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休夫后,我成为了古代棉业开拓者 > 第62章 何书玉的烦恼

“姑娘回来了,太太在里面等您呢。”

见着杜知蔷过来,门口候着的打帘丫鬟立马笑盈盈的将她迎进去。

刚进屋中,一股桂花味的暖香扑鼻而来。

“母亲。”

杜大夫人带着紫色云纹抹额,斜躺在炕上,抬头望了她一眼,颇为无奈道:“深更半夜到那厢去干甚,眼见那边墙都倒了,你便是再心善,只吩咐丫鬟去就行了,何苦亲自去。”

杜知蔷只是轻柔地笑着,回道:“既要做好人那便做到底,不过几步路罢了。”

一旁侍奉着的婆子凑趣道:“小姐最是心善不过的人,府里来往的内眷哪个不是对小姐称赞有加。不是老奴夸大,前儿个任府的大太太来,可是理都没理二房那位,拉着小姐不知有多欢喜。”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杜大夫人听着这话,眼神微闪,凝神打量着身前的乖女儿。

自打出生以来,孩子都没让自己操心过。若说小时候还会因为对比跟二房那个明里暗里的较过劲,等大了之后,受了教训,反而愈加成熟起来。

一举一动尽显大家规范,在外界给她争足了脸面。

但千好万好的姑娘,唯独在婚事上不太顺遂。

也怪老爷过于心急,为着功绩,将女儿许给徐皇后的娘家——承恩公府。

一个破落户,靠着女儿才得高位,要不是有个世袭的爵位,怎配得上国公府世代熏陶培养出来的世家贵女。

奈何老爷擅自定下婚事,不与自己商量。

本想捏着鼻子认下,谁知那徐家小儿实是短命,定下婚事没多久,反而因一场春寒一命呜呼。

整个京城都在传女儿克夫,不然一个健康的年轻男子怎会突然去世。

害得花季年华的女子只能将大好青春时光费在家中,因着此事杜家大夫人始终觉得愧对女儿。

“知蔷,过几日任府有场秋宴,宴请京城相熟的人家。这几日你好好挑选挑选合适的衣裳,跟母亲一起过去。”

杜知蔷明白母亲话语中的意思,含羞道:“嗯。”

“不要再去东院那边了,眼见墙都倒了,再施恩又有何用,烂泥总归是扶不上墙的。”

杜知蔷也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去东院那边,不过依着她八面玲珑的性子,凡是都会处处留意,不会得罪他人。

况且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让人承恩。

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和假话罢了,费不了什么劲。

但现在母亲既然吩咐,杜知蔷自然知道眼下的秋宴才是自己要注意的。

至于杜知薇,今晚的拜访定会让她感动几日罢。

杜知蔷拨弄着手中套着莲花纹棉布的鎏金手炉,漫不经心的想道。

秋高气爽。

梁平县的蒋氏布坊已不复以往寒酸的模样,大门的招牌焕然一新。来来往往的人群是络绎不绝。

张织女马不停蹄的招待着来往的客人,待磨破嘴皮子将外地来的布商请出去后,才有闲隙慢腾腾地坐在椅子上,喝了口水。

“现货不多了,大把的生意送上门来,却要白白送出去,真让人气闷。”何书玉颇为气恼道。

咽下杯中的温水,张织女笑着回道:“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总不能败坏蒋氏的招牌。再过一段时间便不会如此了,等布坊的规模一扩大,再招些织工,便能多生产些棉布。”

听到此处,何书玉也是内心由衷的高兴。

布坊的前途和大家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只要布坊生意好,何愁生活艰苦。

“眼见得去了多日,布坊的问题都解决了,不知道姐姐何时回来?”

“如尘不是在信中都说了嘛。还要在府城多留几日,乘势将生意扩大些。听着她的打算估计是想在府城组建棉纺织合作社。”

张织女能够理解何书玉骤然离开依仗的人焦虑的心情。

只不过,何书玉近日的表现却显得过于焦躁了。

“书玉,我们都是跟着如尘一起做事的。之间的情分虽算不上真正的生死与共,但我比你年长一辈,若真有事情,不妨与我说说,说不定能有解决的法子。”

自来到布坊,张织女是真心将蒋氏布坊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布坊内温暖的氛围在慢慢融化她尖锐的棱角。

何书玉并不是一个随意置气的人,相反这个姑娘善良老实,吃苦耐劳,承担着布坊里方方面面的活路。

何书玉这几日与张织女也是相处融洽,彼此之间也是能做到坦诚相待。

见她问话,犹豫片刻,还是将困扰自己的事情一一道来。

“前几日,那人又来找我,说是最近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家中小弟又生了病,没有银钱,想让我把存下的银钱全都送回家里去。”

“我呸!”

张织女一听便知道是怎么回事,无非是何书玉那个无良父亲眼见她布坊生意红红火火,将注意打到她身上。

“听婶子的话,你可千万不要把自己千辛万苦得来的银钱全都送回去。做儿女的再孝顺也要看着父母是否有慈爱之心来,你那父亲是丝毫不顾惜你过得怎么样只有儿子是个宝,把女儿当根草。这钱要是落到他手中那可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更何况你家还有个后娘呢!那更是拿不得!”张织女愤愤不平道。

何书玉忙道:“婶子,我晓得好坏。但他向来是个无赖性子,我那后娘也是个滚刀肉。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说我在布坊薪酬高得很,几次三番找上门来要钱。”

何书玉摊上这样的父亲也很是无奈,大梁国人向来重孝道。

何父虽然待何书玉不大好,但时世如此,旁人顶多指责一两句。

但何书玉若是不孝父母,被亲生父亲闹到外面去。那往后只怕名声受损,走到哪都会被指指点点。更别提做生意或是在外交际了。

张织女听罢,心中更是气愤,“若是一两次也就罢了,只怕是打着主意要你养着一家呢!”

何书玉苦笑一声,“我如何能养得起他们一家。”

张织女叹了口气,上前握住何书玉的手,说道:“傻姑娘,他上门那几次,你为了打发走他,定是拿了不少钱吧。”

何书玉默然。

“这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旦伸手惯了,那以后的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婶子,我何尝不知道,只是……”

何书玉颓然道:“他说我若是不拿钱,就到布坊门前撒泼打滚,还说要去衙门告如尘姐姐拐带我。”

“衙门的父母官不是糊涂之人,岂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也是十几岁的人了,该多想点事了!”

听到何书玉愈来愈低的声音,张织女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到底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本能的畏惧旁人的流言蜚语。但也心地善良,想着牺牲自己不拖累待自己好的人。

“如尘远在临城府,一时半会是回不来。你不能一直任由他们索取,此事还是需要长辈来处置。”

张织女皱着眉头说道,“这几日他若是再来,你便说身边没钱。若是强行索要,便让他来找我便是。”

何书玉如何不知张织女是为着她好,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

想着自己父母情缘虽浅,但身边却不乏亲友相助,实是幸运。

见何书玉泪眼盈眶,张织女叹道:“你呀!把事憋在心头只会把自己闷死,到时候还不是便宜那些没有良心的人。有时就是要狠下心来,跟这些人做个了断,旁人知道你不好惹,便也不敢过分。若只是软性子,只会愈加被人当软柿子捏,一辈子也翻不起身来。”

何书玉用手指拭去脸颊上的泪珠,哽咽着说道:“婶子,我知道你们都是为着我好。以前我娘千辛万苦为着一家操劳,没落得个好下场。那时我就明白这个家再没有值得我留念的,若是我一人,倒也不怕甚么,大不了一命抵生恩。但布坊好不容易才好起来,为着我的事情败坏名声不值得。”

“傻丫头!你太小瞧你如尘姐姐了。她素来是不怕这些的,只要你有理,没干缺德事,她就会挺你到底。”

听得何书玉的担忧,张织女哭笑不得。

何书玉一时脸通红,张张嘴想说些什么。

张织女立马又接道,“我知你心地善良,不想再关键时刻为如尘添麻烦。但这事不趁早解决,以后怕是无穷的麻烦。我来布坊也有一段时间,看着平日里你们相处得甚是融洽,不是亲姊妹倒胜是亲姊妹了。如尘决不会视你如累赘的,你且放宽心。”

何书玉自是将蒋如尘视为亲姐姐,正因为如此才不想拖累她。

但张织女的前一句话倒是让她警醒,现在何父虽只是口头上要挟她,到后头胃口愈来愈大,心思只怕更会放在歪门邪道上,届时只怕会惹出更大的祸事来。

“婶子,以后他若再来,我便与他分说明白,再也不见他了。”

“你还是不明白,这事何须你亲自来说。直接找个长辈来说岂不是更好。徐二婶是你亲姨娘,她的身份最好说事。你与她说说你的难处,请她串联一下你外家为你撑腰岂不更好。”

对付何父这种要点脸的无赖,单靠何书玉一个小姑娘是不成的。

一个孝字就能把人给压垮,还是得长辈出面才行。

何书玉前儿个被何父逼得满心烦躁,没想到这处,如今被张织女点拨,便觉得这个法子可行,便一刻也不想耽误,托坊内与徐二婶同村的织女帮忙传个口信,只推说有事让徐二婶来一趟县城。

这个织女因着夫婿是垄田乡耿二牛的妻子,家中有牛车来往方便,答应的倒也是爽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