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 第104章 第 104 章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第104章 第 104 章

作者:许端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5:44 来源:文学城

又是一年秋收。此时,东方天空虽有放白迹象,但是尼能村落头顶的天空仍有星子在闪耀。季放下碗,走到门边拿起石镰走出大门,站在了门口。

母亲随他走出来,看了看天色,说还有点早,等天色亮亮再走。季道不等了,等走到地里天也就差不多亮了。正说着,象从屋内走了出来,他身上仿佛还带着房中婴儿的啼哭声。走到门口,他也拿起了石镰。

母亲问:“娃儿又在哭?”象道:“她母亲刚要起身这娃儿就惊醒了,哭个不住。”

象自去年与一涂人女子成婚后,今年夏天生下了一女,如今不过三四个月大。

母亲不禁有些忧愁:“如何得了,这么小一个娃娃睡觉却这么不踏实。”正说着,类也出来了。他向母亲和哥哥行了一礼。类的妻子,一个摄山族女子,如今也已怀孕,再过两三月便要生产。

两个弟弟到齐,季向母亲说了一声,三兄弟便一齐朝村口走去。看三兄弟走远,厚掩了门,自去收拾碗筷。东边房里,尚还睡着。

天亮时候,屋后枝头蹦跳的鸟吵醒了尚。她起身,喊了一声“阿姆”。没有人应她。母亲洗衣去了。尚于是起身穿衣洗漱,端着碗,一边吃饭一边在后院逗孩子。

两个嫂嫂如今一个刚做了母亲,一个肚子已经弯不了腰。两人虽有心多做些家事农活,但是母亲不让,于是二人多半时候便在家中搓麻纺线。

吃过饭正洗碗,母亲端着洗好的衣服回来了。尚如今有十三四岁了,算是个半大姑娘。母亲回来见两个媳妇又开始织布,尚手里抱着孩子正手忙脚乱。见了她,尚连忙把孩子往母亲怀里一放,自端着盆去晾衣服。

后院里尚正晾着衣服,母亲抱着孩子走了过来,先问她吃没吃过饭,又怪她起得晚:“你三个哥哥下地都好一时了,你两个嫂嫂每日辛勤织布没有片刻休息,你还睡得结结实实。”又问她被褥可收拾了。

尚自然是没有收拾的。她打了个哈哈,只问水晾好了没有,她先下地去给三个哥哥送水。

说着便要走,母亲又喊住她,道:“你再看看这个娃娃,今天一早也仍是哭个不住。你二嫂稍一起身,她就醒了。这如何成?你再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尚道:“阿姆,不用看了。上次就和二哥说过了,二嫂要是吃得好,这娃娃自然会睡得好。”说罢,她也不等母亲再说,提了水罐便走。

就如此简单?母亲正要细问,尚却快手快脚地走出了门。尚如今是长大了,跟巫学了这几年,长了本事也长了脾性,越来越不爱听她说话,觉得唠叨。想及此,母亲气了一回,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却又有些发愁。

尚说是二媳妇吃得不好的缘故,这原因细想来确实有道理。如今经过几年辛苦,他们算是在此地扎下了根,逐渐也能一天有一顿干饭,可平时还是难有荤腥。

这里是平原,不比伏牛山里,猎物本就少得很。前两年族中最困难时候,族人们饿急了眼,见天去捞兔打野鸡,不过年把时间,这些东西便绝了迹。如今再想去找,挖地三尺都不能见到一个。如今族中公养着几头野猪,要等到过年才能杀了全族分肉。自家虽也养了几只鸡,除了二媳妇刚生完孩子那个月杀了两只,其余眼下实在也还舍不得杀掉吃肉。一是本来养得也不多,还要给三媳妇留两只,再者也等着它们下蛋

这日子过得……这时怀中的孩子又哼了起来。本身这个时候的婴儿饿得快,她母亲奶水又不好,孩子几乎隔不了一时便饿了。

眼看孩子哼着倒入了怀里,母亲将孩子抱给了二媳妇。二媳妇于是抱着孩子在喂奶。这孩子开始还高兴,可不一时便含一口吐一口,逐渐又哭起来。

母亲看了一时,心内叹了口气。转身去厨房,把这几日积攒的鸡蛋大半放进锅里煮了,然后端给了两个媳妇。两个媳妇还算新媳妇,正是脸薄羞涩时候,并不肯吃。

母亲坚持给她们分了:“你们如今一个奶孩子,一个怀孩子,都辛苦得很。现今家里实在困难,也没什么好的给你们。”

三媳妇拿出两个鸡蛋递给了她二嫂,道:“二嫂辛苦些,我看孩子饿得很,多吃一点。”

二媳妇还要推让。她第一次生孩子养孩子,这孩子日日啼哭,她又心疼又不知所措。再说当了母亲之后心里不知怎地格外脆弱些。如今婆母一番温言安慰,妯娌又体贴谦让。她眼里便猛然蓄满了泪水,又不好意思让人看见,只是侧着脸回泪。

母亲心知她在家中两个媳妇毕竟有些拘束,便出门自去找邻居闲聊。

到了中午,母亲做好了饭,和两个媳妇吃了,便准备送饭去地里。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兄弟仨人并不回家吃饭,需得做好送到地里去。过一时,母亲提着两个篮子,一个里面是做好的饼,另一个里面是一大碗煮好的青豆,下了地。

走出村口,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金黄的田地。黄谷蓝天,中间是漠漠的云烟。地里远近散落着黑色的弯着腰的人影,他们身后是或割倒或打成捆的谷。鼻端里满是草木味道。

母亲走了一时,走到自家地里,见一片地里已割了将近一半。季和象二人在前面挥镰,系在后面将谷子拢起打捆。田地里不规则的已摆放了六七捆子。

母亲站在田边喊了几声。三兄弟一起抬头,见是母亲,便慢慢从地里走上来,坐在了田埂边。

坐下来,方才感觉到自己身上头上汗如浆注。三兄弟喝了一碗水,又歇了口气,才开始吃饭。

季问母亲吃没吃,母亲道吃过了,忍不住又说起了象的娃娃:“你妹妹说是二媳妇吃得肉少了,小娃娃总也吃不饱,故而总是哭。这娃娃长得确实轻得很。当年你妹妹像她这么大时,抱在手里可比她沉得多。”

三兄弟沉默地吃着饭。

母亲又道:“说来也是我们对不住她。她嫁过来,正赶在咱们困难时候。若是还在伏牛山,断不至于少了她肉吃。”

如今再提起伏牛山,仿佛在提起一个遍地趟蜜,满山跑肉的膏腴之地。已全然忘记了当初在伏牛山下,为了生存,他们的手不得不从狩猎转而为握着石镰,那期间种种的艰辛,如今也差不多都忘记了。

但是所谓故乡,不正是如此吗?能记住的,都是它的好。唯其如此,才能让远离故乡的一代代人,都能心生向往,不断朝着故乡一步步走去。

象道:“母亲,孩子的到来自有天定。她选了这么一个时候到来,也是没办法的事。”

母亲不能听这种话:“你是她的父亲,说这种话未免太冷淡。况她还是一个不会说不会走的婴儿!”

季道:“再挨几日便好了。族里说了,等这谷收了去丹城交粮时,再换些鸡鸭兔子羊回来养着。不止老二家老三家,去年这批成婚的如今大多有了身孕,族里是该准备起来。”

母亲还是担忧:“大人好挨这几日,这么小个娃娃不好挨。你再过去你丈人家一趟,看他们村里有没有人家打到什么野物的,宁愿拿粮食与他们换。或者,就去河里再捞捞,哪怕捞些小毛鱼回来也行。什么都不做,就这么干看着一个娃娃饿得直哭,我心里过不去。”

象应了,道晚间他就去捞鱼。

“先去你丈人家看看。”母亲交代道。

象没有说话,他心里并不太想去丈人家。如今自家生活不充裕,难得能吃到一顿肉。先前他和媳妇回娘家,娘家父母可怜女儿吃不到肉,每回特地做一大碗。

象吃着肉,心里只觉得苦涩。然而他什么话也不能说,谁叫自家如今困难呢,从此他便不太爱过去。如今为了孩子吃不饱再过去,哪怕说是拿粮食来换,丈人心里只怕也要瞧不起。

象不应话,母亲便有些焦急。眼看言语又要不对,季道:“今晚上我和他一起走远些去河里瞧瞧,多少是能捞一点上来的。您别太忧心。”

母亲看着象,脸上不由露出些无奈之色。孩子大了,各样想法总是很多。很多时候她也只能学会闭口不言。坐着闹心,她干脆起身,走到田里去捡那些散落的谷穗。

当天深夜,季和象二人走出很远,才在河里打到了些大小不一的鱼回来。早上,母亲便做了一锅鱼汤。第二天晚上,类和象二人又去打了一回。此后每隔几天去一趟,算是熬过了收谷的这段日子。

二十余日后,黄色的田野成片地低矮了下去,露出了原本泥土的颜色。村落里,家家户户日夜响起打谷声。又过了将近半月,尼能与涂人,摄山人约好,三族一起去丹城交粮。

交粮那日,青黄相间的原野上,出现了蜿蜒的人流。他们挑担抱罐,带着还满是草木香的新粮和布匹,朝丹城而去。

天色向晚,交粮队伍才返回家来。送出去如此多斗米,换来的不过是一个象征今年布,粮已交足的两块木契。季将木契交给历叔时,历叔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它们装在木盒里。盒子里,已有了八块不同长短和不同齿纹的木契。

“一年辛苦,就换这么两块木牌。”易闷声道。

其余三人没有说话。历合上盖子,蹒跚着起身将盒子放回了房内。季问:“这回换回来的羊和鸡鸭放哪里养才好?”

“交给你重叔,他自会安排。”

季应了,又问:“族里的公粮,看着这两日叫交了吧?”

历点点头,道:“还有,催促各家妇女开始做冬衣,天看着就要冷下来。你们也把各家的房子都看看,看看有无要修缮的。再就是今年看着再起几排屋子,备着明年开春用。”

易,季和序三人皆应了。看族长无话,便退了出来,各去安排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