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丫鬟她开局死三次 > 第17章 初入宫

丫鬟她开局死三次 第17章 初入宫

作者:苒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1:53:06 来源:文学城

妙善假托的这个叫做风荷的婢女,对外说起来,便是一早随崔姑姑出门取画,然后再与公主汇合入宫。

崔姑姑指指一边长约三尺的木匣:“皇后娘娘爱画,今日又是牡丹花宴,这幅《牡丹图》便是公主辗转寻来,今早才由藏画者进京送来的。”

“你抱着这匣子,到时候听命献上就是。”

妙善接了匣子,小心地捧着,应了是。

“今日来的人不少,不仅有宗室亲贵,也有许多王公大臣的妻女,你要小心行事。”

“奴婢明白。”

崔姑姑又再指点了一番。

从她口中,妙善终于知道了今日这一场赏花宴的目的。

与她猜测的一样,这宴席名为赏花,实则是帝后相看皇子妃的借口。

有赖崔姑姑的教导,如今妙善已经对京中事多了些了解。也因此,她想通了当初四小姐拒嫁,为何会叫老夫人那般震怒。

因为这实在是个十分难得与皇家结亲的机会。

相比先帝,当今圣上子息并不繁盛,除早年夭折的第三子、第五女,余下不过仅三子三女而已。

已逝张美人所出的长子,受封吴王,娶的是漠南叶尔羌部博洛可汗的掌上明珠。

臣子们虽意外,但联姻一成,重启搁置两代人的漠北战事便昭然若揭——必定是要深入草原,扫清前元残部,不胜不还的。

如此不世之功在前,一个无宠皇子的王妃之位,何足挂齿?

再之后,帝后爱女金阳公主出嫁,驸马定的是太祖时归附从龙、事实上世守云贵的归义侯次子,同时也是这一回漠北立功的骑兵先锋,刀扶安。

这人选,各文武勋贵一样无话可说。没选上驸马的荣国公府,便也只能将目光放在后头。

正是这一回的皇四子,李璟。

他年已十九,与四小姐年岁正相当,又是皇后长子,前途无量。且,自家这位四小姐,本人是样样出挑不说,连平庸的生父,都合乎李氏皇族防范外戚的心思。

如此的完美适配,如何不让人心动?

只是不知道,为何还没到婚配之年的李珵,在这一桩婚事上,倒比李璟本人掺和得更深?

怀着种种复杂心绪,妙善在马安福街的一处巷子口等来了公主。

与她想象的不同,见到公主车驾时,并不见什么煊赫的仪仗,更没有什么提前净街的排场,远远只一辆马车,由一群侍从拱卫着,在喧闹街市的里不紧不慢地行驶。

唯一叫人瞩目的是,随行的侍卫各个佩刀,一身的精锐骁勇,而车旁随行的四个侍女又格外眉目秀丽、行规步矩。

否则,光看架势,恐怕只会觉得是京中寻常高门出行而已。当今唯一嫡出的金阳公主,出行的排场,竟低调至此。

崔姑姑远远见了,便催促妙善下车,领着她捧着那个三尺见长的木匣子,一道迎了上去。

此时的街道,正是人流如织的时候。御马的车夫见了崔姑姑,也愈发放慢了速度,最终叫马车停靠在边上。

妙善跟在崔姑姑身后,在车边恭敬站立。

车边有四个随侍的婢女,与妙善的服制相仿,只裙子与上衣一样皆是青色,显出身份上的差距。此刻她们正低眉顺目立在边上,目不斜视,十分规矩。

绣蒲桃纹的车帘侧,有只素手撩起车帘,探出个秀美的年轻婢女。

“崔姑姑,辛苦您老了。”她招呼了声,随即目光转向边上的妙善,又招手,“风荷。”

想来这就是停云。

言语间全是熟稔,仿佛她就是公主府的婢女一般。边上随侍的人也十分伶俐,悄没声就搬来了张踏凳摆好。

妙善也顺水推舟,轻声叫了句“停云姐姐”。

然后便将手上的木匣子递给她,又回身朝崔姑姑行了礼,提着裙摆,踩着踏凳登了车。

停云同崔姑姑也道了别,随后便撩着帘子,侧了身,留出可供妙善进来的身位,等她进了车厢,才将车帘放下。

--

停云撩起帘子时,妙善便已嗅到股隐隐幽香。

等入到车内,果然见一旁海棠花纹的香炉里,几缕香烟正袅袅腾起。

那香气十分幽微,初闻似乎和当日在七殿下马车里的香类似,但仔细分辨,却更多了几分馥郁清甜。

而车厢正中的尊位,正坐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妇人。她发间饰物不多,只三五件发插而已,高高盘起的发髻边,一支朝日五凤挂珠钗斜斜插着,显出主人高贵的身份。

外头,马车也已经重新起步。

她鬓边垂珠轻轻晃着,更映出那张凤目檀唇、乌发如云的美人面,叫人不敢直视。

金阳公主伸手接过停云递来的匣子,又看了看妙善,声音十分温和:“车上多有不便,就不用多礼了。”

“多谢公主。”

停云为妙善指了坐处,叫她坐定了。

打开匣子,发现里头放着的确实是一卷画轴后,金阳公主李璇也不展开查看,只将匣子合上放到一边,看向妙善:“进了宫如何行事,你心中可有成算了?”

“奴婢会谨守规矩,做好您的婢女。”妙善便将格外要注意的地方提了提,直说得李璇也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了,才问道,“只是当初七殿下说我要办件差事,不知道公主可否告知?”

李璇微笑,却不直接回答,反而说起了李珵:“他一向是个大胆的,若不遂了他的意,恐怕是不惜把宴会搅乱也要办成的……也实在苦了你,要在新旧主子之间为难。”

妙善摸不准她的意思,只好说:“殿下既然有吩咐,奴婢便只知道奉命行事而已。”

李璇注视着她的神色,仿佛在评判什么,良久才道:“崔姑姑说你谦卑谨慎,果非虚言。”

妙善垂首,面上十分恭敬。

“谢家少夫人是郡王之女,也算宗亲,在受邀之列,还有谢五、谢七姑娘,应当也一并来了……荣国公府的这些女眷中,可有识得你的?”

“奴婢入府只两年,又鲜少出院子,虽都远远拜见行过礼,但想必几位夫人小姐,是不会记得我样貌的。”

“如此……”李璇沉吟片刻,“那等我召谢四姑娘叙完话,就由你把她送回去吧。”

“路上你寻个时机,把七殿下要你问的话问了……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我叙话的时候,你在边上听着,同样的意思再问一遍就是了,左右不过是问问谢四姑娘的心意。”

妙善一怔:“心意?”

李璇挑挑眉,似乎有些感慨:“我这弟弟说,有些话,谢四姑娘对着我这个公主说不出口,但对着你这个曾经伺候她的人,却好开口得多。”

这之后,金阳公主也不再透露更多了,只说“到时候便可知晓”。

只是她好似对妙善被李珵从国公府带出来的经过,十分的感兴趣,屡屡追问细节。妙善只好如讲故事一般,将这段她自己也十分困惑的经历又复述了一遍。

倒惹得金阳公主也有些称奇了。

熏香静静燃着,马车一路往宫禁而去,外头的喧闹声也从热闹渐渐转为安静。

这般安静地过了一阵,外头忽然又有了声音,隐约是车轮马嘶。

停云撩起车帘,往外头看了一眼:“公主,到西华门了。”

妙善闻言,也打起精神。

等马车彻底停下,妙善便随停云一起先行下车,然后搀扶公主。

她小心谨慎,余光一直看着停云,学着她行事。一直到为公主整理完衣裙,又返身往车上取了那装着画卷的匣子,重新踏上实地,才终于在女官上前的间隙里抬头看了一眼巍巍宫墙。

入目是朱红城墙,深深宫门,抬头便是重檐庑殿。梁枋上,彩画艳丽繁复,阳光下,黄色琉璃金光闪动,耀目非常。

这便是天家了。

世上最尊贵的一群人,就住在里头。

等过了西华门,便是宫城。

宫门处,几队宫禁侍卫维持着秩序,轮到的女眷依次下车,再由有身份的女官带着登记身份、查验物品。完成之后,便有宫女带路入内。

见了公主车驾,登记的女官早已经上前侯着,依礼问安之后,只简单看了两眼,返身落笔之后,便有早等在一边宫人们上前,将李璇请上了辇架。

妙善与停云分列两边,随辇架而行。

穿过开阔广场,便是深深甬道。

抬头是狭长的天,低头是青砖路,两边则是高高红墙。一行人沿路而行,仿佛看不见路的尽头。

只听带路的女官在前头言笑晏晏地搭话:“娘娘说,御花园里的花儿朵儿您是看惯的,必定不急着去的,必定是想着先到长乐宫坐一坐,用些点心,这才派了我等迎候。”

李璇高坐辇上,神情放松:“是呢,就等着到母后这儿吃牡丹卷,外头做的总差些意思。”

“娘娘昨夜就吩咐下去了,您到了,正能吃上。”

话题就此展开。

妙善初时有些忐忑,跟着辇驾规规矩矩地走,路上遇到道旁默默行礼的宫女内侍,还忍不住微微屏气。

后面在宫墙下走得久了,听了一耳朵公主和女官关于吃食、天气的闲谈。话题普通,并不怎么高深玄奥,路上所见,无外乎是宫墙殿宇、内侍宫娥,并没有什么威严骇人的地方。

于是慢慢的,战战兢兢的心也缓和了起来,不是只傀儡一般两腿麻木地走着,头脑也清醒了一些。

一路就这样行到长乐宫宫门口,内侍们稳稳放下了辇驾。

妙善跟着停云的动作,一左一右正欲扶稳公主,突然发觉边上蓦然安静了一瞬。

余光里,抬辇的内侍们已然纷纷下拜。

“七殿下。”带路的女官也朝着后面行礼问候。

妙善扶稳了公主,回身便见李珵正缓步走来。赤色圆领袍,衣绣蟠龙、玉带黑靴,正是皇子常服。

他的目光正与妙善的撞在了一处,遥遥相对,倒看得人心头一跳。

但也只匆匆一眼。

她便立刻与旁人一道低头行礼了。

“都起来吧。”李珵免了众人礼,走到李璇跟前,状似无意地又扫了一眼妙善,这才轻声说:“多谢皇姐了。”

然后又道:“一起?”

李璇轻笑,迈步踏出辇驾,与他并肩往里:“走吧,别叫母后久等了。”

妙善让出了身位,默默跟在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