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林晚日记
「5月7日,闷热。
我们之间,只隔着三排桌椅。
这是物理上最短的距离,
却是我整个青春里,
最漫长、最艰难的远征。
我积攒了整整三年的勇气,
依旧没能走完,
这短短的、一米见方的天涯。」
六月的风裹挟着暑气,将教室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变成了刺眼的“30”,像一道催命符,悬在每个高三学生的心头。
空气黏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连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压力。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班主任宣布完最后几项考前注意事项后,教室里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不再是专注,而是一种被漫长煎熬和即将到来的分别抽空了力气的疲惫。
林晚坐在座位上,面前摊开的习题集,半天没有翻动一页。
她的目光,越过前面同学的肩膀,落在右前方那个身影上。江辰正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手里的书,侧脸在午后炽热的光线下,轮廓分明。
三排桌椅。
她用目光丈量过无数次,从她这里到他那里,直线距离,不过三排桌椅。在过去的三年里,这段距离,她无数次看着他走过,看着他和同学讨论问题,看着他蹙眉思考,看着他偶尔因为一个笑话而微微扬起嘴角。
这是物理上最短的距离。只要她站起身,走上十几步,就能到达。
可这段路,对她而言,却像横亘着千山万水。是撒哈拉的流沙,是西伯利亚的冻土,是马里亚纳海沟般无法跨越的深渊。
她积攒了整整三年的勇气,在脑海中演练过无数遍的对话,构建过无数种可能的未来……最终,都溃败在这“一米见方的天涯”之前。
一种巨大的、迟来的悲伤,如同潮水般,毫无预兆地漫上心头。不是因为即将到来的高考,也不是因为注定各奔东西的未来,而是因为,她清晰地意识到,这场始于心动、终于沉默的暗恋,可能真的,要无疾而终了。
她甚至没有机会,让他知道,在他的世界里,曾有过一个如此卑微而虔诚的旁观者。
眼眶忽然有些发热,视线开始模糊。她慌忙低下头,假装被习题难住,用力眨了眨眼,将那股酸涩逼了回去。不能哭,至少不能在这里。
她深吸了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平静,再次翻开了那本陪伴了她整个青春的文言文笔记。笔记本已经用了大半,边边角角,藏满了无人知晓的符号和心事。
今天语文课复习的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句旁边还有空白。她拿起笔,这一次,她没有画任何象征性的图案,也没有写任何含蓄的暗语。
她只是用最工整、最清晰的笔迹,写下了那首她曾在无数个深夜,对着窗外月光默念过无数遍的短诗——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着,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极了树叶在风中颤抖的声音。她将自己所有的期盼、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热情与最终的失落,都倾注在这短短的几行诗里。
当她写下最后一句“是我凋零的心”时,指尖微微颤抖。这不是她写的诗,却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她心里流淌出来的。
这大概,是她能做的,最接近告白的举动了。将这首代表着无数暗恋者心声的诗,藏匿在古文注释之间,如同那棵沉默的树,将心事诉诸风,却永远无法被路过的人听懂。
她刚刚合上笔记,前排的周晓薇忽然转过身,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手里拿着一本精美的毕业纪念册。
“林晚,林晚!快,传到你这里了,写个毕业留言吧!”周晓薇将厚厚的纪念册放到她桌上,“大家都写了,江辰刚才也写过了呢!”
“江辰”两个字,像一枚小小的针,轻轻刺了她一下。
她接过那本沉甸甸的纪念册,封面上“青春不散场”几个烫金大字,在此刻看来,有些讽刺。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册子。
前面已经写满了各式各样的留言,有搞笑的,有伤感的,有鼓励的,字迹各异,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她一页页地翻过去,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像是在进行一场神秘的探寻,目光急切地掠过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
终于,在中间靠后的一页,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江辰。
他的字迹,一如他本人,干净、挺拔、有力,带着一种冷静的克制。他的留言也非常简单,只有短短一行,与他回答问题时风格一致:
「祝愿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江辰」
没有多余的感慨,没有具体的指向,像一句标准的祝福语,适用于任何即将分别的同学。
林晚看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这就是她暗恋了三年的人,在毕业纪念册上留下的,最终印记。冷静,客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她拿起笔,翻到属于她的那一页空白。笔尖悬在纸页上方,她犹豫了。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个字也流淌不出来。写什么?写那些无法言说的秘密吗?写那场无人知晓的盛大暗恋吗?
最终,她只是落笔,写下了和江辰一样,简单到近乎苍白的两个字:
「珍重。」
落款:林晚。
写完,她将纪念册递还给周晓薇,仿佛完成了一个沉重的任务。
放学铃声适时地响起,像是为这场无疾而终的暗恋,敲响了最后的钟声。同学们喧闹着起身,收拾书包,互相道别,约定着考后相聚。教室里瞬间充满了离别的气息。
林晚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将那本文言文笔记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最里层。她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方向。
江辰已经背好书包,正和几个男生边说边朝教室外走去。他的背影挺拔,步伐轻快,融入了涌向门口的人流,没有回头。
他永远不会知道,在他身后,有一个女孩,用整个青春,完成了一场关于他的、沉默的远征。
而这远征的终点,依旧是,
沉默。
林晚背起书包,也走向门口,走向那个没有他的、未来的方向。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而执拗。
她终究,没能走完那三排桌椅的距离。
那咫尺的,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