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误入龙傲天剧本后 > 第27章 来路

误入龙傲天剧本后 第27章 来路

作者:巽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16:34:22 来源:文学城

河关发生的种种姑且告段落,谢旻宁自融合妖丹后便一直闭关不出,而萧景珩则亲自奔走于断壁残垣之间,竭力安抚流民,其仁厚务实之风,渐渐在百姓中传扬开来,赢得了“贤王”的美誉。

然而,这份短暂的平静,被一道自京城八百里加急而来的圣旨打破。

来者是新帝萧晟的特使。

当初谢旻宁悍然弑君,京城局势瞬间诡谲。

彼时在京的几位皇子中,唯有年长些的萧晟反应最快,他一边对萧明鉴的暴毙秘不发丧,一边急派心腹李令戈前往意图取下萧景珩的首级。

本想借着萧景珩的头颅来祭奠萧明鉴,以此来成全了自己的孝子美名。

岂料萧景珩不仅安然无恙,萧景珩驾崩的消息又不知从何处走漏,传到各地封国。连带那些本就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王爷们纷纷蠢蠢欲动。

萧晟出身不高,在朝中根基浅薄,若真与这些手握实权的兄弟兵戎相见,莫说胜算渺茫,就连这侥幸到手的皇位,恐怕也得拱手让人。

焦头烂额之际,萧晟的目光投向了背着弑君罪名的萧景珩。何不以他弑君杀父作为把柄,让萧景珩这匹狼为己所用。

于是,这道精心措辞的圣旨,便快马加鞭送到了萧景珩手中。

萧景珩展开绢帛,目光沉静地扫过其上字句,新帝那点心思,在他眼中已是洞若观火。

旨意冠冕堂皇,说亲王萧顼犯上作乱,命他为镇北大将军,即刻前往西北,平定秦王之祸。萧晟这心思昭然若揭,让他去西北,无非是想看他与萧顼这两头猛虎相争,无论谁胜谁负,萧晟都能坐收渔利。

萧景珩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分毫,他唇角微扬,满是恭敬地接下了圣旨。

“臣弟,领旨谢恩。”

他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情绪,见萧景珩这般乖顺,那宣旨太监正要辞别时,萧景珩却状似无意地开口。

“公公且慢。劳烦公公回禀皇兄,臣弟深知西北局势危急,身为萧氏子孙,为国分忧义不容辞,只是河关初定,百姓归心,此地乃臣弟心血所系。若皇兄允准,将河关正式划为臣弟封地,公告天下,以安民心。如此,臣弟方能无后顾之忧,全心为皇兄匡扶西北疆土。”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忠君为国之心,又提出了利益交换的筹码。

他要河关之地,更要天下人承认他晋王并非空有头衔,亦是在试探新帝的底线,看萧晟如何布告天下,洗去他身上弑父杀君的恶名。

那太监显然没料到萧景珩会如此直白地提条件,愣了一下,但见对方神色凝重,也不敢怠慢,只得躬身应下。

“王爷之言,奴才必定一字不差,回禀陛下。”

待太监一行人离去,一直沉默旁观的许晏才快步上前,眉头紧蹙。

“王爷,秦王萧顼在朝中经营多年,根基深厚,更兼北疆二十万精锐。我们如今无兵无将,此去西北,怕是凶多吉少。”

萧景珩负手而立,望向西北方向,目光深邃,不见丝毫慌乱。

“谁说我们无兵无将了,许晏,你别忘了,西北从前是谁的地盘?”

许晏一怔,不免垂首,他都快忘记了林老侯爷生前就一直镇守西北,抵御外族入侵。

萧景珩好似是想起了从前的场景,神色不觉柔和了几分。

“自外祖父与几位舅父战死沙场,林氏一门此后便在军中后继无人,以至整个西北皆入李家手上,此去西北,固然是与虎谋皮,但亦是天赐良机,我欲重整林家军,将林氏旧部收入囊中。”

他顿了顿,旋身后直直盯着许晏,双眸微微一沉。

许晏深知,自家王爷骨子里从来就不是甘居人下的主。那深宫幽庭里磨砺出的隐忍,那血海深仇下滋生的不甘,早已铸就了一颗不甘蛰伏的雄心。

他亲眼见证过王爷从泥泞中挣扎,于绝境里步步为营,又岂会看不懂此刻王爷眼中那看似平静之下,实则汹涌不断的决断。

于是,他上前一步,郑重地单膝跪地,垂首抱拳。

“无论刀山火海,许晏愿誓死追随!”

许晏的命是萧景珩救的,无论前路多艰难,他都会义无反顾。

萧景珩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许晏低垂的发顶,他并未急于开口,只是静静地凝视了片刻,窗外的天光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孤寂的身影,良久,他才开口,声音比方才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度。

“萧顼势大,李全态度不明,京城那位更是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在前景尚不明了之前,本王希望你留在河关,替本王好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方寸之地。”

许晏深知萧景珩这般郑重托付,便是留守之责重大,此地北接西北,南望京畿,所处关键,而他身处此位,不仅让这里成为一根扎在萧晟眼中的刺,让他如鲠在喉,更要让这里,成王爷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实后盾。

“王爷放心,许晏定不会辜负嘱托。”

闭关的静室之内,灵气氤氲如雾,谢旻宁盘膝而坐,心神沉入深层次的定境之中。

然而,那枚融合了江神妖丹与清玉邪火的魂玉,牵扯出那深埋于她心底最不齿的记忆。

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冰冷阴暗,又混合着霉味和血腥味的石牢里。

玄铁锁链一端紧紧箍在她纤细的脖颈上,另一端深深嵌入身后的石壁。

她只知道自有意识起就在这里,像一只被豢养的牲畜,是正道宗用来对付恶鬼的法器。

她不会走路,因为从未有人教过,饿了只能跟狗一样爬到牢门口吃早就馊了饭菜,渴了只能舔舐石壁上渗出的冷凝水珠。

她不会说话,疼的时候只能发出呜呜的叫声。

每当宗门需要剿灭强大的妖魔邪祟时,便有了她的用武之地,锁链被解开,取而代之的是刻满禁制的项圈。

她被驱赶着冲在最前方,承受着最猛烈的攻击。

利爪撕开她的皮肉,妖火灼烧她的灵台,每次都被折腾得伤痕累累,而她只能蜷缩在角落里默默舔舐那些伤口,等着终有一日的愈合。

她不懂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是非,她的世界只有黑暗的石牢以及无尽的疼痛。

她曾经以为,这就是世界。

直到那一天,地动山摇,整个山门被削去了一半。

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牢门被人劈开,刺目的天光涌入让她一时不适应地眯起了眼。

逆光中,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那里,周身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恐怖剑意,衣袍上沾满了暗红的血迹,仿佛刚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手中提着一柄仍在滴血的长剑。

那人目光扫过牢内,最终落在了她身上,她被来人吓到了,躲在角落里,对着他龇牙咧嘴。

那是一双冷眸,在对上她视线的那一刻,来人眼中似乎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就收回了情绪,举着长剑朝着她劈开。

她要死了。

这个认知清晰地浮现在她懵懂的脑海里,可面对杀意,她甚至没有挣扎,只是本能地闭上了眼睛将头蜷在双膝间,等待着终结。

然而,预想中的疼痛并未到来,只听一声脆响,脖颈上一松,那禁锢她多年的玄铁链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他劈开了。

她茫然地睁开眼,看到那人收剑回鞘,正皱着眉头打量着她满身新旧交叠的伤痕。

“还能走吗?”

一个于她听过的所有声音都不同的语调响起。

她听不懂,只是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

那人沉默了片刻,最终叹了口气,俯身以一种不算温柔的力道,将她从那肮脏阴冷的角落提了起来,转身离开了早成废墟的山头。

望着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被夷为平地,她心里没有任何感触,甚至见到那些熟悉的面容倒在血泊里,她心里竟油然而起一种兴奋。

见她盯着脚下交叠的尸首,那人却没来由问了句。

“他们都是我杀的,你恨我吗?”

她不太懂他的意思,只是直觉告诉她要摇头。

那人见她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不免笑了一声。

“你有名字吗?”

她再次摇头。

那人这次才细细打量了她一眼,见她瘦瘦小小,浑身更是每块好皮,思索片刻道。

“给你取个名字,跟我姓,叫谢旻宁吧,你以后就唤我师父。”

这次是点头,见她这般乖巧,那人不免大笑出声。

“还以为是个只会摇头的傻子,看来脑子还算灵光。”

后来,师父教她穿衣吃饭,教她站立行走,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说话,辨认万物。

他告诉她何为善恶,何为道义,引导她如何运用自己的灵根去修炼真正的道法。

那段相依为命的岁月,是她灰暗生命中唯一的光。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两人避世山间,为了生计创办了山门宗派,只接些除妖驱鬼的生意。

光阴平静而充实,直到接到那桩酬金异常丰厚的生意,只为一处传闻闹鬼多年的老宅驱邪。

“早点回来。”

出发那日,师父站在山门前,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却破天荒地叮嘱了一句。

她应了一声,转身离去,未曾想过,那竟是永诀。

那老宅显然是早就设下的陷阱,带着禁制的恶鬼,连带着以庭院为阵眼的尸解**让毫无防备的她腹背受敌。

回去的执念支撑着她大杀四方,在好不容易斩杀了恶鬼并破解了尸解法阵后,遍体鳞伤的她刚踏出宅院,就被人用桃木剑刺穿了心口,击碎了凝聚三魂六魄的魂玉。

意识模糊之际,她仿佛又看到了师父站在山门前,对她说“早点回来”的画面……

谁也没想到,那竟是师父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噗——”

闭关中的谢旻宁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因为修炼中的分心,她差点走火入魔。

她连忙抬手,疾点数处大穴,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与险些溃散的心神,额间冷汗涔涔。

再睁开眼,静室内依旧灵气充盈,人却只觉恍如隔世,她抬手,轻轻拭去唇边的血迹,动作缓慢而滞涩。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师父那张总是冷硬,却会在看向她而时流露出细微温和的脸。

她甚至不敢去细想,师父在看到她那具或许已残缺不全的尸首时,会是何种神情。

一滴泪从她眼角滑落,沿着苍白的脸颊,无声地滴落在衣襟之上。

静室之内,唯余她压抑的呼吸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