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 第20章 第 20 章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许端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6:38:49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下午,历带着几个后生在房里查看毛皮。连日多雨,空气潮湿,他怕毛皮上长霉点。申带着寒气走进来看了一时,问他要不要转去他们那排屋子的堂屋里查看,那里地方大些。历点点头,便和几个后生抱着毛皮随申去了堂屋。见他们过来,申的两个孩子过来将火盆移到屋角,又铺了两张席子。尼能族五人将毛皮堆在席子上,毛皮放下时腾起一层灰。历铺开一张,正要从头仔细检查,申拉着他道:“这种事情让几个小子做就好了,我们到前面去坐坐。”说着不待历说话,拉着他便走了。

一时所有毛皮都检查收拾干净,季走到前面来,却不见历叔的身影,恐怕是与申二人出去了。

天快要黑时历叔与申一前一后回来了。那时正要准备吃饭,他们的饭已摆上来,历邀请申一起吃,申摆摆手说他到后面吃,便走了。一时吃饭洗漱,当夜无话。

后面几天仍然一直落雨。终于有一天快中午时,外面有人喊道:“天快晴了。”屋子里的人便都跑出来看。果然,天空的云升高许多。虽然看着仍然有厚度,但是有的地方已透出青天的颜色来。看着这副情景,地上的人都很高兴,纷纷道“终于天晴了。”

又等了一日,天果真完全放晴了。来换换的人纷纷到城内东北角的一块平地上去看,出去进来的人人口里都在讨论那地究竟干结实没有,可不可以用来摆放物什了。有的说还没干够,脚踩上去还是起泥;有的说已经差不多,真要摆也摆得。“不过最好再晒一日。”堂屋里吵吵嚷嚷,好像所有人都在发表意见。气氛之热烈,一扫前几天的沉闷。

又过了一日,一大早去瞧的人回来道:“干透了干透了,这次是真干透了。”于是便有人陆陆续续的跑去看,又跑回来和人探问,问旁人打算何时把自己带的东西摆过去。连村子里的人也都不断过去换场看看,小孩子更不用说,早已经在换场绕圈飞了几圈了。

如今阳地换物的规矩已经很成熟。可直接物物交换,也可使用一种阳地提供特殊的白色石头。物物直接交换自不必说。可详细说说的,便是这白石的使用方法。

比如,一块整毛皮可换三十块白石,拿着三十块白石便可去换取想要的盐,谷,陶罐等等,收到白石的人可与换换人换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也可从阳地换取,最终换完之后,阳地再收回白石。

具体换价由阳地执官与各族商定,执官保证这些白石一定可换物。当然阳地因此要收取一定的实物做资费。因此这种方式换换人一般不轻易采取,他们只有在自己所有之物与所需之物不匹配时,才不得已去先换白石。

与尼能同住宁家的大河北边人已几次和历说了两家直接换,他们手上有盐,正想要毛皮,换价甚至可以稍微高些。历原本想等开场之日多比较几家再定,但是此人几次找他说,且给出的换价也确实比往年高,历想了想便同意了。如今盐已经拿到了手上,他便不如那些未换到的人着急,只等开场之后让四个后生去见识一番,便可以启程回去了。

所谓换场,不过是城内东北角一块大的平整空地,四周树木环绕。夏天时是纳凉的好地方,秋天则是晒谷之地,谷粒归仓之后,则变成了换场。尼能他们今年来得迟了些,最热闹的换场时间已经过去了。然而,纵使如今只算尾声,也是四个后生之前从未见过的热闹景象。

换场上,不仅有四方各族之人,阳地,甚至阳地往东远近姜寨村邑城池也都有人过来。换场摆开的草席上什么都有:皮毛,盐,谷子,各式陶器,麻布,成衣,石器,鞋,各式腌肉腌鱼腌制的果子,各式晒干的果子和野草,甚至有专门做给小孩子玩的各类陶俑,木制或草扎的各类小玩意等等,不一而足。

换场上,既有直接以物换物的,也有几人聚在一起商议的。更有人袖着手,什么都不换,只为四处观看的。换场上一时人声鼎沸。

历领着四个后生,也随着人群一趟趟地看。历一边看,一边心里琢磨:既是看除了盐,毛皮,陶罐这些生活必需品外,还有哪些物品得人的喜欢;也是看那些东西怎么个形制,怎么个做法。

换场只有今日一天,上午就给各换换人直接沟通交换;下午,一般便是由阳地执官出面,当场主持以白石换物的事宜。

历一行人在场上看了一圈,等看完了才见换场上人少了好些。好些换换人如尼能一样已经换过了物品。加之此时太阳大起来,阳地人有好些也回去了,预备着下午再来。

历叔便要招呼四个后生一起回宁家去。中午吃过饭,历还与宁,申二人闲话,四个后生已经等不住,径入城往换场去了。

四人到了换场上,各有各喜欢看的东西,一时便走散了。季逛了一圈,看到有两人面前一摊摆着许多琢磨过的小石头,有两三个阳地年轻女子围在那里。那二人脸上带笑,眼睛却灵活的盯在那几个女子手上。季看了一会,才恍然原来他们是怕人偷偷带走一两块。等那几人走了,他走过去站在一旁看着,手并不去碰那些石头。

那两人将乱了的石头个个摆好,中间一个年纪大的转眼看见季,又看见他身上的穿着,便知道季是山里来的人。眼前无事,他便与季闲聊。问季是哪里的,季答是西南山里,那人便问是伏牛山?季点点头。那人又问,你们还是要换盐?季又点头。

季不说话,这人问了两句没办法再问下去,便转头看着前面走过的人流。忽然,季开口问他这些石头怎么换?那二人仿佛听了个大笑话:山里人连玉也不识得。只是他们惯于走南闯北,面上倒不让人难看,只年长那人解释道:“这不是石头,这是玉。”

季看出了那人脸上的轻视表情,脸上有些发烧,有一瞬间几乎要拔腿就走,但他仍问道:“怎么区分呢?”这是请教的态度,那人心里有些愉悦,看眼前没什么事,便索性和这山里小子说一说。他拿起摆在他面前的一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玉环。”

那人有些惊讶,他上下瞧了瞧季,道看不出来:“我以为你一点不懂,原来还懂一点。”说着他将手里的玉环递给季,指点他仔细观瞧。

“你看这里面,仿佛有汪水,又仿佛有油。可以看到里面,却又看不透,与普通石头大不相同。摸在手里,滑溜溜,让人舍不得放下。”

这人说的时候,又有几人过来,看衣着多是和季一般都是四方之族的人。他们站在季的旁边一起看他手里的玉环。那二人见围过来的人多,也有心给自己的东西做个宣扬,便指点季,把玉环拿起来对着日光看。季如言举起对着日光,旁边人惊叹道:“果然!日光下似透非透,颜色真美丽啊。”

其实这块玉环石性很重,只偶尔地方有些玉的质地。季看了一时,将玉环递还给了那人。旁边有人问这些玉石怎么换。那人便道:“可换的东西多了。毛皮,盐,谷子,麻,都可以。”

“毛皮怎么换?”季问。

那年长之人看了季一眼,问他想换哪块,季指了指他面前的那块玉环。

“这块啊,这可是最好的一块。要换的话,至少得一块整鹿皮。”那人矜持道。他这话一出,旁人都哗然:这换价也太高了点!一块整鹿皮,足可以换四十罐盐,六十斗谷。就这么一块石头,开口就是一块整鹿皮!

“诸位可别觉得这换价高。”面对哗然声,那人一点不着急。“玉,乃山之精。群山与天地同寿,日聚天光,夜收地气,千万年里,才聚集得这一点点玉石;其二,玉包裹在粗石中,需经过切,磨,刻,琢,费尽人力心力,耗时数月才能得这么一块。各位说说,我这换价难道高吗?再者,我这块还不算顶好的。你们可知,在姜寨王城,像这么大一块,顶好的玉是怎么个换价吗?”他环视众人,问道。人人都看着他。

“十块整好皮!”他伸出手,傲然道。

这个换价更是闻所未闻了。众人大为惊讶,以至于都不怎么相信,讨论了几句便都散去了。那人见人都散去,心里只是摇头:他们之前都只在大河以下的村落交换。这次是听说阳地换场热闹便过来试试,哪知阳地人居然如此不懂,这趟他们只怕是白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