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洋人在大清 > 第3章 第 3 章

洋人在大清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悄然花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4:40 来源:文学城

“你就是汤若望的侄孙女?”对面青年问道,表情温和,眼神中带着几分打量,语气倒也算是和善。

唐晴笑道:“对,若这个汤若望,是写了《进呈书像》、《主教缘起》的汤若望,那他就是我的大祖父,我祖父曾经收到过他的信,知道他要编纂这样的书,还曾给他提出过建议。”

顿了顿,唐晴补充道:“这些信件,我本来是带在身上的,可后来我不知道怎么就出现在那个村子里,行李也全都消失不见了。”

“你说你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出现在那村子里的?”对面青年又问道,唐晴点头:“我记得我遇见了风暴,天色阴沉沉的就像是一座山压了下来,风卷着船,我差点儿以为自己要被卷到天上去了,很快周围就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了,直到一声炸雷,伴着闪电,我才发现我站在了地面上,出现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唐晴摊手:“后来的事情,估计你们也都知道了,就是被送到了衙门。”

纳兰公子压低了声音用满语说道:“奴才以前曾看到一本书,说的就是民间奇事,有那海上的传说,也是遇见风暴,随后就被风暴送到了别处,西洋那边也流行海神的说法,说那海上的风暴是海神出来了。”

唐晴听不懂,她没学过满语。她上辈子做的是类似于经纪人的职业,但手底下带的并非是小明星,而是网红。网红要流量,就需得有一方面突出,她也需得帮着设计一些视频脚本之类的。

她接触过一些清朝的知识,是因为她手里有个网红是以解读大热后宫剧出道的。

但是,后宫剧说的也是汉语,她对蒙语和满语,也只是听说过,知道有这种东西的存在而已。

这会儿听不懂,就低头研究桌子上的东西。

青花瓷的茶壶,搭配了六只茶杯,竹木的筷子,粉白的花瓶。

“你会些什么?”对面青年忽然问道,唐晴眨眨眼,犹豫了一下:“会翻译英语。”

做翻译大概能赚点儿钱吧?但好像康熙本人就是个能说好几国语言的天才,他自己大概是不需要翻译的,理藩院……想多了,官场怎么能有女人呢?

大清又是禁止传教的,她总不能翻译些经书。

康熙又问道:“汤若望已经故去,你若是不打算回英吉利,留在大清,你打算如何生活?”

问到点子上了。

唐晴片刻才说道:“我会做些西洋点心,我想开个食肆。”

蛋糕这些常见的她都是会做的,不常见的,她也有所了解,大不了就慢慢研究嘛,日子那么长,总是能做得出来的。

做不出来也没关心,一招鲜吃遍天,一样东西做到极致,照样能赚大钱。

纳兰公子眼睛倒是亮了:“西洋点心?要不要先做来尝尝?”

唐晴无语了一下,顿了顿才说道:“需得要烤炉,还要发面……若是纳兰公子不嫌弃,明天我先找人做个烤炉,过两天我做好了再请纳兰公子品尝。”

纳兰公子笑眯眯的看青年,青年顿了顿才点头:“好,我和你大祖父……也见过,我很是欣赏他的才能。”

汤若望曾帮明朝铸造过火炮,还曾写过一本《火攻挈要》,包括了整个欧洲十六世纪最先进的火器知识,这本是现如今康熙都还时常翻阅。

火器这东西若是用得好,那真是神兵利器。

但同样的,火器的铸造并不便宜,前朝曾花费了许多钱财在这上面,还组建了神器营之类的存在,怎么说呢,威慑力是有的,武力值也够高,最后却是因着没钱,无力后继,神器营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所以康熙看重这本书,钻研这本书,却并不倚重这本书。

大清是马背上得天下,饶是强大如前朝,不也被大清拿下了吗?所以大清立身的根本是马上功夫,而不是这些火器。

当然,若是有好的火器,他肯定也要,必得占为己有。但若是没有,他也并不强求。

再就是汤若望写的《时历法》,本朝现在一直在用的,这也是汤若望的才能,康熙对于有才华的人,是很欣赏的。

“你是他的堂侄女儿,看在他的面子上,以后你若是有什么事情,也可找……纳兰。 ”康熙说道,算是对汤若望之前被下牢的一种补偿吧。

他本人已死,这种补偿也只好落到他的亲人身上。

至于是不是真的亲人……汤若望都死了,冒充一个死者的亲人有什么好处?难不成就为了占据一个南堂?

南堂是教堂,也并非长久宜居之地。

再者,就算是唐晴有什么目的——放在京城盯着,时间长了,也总会知晓的。

康熙说完就起身,纳兰忙对唐晴说道:“我们就先走了,我一会儿派人送你回去,给你留个信物和地址,你若有事儿,只管找我。”

唐晴忙问道:“我那身份文书……”

纳兰公子笑道:“回头我帮你问问。”

说完就随着康熙一起出门了。

唐晴看人走了才微微嘘口气,压力有些大,生怕康熙一言不合就要她脑袋。或者发现她是假冒之人,将她五马分尸。

她没敢在屋子里多停留,这样的酒楼,她现如今还是消费不起的。

出了门下了楼,就找小二打听做泥瓦活儿的人:“我想弄个烤炉,不知道上哪儿找这样的人。”

小二真知道,他们酒楼里有烤鸭,做烤鸭也需要烤炉啊。

唐晴拿了几个铜板道谢,小二也没嫌弃,给她指点了道路和姓名。

唐晴找过去,匠人正好在家,听她描述了一番,点头:“能做,不过,工料是我们出还是你自己出?你自己出的话,我们只算工钱,要八十个铜板。工料要我们出的话,得做完才能结算。”

唐晴忙笑道:“我没有料子,得你们出工料。”

“那成,我现在就跟你过去看看。”匠人是个利索的,当即就要跟着唐晴一起去看。

唐晴犹豫了一下才笑道:“我现在住在南堂,只我一个人住,倒不好直接请你过去,若是你家里还有人……”

匠人恍然大悟,喊道:“孩子娘,跟我一起去吧,这姑娘是自己住。”

里面很快出来个妇人,靛蓝色的衣服,倒是干净没补丁,头上还有一根银簪,估计算是这年代比较有钱的人了。

她是个很热情的,上来就笑道:“姑娘瞧着是个洋人?西洋来的?难怪住南堂,不过南堂那边能住人吗?以前那里的洋人被送走之后,南堂就被封了,你住过去,衙门不问的吗?”

唐晴有些招架不住这热情,片刻才笑道:“是衙门安排我住的,大嫂贵姓?”

妇人没回答,先转头看自家男人:“哎哟,看着是个洋人,没想到说话是咱们京城人啊,就是这口音有点儿别扭,有点儿生硬。”

唐晴是标准的普通话,京城口音嘛,儿化音,带着点儿圆润。

男人冲她瞪眼:“人在跟前呢,少说话。”

又赶紧给唐晴赔笑:“对不住,我这婆娘就是个嘴上没把门的。”

“没关系,我想找大嫂打听打听,咱们要是买水买柴火,还有买菜这些,该上哪儿买去?”唐晴赶紧岔开话题,带着这两口子往南堂去。

大嫂热情说道:“看你想不想省事儿,想省事儿呢,找咱们街上有个叫张虎的,和他说一声,每天有柴火和水送上门 ,一担柴和一罐水比你自己去卖贵一文钱。你要想省钱呢,就去南市买,这街道出来往南边走,南市门口有卖水的卖柴火的,也有卖菜的,柴火和水都可以给你送上门。菜就需得你自己拎回来了。”

南市也就是个大型的市场,除了柴火水,还有各种肉类蔬菜,各种生活用品也有。

“还有啊,张虎也管掏粪这活儿,你要掏粪,告诉他一声。”说着话,大嫂就抬手指了一下:“这家就是张家,张虎是他老二儿子。”

顿了顿,补充道:“张家是甲长。”

甲长和里长差不多,不过乡下是叫里长,城里是叫甲长,里长是管着三五个村子,甲长呢,就只管着这一条街。

唐晴赶紧点头,回头户籍下来了,得先来甲长家拜访一下,这是人情礼仪,少不了的。

很快到了南堂,唐晴就先领着匠人去厨房那边看:“我想做个这么大的烤炉,要抽拉的,下面有铁板能拉出来能送进去,铁板上面得有一个铁框子,方便我放东西,不用明火。”

明火的话就是烤炉下面开口子,让火气火光透进来,不用明火就是跟砖窑一样,将火封在下面。

明火容易烤出来焦皮,但也容易烤糊。暗火的话就得对时间掌控更精确些,不然容易烤干。

匠人拿出尺子丈量,片刻之后说道:“要里面都用铁的,价钱就贵,要是石头就便宜。一套铁架子,八两银子,石头的话就要一两银子。”

石头不贵,但是石头要打磨,就比较费事儿,一两银子一半是工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