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407宿舍,那块来之不易的阴沉木边角料被郑重其事地放在了书桌中央,仿佛一件圣物。
持续不断的异常现象和寻找材料的奔波让每个人都筋疲力尽,尤其是顾衍,他几乎站着都能睡着,全凭一股找到材料的兴奋和必须立刻解决问题的意志在强撑。
“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
顾衍深吸一口气,强行驱散几乎要将他淹没的睡意,从他的宝贝工具箱里——那箱子里的工具形状古拙,材质各异,有黑曜石打磨的刻刀,有雷击木制成的刨子,有泛着铜绿的古老凿子,绝非寻常五金店能买到,取出了即将用到的几样专业工具。
他先是对着棺材板上那道刺眼的划痕进行最后一次仔细观察,手指虚抚过安神纹断裂处的走向和周围完好的纹路,眼神专注得如同一位即将进行显微手术的顶级医生,在脑海中精确模拟着修补的每一步。
“沈薇,”
他头也不回地吩咐,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和专注,带着一种匠人对待作品的虔诚,
“我需要一种粘合剂,要能深度渗透两种木质,固化后硬度适中且有韧性,不能太脆也不能影响后续雕刻,最重要的是,其本身的能量场必须中性温和,不能与金丝楠和阴沉木固有的能量场产生任何排斥或冲突。最好是……生物基的,天然材料,性质稳定。”
“明白!交给我。”
沈薇立刻应道,感受到一种被托付重任的紧张与兴奋。
这是她的专业领域,也是她能够贡献力量的地方。
她迅速打开自己的实验箱——里面除了学校发的常规器材,还有几个她从小跟着搞中医药的奶奶收集炮制的天然材料小瓶罐。
有的是从生物实验室申请来的特殊树脂样本,有的是她自己课余时间按古法提取的植物胶质,还有一些是奶奶给的、据说有特殊粘合效果的矿物粉。
她根据两种木材的密度、油脂含量、微观结构特性,以及顾衍提到的能量场兼容性这种玄乎的概念(她已经开始尝试用物质成分和分子间作用力来理解这种玄学了),开始小心翼翼地调配比例,用小电子秤称量,用玻璃研钵研磨混合,再用小玻璃棒快速而均匀地搅拌,动作精准而稳定,神情专注。
她的实验室操作经验和对天然材料的了解,在此刻成为了修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另一边,顾衍已经开始动手。
他下刀极稳,手法流畅而精准,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感。
先用细长的黑曜石刻刀小心地清理划痕边缘的毛刺和翘起的漆皮,然后依据原有安神纹的走向和韵律,屏息凝神,将那块阴沉木边角料一点点雕刻、打磨成完全契合划痕形状、甚至能与周围纹路自然衔接的镶嵌片。
他的动作时而轻缓如抚摸,时而果断如疾风,汗水从他额角滑落,但他浑然不觉,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他的工具和那块需要修复的棺材板。
林姝、孟清寒和苏晚则安静地围在周围,屏息凝神,生怕打扰到这关键的操作。
宿舍里只剩下刻刀刮过木头的细微沙沙声,研钵研磨的轻响,以及沈薇调配粘合剂时玻璃棒碰撞的清脆声音。
一种紧张的、期待的、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仪式的氛围弥漫在407宿舍。
认真的人果然是最帅的[爱心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匠心与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