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砚上雪 > 第34章 天牢劫狱风波起 东宫援手显真心

砚上雪 第34章 天牢劫狱风波起 东宫援手显真心

作者:砚彻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0 01:57:07 来源:文学城

柳、王二人被打入天牢后,其党羽果然贼心不死。三日后深夜,京城郊外的一处破庙内,几十名黑衣人聚集在一起,为首的是柳大人的义子柳承业。他手持长剑,眼神阴鸷:“明日三更,我们兵分三路,一路袭击天牢守卫,一路潜入天牢救出义父与王大人,一路负责接应,务必将两位大人安全救出!”

“公子放心!”众黑衣人齐声应和,眼中满是悍不畏死的疯狂。

此事早已被李丞相安插的暗探察觉,连夜禀报给了李丞相。李丞相立刻召集沈砚秋、萧惊寒、苏慕言与赵威商议对策。

“柳承业此举,无疑是自寻死路。”李丞相沉声道,“但天牢守卫虽严,却也怕他们狗急跳墙,伤及无辜。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

“丞相,不如让我带领禁军,在天牢周围设伏,待他们劫狱时,将其一网打尽?”赵威主动请缨。

“不可。”沈砚秋摇头道,“柳承业狡猾得很,若我们设伏过于明显,他定会察觉。不如将计就计,故意放松天牢外围守卫,引诱他们潜入,再关门打狗。”

萧惊寒补充道:“我与沈姑娘可以潜入天牢,暗中保护狱卒,同时监视柳、王二人的动向,防止他们趁机作乱。苏大人可以带领部分人手,在天牢外的小巷中埋伏,截断他们的退路。”

众人商议已定,立刻分头行动。沈砚秋与萧惊寒换上夜行衣,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了天牢。天牢内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与霉味,牢房排列整齐,守卫森严。两人避开巡逻的狱卒,来到关押柳、王二人的牢房外,藏身于阴影之中。

三更时分,天牢外突然传来一阵厮杀声,火光冲天。柳承业带领黑衣人果然如期而至,他们突破外围守卫,朝着天牢深处冲来。狱卒们奋力抵抗,却难敌黑衣人的凶猛攻势,很快便节节败退。

“义父!王大人!我来救你们了!”柳承业冲到牢房外,挥剑砍断门锁。

柳、王二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狂喜,立刻从牢房中冲出:“承业,快带我们走!”

就在这时,沈砚秋与萧惊寒从阴影中冲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想要走,先过我们这关!”

“沈砚秋!萧惊寒!”柳承业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又是你们!今日,我定要取你们性命!”

双方立刻展开激战。沈砚秋的短剑灵动迅捷,萧惊寒的长刀刚猛凌厉,两人配合默契,很快便斩杀了几名黑衣人。但柳承业带来的人手众多,且个个都是亡命之徒,两人渐渐陷入了苦战。

柳承业趁机缠住萧惊寒,让柳、王二人趁机逃跑。沈砚秋见状,立刻追了上去:“哪里跑!”

柳大人回头冷笑:“小贱人,还敢追来!”他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朝着沈砚秋掷去。沈砚秋侧身避开,却被身后的一名黑衣人趁机偷袭,手臂被划开一道深口子,鲜血瞬间渗出。

“砚秋!”萧惊寒见状,心中一急,奋力摆脱柳承业的纠缠,朝着沈砚秋冲来。

就在这危急关头,天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太子赵珩的声音:“东宫卫率在此!拿下叛贼!”

只见太子赵珩带领着东宫卫率,手持火把,冲了进来。东宫卫率个个身手矫健,很快便加入了战局,黑衣人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柳承业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想要带着柳、王二人突围,却被赵珩拦住:“柳承业,束手就擒吧!”

赵珩手持长剑,与柳承业激战在一起。他自幼习武,剑法精湛,虽不及萧惊寒那般刚猛,却也灵动飘逸。几个回合下来,柳承业便渐渐不敌,被赵珩一剑划伤肩膀。

“撤!”柳承业深知无法取胜,只得下令撤退。但此时苏慕言带领的人手已经堵住了所有退路,黑衣人被团团围住,插翅难飞。

激战过后,黑衣人悉数被擒,柳、王二人与柳承业也被重新关押进天牢。沈砚秋的手臂伤势不轻,鲜血已经浸透了衣袖,脸色也有些苍白。

赵珩快步走到她身边,眼中满是焦急:“沈姑娘,你怎么样?快让太医看看!”

“多谢殿下关心,民女无碍。”沈砚秋想要行礼,却被赵珩按住。

“都伤成这样了,还说无碍。”赵珩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随即吩咐身后的侍从,“快传太医!”

很快,太医便赶到了天牢,为沈砚秋处理伤口。赵珩站在一旁,目光紧紧地盯着她,眼中的担忧毫不掩饰。萧惊寒看着这一幕,心中虽有顾虑,却也明白太子此次确实是真心相助,并未多说什么。

处理完伤口,沈砚秋向赵珩躬身道谢:“多谢殿下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沈姑娘不必言谢。”赵珩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心中一阵怜惜,“柳、王二人是国之蛀虫,本宫岂能容他们逃脱?只是没想到,姑娘竟如此拼命。”

“民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沈砚秋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赵珩轻叹一声:“你总是这样,把所有责任都扛在自己身上。姑娘,你虽是将门之女,但也不必如此逞强。日后若有危险,可随时派人告知本宫,我定会为你排忧解难。”

他的话语温柔,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关切,让沈砚秋心中微微一动。她知道,太子此次援手并非出于政治考量,而是真心为她担忧。但她依旧清醒,躬身道:“殿下的好意,民女铭记在心。只是民女出身武将世家,守护家国本就是分内之责,不敢劳烦殿下过多挂心。”

赵珩看着她眼底的坚定与疏离,心中虽有失落,却也愈发欣赏她的风骨。他知道,沈砚秋不是那种会依附权贵的女子,想要赢得她的青睐,绝非易事。

“也罢,”赵珩压下心中的情愫,语气恢复温和,“你既心意已决,本宫便不勉强。只是这伤口需好生休养,不可再随意动武。我已让人备好了伤药和补品,稍后会送到丞相府,你务必按时服用。”

“多谢殿下体恤。”沈砚秋再次道谢。

一行人离开天牢时,天已破晓。赵珩亲自护送沈砚秋回丞相府,一路上,他并未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陪伴在侧,目光偶尔落在她身上,带着藏不住的关切。

回到丞相府,沈砚秋刚下车,便看到苏慕言早已等候在门口。他看到沈砚秋手臂上的绷带,以及身旁的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上前问道:“砚秋,你没事吧?”

“多谢苏大哥关心,我无碍。”沈砚秋答道。

赵珩看着苏慕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对沈砚秋道:“沈姑娘,好生休养,我改日再来看你。”说罢,便带着东宫卫率转身离去。

待太子走后,苏慕言才低声道:“砚秋,太子对你的心思,你应该明白。宫廷险恶,储位之争更是暗流涌动,你若与太子走得过近,恐怕会惹祸上身。”

“我明白。”沈砚秋点头道,“我与太子之间,只是君臣之别,并无其他。今日之事,只是多亏了太子援手,我才得以脱险。日后,我会尽量避开太子,不卷入这些纷争。”

萧惊寒也走上前,沉声道:“苏大人所言极是。太子的青睐或许是好事,但也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把柄。如今柳、王二人虽已被擒,但其党羽仍在暗中活动,你需更加谨慎。”

“我知道。”沈砚秋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让柳、王二人招供,清除他们的残余党羽,稳固边境。至于其他之事,我暂无心顾及。”

接下来的几日,沈砚秋安心在丞相府养伤,同时关注着天牢的审讯情况。柳、王二人在铁证面前,终于不再顽抗,如实招供了所有罪行。陛下震怒之下,下令将柳、王二人及其党羽全部斩首示众,家产充公,用于边境的粮草补给。

沈将军的灵柩也顺利从边境运回京城,陛下亲自下旨厚葬,追封镇国大将军,谥号“忠勇”。葬礼当日,文武百官纷纷前往吊唁,太子赵珩也亲自到场,为沈将军献上花圈,目光时不时落在一身素缟的沈砚秋身上,带着浓浓的怜惜与关切。

葬礼结束后,沈砚秋独自站在父亲的墓前,心中百感交集。父亲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柳、王二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总算是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父亲,您放心,女儿定会继承您的遗志,守护好边境,守护好这大好河山。”沈砚秋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沈砚秋回头望去,只见太子赵珩站在不远处,手中拿着一件披风,缓步走上前来:“沈姑娘,风大,小心着凉。”

沈砚秋没想到太子会在此处,心中微惊,连忙行礼:“多谢殿下关心。”

赵珩将披风递给她,语气温和:“沈将军一生忠勇,为国捐躯,实在令人敬佩。你能完成他的遗愿,为他昭雪冤屈,更是难得。”

“这都是女儿应该做的。”沈砚秋接过披风,披在身上,心中泛起一丝暖意。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赵珩问道,“是留在京城,还是返回边境?”

“我打算返回边境。”沈砚秋语气坚定,“父亲在边境经营多年,那里有他的心血,也有许多忠于他的旧部。我留在京城,无益于边境的安稳。只有回到边境,我才能真正守护好一方百姓。”

赵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姑娘有此雄心壮志,实在令人钦佩。只是边境苦寒,危机四伏,你一个女子,独自前往,本宫实在放心不下。”

“殿下不必担心。”沈砚秋笑道,“民女自幼在边境长大,早已习惯了那里的生活。而且有父亲的旧部相助,民女定能稳住局面。”

赵珩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枚金牌,递给她:“这是东宫的金牌,凭此金牌,你在边境可调动当地的部分驻军,若有任何困难,也可凭此金牌向本宫求援。本宫会暗中支持你,为你提供粮草和兵器。”

沈砚秋看着手中的金牌,心中感动不已。她知道,太子此举是真心为她着想,也是为了边境的安稳。她郑重地接过金牌,躬身道:“多谢殿下!民女定不辜负殿下的信任,守护好边境!”

赵珩看着她眼中的光芒,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明白,边境才是她真正的归宿。他微微一笑:“好。本宫等着你的好消息。若日后在边境待腻了,想要回京城,东宫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沈砚秋心中一暖,却并未多言,只是再次躬身道谢。

几日后,沈砚秋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返回边境。萧惊寒也决定与她一同前往,协助她稳固边境的局势。苏慕言则留在京城,继续在翰林院任职,暗中为她提供京城的消息。

启程当日,太子赵珩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前往城外送行。他看着沈砚秋翻身上马,身姿挺拔,宛如一朵迎风傲雪的寒梅,心中满是不舍与牵挂。

“沈姑娘,一路保重!”赵珩高声说道。

沈砚秋勒住马缰,回头看向太子,眼中带着一丝感激与决绝:“多谢殿下!民女定不负家国,不负殿下所托!”

说罢,她双腿一夹马腹,与萧惊寒一同,朝着边境的方向疾驰而去。

赵珩站在城楼上,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离去。身旁的侍从轻声道:“殿下,风大了,我们回去吧。”

赵珩缓缓点头,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远方,心中暗道:沈砚秋,无论你走多远,我都会等你。待你功成名就之日,我定会亲自迎你回来。

而此刻的沈砚秋,心中只有边境的安稳与百姓的安危。她并不知道,太子的一颗真心,早已系在她身上。她更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她与太子之间,还会有怎样的交集。她只知道,她的路,就在前方,她必须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