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武媚天下 > 第56章 时光静好愿君同

武媚天下 第56章 时光静好愿君同

作者:花痴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8 09:37:44 来源:文学城

我看着紫宸殿里的那张御座,那是宣正殿扩建时搬来的,曾经太宗就端坐上面处理政务,而我则伺候在一旁。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会坐在上面,手执朱笔批示江山。

如此一来,我才知道做皇帝真的不是件轻松的差事,国计民生、大事小情,件件需思量,事事需用心,每一道御旨都要逐字斟酌,拿捏分寸,权衡利弊,实在是劳心又伤身。时不时也会遇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奏章,才知夫子们也是性情中人,虽时而耿直、时而愚钝、时而揣些小心思,却也不乏可爱的一面。这就是他的臣子,他的江山。环视空荡荡的大殿,我竟然开始思念起他来。

“娘娘,”蝶衣走上前来,“狄大人的密报。”

我赶忙接过来,迫不及待地打开,李治和长孙无忌闭门私会长达数个时辰?他们已经见到了,好几个时辰,他们在一起谈了那么久,究竟都谈了些什么?我的心里一阵地打鼓,李治的前往到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他会扭转长孙无忌的命运吗还是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一切的核心就在那几个时辰的谈话中。狄仁杰的飞书未必快得过李治的马,如此算来李治此时也该回到长安了。

我刚想到这里,就见大全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见到我就激动地说道:“娘娘,娘娘,陛下回来了。”

好快!我赶紧收起书信快步迎了出去。李治飞马来到殿前,他翻身下马一路健步如飞冲上石阶来到我面前,不由分说一把将我抱住。

他的举动让我有些惊愕,但他的手臂紧紧地将我环住丝毫没有要放手的意思。我于是在他耳边轻唤道:“陛下,陛下。”他这才轻轻将我松开,拉起我的手走进了大殿。蝶衣和大全互使了个眼色,赶忙将殿门关上。

我这才开口问他:“怎么样,此行可还顺利?”

他没有说话,而是再一次地紧紧把我抱在怀里,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身体的颤抖,他的失落,他的无助竟然像孩子一般。

我轻轻拥住他,感受他的气息在耳边拂过,那个时候的他卸去帝王的防备,还原了那个最真实的本来的他。我的心里突然拂过一丝欣慰,这才是我认识的雉奴啊,无论如何的杀伐决断,在他的心底里还是保留着那方柔软的土地,刻着那些他在意的人。

“舅舅走了。是我送他老人家上路的。”他的声音小到快要无法听清。这是我预料到的结果,长孙无忌的性情,他骨子里的执着真是令人敬佩而又畏惧,最终他还是为自己选择了这条成为帝国基石的道路,也把自己永远刻在了雉奴的心里。

“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我轻轻说道,感觉他的气息慢慢在平复。但我看不到他此时的心里想到的竟然是和长孙无忌最后的一番对话。

“你能如此,我很欣慰。先帝没有选错人,把大唐交到你的手上,我死而无憾了。”

“舅舅,是雉奴有负于你,今生无以为报。但请舅舅放心,雉奴绝不会愧对大唐的千秋社稷,一定努力做一个贤明的君主。”

“我相信。只是,有一句话我不能不提醒你,这一次你为了见我让武媚代掌国事,你当真如此相信她?要知道,她如今贵为皇后,儿子又是太子,相比那些外面的王宫贵戚,她若起二心可是要危险百倍啊。谁人不曾年少多情,我知道你钟情于她,但用情太深对帝王而言实非幸事啊!”

“舅舅说的雉奴明白。坦白而言,世间女子我独对媚娘情有独钟,作为雉奴而言,我对她用情之深堪以性命托付。但我更明白自己是李氏子孙,倘若要以祖宗基业博美人一笑,那我岂不昏聩无比,怎有颜面再见父皇、母后?所以,请舅舅放心,作为大唐君主,雉奴的心里经纬分明,此行更是万无一失。”

那年我生日,李治将扩建完成的大明宫送给我做生日礼物。他指着那座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宫殿说:“看,那就是蓬莱宫。以后我就和你一起做一对神仙眷侣如何?”

我莞尔,轻拂于他耳旁跟他说了个消息,他听后立刻开心得手舞足蹈如同孩子一般。

自那以后,我开始了一段风轻云淡的生活。我一天天地重新认识着这个要伴我一生的男人,看到了他更多真性情的一面。我努力做好一个妻子、母亲,也努力扮演着大唐国母的角色,和他一起体民情、话桑麻、同理天下。无论何时何地,回想起那段时光竟是我人生中最平静、最温馨的。

那是我的第五个孩子。在此之前我为李治陆续生下了哲儿和旦儿,但在我心里是多么盼望着得到一个女儿啊,我想把她宠得比天上的月亮还娇贵,我要让她成为这世上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女子。那一晚,我真就梦到了朗月入怀,是我的心愿要达成了吗?我轻轻抚摸着尚未显怀的肚子,不由笑了起来。

“娘娘,荣国夫人觐见。”蝶衣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思绪。怎么说她也是我的“母亲”,又赶上我心情大好,便高高兴兴地接见了她。

荣国夫人此次还带来了顺娘的一双儿女。听说自从顺娘故去后,她便把两个孩子接到了身边,这次带他们入宫,想必是孩子们都大了,想着让我帮忙谋个好前程。想到顺娘,我心里就无法坦荡,若是能在她的子女身上有所补偿也许会让我心安一些。

“拜见皇后娘娘。”杨氏在我面前跪下,我的视线却朝着她身后的两个孩子望去,待他们平身我才看清两个孩子的容颜。那个少年皮肤白净,俊眉朗目,样貌漂亮得连这宫中千娇百媚的宫娥都要输他三分;那个姑娘天生一双桃眼,姿容如月光映在湖面,只是一眼便让人心生涟漪。好一对俊俏的兄妹,虽然没有见过他们的父亲,但仅从这双儿女身上就能看出他也定是个俊雅的美公子。我虽与他没有缘分,却也该为他当年的错爱说声谢谢,若是没有那翻机缘巧合便也不会有眼前的一对金童玉女,想来这两个孩子倒是与我缘分不浅。

“你就是贺兰敏之?”我对少年说道。

“回皇后娘娘,在下贺兰敏之。”他照规矩行礼,话不多,眼睛也不乱瞄,倒像是个懂事的孩子,可我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不羁,那神情竟让我想起第一次看到承乾的样子,看来这也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但恰是这一点反而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

“你就是丹儿了?”我冲女孩子说道。

“回皇后娘娘,丹儿是我的小名,只因母亲怀我的时候曾梦到牡丹入怀。我的大名叫做贺兰慎之,是父亲起的。不过母亲说这个名字太男孩子气,就只叫我小名了。”

虽是第一次见面,这丹儿倒是一点也不怕生,说起话来噼里啪啦像放炮竹,一看就是个性格活泼的小丫头。

“敏之,慎之。敏于思,慎于行,都是好名字,你们的父亲是位雅士啊。”我说着又问丹儿,“那你是希望我以后称呼你慎之,慎儿还是丹儿呢?”

丹儿想了下说道:“还是叫我丹儿吧,母亲以前就这么叫我,听起来更亲切。”

我笑道:“好,那我就和你母亲一样叫丹儿。丹儿,你以后呢也不要叫我皇后娘娘,叫姨母。”不知为何面对这个女孩我打从心底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欢,竟然还想如果我能有这么一个漂亮、伶俐的女儿该有多好。

“丹儿拜见姨母!”她的笑容真的比洛阳的牡丹还要明媚,让人看着就高兴。

“敏之,你也一样,以后叫我姨母。”

“敏之遵命。”相比丹儿的简单,这个贺兰敏之倒是有种让人不容易看透的感觉。

“敏之啊,你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我想了解一下他的特长和喜好,也好在日后给他安排适合的差事。没想到他竟然答道:“回皇后姨母,敏之也没什么特别爱好,平日里也就骑马、打猎,再不就是约些朋友喝个花酒什么的。”

一句话让一旁的杨夫人脸色大变,赶紧扯住他的袖子制止他继续说下去。贺兰敏之的嘴角突然浮过一丝似有似无的笑意,他紧接着说道:“敏之知道这些说出来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但当着皇后的面实在不敢掺假,只能实话实说。”

这个贺兰敏之越发地让我感兴趣了,我于是笑道:“年轻人嘛,洒脱不羁也是正常。你喜欢骑马、打猎,那这往后的马球比赛啦,行园狩猎啦可都不能少了你。至于这酒嘛,小酌无妨,过份了可不行。看来赶明儿给你说亲的时候得找一个厉害姑娘,能降住你才是。”

我本就有意打趣,一句话说得丹儿咯咯直笑,连杨夫人的脸色也舒缓了下来。但贺兰敏之却似认了真似的,说道:“日后皇后姨母如果真的给敏之赐婚,敏之不求对方容貌出众,家世显赫,只希望是一位提笔能写春秋,纵马能驰骋万里的有才情的女子。”

这句话倒是把我说愣了,我只是开了个玩笑,他倒认真起来,莫不是故意将我的军?不管他为何说这话,至少从这话音里我听了出来,这贺兰敏之或许还真是个才子呢。若真是如此,我就让他去著书立传,既能扬名也不容易搅进官场是非。想到这里我倒好像真的为他寻到了一个好去处。

“娘娘。”这时小青端着一盘东西走了过来,是我让她准备的见面礼。我于是对两个孩子说:“来,第一次见面,姨母送你们些小玩意儿。”说着我拿起一枚和田玉佩递给敏之,又拿起一只紫罗兰的翡翠镯子送到丹儿面前,“来,姨母给你戴上。”

丹儿走上前跪在我脚边,乖巧地伸出手来,我便将镯子轻轻套在她手上。“大小刚刚好。瞧这手多白净,就像羊脂一般。”

我说着情不自禁地托起她的手打量着。我不经意间打开她的手心,就看到她的掌心竟然有两道朱砂,就像被人挠了一下。

“这是?”我问道。

“是胎记。”丹儿答道,“家里的老人都说,怕是上辈子有人舍不得我,投胎的时候拉着我的手不放才留下的。”

她的一句话让我霎那间呆住了,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不,不可能!我摇了摇头,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说道:“既然来了,就在宫里多住些日子吧。敏之、丹儿,我让小青带你俩熟悉下宫里的环境,有什么需要的也只管告诉她。”

走在长廊上,我的脑袋嗡嗡直响,那些久远到几乎要被遗忘的记忆又重新浮现在眼前,那是牡丹要被轮转使带走的时候,我抓住她的手拼命想要拉住她,那红色的印记是我的指甲在她掌心留下的血痕。

“我不明白你们这些人类的情感。”牡丹的声音又在耳边回荡,“但愿我来世也能做人,这样我就能了解你们了!”

牡丹,难道真的是牡丹?我无法抑制此时的心情,不知道是该惊愕、该激动还是该欢喜。

人总是这样,愿意相信那些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情。虽然知道有可能只是巧合,但我还是愿意去相信丹儿就是牡丹。为什么不可以呢?在我身上发生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再多一件又有何妨?但我不得不承认,即使没有这个缘由,我也会喜欢这个小姑娘,她的爽朗个性,她的单纯无邪都在不知不觉中吸引着我,也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娘娘,陛下唤你去紫宸殿。”小青来奏。

这个时间正是李治理政的时候,怎么会叫我过去呢?我想着还是赶忙赶了过去。殿里并没有朝臣,显得很安静。我看到李治正靠在御榻上无精打采的,就赶紧走上前去。

“你这是怎么了?不舒服吗?”我说着伸出手在他的额头上试了试。

“老毛病又犯了,头晕得厉害。”他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就快宣御医啊。”我说着就要叫人,却被他一把拉住了。

“医来医去就那么几招。御医们都说了我这头风无法根治,还整天灌我汤药。我年纪轻轻地都快让他们喂成药罐子了。再这样下去,这头风没要命,那些汤汤水水可真是要了我命了。”他拉着我,那个表情有些无赖。

“说什么呢?你是万岁,可不能信口开河。”我嗔怪道,但看着他那模样也只有妥协,“来,我帮你按按头。”我说着。他便顺势把头倒在了我腿上。

“舒服吗?”我问他。

他眯着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舒服多了。没想到你的手艺都赶上宋御医了。”

“我这两下子还真是宋南璆教的。”

“要我说这可比那些汤药管用多了。媚娘,我的头被你的酥手这么一按,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呢。”

他正说着,大全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叠奏章,“陛下,这是李大人送来的。”

李治对他的不识趣很不高兴,睁开眼瞪了他一下,说道:“放下出去吧。”

大全也知道自己破坏了气氛赶忙告退。待他离去,李治才缓缓坐起朝着御案看了一眼,然后又立刻捂住头说道:“一看到这些,我这头就又疼了。”

自打那次为帮他遮掩处理了些日子公务后,李治有时身体不舒服就会让我帮忙念一念奏章或是代笔,有时还会跟我商量一二。这两年他患了头风,我进紫宸殿的次数也就频繁了。起初,我事事都会征求他的意见,后来日渐熟悉,很多问题都能举一反三,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也就不想再烦扰他了。看他今天的样子,怕是也不想再看那些公文了吧。

“你好好休息,我来帮你看看今天又有些什么事。”我说道。

“如此甚好!”他说着把身体靠在榻上看着我坐在御座上翻看起那些奏章。

那时的我,只是一心想为他分忧,又怕自己做得不好给他惹麻烦,所以事事都倍加小心,对每一件政务都十分认真。可就是这份专注让我在不知不觉间又犯了一个多年前犯过的错误。

比起这些政务,我更应该小心,更应该认真留意的是观察李治的心思。如果那样,我就会知道,无论时光如何催人老去,他心底里的那个孩子气的雉奴依然如旧;如果那样,我就应该发现他这两年的头疼其实是一半病一半装。

自从我当了皇后又生下两个皇子,每天要应对的事务就越来越多。我努力想要做个好皇后,好母亲,所以把大部分精力都分散了出去。李治把我叫到紫宸殿帮他处理政务,并不是他已经病得真就不能批阅奏章,而是他想要用这个方式把我的精力留在他身边。

每当我翻看奏章的时候,他就靠在御榻上看着我,不时解答我的各种问题。后来他告诉我,他特别喜欢看我专注的表情,那时的我好像是另一个人,焕发着一种不同的魅力。他喜欢和我一起谈论朝堂上的事情,喜欢为此一起欢笑,也喜欢为此而争执,那是另一种幸福的感觉。只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逐渐地他发现我对那一本本奏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已经慢慢地超过了对他的注意。我想我们之间的问题就出在那个时候。

我全神贯注地看着手里的奏章,看到一份好玩的忍不住笑出声来:“看,有个叫张怀恩的御史和中书第一智囊王德俭打赌——雉奴——”就在我回过头的那一刹看到的却是空荡荡的御榻……

贺兰敏之的出现在后宫成为了一道别样风景,那些二八怀春的少女们左右奔走相告说是宫里来了位绝世美公子。虽然碍于宫规她们也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举动,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远远地做个赏花人还是不犯法的。于是在贺兰敏之所到之处皆是尾随、围观的宫婢,就连半老的奶妈、稳婆也耐不住寂寞要一睹这大唐第一颜值。

贺兰敏之被这些庸脂俗粉扰得头疼,于是溜达到了马房这才寻到了开心的事情。于是闲来无事,他便会到马场上跑上几圈,有时也会约着宫里的侍卫、太监们打打球,如此消磨时间。听说是韩国夫人的儿子,王伏胜自然不想错过。于是他便把握这个机会和贺兰敏之混了个脸熟。

这天贺兰敏之到马房还马,王伏胜见四下无人便抓住机会凑上前说道:“奴才见过贺兰公子。”

这些日子,那些阿谀奉承的太监贺兰敏之见多了,于是就没拿正眼看他,交了马就准备离开。王伏胜上前一步把他拦住,“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贺兰敏之瞥了他一眼,没说话绕开继续往前走。王伏胜紧接着说道:“是关于韩国夫人的。”贺兰敏之一听有关母亲,这才停住。王伏胜见状忙又说道:“你难道就不想知道韩国夫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吗?”

贺兰敏之猛然转过身,一把揪住王伏胜的领子像拎小鸡仔一般把他拖到僻静处,厉声道:“你给我说清楚。”

王伏胜见鱼上了钩不禁微微一笑,“要说韩国夫人的死因那就不得不牵出另一个秘密。”

“你快说!要敢胡说八道,我掐死你!”贺兰敏之的眼睛中露出令人恐惧的目光,那正是王伏胜希望看到的,他就希望这个贺兰公子是个有血性的人,不想还有些兽性。

“你可知道雍王李贤是谁的儿子?你不觉得他长得和公子还有几分相像吗?”

贺兰敏之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你是说?”

“没错。他是韩国夫人所生。但是大家都以为他是武皇后生的。这是为什么?另外,雍王出生后不久韩国夫人就故去了,却并没有按照妃嫔的待遇而只是追封了夫人,这又是为什么?”

“别绕弯子。有屁快放!”

“当年,韩国夫人和武皇后也就是当时的武昭仪争宠,致使武昭仪早产险些性命不保,这件事宫里无人不知。不到一年,雍王出生,韩国夫人却突然故去。宫里的老人都知道,那一年韩国夫人一直在明月楼养胎。这其中的关系还用奴才明说吗?”

贺兰敏之听着王伏胜的话,心里却一刻也没停息,“你是说是皇后害死我母亲的?”

“公子聪慧,奴才可什么都没说。”

贺兰敏之笑了,“你也别说了。当今皇后是我的姨母,圣上是我姨丈,而我母亲已故去多年。我可不希望听到有人背地里拿他们乱嚼舌头。还有,记住了,我可从来都没见过你,更没听你说过些什么混账话。”说罢,他转身扬长而去。

王伏胜看着他的背影暗骂道:“呸,什么东西!贪生怕死,贪图荣华富贵的纨绔子弟,量你也难成大事!”但他没有想到,其实自己方才的话每一句贺兰敏之都听了进去,只是他太不了解这个少年。

李义府刚送了奏章,想着还有些不妥的地方,于是专程来了趟紫宸殿。让他意外的是这里连圣上的影子都没有,端坐在御座之上的竟然是皇后娘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