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夏日的少年 > 第2章 微光与旧忆痕

夏日的少年 第2章 微光与旧忆痕

作者:千时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51:57 来源:文学城

时羡的生活,早已被岁月研磨成一潭沉寂的、不见底的深水。水色幽暗,惯于承载独自一人的压强与无声的窒息。日复一日,他沉溺其中,几乎忘却了水面之上,尚有天光与风声。直到谢厌庭的出现——像一颗质地独特、棱角温润的石子,被命运之手漫不经心地掷入。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一圈圈无法遏止的涟漪,以缓慢却执拗的态势,层层扩散,搅动了水底积年的尘埃,也扰得他那颗习惯了蜷缩的心脏,难得地、失控地悸动不宁。

那感觉,诡异而陌生。

并非源于视觉上的认知,那个身形挺拔、肩线平直,带着温和笑意在李雪琴老师引导下步入教室的转学生,拥有一张完全陌生的、堪称俊朗的面孔。而是一种……更接近于直觉层面的牵引,一种萦绕于对方周身的、清冽干净的气息,与他周遭这潭习惯了污浊与压抑的死水格格不入。

那气息,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尘埃,来自某个被记忆刻意模糊、封存在梦境角落的午后,带着阳光晒透青草的味道,和一丝若有似无的、冷冽的霜意。这莫名的熟悉感,非但不能带来慰藉,反而像一根细软的羽毛,反复搔刮着他内心最敏感、最不愿被触及的隐秘角落,让他无端地烦躁,却又在烦躁深处,滋生出一丝连自己都鄙夷的、隐秘的渴望。

因此,当李雪琴老师那句“谢厌庭,你就坐那位同学旁边吧”的话音落下,看着那人迈着从容的步伐,拉开自己身旁那把空置许久的椅子时,时羡几乎是本能地、更加用力地蜷缩起来。他用额前略显过长的碎发遮挡住视线,将所有的情绪死死摁灭在眼底,只留下一层坚冰般的冷漠,覆盖在苍白的面容之上。

他耗费多年心血,一砖一瓦筑起的高墙,厚实而嶙峋,足以隔绝绝大多数或好奇、或探究、或带着恶意的目光。他不需要意外,更拒绝任何形式的闯入者。他的世界,荒芜便荒芜了,至少安全。

然而,谢厌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按常理出牌的“意外”。他仿佛看不懂时羡用全身书写着的“生人勿近”,或者说,他看懂了,却选择了另一种解读方式——将那视为一种需要更多耐心去化解的、厚重的冰层。

他开始尝试,以一种极有分寸、却又持之以恒的方式,敲击那冰层。

起初只是最简单、近乎社交礼仪的试探。“早。”谢厌庭坐下时,会偏过头,声音不高,恰好落在两人之间的空气里,清朗悦耳。时羡置若罔闻,连一个眼神的余光都吝于给予,仿佛对方只是在对着空气自言自语。他等待着,等待着这个新同桌像过去无数个试图靠近又最终放弃的人一样,在持续的冷遇中失去兴趣,悻悻退开。

可谢厌庭没有。他的态度里寻不到半分气馁,那双总是显得过分干净澄澈的眼眸里,也从未流露出被冒犯的不悦。他的接近,更像是一种……遵循着某种独特时间法则的等待,安静地、笃定地,停留在不远不近的距离,等待着冰层自然融化的那一刻。

试探在升级。某个被慵懒阳光填充的午后,数学课刚下,讲台上粉笔灰尚未落定。

“时羡,”谢厌庭的声音再次响起,比之前更近了些,带着恰到好处的询问,“老王刚才讲的那个复合场公式,推导过程你记了吗?我笔记好像漏了一环。”他侧着身,午后的光晕透过明净的窗格,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睫毛低垂,在眼睑下方拓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他的眼神里是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探询,没有怜悯,没有施舍,甚至没有寻常人面对他时那种小心翼翼或敬而远之。

时羡握着笔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微微一僵。

他记了。

不仅记了,他还用自己理解后简化重构的方式,将那段冗长的推导过程浓缩成了几句精炼的笔记,就写在那张演算纸的边角,墨迹犹新。

内心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鼓噪,或许可以……但他立刻掐灭了那点星火。他只是幅度极小地摇了摇头,目光死死胶着在自己面前摊开的书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字却一个也没能映入脑海。

“没关系,我再去问问别人。”谢厌庭了然地点点点头,语气里听不出丝毫失望,仿佛这结果本就在他预料之中。他自然地转回身,拿起自己的笔记本,目光开始搜寻教室里的其他同学。

他的退开,干脆利落,不给时羡带来任何压力,却反而让时羡心底生出一种空落落的怪异感。

下一次,发生在喧闹的课间。教室里人声鼎沸,是隔绝孤岛的最佳背景音。时羡正望着窗外发呆,感觉椅子被轻轻碰了一下。

他低头,看见一支他最常用的、黑色塑料壳的按动笔滚落在地。

还没等他弯腰,一只骨节分明、手指修长的手已经先一步将笔捡了起来。谢厌庭微微俯身,将笔递到他面前,指尖捏着笔杆的中段。

“你的笔?”

他问,声音在嘈杂的背景音里依然清晰。

时羡的视线掠过那支廉价的笔,最终落在谢厌庭的手上。那双手很漂亮,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指腹透着健康的粉色。

他迟疑了一下,伸手去接。指尖与指尖在传递的瞬间发生了短暂的、不可避免的触碰。很轻,像羽毛拂过,却带着一种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电流,顺着指尖的神经末梢,倏地窜向手臂,让他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要条件反射地收回手。

“……谢谢。”

他几乎是嗫嚅着,从喉咙深处挤出了这两个艰涩的音节,声音低哑得连同桌的谢厌庭都需要凝神才能听清。

谢厌庭的唇角似乎几不可见地向上弯了一下,那笑容极浅极淡,像月影投入平静的湖心,只激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瞬间便消散无踪。

但时羡用眼角的余光,精准地捕捉到了那昙花一现的弧度。

一种陌生的、久违的热意,悄然爬上他的耳根。

再后来,谢厌庭的“搭话”开始披上了更具实质内容的外衣,甚至带上了一点微妙的、“求助”的意味。

“时羡,”他将自己的化学习题册往时羡这边推过来一小段距离,修长的手指指着上面一道关于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题目,“这道题,我总觉得最后的电子转移数有点不对劲,思路卡住了,你能帮我看一眼吗?”他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眉头微蹙,显得十分认真。

时羡终于抬起眼,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毫无遮挡地、长时间地对上谢厌庭的目光。那双眼睛是典型的桃花眼,眼尾微挑,本该显得多情,此刻却因为眸色的清亮和神情的专注,而显得格外真诚。然而,时羡却在那一派真诚之下,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更深层的东西——一种洞悉的、了然的光芒。

他在撒谎。时羡几乎能立刻断定。

以谢厌庭在数学课上展现出的缜密逻辑和快速反应,这道基础程度的化学题,绝无可能成为阻碍他前进的绊脚石。他不是不会,他是在找一个……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能够靠近自己的借口。

为什么?

这个疑问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时羡的心。

他这样的人,成绩起伏不定如同山峦,性格孤僻乖张难以接近,是老师办公室里的常客,同学口中讳莫如深的“异类”,是连血缘亲眷都视若无睹的“拖油瓶”。

谢厌庭,这个转学而来便迅速吸引所有目光,成绩优异、相貌出众、仿佛自带光环的存在,为什么偏偏要一次次地、不厌其烦地试图靠近他这片贫瘠荒凉、布满尖锐荆棘的冻土?

各种纷乱的猜测在脑海中翻滚,最终都归于沉寂。他猜不透,也懒得再去猜。垂下眼睫,目光落在那道题目上。

确实,很简单。他沉默地拿起自己那支掉过漆的按动笔,在习题册旁边的空白处,飞快地写下了配平后的方程式,以及关键的电子转移数目。

他的字迹有些潦草,却自有一股凌厉的风骨,步骤简洁到了近乎吝啬的地步,没有任何冗余的解释。

“原来这里忽略了变价元素。”谢厌庭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恍然的、毫不作伪的愉悦,仿佛真的解开了什么世纪难题。他将习题册挪回去,低下头,认真地、逐字逐句地看着时羡写下的步骤,侧脸线条在灯光下显得柔和而专注。

过了几秒,他抬起头,看向时羡,轻声补充道:“你的解题思路,总是很特别,但很清晰直接。”

时羡没有回应,甚至连一个点头或摇头的示意都没有。他重新将目光埋进书本,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然而,胸腔里那颗沉寂已久的心脏,却不受控制地、重重地跳了一下,撞击着肋骨,发出擂鼓般的闷响。

这种被看见、被精准地点出特质、甚至带着一丝隐晦赞赏的感觉,对他而言,陌生得令人心慌,也……危险得令人恐惧。他习惯了被忽视、被贬低,任何一种正面的关注,都像强光,让他无所适从,只想躲回更深的阴影里。

放学铃声如同赦令,将时羡从这种日益加剧的、与谢厌庭近距离共处带来的心绪不宁中暂时解救出来。他照例磨蹭着,等到教室里的人几乎走空,才慢吞吞地开始收拾书包。

他不想太早回到那个位于城郊老旧小区、被称之为“家”的地方。

那里没有温暖,只有无尽的压抑和冰冷的视线。

舅舅林海和舅妈蓝秀娟的态度,从他母亲当年执意离开、父亲随后不知所踪,他被像个包袱一样塞进这个家的那一天起,就从未改变过。

那是一种混杂着法律与道德层面无法推卸的责任感、长期负担带来的厌烦、以及对他这个“外来者”隐隐嫌弃的复杂情绪。家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提供最基本食宿的、勉强遮风避雨的场所,空气里永远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表妹林青悠,则是这种家庭情绪最直观、最尖锐的放大镜。

她完美地继承了母亲蓝秀娟的精明算计与言语上的刻薄强势,将对时羡的不喜与排斥,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挂在嘴边。动辄冷嘲热讽,或是抓住一点小事便在父母面前添油加醋地渲染,是她乐此不疲的娱乐项目。

时羡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他用厚重的沉默作为盾牌,将所有翻涌的情绪——委屈、愤怒、不甘——都死死地压缩在内心最深处,任由它们在那里发酵、变质,成为加固他心防的冰冷水泥。

果然,刚走出校门没多远,林青悠就抱着胳膊,等在了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脸上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居高临下的神情。

“妈说了,今晚家里有客人来,你晚点再回去。”她的话语简洁,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甚至连一个正眼都懒得施舍给时羡,“八点,不,八点半以后再进门。记得从后面楼梯走,别吵到客人。”

时羡停下脚步,面无表情地看着地面上一块碎裂的地砖缝隙里钻出的顽强杂草。他没有问是什么客人,也没有问为什么他需要回避。

这些问题毫无意义,答案彼此心照不宣。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体面”家庭的一个污点,一个舅妈极力想要对外隐藏的、不光彩的秘密。

他的存在,会打扰到舅妈精心维持的、其乐融融的家庭假象。

他沉默地点了一下头,算是回应。

然后,在林青悠满意而又轻蔑的目光中,转身,走向与“家”相反的方向。

……

初秋的傍晚,天色暗得很快。夕阳的余晖挣扎着被地平线吞噬,墨蓝色的暮霭逐渐笼罩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次第亮起,发出昏黄而孤独的光晕。时羡双手插在校服外套口袋里,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几枚硬币相互碰撞,发出零星的、寂寥的轻响。

他漫无目的地在熟悉的街道上游荡,像一抹无家可归的游魂。橱窗里灯火通明,展示着温暖幸福的假象;餐馆里飘出食物诱人的香气,勾引着辘辘饥肠。他路过那家总是飘着浓郁甜香的面包店,脚步迟疑了一瞬,玻璃窗内刚出炉的、金黄酥软的面包,像是一个个可望不可即的美梦。

他最终只是咽了下口水,加快脚步,走进了街角那家灯光惨白、价格最为实惠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

几分钟后,他拿着一个用透明塑料袋装着的、最便宜的白吐司面包,走了出来。

面包质地粗糙,捏在手里感觉干硬而冰冷。

他寻了一个便利店旁边背风的墙角,靠着斑驳脱落的墙壁,慢慢蹲了下来。拆开塑料袋,取出面包,小口小口地、机械地啃噬起来。

面包屑干燥得噎人,他费力地吞咽着,感觉那粗糙的质感摩擦着喉咙,一路落到空荡荡的胃里,引发一阵细微的痉挛。夜风带着深秋的凉意,穿透单薄的校服,侵袭着肌肤。他下意识地抱紧了膝盖,将下巴埋进臂弯里,试图汲取一点微不足道的暖意。

抬手间,腕骨处那颗小小的、颜色浅淡的痣,暴露在便利店招牌清冷的光线下,像是一个小小的、孤独的烙印,刻印在他过于纤细苍白的手腕上。

就在这时,那个名字,那个身影,又不期然地闯入脑海——谢厌庭。

想起他温和的、带着某种独特磁性的嗓音;想起他看向自己时,那双干净得仿佛能倒映出天空的眼眸;想起他那种不带任何评判色彩的、自然而然的态度,仿佛他时羡只是一个普通的、值得平等对待的同桌,而非一个需要被特殊处理的“问题”。

和谢厌庭做同桌的这短短几天,竟然是他进入这所高中以来,与旁人产生交集最多、对话频率最高的一段日子——尽管其中绝大部分,只是他单音节的、近乎敷衍的回应。

谢厌庭……他就像一束微弱却异常执拗的光,不炽热,不刺眼,只是安静地、持之以恒地,试图寻找他厚重盔甲上的每一丝缝隙,耐心地想要渗透进来。这光,让他那早已习惯了黑暗和冰冷的感官,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几乎要被遗忘的暖意。

那暖意如此微弱,却足以让他冻僵的四肢百骸都生出一种酸涩的渴望。然而,与渴望同时升起的,是更深沉的、几乎刻入骨髓的恐惧。他害怕这光是短暂的,是施舍者一时兴起的产物,害怕自己一旦习惯了这丝奢侈的暖意,当它熄灭时,他将更加无法忍受那之后更加彻骨、更加无边无际的冰冷与黑暗。

他更害怕,当谢厌庭那双干净的眼睛,真正看清他身后所代表的一切——那个支离破碎、充满不堪过往的家庭,寄人篱下看人眼色的窘迫与卑微,以及可能流淌在血液里、来自他那对不负责任父母的“不良”基因——后,这束看似与众不同的光,也会像过去无数曾经短暂停留又迅速远离的“善意”一样,毫不犹豫地、带着嫌恶地彻底熄灭。

希望,对他而言,是比绝望更残忍的东西。

“时羡?”

一个绝不应该在此刻、此地出现的声音,带着一丝清晰的讶异和不确定,在他身后响起。

时羡猛地从纷乱的思绪中惊醒,像是被人骤然从深水中拖出,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失控地收紧、擂动,几乎要撞破喉骨。他僵硬地、一点点回过头。

谢厌庭就站在几步开外的人行道上。

他换下了校服,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连帽卫衣和深色长裤,身形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挺拔利落。手里拎着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几页似乎是刚领取的、印着某某培训中心logo的资料。

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讶,目光先是落在时羡脸上,随即飞快地扫过他手里那块被啃得只剩下小半的、干巴巴的白吐司,然后立刻移开,重新定格在时羡那双因为受惊而微微睁大、在夜色中映着路灯碎光、显得格外清亮也格外脆弱的褐色眼眸上。

“你怎么……在这里?”谢厌庭走上前几步,很自然地问道,语气里听不出任何异样,仿佛只是偶遇一个普通同学。他的视线细致地扫过时羡略显苍白的面颊,掠过他因蹲姿而更显单薄的身形,最终与他四目相对。

时羡像是被烫到一般,猛地将拿着面包的手藏到身后,另一只手慌乱地撑住墙壁,想要站起来,却因为蹲得太久双腿发麻而踉跄了一下。

一种难以言喻的、火辣辣的窘迫和狼狈感,如同海啸般瞬间席卷了他,将他彻底淹没。他精心构筑的、用以保护自己的所有防御工事——冷漠、疏离、沉默——在这一刻,在这个人平静的目光注视下,轰然倒塌,变得如此可笑,不堪一击。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剥光了所有伪装,**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遁形。

“马上……就回。”他生硬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和羞耻而干涩沙哑,目光游移着,不敢再与谢厌庭对视。他只想立刻逃离这里,逃离这令人无地自容的境地。

谢厌庭沉默了一下,那双总是显得过于明澈的眼睛,此刻深邃得像夜海。

他没有追问“为什么在这里吃面包”,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同情或怜悯——那会是压垮时羡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甚至没有再看一眼时羡藏在身后的手。他只是抬手指了指街对面一家还亮着温暖橘色灯光、招牌上写着“老闽南沙茶面”的小店,语气寻常得如同在讨论天气:“那家店的灯还亮着,味道闻起来好像不错。我刚从补习班过来,还没吃晚饭,肚子有点饿。要一起去吗?”

又是这种语气。

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不是饱含惋惜的同情,更不是出于礼貌的客套。那只是一种随意的、仿佛朋友之间最自然不过的邀请。

他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可能刺痛时羡敏感神经的雷区,将这场相遇,定义成了纯粹的、关于解决晚餐的巧合。

时羡怔住了。他抬起眼,再次看向谢厌庭。路灯昏黄的光线在他身后勾勒出一圈柔和而虚幻的光晕,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面容平静,眼神里没有任何探究和审视,只有一种安静的、等待的耐心。夜风吹动他额前细碎的黑发,整个人像夜色中一棵沉稳而可靠的树,莫名地给人一种安定的力量。

那种盘踞在心头多日的、莫名的熟悉感,在此刻汹涌而至,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都要强烈,仿佛某种沉睡的记忆即将破土而出。

他看着那家散发着温暖光晕和食物香气的小店,又感受了一下自己胃里因为冰冷面包而带来的不适感,以及口袋里那几枚甚至不够再买一个面包的硬币。拒绝的话在舌尖翻滚,带着他惯有的警惕和自我保护的本能。

可是,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他看着谢厌庭伸出的手,看着那家亮着灯的小店,看着对方眼中那片平静而包容的、类似于夜空的光芒。内心深处,那堵坚冰筑成的围墙,似乎传来了细微的、清晰的迸裂声。

他张了张嘴,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那个违背了他所有生存法则的字眼,还是极其艰难地、低不可闻地挣脱了束缚:

“……好。”

这个音节吐出的瞬间,时羡感到一直死死紧绷在身体里的某根弦,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一下,发出了一声微弱而清晰的颤音,然后,悄然松弛了一点点。一股陌生的、带着怯意的暖流,试探着开始在他冰封的血管里缓慢流淌。

他迈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走向那束他渴望又畏惧的微光,走向那片未知的、让他恐慌又无法抑制地心生向往的温度。

他知道,有些东西,从他吐出那个“好”字开始,就已经悄然地改变了。

而他那座自以为坚固无比、足以抵御整个世界的堡垒,或许也从这一刻起,被凿开了一道细微的、却足以让光渗入的、名为谢厌庭的裂痕。

前路是吉是凶,是救赎还是更深的深渊,他无从判断。他只是,无法再回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