生显然非常认真,色彩和谐,包装纸平整,连蝴蝶结都分外标准对称。
“好棒啊,这些孩子们。”江瑶浪忍不住出声夸赞。
何校和洪校都听到了这句表扬,脸上尽是骄傲之色。
学校给他们准备的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配置好了相应的床上用品与纸笔文具,宿舍有独立卫浴,很新,很干净,远超江瑶浪的期待。
从宿舍出来后,两位校长带着他们逛校园。
这所小学不算大,现有六个教学班,每个班级即为一个年级,六个年级共计一百三十一名学生,专任教师十五名,配有专门负责安保与食堂运营的人员。
学校的基础设施很齐全,配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卫生保健室、音乐教室等功能场室,标准级的篮球场和足球场各有一个,图书馆、食堂和宿舍都是独立的一栋。
“这所学校的配置真的很不错啊,各方面都很好,而且很新。”同行的一位女生忍不住夸赞。
“是的。”何校点头,“小瑶基金很大方,给我们的配套设施都是又新又好的,同时会很快满足校方提出的需求。”
他们正好走到图书馆门前,安保人员正在卸货的货车与门口之间往来搬书。
何校指向那些书:“上周,我提交了一份孩子们想看的书单申请,今天他们就把书运来了,而且比我们需求的要多得多。”
“小瑶基金真的是帮了我们很多啊。”洪校也感叹。
正好提及小瑶基金,何校就把他们带到了一面的涂鸦墙前,上面画满了文具、篮球、书本、自行车、跑鞋、娃娃等用品,可以看得出画画的人很用心,简单又重复的图案他也能画得多样多彩。
何校为他们介绍这面墙的来历:“这是基金会的一个主要负责人在学校建成的当日画下的,看起来很杂乱是不是?”
“但这些都是学生们最想要的东西,当时他就蹲在这里,拿着画笔,问学生们想要什么,学生们说一个,他就画一个,重复了的也画,画完了以后,他就把学生们的愿望全部实现了。”
“不止我们小学,所有由小瑶基金捐赠的学校,他都会这么做。”何校评价道,“是个好人啊。”
“是企业家吗?怎么没见到过相关的宣传?”有人问。
何校点头笑了下,说:“他的事业非常成功,他本人却非常低调。”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他,毕竟这是多好的宣传素材,可他是这么回答我的,”何校为众人解惑,“他说,他做这些,只是为了他自己,他很自私,所以不值得被夸。”
在这一句话后,下课铃被敲响,于是何校摇摇头,换了话题:“好啦,就不多说他了,我们去见见学生吧。”
小瑶希望小学把学生们教育得很好,孩子们脸上漾着健康的红晕,眼中虽然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但很守纪律,在老师没有允许前,只是安安静静地望着他们。
而在他们逐一介绍完自己后,学生们更是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看着讲台下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江瑶浪忍不住笑了又笑。
他是真的真的,很喜欢看到这些活泼开朗的小孩儿。
他也真的真的,很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再多做些什么。
神笔老单[墨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第 5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