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武媚天下 > 第45章 帝相不合显端倪 上

武媚天下 第45章 帝相不合显端倪 上

作者:花痴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7 09:21:31 来源:文学城

这天我正在散步,远远地看到宣正殿方向走过来几个人。头前的柳奭看到我便傲慢地仰起头顺着另一条路扬长而去。随后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二人慢慢走着,似在议论着什么。长孙无忌看到我于是示意褚遂良,二人径直来到我面前。

简单的礼节和寒暄之后,我故意问道:“二位大人为何脸色不佳?”

褚遂良略显迟疑,但长孙无忌却朝他递了个眼色,然后回答道:“娘娘有所不知,今日圣上召我等来是为商量出兵高句丽一事。”

“哦?圣上要打高句丽?”我故作吃惊状。

“娘娘不知?”长孙无忌试探道。

我笑道:“我一个深宫妇人,这些朝堂之事怎会知晓?”

褚遂良点点头,不等长孙无忌开口抢先说道:“娘娘不同其他嫔妃。您曾伺候在先帝身旁,当年先帝为打高句丽所累,您可都是亲眼所见啊!”

这个褚遂良果然是个耿直的脾气,我虽佩服他的刚正,却不欣赏此种处事风格。难怪太宗曾说褚爱卿的性格脾气倒是极像魏征,可惜才谋不及,倘若有魏征七分,辅佐太子他便可无忧。

“褚大人何出此言?”我故作诧异道。

“圣上对此事十分坚持,臣只是想若是娘娘能从旁劝戒一二,或许有用。”褚遂良说着看了眼一旁的长孙无忌,只见他也冲我点点头。

对于此事,我料到朝堂之上将会是一片反对之声,尤其是那些跟随先帝的元老们,他们绝对不会轻易相信这个年轻的皇帝,对于他的认识我也是一天天在加深,却总是会有新的发现,而这些朝臣们能够用心去了解去体谅他们的陛下吗?他们只会一次又次地将他和先皇比较,总觉得他是轻浮、不安分的。褚遂良会这样想我毫不奇怪,可是长孙无忌,难道你也是这样吗?

“大人此言差矣。”我平静地回道,“我也说了自己只不过一介深宫妇人,国家大事岂容我多嘴?再说,圣上英明,又有诸位贤臣良相辅佐,只要君臣齐心,还怕天下不定?”

褚遂良还想说什么却被长孙无忌止住,而后他们便告退了。我希望自己刚才的话长孙无忌能够听明白,君臣齐心,还望他能够真正和皇帝齐心。请不要欺你们的天子年少,他所拥有的力量你们还看不到,所以不要加入到那些反对声中去为好。

我想此时李治也应该正在窝火,想到这里于是决定前往宣正殿看一看。果不其然,李治正一个人在生闷气,看到我来才挤出一个笑容。

“你怎么来了?”他拉着我的手温柔地问道。

“我刚才看到几位大人从殿内出来,他们的脸色可不大好,想着是不是有事就过来看看你。”

李治揉了揉头,“还不是为了打高句丽的事,刚刚我一个人跟他们一群人很是争论了一番。”

“怎么,大人们不同意啊?”

“可不?要不怎么说是一帮老朽呢?动不动就搬出先帝。我就不明白了,如今国库丰足、军队也都养精蓄锐,完全可以一战。他们为什么就是要反对呢?”

“他们大都是先帝的老臣,思想难免固步自封,怎会理解你想要完成先帝未了心愿的决心?但话说回来,打仗这种事毕竟事关重大,一定要君臣齐心方可无后顾之忧。”

“可是我要如何说服他们呢?”

我笑道:“你是君他们是臣。我只听说过臣子进谏君王纳谏,还没听说君王要想方设法说服臣子的。”

“也是。”他不无苦笑道,“可他们都是先帝的重臣,我多少还是得尊重他们的意见的。”

“真是讨厌!”我似随口说道,“当年先帝发号施令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连个屁都不敢放,怎么如今——”

“哎——”李治指着我,“怎么也说起粗话啦?”

我鼓着腮帮故意气道:“我只是觉得他们给你气受了,心里就是不痛快!”

李治笑着把我拥在怀里,“你这么一骂我倒是痛快了不少。”

“对了,”我转过头说道,“文官嘛,还不是跟着那几个宰相见风使舵,最主要是武官们怎么看?”我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其实是在提醒李治,对文官摆平为首的几个宰相就好,真正重要的是武官。

武官的心思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真正能掀起大风大浪的却也正是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而对于他们来说,要建功立业就必须依靠战争的契机,尤其是年轻将领,如果遇不到机遇只怕时光荏苒,到头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况且,这些年的休养生息,我想许多人都憋得不行了吧!

我的分析没有错,武将们果然对讨伐高句丽一事大为赞成,于是隔日的朝堂之上就出现了文臣和武将各执一词,激烈争吵的局面。而对李治来说,他终于不用一个人应对那些夫子们了。

“累死我了!”李治一回来就一头倒在榻上。

“怎么,今日早朝又不痛快了?”我上前关怀道。

李治伸了个懒腰,“这倒没有。今天文官和武将大吵了一架,那场面你是没看到——”说着他直起身子接着就笑做了一团。此时的李治哪里像是天子,简直就是个一旁看热闹的顽童。

“哦?这嘴皮子上的功夫怕是武将们要略占下风吧?”我打趣道。

李治摆了摆手,“不尽然,不尽然。这武将们是没那些夫子们能说会道,可是他们嗓门儿大,气势也足。说不过的时候,就一吹胡子,再一瞪眼睛……”说着李治惟妙惟肖地表演了起来,“那些夫子们的腿都哆嗦了!”

“那最后哪边赢了?”

李治一歪脑袋,“算是平局吧!我虽然看着热闹,可也不能就这么让他们一直吵下去啊,那我还下不下朝了,所以我就来了个‘改日再议’!”说着他狡猾地笑了一下。

我明白他这笑中的意味,通过这一次,朝堂上的实力对比他算是一览无余,对于那些反对派,谁是主力,谁在煽风点火,谁又在摇旗呐喊,还有谁在左顾右盼,如此一来他也便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行事了。

想到这里我试探着问道:“那么这些武将中谁的态度最坚定?文官里谁又最固执呢?”

李治微微想了下,回答:“武将们的意见还比较统一。其实他们早就对那些夫子们很是不满,怎奈朝政一直都是文官把持,所以这次算是给他们一个翻身的机会,自然都想抓住。至于那些夫子们,舅舅和褚遂良虽然也是反对,但尚且顾及我的面子;最自以为是、不知轻重的就是那柳奭,偏偏还就有那么一帮人愿意听他驱使。”

听到柳奭的名字我心里暗喜,以他的个性和行事作风李治所说的自然不奇怪。他为了稳固权势地位总想着如滚雪球般壮大自己,以为这样就能更好地为皇后保驾护航,说到底却还是为了他们柳、王二家的权势、地位。可是他这么做恰恰犯了君王的忌讳,更何况是年轻的新主。

想到这里我随声附和道:“那些官员们还不是一心为了自己的仕途前程。长孙达人为人清高,自然不屑于结交他们,于是他们只好去抱皇后娘娘亲舅舅这棵大树啦!”我注意到李治听这话时眼角眉梢细微的变化,然后话锋一转突然问道:“看样子武将们一个个可都摩拳擦掌呢,你有没有想过如若出兵任何人为帅呢?”

李治立刻挺起胸脯说道:“我打算御驾亲征!”

“不可!”我立刻打住他。

他笑了,然后饶有意味地看着我,“为何不可啊?”

“嗯——杀鸡焉用牛刀!”

“我还以为你是担心我呢!”他笑道。

我莞尔,“其实,只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将军挂帅就可以了,何必亲力亲为?”

“德高望重的将军?这恐怕有些难吧,如今朝中可用的将领大都以青壮年为主啊!”

我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其实自那天李治跟我说起他有意与高句丽开战开始我就开始思量这些事情了。于是轻轻笑道:“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英国公,如何?”

“李勣?”李治若有所思道,“德高望重自是没说,可是他年事已高!”

“你要的不过是他的名声,他的威望罢了。有他这样的三朝元老压阵,还怕那些夫子们倚老卖老不成?到时候领兵打仗的另选良将就是了。”

李治点点头,拉着我的手笑道:“那我倒要请教军师娘子了,我又该派哪位将军统兵呢?”

虽然我很想立刻给出答案,但我知道在李治面前我也不可太过张扬,于是略带气恼地说道:“你调侃我!这些事情其实你心里早就拿好了主意,这是考我呢还是诚心想看我笑话?”

“不是不是。我是诚心问你的。”李治收起笑意,稍稍调整了一下表情,“我想知道你跟随父皇这么多年,他可曾对朝中的文臣武将有所品评?”

太宗的点评?他确曾说过。那时对于朝中的年轻将领他最为倚重,认为必定能担当重任的唯两人最为突出,一个是君羡,太宗说他少年英才,却有些锋芒毕露;另一个倒是老练沉稳,太宗颇为赏识。只是,这个人会是李治心里的那个人选吗?如果他果真是位有见地的君王也自然应该有知人善用的本领才是。

想到这里,我镇定地答道:“这么说的话,记得先帝确曾提起说薛仁贵可用。”

那一刹那他的脸上毫无表情,难道是我猜错了?但是转瞬他就笑了出来,“这下我就放心了,看来我没看错人。”

我就知道,李治的心里早就有了计划,虽然前面的路还有很长,但我可以看得出这一仗不打则已,一旦开战他必是志在必得。而就在这不经意间,我所想要对付的以及希望拉拢的势力竟然和他趋于了一致。

李勣,这个我从来不曾喜欢过的名字,他为皇命是从,他揣测圣意,趋炎谄媚,只要我和李治保持步调一致,他便会站在我这一边。还有像薛仁贵这样的武将,我有意将和李治的闲聊内容透漏出些许,无心之人只当枕边笑谈,有心之人自当明白我在皇帝身旁所能起到的作用,这便恰恰成为我拉拢那些武官们的手段。不仅他们,那些有意攀附权贵却苦于无门的寒士也自当从我身上看到希望。

我知道,一旦我和前朝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便再难从后宫的厮杀中全身而退,我该这样做吗?我依然没有百分之百肯定的答案,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无法回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