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吾有唐诗三百首 > 第14章 祸从口出

吾有唐诗三百首 第14章 祸从口出

作者:欣欣向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58:00 来源:文学城

二郎几句话恰如一盆凉水兜头而下,一刹那便把白氏那颗热腾腾的心浇了个透,脸色都变了,忙跟旁边的万老爷讨主意:“是了,二郎不擅诗赋,如何去考祁州书院,到时露了怯岂非弄巧成拙。”

万老爷显见比白氏有主意的多,并不慌乱反而道:“夫人是糊涂了,二郎也不是如今才不擅诗赋的,不一样中了童试的头名吗。”

白氏:“我看是老爷糊涂了才是,老爷莫不是忘了,二郎这头名是怎样来的,刚老爷还说是那位杜老夫子是因赞赏二郎诗做的好,才点了二郎头名,那诗可不是二郎所作。”

万老爷:“我知那诗出自五娘之手,竟不知五娘有如此诗才,当日二郎考童试之前,除却府里的季先生,我在外面更是重金购得十几首绝佳诗作,以保万无一失,未想末了竟是五娘的诗拔了头筹,这可比用外人强太多了。”

白氏疑惑:“这是什么道理?”

万老爷:“夫人想啊,若二郎用外头的诗作中了头名,这事便难免被有心人挖出,到时只怕会对二郎的名声有碍,可若是自己妹子还怕什么,左右都是自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怎样也不会说出去,且,五娘有此诗才,二郎去考祁州书院又有什么可愁的,再让五娘作几首备用便是。”

白氏忍不住道:“老爷可是真看得起她,作诗哪这么容易,这次童试是凑巧撞上了,下回可就不一定了。”

二郎却道:“母亲,五妹妹确有大才,今日课上季先生让我们兄妹以花园的大白鹅为题,赋诗一首,限时一炷香,只有妹妹作了出来。”

白氏一愣:“一炷香就作出来了?季先生怎么说?”

二郎道:“季先生连声赞好诗。”

二郎亲口说的,白氏不信也得信了,即便心里不待见那丫头,可干系儿子的前程,也不得不供着。

万老爷高兴的道:“我就说吧,既能作一首自然能做两首三首,真要不会作的,逼死她也写不出一句来,哎,可惜了是个丫头……”说着摇着脑袋一副遗憾样儿。

白氏神色有些不好看:“诗作的好,文章策论可不一定写得好。”

万老爷知道白氏不待见五娘,笑笑的不再说什么,而是跟二郎道:“祁州书院的事儿,还需听听季先生的意思,过会儿我去寻他商量此事,你只管回去好生读书,备考。”

二郎这才起身告辞,一回自己屋,丰儿就高兴的道:“二少爷,这么说我也能跟着您去祁州上学了。”

二郎泼冷水:“且莫高兴的太早,考上了才能去上学,考不上不过是去走个过场罢了。”

丰儿却极有信心:“就凭二少爷的才学肯定能考上,要知道祁州书院的荐贴,可是千金都难求呢,远的不说,就说舅老爷去年为了表少爷,求爷爷告奶奶腿儿都跑断了,银子更是花的流水儿一样,到了连个荐贴的毛都没见着,少爷您这考试的荐贴,却是人杜老夫子巴巴上赶着送来的,这要是您都考不上,谁能考上。”

二郎叹了口气道:“杜老夫子送父亲荐贴是因瞧上了春晓,可那诗却是五妹妹所作,所以,这荐贴其实是送给五妹妹的。”

丰儿:“可是五小姐又不能考科举,到时不还得二少爷您去吗,况且,考试又不只考诗赋,二少爷您的策论文章可都是顶顶的好呢。”

二郎:“不用你来开解我,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丰儿挠挠头:“那您刚叹什么气”

二郎摇头:“我不是为了自己叹息,而是为了五妹妹,想五妹妹如此才智,却只能圈在内宅中,属实可惜。”

丰儿这才明白:“原来您是为了五小姐啊,可哪家小姐不是这么过日子的,不待在内宅,难道还能出去不成。”

二郎自然明白丰儿的意思,只是仍忍不住为五妹妹可惜,总觉着像五妹妹这样的女子就应该跟别人不一样。

丰儿掐算了一下日子道:“下个月初八就是考期,从咱们这儿到祁州道得走两天,又不能掐着日子去,最晚初五就得动身,明儿可就是初一,算着在家的日子,就剩下四天了,您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去跟五小姐说说,让五小姐赶紧多给您作几首诗备着。”

二郎:“你以为作诗这么容易吗,张嘴就是几首几首的。”

丰儿心道,看五小姐那意思,真不难,毕竟今儿早上才见识过,看见三只大白鹅就能作出一首咏鹅来,这不就是张口就来吗。

正说着外院的小厮来传话说郎中到了,周妈妈正领着往五小姐哪儿去呢,二郎蹭的站起来就往外走,丰儿急忙跟了上去。

五娘这小院自打住进来这么多年加起来都没这两天热闹,这人来人往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尖儿歇脚的客店呢。

好容易过了季先生的难关,回屋来正准备好好歇歇的,不想刚回来没多会儿,周妈妈又来了,不止周妈妈还有个白胡子的老大夫,后面跟着个提药匣子的童子,五娘这才想起,貌似便宜二哥觉得自己弱不经风,特意给自己找了大夫。

便宜二哥真是爱心爆棚的好二哥啊,而且,周妈妈跟老大夫前脚刚进来,便宜二哥后脚就来了,老大夫给自己诊了脉之后,便宜二哥按住人家,问的那叫一个仔细,生怕遗漏了什么似的。

老大夫的话在五娘听来就是大夫的统一套话,总结来说就是饮食不调,气虚体弱,开了个补中益气的方子,便宜二哥把人家的方子来回看了好几遍,还就其中的参须,产生了疑问,问老大夫为何不直接用老山参。

老大夫大概没见过这么较真儿的,五娘觉得老大夫的白胡子都好像抽抽了,逼得人家老大夫只能说,五小姐身子虽弱,却未到用老山参的份上,参须足矣,便宜二哥这才满意,放人家走了。

老大夫上了年纪,腿脚本不大利落,可走的时候却是飞快,好像生怕便宜二哥追过去又问他什么似的,那样子属实好笑。

弄得周妈妈也哭笑不得,眼瞅到了晌午,便宜二哥要留下用饭,还说用过饭后跟五妹妹好好交流一下诗赋上的学问,找了这么个十足正经的理由,周妈妈都拦不住,毕竟她是知道,二少爷就要动身去祁州考试了,这当口什么最要紧,当然是作诗了,所以交流诗赋是再正经不过的大事,谁能拦,谁敢拦啊。

只得吩咐厨房多做几样二少爷爱吃的菜端到五小姐这儿来。

沾了便宜二哥的光,这顿午饭是五娘自打穿过来吃过的最丰盛的一顿,比起来,上回自己觉得丰盛那顿都不算什么了,可吃过之后,五娘开始发愁了,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吃过了山珍海味,往后再啃窝窝头不知道还咽不咽的下去了。

当然,榆钱窝窝还是能咽下去的,毕竟赵妈妈家大闺女做的好,舍得放好东西,做出的窝窝头松软香甜,跟点心差不多,昨儿冬儿死活不吃,刚吃了一个,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连着吃了两个,便宜二哥瞧着新鲜也吃了四个,一直问是什么。

周妈妈在旁边脸都僵了,心里暗骂,是哪个不长眼的把这种农家的吃食送到府里来的,而且五小姐还巴巴的摆到了桌上,害的自己还得跟二少爷解释什么是榆钱窝窝。

周妈妈思量了一番才道:“是农户人家春天的吃食。”

然后喜欢刨根问底儿的便宜二哥又问:“为什么是农户人家吃,又为什么是春天才吃?怎么府里从没见过?是厨娘不会做吗?”问的周妈妈汗都下来了。

还是五娘良心发现接过去道:“榆钱儿就是春天榆树上发的嫩芽,春天正是地里青黄不接的时候,过了一冬家里的粮食吃的也差不多了,新粮食又没下来,于是便混着榆钱蒸窝窝头,是为了省粮食。”说着还点了点桌上的盘子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出自《悯农二首》唐.李绅)。”

话音刚落,便宜二哥陡然激动起来:“好一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五妹妹果真大才,随口便是这样的好诗句。”

啊……好诗句,什么啊,这不都知道吗,她记得从幼儿园开始一到吃饭时间,老师就不停的叨叨,到了大学,干脆做成硕大的标语贴在食堂上,只要来食堂吃饭必然得接受一下爱惜食物不能铺张浪费的教育,看得太多,随口就说了出来,却忘了这里不是大学食堂,而是万府。

便宜二哥神叨叨的念叨了几遍,又看向五娘,那热烈的目光,看的五娘心里一阵阵发凉, 便宜二哥不会是问自己另外两句吧,可是印象最深的大学食堂里,好像就只有这两句标语,前头两句自己的确是背过,可就是想不起来了能怎么办。

五娘现在无比后悔自己张口就来的臭毛病,真是老话儿说的好,祸从口出。

果然便宜二哥颇为激动的问:“还有呢。”

五娘眨眨眼装傻:“什么还有?”

便宜二哥急了:“这两句应是五律了,前面应还有两句才对,五妹妹快说与二哥,不然二哥今晚觉都睡不得了。”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祸从口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