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阳金小酒娘 > 第11章 第 11 章

阳金小酒娘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腰上有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1 12:55:53 来源:文学城

11出城了

唐珏言语中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恳求,珍娘几欲自己误会了,猛的抬头看他,这一下便撞到他的眼神里。

幽深的眸子如深夜里静谧的夜空,映照着桌案上的烛火,明灭间的闪光如夜空中的星星,这样一双至纯至静的眼睛,如今却如静谧的湖水,被焦灼惊起了涟漪。

珍娘连忙错开视线。

他这样的人,若不是真的无处可循,他该不会跑到这里麻烦她。

许是见她迟迟未答,唐珏倒也了然,唐家之恩于她,不过是资助过几两银钱罢了,唐家出事后,她愿舍身救助唐琛已是难得,如今有事再相求,于情于理她都能拒绝。

更何况这一事,本就带着不可预估的风险,她现在日子过的平稳,不愿再涉他事理所应当。

“你若不便,也是无妨的,我寻他人便可。”

珍娘被他眸子看的心慌,所以才一时没有回应,直到听到他如此说,连忙回答:

“没有的,什么事,你说来看看。”

唐珏听她应了,这才从袖袋里摸出一物,递到珍娘眼前。

东西并不大,约莫不足小拇指大小,用上好的翠玉雕琢而成,又窄又长的一条,像是一枚玉牌,玉牌上的花纹很是奇特,并不似常见的玉器,看上起像是什么饰品,又像个握在手里的把件。

“此物想托与你,这几日你想法子出趟城,带去青秀别院,定要亲手交给大长公主。”

青秀别院,大长公主。

珍娘自然是知道的,阳金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长公主是当今圣上的嫡亲姑姑,当年更是丰朝举世闻名的女大将军。

大长公主虽是皇族女儿,但从小不爱红装爱武装,十几岁便随当时的堂叔诚安王镇守北疆。

当时北疆可不似如今,常常被金人进犯,边疆百姓苦不堪言,若不是有诚安王驻守,只怕日日夜夜不得好眠。

当时大长公主和诚安王世子在诚安王麾下,十年时间二人携手屡屡击退金人,不知立下了多少战功。

当时世人便传,大长公主和诚安王世子青梅竹马,又携手杀敌,真妥妥的天造地设的一双壁人,当二人婚讯传来,不知多少人欢欣鼓舞。

谁知就在两人婚期前夕,金人趁机偷袭北疆,诚安王和世子连夜奔袭却不幸战死。

大长公主得知消息后,为夫报仇,一怒将金人杀出几百里,最终灭了金人的可汗帐,手刃了杀害世子的金将,又把那些残兵游勇赶到遥远的苦寒之地,足足把大丰朝的疆域拓出去十几个城池,几百里土地。

虽说最后大仇得报,但斯人已逝不可追还,大长公主竟终生不肯嫁人,只肯在北疆守着,连京都都不肯回。

后来北疆安稳,不需她再坐镇,她便请了先皇的旨,在阳金城外的青秀山上,盖了座青秀别院。这一住便是许多年,平日深居浅出,极少出来。

有人传她是功高盖主被先皇忌惮,这才鸟尽弓藏,有人说她是心念诚安王世子,痴情未了,也有人说诚安王世子当年心愿,便是驱逐鞑虏后纵情山水,大长公主为念两人之情,才选定阳金城安度余生。

总之众说纷纭,没人得知大长公主潜居于此的真正原因。

小小的玉牌放在他手心,骨节修长的手被碧绿色的玉牌趁的越发白皙,珍娘从他手里接过玉牌,翻来看了一遍,突然反问:

“阳金府日日搜查,是不是就查的此物?”

唐珏一愣,当初乍闻她从人牙子手里救出唐琛,后又叫小弟男扮女装,只觉的她聪慧大胆,却没想到她竟如此聪明,一下便道出此物的紧要、危险。

既如此他也索性不再隐瞒:

“此物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我若不是无人可信,也不会来寻你。”

“你若不……”

唐珏还要再说,却被珍娘打断,

“好,我帮你。”

唐珏一瞬不瞬的盯着她,并未从她眼中看到一丝不情愿,心中忍不住赞了一声,她这样子哪像个普通小女娘。

随后叮嘱道:

“城门搜查严密,你万万小心。”

“郎君且放心,我必会想法子带出去的。”

珍娘握着玉牌,收到自己的袖袋中。

事情即已交代,唐珏有心想感谢,却也不便久留,言语间已起身。

珍娘这才有胆量看他,望着他的背影,只觉得他身子有些瘦削,忍了片刻,最后还是叮嘱道:“郎君,范姨唐大人还等着你,万望照顾好自己,莫让家人担心。”

她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今日能拿出这种东西,猜也猜的到他做的事有多危险。想到范姨的病,终是不忍。

“无论什么,总要顾念些他们,你还有父母兄弟。”

她活了两世,经历过末日残酷下的背叛,越发珍重家人间的温情。

唐珏已经走到门口,听闻此言,他回头看着坐在灯烛后的小女娘,烛光染在她白皙的面孔上,给她渡上了一层柔和的光,竟增添出几分柔美来。

他忽的笑了:

“第一次见面就敢帮我这样一个陌生人,你就不怕吗?”

珍娘见过许多俊美的男人,上一世末日之前,她身边永远不缺俊美的男人,但她莫名的就觉得,没人笑得如他这般耀眼。

压下再次狂躁的心跳,珍娘敛睫说:

“唐家人不是陌生人。”

如果他知道她曾经历过什么,就能理解她对唐家人这份温情的贪恋。

唐珏看着她,点点头,转身离去。

珍娘虽应了唐珏,但直到第二日她才知道,这件事比她想的还要难办。

青秀别院建在阳金城外的青秀山,水路绕不过去,只能从城门出城,借着给老客送酒的时机。珍娘好好查探了一番。

从大船出事到今日已过了数日,阳金府的搜检却始终一无所获,这使得城门口的搜查一日紧似一日,凡是出城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均要翻身搜查,就连身上带的包裹,都要一个一个打开,便是带了根针都要给查出来的。

唐珏转托的玉牌虽小,但要藏在身上带出去,也是极难。

一连两天,珍娘都没有找到任何机会,眼瞅着便是寒衣节了,她还没有完成唐珏的嘱托,不免担忧自己会误了他的事。

正愁着,看着家里没用完的草纸,她突然有了主意。

寒衣节清早,将过卯时,珍娘把珠娘托给刘娘子,叮嘱她照应着用了早饭再上学,便背着一筐东西出了门。

正值寒衣节,城里不少百姓要出城,去城外墓地里给过世的先人烧寒衣,当珍娘赶到城门口时,出城的百姓已经排上了队。

珍娘在巷口买了两个包子,站在队里边吃边排。

如同前几日查探的一般,所有出门的百姓,身上的东西都要检查个仔细,就连路过的女子,都有专门招来的嬷嬷负责。

检查的速度极慢,珍娘前方不过十五六个人,她把两个包子都吃完了还没轮到。

就这样又耗了小一刻钟,终于轮到珍娘。

她很顺从的把肩上背的竹筐递给兵士,便任由嬷嬷在她身上一通检查。除了荷包里的几枚同伴和一小角碎银,她身上什么都没有。

一旁核验随身物品的士兵倒是对她带了东西很感兴趣。

士兵掀开她筐上遮挡的棉布,只见里边装了满满一筐的奇奇怪怪的东西。

随便从里边捡出来一个,是用草纸折的,两头尖尖肚子鼓鼓的,有大有小,摸样很像银锭。

“你,筐里装了些什么?”

士兵用矛柄在她框里搅了搅,里边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纸钱,便再没更多的东西。

“回军爷,是我折的纸元宝。”

珍娘见他胡乱翻找,心里不由的一紧,面上倒是遮掩的不显。

“今日是寒衣节,我给娘亲烧些过去。”

“寒衣节你不烧纸钱烧这个?”

那士兵拿起一个,反复翻转着打量。

珍娘陪着笑:“军爷您有所不知,前几日娘亲梦里托信儿给我,说她在那边日子过的清苦,钱总不够花,眼瞅着天越来越冷,说叫我多烧些银子给她。”

“我想着纸钱再多也不过是铜板,总没银子值钱些,便折了这些许纸元宝,烧了给她,想必该够用的。”

“您瞅瞅,除了10两的,我还折了五十两的。”

她从框里翻出一个折的更大的,递给检查的兵士。

那士兵留下小的,接过大的,周边有几个没见过的,也围了上来。

“小女娘手倒是蛮巧,折的挺像那么回事。”

另一个围上来的士兵也拿了一个。

珍娘心脏砰砰直跳,脸上却笑得谄媚:

“军爷若喜欢,我给您一个。”

那兵士即刻嫌弃的摆摆手,“快滚,快滚,我可不要死人的玩意。”

说着把纸元宝丢进筐里,示意她赶紧出城。

珍娘毕恭毕敬的陪着笑,连忙背上竹筐。

“好,我滚,我滚,军爷别气。”

如此顺利出了城门。

为了不引起怀疑,珍娘并没直接去青秀山,而是和其他去烧寒衣的百姓一起,拐上去墓地的路。

直到她到了娘亲的墓前,才从少数几个五十两的纸银子里,拆出一个碧绿的玉牌揣到身上。

剩下的,一把火都烧了寒衣。

看着坟前打着旋的灰烬,珍娘又开始发愁:

城门出了,只是这任务的第一步,青秀别院要想进去,只怕比出城还要难。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