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兄长今天掉马了吗? > 第13章 内阁

兄长今天掉马了吗? 第13章 内阁

作者:青崖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04:06 来源:文学城

立冬之后,京城愈发得冷了,仿佛人的呼吸中都透着寒气。太和殿偏殿,鎏金兽首香炉吐着淡薄的青烟,气氛一度严肃。

户部侍郎孙言合,手持笏板,声音洪亮:“陛下,诸位阁老,远渡之事,利在千秋。想当年,户部魏百川魏大人率船队远航,带回的不仅是奇珍异宝,更有诸国朝贡,开通海贸,实实在在充盈了国库,推动了江南百业兴盛!此乃前事可鉴之成功典范。如今海禁渐松,正该效仿先贤,再派干员,扬我国威,拓我商路!”

裴珩坐在位子上,低垂着眼眸,并未立刻说话。

孙言合的话音刚落,对面一个清亮却带着急躁的声音立刻顶了回来。

“孙阁老倒是健忘!”

说话的人年岁不大,生得眉眼清朗。

他说话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引得众人将目光纷纷投向他。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江怀序,年纪虽轻,但和裴珩一样,因家族显赫且自身确有才干,已然跻身内阁。

他剑眉紧蹙,几乎要按案而起,“是!魏百川是带回了宝贝,可他也差点把半个户部的底子掏空!如今江南那些商户,借着当年留下的路子,私下勾结,走私猖獗!上一批官船带回的贡品清单和实际入库的对不上,多少好东西不明不白地落入了民间,查清楚了吗?!”

他年轻气盛,目光灼灼地扫过孙言合:“市场混乱至此,吏治不清至此,你此刻再提大举出使,是嫌捅的窟窿不够大?还是想再给那些蠹虫一次中饱私囊、祸乱市场的机会?!”

江怀序虽与孙言合同为内阁辅臣,但轮资历轮年纪,都算是孙言合的后辈,孙言合被一个后辈如此当面斥责,脸色顿时变了,反驳道:

“江大人此言差矣,些许蠹虫,何足挂齿?严查便是!岂能因噎废食?先帝尚能远渡,为何今日不可?若都因惧怕些许困难便裹足不前,国家何以进步?远渡之事刻不容缓,岂容——”

“国策也要脚踏实地!” 江怀序毫不客气地打断他,内阁中的氛围一瞬间变了。

圣上和裴珩都坐在位子上沉默,各辅臣也不敢出气,唯独说话的这两人剑拔弩张,若非孙言合年岁已高,恐怕两人就要脱下官袍打一架。

裴珩抬眸看了一眼江怀序那双蠢蠢欲动的手,仿佛气极了,最后因为理智而不得不冷静一样。

江怀序说道:“户部魏大人年事已高,早已致仕。如今谁能担此重任?谁又能保证不再出乱子?孙阁老说得轻巧,严查?怎么查?从何查起?难道要再次一笔糊涂账算十几年吗?”

“你!” 孙言合被堵得脸色涨红,显然动了真怒,他猛地转向御座方向,拱手道:“若江大人如此不放心,臣孙言合,愿亲赴江南,督办此事,臣倒要看看,是哪些宵小敢在天子眼下作乱,定将市场整顿清明,为出使扫清障碍!”

这话掷地有声,孙言合是官场老人了,说起话来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势。

殿内气氛瞬间绷紧。江怀序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一个即将致仕的老臣,硬要带着船队远渡,到时候留在海上回不来都有可能。

但他态度强硬,好像非去不可。

“好了。”

一个清冷平静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像带着某种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躁动和火气。

众人目光汇聚过去。是一直端坐在御座上的顺宁帝。他转头,目光投向裴珩:“裴阁老怎么看?”

裴珩早料到这个问题最后会抛给他,于是缓缓放下手中一直摩挲的镇纸,目光先后在剑拔弩张的孙言合和江怀序脸上掠过,最后平静地开口:“孙阁老为国分忧之心,可嘉。江御史所言弊端,亦是老成谋国之见,并非虚言。”

“远渡一事,确是利国良策,我等自当竭力推行。” 他先肯定了国策,堵住了孙言合的不满。

随即话锋一转:“可江御史所虑,亦是实情。市场混乱,吏治不清,仓促出使,恐非但不能扬我国威,反而徒耗国力,滋生更多弊病,损及朝廷颜面。”

他看向孙言合,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孙阁老欲亲往整顿,勇气可嘉。但江南局势盘根错节,非一日之寒。大人虽才干出众,然此事关乎重大,还需从长计议,稳妥为上。”

这话看似肯定,实则轻描淡写地将孙言合“亲赴江南”的请命搁置了。

孙言合听闻,脸色微变,想要说什么,却被裴珩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当务之急,乃是彻查旧案,厘清市场,整肃吏治。待根基稳固,水道渠成,出使之事,自然水到而渠成。”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有抑有扬,既肯定了国策,又正视了问题,还拿出了解决方案。

孙言合虽心有不甘,但裴珩的话滴水不漏,且首辅权威赫赫,他只能憋着气,拱手称是。

皇帝也没有再出口为难裴珩。

内阁中人都是明眼人,这一番对话暗潮涌动,也看明白了几人的意思,但这个时候谁也没敢开口站队。

孙言合是圣上的老师,说的话自然就表示了圣上的意思。而江怀序是内阁首辅裴珩的同窗,两人是挚友,说的话自然是裴珩的意思。

圣上和裴珩两人碍于身份,这些事没办法明着面说出来,谁驳了谁的面子这场闹剧都小不了,所以只能借别人之口试探,谁料这一试探便成了一场争吵。

内阁会议散后,已是傍晚。江怀序出宫门后并未及时离开,而是在宫门口拦住了正要上轿的裴珩。

“首辅大人!” 他声音里带着些愉悦,有些像在酒楼门口调戏姑娘的浑客,“今日我又冲锋在前,替你当了回马前卒,恶人我可都做尽了。你这杯谢酒,总不能少了吧?”

裴珩似是习惯了他这幅样子,让裴府护卫线回去了,对着江怀序点了点头:“荟英楼,我请。”

荟英楼雅间,临窗可望京城夜景。

大昱本就繁盛,加上早就废除了前朝的宵禁政策,故而眼下街道上热闹得很。

几杯醇厚的绍兴黄下肚,江怀序脸色渐红,俯瞰京城几刻,随后带着几分自嘲看向裴珩:

“如琢啊,说真的,当年刚进内阁那会儿,看老师们争论政事,引经据典,言辞犀利,我还以为是何等赤诚为国、肝胆相照。结果呢?”

他嗤笑一声,摇了摇头,“十之**,不过是台上唱戏,台下算计。红脸白脸,敲锣打鼓,都是演给该看的人看。咱们这身绯袍玉带,倒像是戏服了。”

裴珩自是意会了江怀序的意思,今日内阁,远渡一事,看似是孙言合的主意,实际上却是圣上的想法。

不然孙言合一个即将告老还乡的老臣,何必这种事都亲力亲为。他是圣上的老师,这些画从他嘴里说出来,也算是给众臣一个表态。

裴珩执杯,静静听着,窗外灯火在他深沉的眸子里投下细碎的光影,让人看不透情绪。

“演戏……” 他轻轻重复,声音低沉,“庙堂之高,何处不是戏台?演什么,怎么演,何时开幕,何时收场……岂是自己能定的?要看圣上的心思,还要揣测百官的动向。”

他这话说得极淡,却透着一股深切的疲惫和洞明世事的无奈。

江怀序的笑淡了下去,他叹了口气,脸上带了些落寞之情:“当年入翰林院学堂,总觉得,读书致仕,当为生民立命,当以文章报国,何等痛快淋漓……”

“如今却和想的一点也不一样。”

他晃着杯中残酒,眼神有些飘忽,像是陷入了很久以前的回忆:“说起来,那时候在书院,你和滕二才是唱红白脸的人。她唱得不错,是个人才,每次时务课业,我都怕碰到她。她那人争辩起来有理有据,不给人思考的时候,谁碰上她都头疼。”

说起滕令欢,他的语气放轻了些。

“可惜了啊,天妒英才,若是她还在,这内阁,定然不会如此无趣……”

他絮絮地说着,沉浸在往事与酒意中,并未注意到对面裴珩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眸色深沉如夜。

雅间内安静了片刻,只有楼下隐约的丝竹声传来。

江怀序顺着这丝竹声,酒意便上来了,配上荟英楼的霓虹灯,他很快就来了困意,最后将头枕在自己的衣袖上,嘴里喃喃着,但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裴珩不似江怀序一般喝起来毫不节制,几口烈酒下肚,酒意微微上来,他便没有再动面前的酒杯一口。江怀序知道他的性子,所以也没有催着裴珩再喝,自己抱着个酒坛子喝个没完,最后愣是自己把自己灌醉了。

裴珩垂眸看了一眼江怀序,又看了一眼两人喝剩的一坛子酒,轻声开口:“滕令欢。”

他清晰地吐出这个名字,每个字都咬得极准,江怀序就在他面前,但他的语气更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她没死,就在我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