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小人通天 > 第117章 沉香屑

小人通天 第117章 沉香屑

作者:谈天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25 15:00:51 来源:文学城

只听陈妃说:“前儿你那兄弟蓝辛去见我父亲,算是负荆请罪。他和大嫂子本是姻亲,加之锦衣卫是你麾下,老大人不好袖手不管。我家园子里桂花开了,因此昨儿我父兄请杨映等门生在桂苑品蟹文会,蓝辛又来赔了个不是。杨氏昆仲颇为体谅。此外,履霜社联名上书已被万岁退回内阁了。”

官场毕竟是个圈儿。岳父陈琪一旦出场,还真重如泰山。再说,陈妃大哥当年在翰林中素有美名,后病废在家便不再出山,平日只注释典籍研究训诂,轻易是不露面的。

宝翔隔着被子,将手搭在陈妃纤细脚踝上道:“嗳,还是老丈人大舅爷好啊。”

陈妃纹丝不动,继续说:“颇不可思议的是:上书里没有履霜社的红人——沈凝的名字。我父兄推测沈恐怕是单独上了个折子,以表其意。老大人与曾沈卓然交谈—说像是个端方骨鲠之士。然以万岁之性情,短短一二年间,沈如何能得这般宠信?老大人百思不得其解。此外,万岁派沈凝和蔡述去祭奠先帝,更是开国后没有过的恩典——他俩个均非皇族。蔡述倒罢了,沈凝居然乖乖随行。看来,坊间说二人不合乃是谣传。如今在万岁太子之后,王爷乃皇族三号人物,何况你手握锦衣卫兵马。若是贴近东宫的此二人联手来对付你,王爷可危险重重!”

宝翔听了,脑袋发涨。他觉得以沈凝之迂腐,单独上折子或者联手蔡述,都不像是他自己会想出来的路数。但在沈明死后,苏韧耽在江南,到底是谁在帮沈凝参谋呢?

江南之行后,宝翔算是悟了:所有可能挡在东宫继位路上的障碍,蔡述都不择手段欲置之死地!

自己对蔡述起誓,他依然不信。而苏韧前往安庆途中险些被炸死。对沈凝,蔡述意欲何为?

如果蔡述也知道那个秘密……

他这么琢磨着,笑叹道:“哎呀……许是之前来宫里弘法的那老道讲了什么,让万岁以为沈凝才是那命中注定助他修仙的‘金童’也未可知。蔡述生得不坏,沈凝不差多少吧。蔡述手上有血,且孤家寡人,沈凝则清白干净有家室。妃子,你看蔡与沈,谁更合适接引仙路呢?”

陈妃轻哼道:“王爷论事总独辟蹊径,妾身不便妄言。”

宝翔又笑道:“好好好,那不问你了。前面瞧你看琴谱那么认真,我以为你早想开了。没承想——你还挺关心这些,所以说王妃不好当啊——我成日不在府里,一切辛苦你了。依我看,沈凝的城府并不深,蔡述的心思我明白了。哈哈,其实蔡述和沈凝都冷,却不一样。蔡述像是玉壶里的冰——化到了心都是凉的。沈凝倒像是山中泉,触手颇寒——最后却留有暖意。人世间怕就怕那些面上不冷心里冷透之辈。万岁之圣意——俩公婆在被窝再猜都无济于事,不如等我面圣再说吧。”

陈妃“嗯”一声,将脚踝轻抽开,侧过了身。

宝翔等了半天,陈妃再未说话。

他自己累了。贴着枕头睁着眼,头脑中白茫茫一片,不久便入了梦乡。梦里好大雪,不见足迹。

次日晨起,宝翔有幸陪陈妃吃了顿全素点心,蒙陈妃帮忙整理好衣冠。他那浑身的不自在,出了王府才渐渐褪去。等看到了紫禁城,他又垂下马鞭,仰望群鸟掠过琉璃瓦,翱翔在天。

他候了半天,才有位陌生内侍引他进殿。刚入殿内,有两个黑衣宦官仔仔细细替他搜身。

宝翔乖顺地张开双手,松开玉带。宦官们搜完了他,静静退下,关上了大殿的铜门。

那殿里暖如春日,满地沉香屑,拌合着刨花。宝翔踏上去,心中异常清冷。

皇帝面前蟠龙大案上,有个未完工木匣子。他手拿了画稿,对光弯腰侧头,似在斟酌。

宝翔向前跪倒,山呼万岁。

皇帝手持画稿,坐下来,说:“你来得快!”

“回万岁,臣在江南玩不出什么像样的花样。所以早早收拾好包袱,等圣上传召呢。”

皇帝笑道:“青年辈勿自谦。你花样还是不少的。请罪表娓娓动人。”

宝翔匍匐说:“万岁,表中所讲确是臣心中所想。安庆是臣用人失察。臣每次奉旨出去都是玩玩看看,冒冒失失,一件功勋也没立成。人常说‘皇帝天老子’,臣对万岁不敢扯谎——那文章臣是写不出来的,实是幕僚模仿臣口气写完了再让臣抄的。钱塘帮和游大春民变并无干系,后头乃是沈明余党存心利用,闹障眼法。应天苏知府等在当地已会审过自有笔录……”

皇帝朗声道:“请人捉刀,你倒不惭愧。朕早知钱塘帮和民变无有干系。当年钱塘帮覆灭,不是蔡扬的手笔么?以他那个人,怎会让钱塘帮在江南再起风声?那时候朕初登大宝,不及寻访,让你失散民间。你在钱塘帮混过几天,但年纪幼小,且事已久远,朕深知你的手伸不到吴越地方。朕派你去江南,只是想看此水能搅得有多混。今早朕思来想去,而今除了你担错,锦衣卫坏了点名声,别人似都挺无辜。你瞧瞧,为何能让人单把你架在火上烤呢?”

宝翔一时惊愕,琢磨皇帝何意。皇帝初次提及自己与钱塘帮渊源,口气虽淡,却无异于惊雷。

他再叩头,粗着嗓门说:“是臣愚昧。”

“你确实愚昧。朕当年让蔡扬把你弄上京——是作甚么的?交给你锦衣卫家当,让你娶了陈琪之女。是为了让你好玩?便于你微服私访深入贼穴称兄道弟再弄江湖上走高索的把戏?时至今日,你若把朝廷当成江湖,那是真蠢了。在江南,你失踪多日,非但没有生擒贼首,居然顺着杆子一头栽下去……哎,宝翔,朕提拔你,因你是朕的侄子。朕这江山宁可自家人毁了,亦不能叫异姓人揽了去。可你倒好,你只管自己使性子。你想过这一盘里,你是宝氏的子弟么?”

宝翔魂不附体,连连碰头,想了半天,终于说出成句的话来:“……臣辜负圣恩,罪不容赦。臣理应襄助万岁以保我朝天下。臣……求万岁容臣请辞。臣好闭门思过,以求洗心革面。或者替先帝爷去守陵也行。”

他从襟里拿出份表文。这份倒真是他自己暗地里写好的,为了辞去一切差使。

皇帝看都不看,冷笑道:“此便是宝氏的好男儿。俗话说‘万死不辞’,朕只说几句,你居然能撂下不干了。守陵?说得矫情!前朝守陵的宫女子尚没死绝呢,你文不能秉持枢机武不能决胜千里。先帝认得你是谁?”

“臣不敢。万岁……臣是干不下去了。”宝翔鼻子一酸,流下了热泪:“臣有衷心,是直肠子,可经不起人家那一道道弯儿绕。赖俊鹏是老鼠屎,可不能坏了咱锦衣卫一锅汤。纵然诬赖臣指使赖造反,臣要杀人灭口,何须自己动手?上回臣叫沈明在船上差点逼死,臣如何能包庇联合沈明的余党?臣更不会存心叫手下人和翰林们过不去。现在外头一班书生,天天骂着臣连带锦衣卫,说咱们是嚣张枉法。臣再不辞职,那怨气不知会被引向何方了。臣愿万死,绝不能令人指斥圣君!”

皇帝审视宝翔,轻抚着木匣子:“怎么,你这局输得还不服?”

宝翔哭道:“臣只对万岁服气!臣早知道有人会落井下石。臣虽无学识,却是万岁御苑里的鹰犬。剪除了臣,执政自然可以‘独大’。臣只不知,既然万岁春秋鼎盛,东宫也已经册立。为什么人心要如此之‘急’!”

宝翔哭够了,自用衣摆擦鼻涕。一言既出,他心中的踌躇,随之烟消云散。

皇帝这才说:“江南事,你不用再管了。既然你希冀在家闭门思过,那朕不能不成全。你玩了那么多年,该收心了。锦衣卫都督之职朕会找人代替。”他摇起一只银铃:“传陈琪进殿。”

宝翔头埋得更低,眼角瞥见老丈人的红袍一角。

“陈琪?”

“臣在。”

“你女婿声泪俱下,说是他干不了了。朕教你把女婿领回去,每三日教授他一次君臣父子之道。期间这小子若再出门闹事,朕绝不饶恕。”

“臣遵旨。”

翁婿俩前后出了殿,彼此一句话都不敢交谈。

宝翔面上汗泪交错,用袖子使劲擦了,才小出口气。

过午门,到了外面街市里,车中的陈琪才问马上的宝翔:“你说了甚么越分的话?”

“我绝无越分。只斩断了根旧绳子。”宝翔哈哈:“无职一身轻。小婿趁着圈禁先歇歇。”

陈琪摇头叹息:“只得如此。我进宫来时遇上了一个人,正是你猜不着的——廖严回京了!”

“廖……严,是廖严?”

宝翔心说:怪不得叫自己不管。难道皇帝想任用廖严来接手锦衣卫?可是廖分身乏术,冀辽那除了他谁能独当一面?廖若管了锦衣卫,蔡述可谓心想事成。但万岁心里的那只木天平该怎么放?以今日情形推测,蔡述必定先发制人狠狠弹劾了自己,还好自己豁出去脸面大哭一场。

宝翔心事重重回到府里。房中的陈妃正理着丝弦,欲尝试新曲。

宝翔长话短说,将自己落了差使被禁足讲了明白。

说完了,他便在丫鬟伺候下宽去外衣,躺在了太师椅上。

他个子高,透过窗户,见廊下两只叭儿狗抢食互吠,庭中一群麻雀被哄得四散飞开。

陈妃放下琴谱,打量他一眼,悠悠说:“以王爷之行事,这一天妾身早已料到了。我大哥书房里有个对子,想必王爷从未留心:‘终年无客长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蔡叙之炙手可热,别人抱着去他那取暖,王爷暂避何妨?之前王爷与他走得近,从此可离得远了。万岁不让王爷守陵,还叫老大人教你学书,圣心实是宽和。如今王爷和妾身一样——得常呆在府里,庭前唯有芝兰葳蕤(rui),眼中再无天涯芳草,倒是公平的好事。”

宝翔听陈妃几分嘲讽,几分真心,忍不住说:“妃子,我只知你素日贤德,竟不知你旷达如此。”

陈妃试弹几个音,再理了理琴弦道:“多谢王爷谬赞。妾身有幸为王爷所纳,若不旷达也不能过到今日。妾身一人倒也罢了,只是我娘家老小几十口,妾身不得不为众人的安危考量。”

宝翔无话可回,走到床前想要躺下,却见自己枕头正中放着那串莲心佛珠。王府里的铺盖每日晨起必换,这一串东西,定是过了陈妃的眼了,不知她又如何误会。

宝翔摇头,握在手心说:“妃子,这一串珠子是江南时令礼物,为一个江湖上朋友所赠。我男人家不信菩萨,拿来无用。虽知民间物粗劣,但你若肯收下,它算是物尽其用了。”

陈妃置若罔闻。微带嗔意,低头抚琴。

她弹得是一首禅音,如同庵堂经咒,令人昏昏欲睡。

宝翔将佛珠放在一个象牙针线钵里。刚闭了眼,却听丫鬟进来道:“王妃,小云说:王爷那院里工匠师傅找见梁上有物,讨王爷个示下,该如何处置?”

宝翔想不起来放过甚么。他走到院里,小云躲在芭蕉后头鬼鬼祟祟。

“怎么回事?”

小云拉他走远,低声说:“小的寻了个借口。实则方才苏娘子经过咱们府,向王爷递送个问安帖子。”

宝翔看那帖子,是张简素竹片。寥寥数字,仅是祝愿安康。谭香之名,倒写得颇圆润正大。

他登时振作,往外走了几步,止步道:“苏娘子她……还好么?”

小云缩肩在树荫里,嘻嘻笑:“好极了!倒回去千百年,杨贵妃的姐妹都不见得比往后的苏娘子光彩。虽小的没亲见,但听宫里朋友说:苏娘子扬眉吐气,在东宫里说一不二。钦点她顾问六尚事,万岁跟前小梅总管拜了她当大姐!小的守口如瓶,可没提她和王爷熟识。”

宝翔诧异:“怎么说的?她不是就在东宫当个保姆么?”

小云眨巴眼道:“这可不是小的所说,是外头传的——苏娘子与蔡阁老里应外合,专替万岁办事。万岁正宠爱东宫,所以要提拔她。顺风耳都没提这岔,大伙都说:能把顺风耳都压得哑巴了,还不是通天的能耐?”

宝翔嗤之以鼻,空踢了小云一脚,说:“你这小狗头!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顺风耳捕风捉影第一流。他们都不讲——哈哈,可见连影子都没的事儿。”

“王爷教训极是。不过呢,小的才听门房说:苏娘子刚坐得蔡家马车往蔡府方向去了……”

宝翔变了脸。他本想安心守在府里,不问外面闲事。可惜心中被一挑拨,便不能静如止水了。

宝翔这厢半信半疑。然而门房所讲倒是实情,只是事出有因。

原来,多日在宫里的谭香,终于得了一天的假,可以回家看看。

她一大早就牵着苏密的手等在宫门口。司理监里早安排好马车送谭香回去。

谭香不知这份人情是否乃范忠送的。但乡里乡亲的,她若不去范家探病,横竖过意不去。

因此她到了胡同口,直接去范府里。

范老太刚醒,蒙头垢面,连呵斥小丫头不中用。

范青范蓝同在旁侍候。见了苏密,他俩欢喜。范青让弟弟带苏密去院里玩,自己陪着谭香。

谭香因范青从苏韧身边来,好生亲切,有一肚子的话想问他。可奈何范老太没有消气。

谭香深知久病人脾气急,陪笑对范老太说:“老太太,我来给您篦头好不好?”

范青叫小丫头下去。老太太一阵子咳嗽,谭香将身体给她倚着,替她摩挲肩背。又将篦子拿来,细细替老太太梳理银丝。她惟恐老太太再懊恼,小心把脱落的白发拢起来藏好,笑语盈盈,尽说些宽慰老人的话。

范老太太端详谭香半天,说:“你像是个有福孩子,却到了宫里。你那男人在外边久了,又是苦了你。”

谭香道:“刚开始难。久而久之,想明白我们的心还是一样的。”

那范老太喘息得厉害。屋里渐渐静下来,她倒瞌睡了。

谭香示意范青一起出去,姐弟一般,对坐在廊下。

谭香问:“范兄弟,老太太这病……?”

“已好些了。前几日,沈状元府管家向老爷子荐了个他家老婢女来。那老婢女满口闽南话,我全听不懂。可她日息夜陪,按摩手法娴熟,家母似有起色。改日我少不了到沈府上去致谢。反正如今沈明云游去了,那府里大变样了。”

谭香说:“是了,沈凝老娘常年病着,家里自有这等人材。沈凝和你苏大哥要好。”

范青点头,对她说了苏韧此行不少零碎琐事。谭香听得双眸闪烁,脸颊微红。

范青又说:“苏大哥在江南为你母子采买了不少好货。我来时,全送到你家去哩。只是你家中管家……近日恐怕忙了些……”

谭香纳闷,自己都不在家,他们忙些啥呢?她推了范青的留饭,领着苏密回家。

她才进门,迎面碰上个媳妇抱着一堆锦缎。

那媳妇看清是谭香,叫了声:“太太!”

谭香帮着抱过几匹缎子,见绣工鲜活,颜色艳丽,忍不住笑赞道:“啧啧,这是老爷从南京买来的吗?阿墨天生会买东西啊!”

三嫂却说:“老爷买的全堆在太太房里。这些都是别人送的。西厢放不了了才移动。”

谭香好奇:“哪个别人?”

三嫂一时答不出,喊道:“三哥,太太到了!”

三叔手精神抖擞从书房里小跑出来,向谭香跪下说:“小的给太太请安!”

他一跪,各屋里新旧小厮丫鬟,都出来下跪迎接。

三嫂也想跪,怕弄脏料子,只费力蹲着。

谭香吓了一跳。想小门小户的,统共才几个佣人,为何行大礼?

她笑呵呵道:“快起来!咱家规矩没那么多。等我歇会儿,都给你们发赏钱!”

“谢太太!”

谭香进了中堂坐下。桌上堆着各色礼盒。绫罗绸缎,奇花异果,占了各个角落。

苏密在宫中颇有人奉承,简直和个天生公子哥一样。他往椅子上一坐,脚一伸,自有小厮来递茶水拂尘土,再有新来小丫鬟弯腰送上了热手巾。苏密嗅嗅:“怎么不香的?”

小丫鬟怯生生不敢回话。三叔道:“是小的疏忽。小的明儿去采买茉莉水。”

苏密撇嘴道:“夏天过了,还不用玉簪或桂花露?早知我从东宫取两瓶来。”

“是,少爷。小的马上去买。”

谭香瞪眼说:“不许买。十岁不到一孩子,忘了你父母出身,男儿弄甚么水啊露啊?要想富贵你得自己好好读书,闹下去你爹可供不起你。”

苏密涨红脸,拧着帽子,扭头便走。

三叔在旁尴尬,谭香问:“这么多东西谁送来的?”

“小的正整理单子。有一页写好了,先请太太过目。”

谭香一看,裴尚书家,柳侍郎家,裕国公府,王嫔的娘家,庆春侯府……越往下看,越是她不认得的。谭香想,花香才有蜂蝶来。自己两口子哪里能引来这么多凑热闹的?

“三叔啊,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我既不在,你怎自作主张收下来?”

三叔慌得跪下说:“小的有错处!但小的不知太太在宫中是否与他们有往来。这些人家枝叶相连,一个都得罪不起。他们懂规矩,譬如投石问路,初时不会送最金贵的东西,因此俱是些吃穿看的。都说中秋节将至,老爷在外为国操劳,太太在内为皇室分忧,他们承平空闲的不能不略表寸心,意图结好。这么多家全再退回,太杀人面子。恐怕人们说咱家骤贵骄横。太太您往后是帝京的人物了,咱老爷回来还要在京中官场周旋。小的忠言逆耳,还请太太三思!”

谭香往常总给三叔几分面子,到此将三叔扶起来道:“哎,将在外不由帅。你既收下了,那留着吧!我是要脸呢才说不好乱收。真不要脸的,拿了你吃了你照样坑害你。我赶明儿得回宫,享受不了啦。东宫里万物都有,你们几个将吃得先处理了。布匹堆起来,我们家穿不了。嗯,过几个月分批去典卖了!得了钱留着与我——以后捐献出去——也是替大家积德。至于盆景花苗,倒可先养起来。当家的人回来,咱们也博得他一笑。”

三叔应声出去。三嫂进来,道是蔡府里杨大娘求见。

谭香迎出去,那杨大娘躬身含笑,捧个锦盒说:“苏娘子,这是我女婿从蜀中买来的。我知娘子今非昔比,早开了眼。但我一个下人没什么拿得出手,烦请娘子不要见笑。”

谭香打开,是一套六个楠木制月饼模具。有童子献花,玉兔捣药,嫦娥奔月,巴掌大小,生趣盎然。

她高兴道:“多谢大娘,我正寻这个!偏你送来了。大娘知道我回来,才来坐坐么?”

“不是。前几天小姐出痧,病了几日。阁老因你在宫中忙碌,没告诉娘子。现小姐已退烧,只不能见风,日夜思念你。趁着今天你出宫,阁老命我来请娘子去家里看望小姐。”

谭香皱眉。儿童出痧原是可大可小的病。自己才是苏甜的娘。可如今女儿身边仅仅有个蔡姑老太,哪里贴心了?蔡述极专擅。他所谓的“忙”,比起苏甜的命来,孰轻孰重?她心里不快,总不好对着杨大娘发作。因此拢好头发道:“那我就去。三叔,雇个车来。”

杨大娘道:“我用府里车来,娘子坐了同去如何?娘子带不带小少爷?”

谭香说:“不带,免得他跟着发了痧。三嫂子,替我看好苏密,给他吃些好吃的。”

谭香和杨大娘一路去,经过唐王府。她不知宝翔已回京,因此只请赶车的暂停,递了张备好的名片。

她心中焦急,想快点见到苏甜。进了蔡府中,凡植株景色,一概没看进去,倒是报怨曲径徘徊,害她耽搁太久。

好不容易,挨到了座绣楼前。五六棵大槐树,半结果实,轻黄满地。

窗户俱为红毛国彩色玻璃。谭香猜不出哪间住着苏甜。听一个女孩喊道:“娘!”

谭香抬头,见一扇窗户里,苏甜垂着双寰,连连招手。

一眼看去,孩子瘦成个瓜子脸,白得毫无血色。

谭香心疼,挤出笑容,提裙上楼。

苏甜投入她怀中说:“我一直在看你何时来,想你走哪条路。”

谭香见她手拿着个玉石镶碧玺的红毛国望远镜。比起市面货色,自要珍贵许多。

谭香摸苏甜头,拉拉她手,嘘寒问暖,惟恐问不周详。

苏甜开心,有问有答,说:“弟弟想我么?我就怕你带他来,怕我过给弟弟。”

谭香搂住她道:“不提他。我喜欢你。不要他了。”

苏甜笑道:“我和他是孪生,命连在一起。妈妈不要他,我要他!”

她趁着丫鬟下楼,对谭香小声说:“妈妈,前些天我看到沈凝叔叔了。”

“呃?在哪看到的。”

“在这里。你瞧,我的望远镜可看见爹爹藏书楼。这几天出不去,我常常偷看。怕他们说我吹风去告诉姑奶奶,所以我躲在窗户后。大槐树有影子,我从前从楼那边看不清这里。我亲眼见沈叔叔走进去,过了好久才出来。我想,要不要问爹爹:沈叔叔怎么会来?但想来想去,我还是不要和爹爹说家外面事好。省得爹爹烦心。”

谭香心想:女儿懂事。不过那人精于算计,谈不谈都是烦心的。但以沈凝会来拜访蔡述,真算是稀奇的事。

谭香侧脸,见桌上盛的鲜果,均印着“福寿”等金字。

可孩子在屋里,仅一个红毛做的圆镜可打发无聊,实在可怜。

她叹气:“你气闷,从前跟我在家做木工,旁有你弟弟玩,晚上你爹回转,简直是神仙日子。只是比神仙穷些。世上没有永远朋友,也没永远的冤家。你爹,不,蔡述和沈凝自有公事办,小孩子家不问最好。”

苏甜微推开窗,拿着望远镜伸出去,忽说:“那高个儿来了。我知他是吏部里的官,会拍爹爹马屁,爹爹常见他。啊,爹爹在二楼,今天开窗……嘘,娘快来看。小心!”

谭香学着苏甜样子,猫在地上,从窗户缝隙里,隔着树看外头。

她原以为苏甜见风是雨,是臆想玩笑。谁知这望远镜着实厉害。那园中远景,一目了然。

藏书楼上,窗户大开。摆一盆瘦菊,陈文房四宝。

蔡述正低头书写,面上无风无晴,只是寻常。

即便穿着如文士的林康出现,蔡述也没停笔。

林康低头对蔡述说话,蔡述听着,袖手无言。

那林康取出袖中一张纸,铺设在蔡述面前。

蔡述俯首。那林康又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来,覆盖于前面那张之上。

蔡述垂首良久,粲然一笑。他起身,举目望窗外,似正对绣楼方向。

谭香明知蔡述看不见自己,依然身子一抖。她赶紧放下望远镜,摸摸心口,想自己没窥视到甚么不该看的。树影摇动,窗户自己合上了。

“娘,你怎么了?”苏甜不明所以。

谭香说:“没什么。只无端心慌。八月十五快到了,娘要自己做月饼给你们吃。”

苏甜乐意,道:“那‘我爹’何时回家?不是爹爹,是问‘我爹’。”

谭香勾着苏甜肩膀,亲了她腮帮一口。

她心中茫然,嘴上却说:“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