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武媚天下 > 第27章 至情至性会高僧

武媚天下 第27章 至情至性会高僧

作者:花痴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8 09:27:44 来源:文学城

我以为记住仇恨的自己将会在这座禁锢的宫城里获得新生,用坚硬的心去面对未来,去履行我对承乾对君羡的承诺。可是,跑不赢的终究是时间的脚步,它的寂静和沉默恰恰是它的残忍和冷酷。

从黔州传来承乾暴毙的消息时,我没有震惊,甚至没有掉一滴眼泪。或许是我的泪已经在两年前流尽,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承乾获得自由的信号,此刻的他也许正纵马驰骋在广袤的草原,在落日的余晖下遥望天际的飞鸿,那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我也曾经向往却可望而不可得的自在。

倒是圣上无法承受丧子之痛,多年来一贯勤勉的他竟然为此而罢朝,更是足足悲痛了一个月,然后,他做了一个决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圣上三次亲征高句丽,他是想在有生之年解决掉这个大唐的心腹之患,然后将一个干干净净的担子交到太子李治的手上。我想圣上的这份慈父之心或许已经超越了他帝王的光环。

这些年变化最大的是李治,从晋王到太子,迎娶良娣,做了父亲,他完成了从一个少年到一个男人的蜕变。然而,始终不曾改变的是他那清澈的眼神。面对这样纯净的双眸,面对这样一如既往深情的凝望,我承认我也会在某个时刻产生无法抗拒的心动,可是我也知道我不能。对于斩断情丝的我来说,迎合他甚至讨好他只是因为他是太子,他是未来的君王;而疏远他则是发誓远离情爱的我本能的反应。我就这样对他若即若离,我们之间的关系暧昧而又扑朔迷离。

贞观二十二年,圣上第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大败而归。即便是一代帝王也无法对抗年华的老去,英雄迟暮的他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他终于病倒了。

听从御医的建议,那年盛夏,圣上迁往洛阳翠微宫养病,我也有机会第一次来到唐代的洛阳,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洛阳。然而,那种兴奋和激动稍纵即逝。

芙蓉园,那是圣上赐给李泰的别苑。李泰,他现在还好好地活着,在均州风流快活地做他的顺阳王。而我生命中所珍视的人却都已离去,此生已别。想到这里,那种痛彻心肺的仇恨再次涌上心头,让我情不自禁地握紧了双拳。

这些年来,我从未放弃过寻找复仇的机会,但却天不遂人愿,终究抓不到李泰的任何把柄。或许这一代有圣上的庇护我是断难如愿了,那么如果李治登基呢?我是否就会有机会了?

“在看什么呢?”是李治。我很奇怪怎么无论我在哪里他都能找到。这里四下无人,我也就无须顾忌礼数,于是很轻松地答道:“没什么,在这里透透气。”

他走上前,跟我并肩倚在栏杆上,“这里视野开阔,还有阵阵凉风,你真会找地方。”

我微笑着瞥了他一眼,然后说:“你不是问我在看什么吗?我在看你的大好河山。”

“是父皇的大好河山。”

“以后就是你的了。”我转向他,很认真地看着他。

他的嘴角轻轻一扬,说:“你知道的,我并不在意。”

每次谈起江山社稷的话题,他总是这样的不经心,不在意。我也渐渐感觉到他是真的不在意。如果说天底下有谁真的不爱皇权王位,或许非眼前这位莫属。我甚至有时会想,我们把他推到这个位置到底应不应该。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这皇位也非他莫属。

于是,我开口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圣上三征高句丽为的是什么?”

他看着我,一如我看他一样认真,“为了我!”他的回答斩钉截铁,反应之迅速让我也小吃了一惊。

“父皇想把一个既无内忧也无外患的太平盛世交给我。”他的声音平稳中透着一股坚毅的力量,那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我知道很多时候自己都很不成器,可是既然我做了太子就会担起该担的责任。人活着,很多时候是不能随兴而为的,因为有太多的责任。说到高句丽,我是不会饶恕它的,我一定会让它在我的手中终结。”

他的回答让我多少有些意外,但同时又有一丝欣慰,那是替圣上而感到的欣慰,他的太子并没有选错。

“你,这算是誓言吗?”

“嗯!有你做见证。”

“你认为,誓言就一定要说到做到吗?如果,人力而不可为呢?”

“如果做不到为什么要起誓?既逆天又背心。所以,誓言一定要兑现。”

那一刻,我沉默了。是啊,誓言是必须兑现的,不管等多久。那么,即便这一朝我做不到,至少还有下一朝。眼前的这个人能帮我达成心愿吗?

“我真不明白,皇帝这么辛苦的差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计一切地想要去争?”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在李治面前提到这个话题,提醒他那些争储的往事。

他依旧是笑笑,耸耸肩道:“那就去问那些想要不计一切的人喽!”

他的反应总是这样,像是玩笑却又似乎话中有话,让我琢磨不透。

“好啦,下去了。”我随口道,转身准备下楼。

他应着却没动地方。我回头看去,他的眼睛正望着我刚才望向的地方,芙蓉园的亭楼依稀可见。那一刻他的嘴角微微一动,眼神里流漏出似有似无,难以琢磨的笑意。

我知道,李治的聪慧远在我所预料之上,在他的心底有我所不能触及的缜密心思。然而,他对我却永远都报以孩子般单纯明朗的笑容,我明白那是他真心的流露。

凭我的个性和良心,从发现的那刻起要么远离他,否则就该回报以真情,可是我却选择了利用,利用他的单纯,利用他的深情。由此而产生的内疚和自责混合着仇恨的狰狞,让我每时每刻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沉闷的心脏痛不欲生。我以为,我今后的人生注定要在良心和仇恨的挣扎、煎熬中度日,直到遇到那个人,他让我的心灵找到了一片安宁的土地。

那是圣上第一次在翠微宫单独召见唐玄奘,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传奇人物,传说中的取经高僧。

“他就是唐玄奘?”我在心里默默地嘀咕道,“和《西游记》中那个长得发面馒头一般,什么妖精见了都想咬一口的唐僧可大不一样啊。”

眼前的唐玄奘,高挑而略显清瘦,小麦色的肌肤透着健康的光泽,一对浓黑的卧蚕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那目光坚毅充满着力量。他身披素袈裟,脚蹬粗布鞋,从头到脚都朴素至极。我偷偷地打量着他,在心理悄悄地将这个真人版跟小说里、电视上的做着对比,不由开始想起过去的事情,渐渐地心不在焉起来。

“武才人!”突然耳边有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唤我。我立刻从神游中返回,只见太宗正侧目看着我。

“圣上恕罪!”我连忙躬身道,同时一道冷汗顺着脖颈淌了下来。

太宗倒未生气,只是略带严肃地问道:“方才到哪里神游去了?”

并未责怪于我,可见他心情不错,另外他似乎也并未将这唐玄奘当作外人。

我心里暗想,同时再次说道:“圣上恕罪。臣妾刚才只是在想这玄奘法师怎么跟上回见时不一样了?”

太宗听罢,与玄奘相视一笑,随转向我问道:“上回?你是什么时候见过玄奘法师呢?”

“回圣上,就是前年玄奘法师结束西行回到长安的时候,圣上亲自为其接风。臣妾当时好奇,在城楼上远远地看了一眼。”

太宗忍着笑道:“远远的一眼,哪里能看真切。还有,什么前年,小小年纪记性倒是不好,明明是贞观十九年的事情。”话一出口,他那原本轻松的表情立刻黯然了下来,然后冲我摆摆手,说:“拿棋盘来,朕要与法师对弈。”

我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了承乾。四年了,他总还是不能忘怀,凡是与承乾相关的人事总能让他黯然神伤一阵,可见当年的丧子之痛对他的打击有多大。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让我确定,无论李泰犯下多么重大的罪过,这位爱子心切的父亲也一定会饶恕他的。所以,这份仇恨压在我心头的日子注定要更加漫长。

太宗很快便恢复了常态,他一边与玄奘对弈一边谈天说地,不时询问玄奘西行的见闻,而玄奘的讲述更是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就过了大半天的光阴。此后,圣上便经常召玄奘进宫,他们对弈、喝茶、聊天,谈佛法、讲趣闻,总是一聊就是几个时辰而不觉疲倦。

那天,我送玄奘出宫。由于这段时间见面频繁,已经逐渐熟识了起来,我这才壮了胆第一次问他问题。

“玄奘师父,武媚一直好奇,您西去取经,一路艰难险阻,屡次险象环生,却未曾听您提及过有帮手。难道师父这一路上就没带几个徒弟吗?”

玄奘微笑着儒雅地答道:“贫僧前往天竺学习佛法,带回佛经,所以说是取经也未尝不可。只是,贫僧西去既非奉旨也非寺院遣派,完全是个人的主张,自然事事低调,哪里还有带徒弟的可能?”

也是,我记得玄奘说过,他那时是跟随商队,单人单马踏上西去之路的。我本来也没将小说里的东西当真,只是面对真人心中好奇又觉有趣罢了。

“那,师父可有个徒弟叫八戒的?”

玄奘大概是被我这跳跃式加无厘头的问题雷到了,他愣了一下,带着诧异的表情看着我。我也立刻感到一丝尴尬,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

正在我窘迫的时候,玄奘却开口回答了:“贫僧倒是有个徒弟法号持戒,武才人可是说他?”

“哦,对对!”我赶紧顺着这个台阶下,“师父提到过的。是协助您编译经书的弟子之一。大概是我听错了,还说怎么叫八戒这么怪的名字!”

我一边应着一边暗自责怪自己道:“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天庭是天庭,凡尘是凡尘,你自己凡尘的俗事都搞不定了,还有什么心情打听那些虚无飘渺的事情,还不赶紧就此打住!”

玄奘呵呵一笑,道:“武才人或许不是听错,只是混淆了。所谓八戒乃我佛门中的八关戒斋,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这前七为戒,后一为斋,称八戒。武才人许是读过佛经?”

什么乱七八糟的,听得我似懂非懂,一头雾水,这玄奘简直比当年的政治老师功力还强。可我还得应承着接下去,于是答道:“家慈礼佛多年,许是小时候听过,却也不记得了。”

“原来如此,可见武才人乃与我佛门有缘之人。”

玄奘此话一出,我不由当即打了个激灵,同时耳边竟然传来飘忽恍若隔世的声音,那浑厚的声音道:“这便是你我的缘分,是你和我佛门的缘分。”

是谁?我的心脏扑通扑通一阵狂乱。但那感觉转瞬即逝,我平整了一下心绪,心想这些天兴许是没睡好,加上时常听玄奘讲佛法,方才大概是幻听了吧!

这时,一旁的玄奘却开口道:“武才人,贫僧有一话一直想对才人说,却又没得到机会。今日在此,贫僧僭越有事想要请教才人。”

哦,这个玄奘还有事情要问我?虽然好奇,礼数上却不能怠慢,于是回道:“师父过谦了。有什么是武媚能够效劳的,师父尽管直言。”

玄奘这才说道:“贫僧与才人也有数面之缘,依贫僧看来武才人性格豁达,是个开朗之人。只是,让贫僧不解的是,像才人这样品性的人,为何眼神中会有戾气透出?虽然才人时常妙语玩笑,看似轻松活泼,然而眉宇间却总似锁着一股幽怨。”

我听着玄奘的话,心头不由一紧。这个玄奘,他总共才见过我几次,又说过几句话,却似乎能看穿我似的。知道我的品性,又读出我心中的烦闷,是他的眼光太敏锐,还是我的痕迹太明显?

只听玄奘继续道:“贫僧之所以向才人一探究竟,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才人排解烦忧。”

我轻轻一笑,说:“师父苦修佛法就是为了为世人排解烦忧吗?”

“所谓烦忧与嗔恶一样皆由心生。人的心也如这世间纵横交织的道路一般,如果道路不通达就会生烦、生忧、生嗔、生恶。而佛法的精妙就在于修心,以此帮助世人自省,自救。”

这个玄奘,他还真是秉承普渡众生的理念,担当弘扬佛法的重任啊。但是,我的事情他一个出家人又哪里能明白,难不成要我跟他讲儿女之情,讲血债血还?

想到这里,我再次淡然一笑道:“多谢师父好意。只不过武媚心中确无烦忧。师父所见,怕是在这宫中呆久了的缘故。如果仔细观察,这宫中之人大多会有相似的神情。正所谓寂寞宫闱锁清秋,也只不过顺其自然,平凡度日罢了。”

玄奘点了点头,说道:“武才人不愿讲也罢。贫僧所学或许还不足以帮助才人顺畅心路,但倾诉也未尝不是一条疏通的渠道。无论何时,只要才人想说,贫僧都愿意倾听。”

这个玄奘还真够执着,我正困扰该如何打发他正巧宫门已到,我便借机结束了这尴尬的对话,与他施礼拜别。

这一晚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天庭,醒来却又似乎什么也记不得,只觉得头昏沉沉似有千斤重。我揉了揉脑袋,外面已经大亮,阳光看起来很好。难得今儿个不当值,又赶上这么好的太阳,不出去走走真是浪费。

时间已入了秋季,天空看起来格外的蓝格外的高,阳光暖而不热,不时有清风拂面,感觉清新舒爽。沿着柳堤一路漫步,真想时间就停止在这清风朗日里,抛却所有只剩这信步的闲悠。想到这儿,我不觉自嘲地笑了,一抬头却看到李治正从前面的桥上走过,心里竟然有一丝窃喜。我刚想上前去打个招呼,只见一老一少两个宫婢抱着一个孩子走了过去。李治立即走下桥迎了上去,在草地上逗着孩子玩了起来。见此状况,我便止住脚步转身走开了。

那孩子该就是他的长子李忠吧,想必是圣上想孙子了,便让奶娘抱了来。据说那孩子的母亲只是一般宫人,那时李治刚被立为太子,一次醉酒是她在一旁服侍,便有了这个儿子。虽然母亲身份卑微,但圣上对这个孙儿还是非常疼爱的,早早的就封了陈王,待遇可比他的几个弟弟妹妹优厚的多。

这才几年,李治就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了。想到这里我不仅有一点心酸,却又诧异自己为何会有这种感觉。我靠在一棵柳树上,心绪烦乱难以平静。

“武才人。”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在耳边。

我连忙直起身子,却见玄奘正站在我面前,面带笑容地望着我。

我这才赶紧施礼:“玄奘师父,武媚方才失礼了。”

玄奘笑道:“不妨。贫僧刚才见才人双眉紧锁、神游云端,似乎在想心事,才故意放轻了脚步。不知才人方才是为何事而苦恼呢?”

我就知道他会探寻究竟,这个和尚还真是契而不舍啊!我心里想着,脸上却挂着笑,“多谢师父关心,武媚方才只是走神。”

话刚出口,就见玄奘的双眼正深邃地看着我的眼睛,那目光仿佛能刺穿我的身体,直接触及我裸露的心脏,直看得我一阵心虚。刹那间,我竟然有种错觉,仿佛跟这双眼睛熟识已久,因此它才能轻易读懂我的虚伪和欺骗。

那一刻,我被这双眼睛盯得慌乱不安,心口似有千万委屈积聚在一起想要一吐为快。可是,眼前的这个人我可以信任吗,可以依赖吗,我的心事可以说吗?

“玄奘师父,问一个问题可以吗?”

“你说吧!”

“誓言是必须被坚持的吗?”

“那要看它值不值得。值得便是坚持是执着,反之就是痴迷甚至愚钝。另外,还有力所能及与不能及的区别。”

“不去做怎么知道能不能做到,又怎么看得到结果,算得出值不值得?”

玄奘轻轻摇了摇头,微微一笑道:“其实天平一直在个人心中,值得与否早已明了,只不过通常不愿被承认罢了。就比方说仇恨,复仇的誓言总是最为激烈,也最刻骨铭心。可是,复仇能够消除已经造成的伤害吗?伤害就像身上的刀痕,纵使伤口愈合了,那疤痕还在。为了去掉疤痕而忍痛剜下那块肉,只不过又是一块更大的伤疤,却平添了更多的痛苦。周而复始,伤疤越来越大,痛越来越深。所以,每当遇到为仇恨所累的施主,贫僧都会劝他放下。”

玄奘的话让我心头一惊,他怎么知道我所谓的誓言是复仇?难道说真的是得道高僧,能够看穿我的心事,让我的心思在他面前无处可藏?如果是这样,我倒要看他如何让我放下。

“可是,仇恨又要如何放下?”

玄奘听了我的提问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伸出一只手在我的面前攥成了一个拳又慢慢放到自己胸前,然后说道:“知道心有多大吗?只不过一个拳头的大小。在里面多放一分恨,就要挤出一分爱。当里面盛满了恨,也就再没有爱的空间了。”

说着,他又将拳头伸到我面前,然后轻轻张开,“其实,恨和爱本就是人心的两端。留下哪个,放走哪个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

此话一出,我只觉脑袋嗡得一声,耳边传来一个遥远的声音,含含糊糊似乎正在重复着相似的话,“多一分……就少一分……”是谁,是谁曾经对我说过相似的话?这幻觉也只是刹那便消失了,我晃了晃头,让自己镇定下来,一抬眼玄奘正在我的面前含笑看着我。

不行,我要结束这个话题,正想着,只见玄奘的袈裟中隐约露出一个书角,于是便借机岔开话题道:“玄奘师父,这是?”

玄奘于是从胸前掏出一本书递给了我。

我接过翻了两下:“《大唐西域记》。这就是上次圣上提起的要师父撰写的西行见闻游记?这么快就完成了?”

“贫僧本就有记录笔记的习惯,西行路上每到一处都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这本书便是根据以往的笔记由贫僧的弟子辩机整理编写的。笔记遗漏的部分,也是贫僧口述,辨机记录整理而成。”

玄奘又说:“贫僧这次,一是要将此书献于圣上,另外也是想求圣上墨宝,为贫僧所译经文御制经序。”

“哦?”我将书递还给玄奘,然后略有迟疑地说:“让圣上题序可不容易。”

“武才人也看出此事不易了?”

玄奘这话分明话中有话,念他虽然有些多事却出自一片好意,且对我不乏关心,我于是答道:“玄奘师父一心钻研佛法,不仅不辞辛劳万里求学,归来后更是潜心翻译经文,对此武媚深感佩服。可是,虽然圣上对师父一向礼遇有加,更是经常听师父谈论佛法,但圣上毕竟是圣上,对君王而言最重是江山。容武媚直言,圣上心系的其实并非佛法,而是师父这十数年的西行见闻,那才是对君王开疆扩土有所用的。”

玄奘听了我的话一点也没有惊讶,而是平静地说道:“武才人真是一语中的。”

我惊讶道:“师父早已知道?”

玄奘轻轻点头,“其实,在长安时圣上就曾向贫僧提及希望贫僧能助其国事。”

“那师父是怎样回答的?”

“贫僧说圣上只要有问题,贫僧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贫僧毕竟是佛门弟子,求学不易,希望能将带回经文翻译整编成册,供后人学习。”

“圣上答应了师父的请求,但是提出了要师父编写游记的条件?”

玄奘笑着点点头。

“师父敢驳当今圣上的面子,还驳得在情在理。圣上提出了交换条件,师父应了,却在完工之时又反过来要圣上作经序为回报。玄奘师父真是好胆量,好气魄。原来佛门子弟做起买卖来,也是只赚不赔啊!”这话虽然有些调侃意味,但我在心里是真的佩服起这个玄奘了。

“武才人说笑了。圣上乃明君,自然不会怪罪贫僧,而贫僧也只不过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罢了。至于这赚和赔,才人既然也知道求圣上作序这九成是不成,既然如此,敢问才人,贫僧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这个玄奘,倒是也开得起玩笑,看来虽然皈依了佛门,骨子里却也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想到这里,我又问道:“如果圣上驳了师父的请求,师父可有办法应对?”

玄奘几乎想都没想就答道:“贫僧就再次奏请,直到圣上同意为止。”

玄奘的回答证明我没有高看了他,不过我还是想要打趣他一下,于是随口道:“玄奘师父如此是叫坚持呢还是痴迷?”

玄奘这回倒是微微一愣,然后看着我会心地笑了。

我也一笑回之。奇怪,这会儿子跟玄奘交谈,我怎么渐渐地心清气爽起来。方才的郁闷不畅似乎一扫而光,难道他是对的?这是我第一次开始思考玄奘的话。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袈裟轻摇,步态优雅,那背影怎么越看越熟悉?突然间,我的头一阵剧痛,脑海里出现了云雾团团,那金色的佛光,是谁的袈裟在摇摆?

天界云雾飘渺,灵珠一人坐在瑶池边啜泣,突然一片祥云浮过他的脚踝。他抬起头,只见一个佛门中人正站在他的面前。那人蹲下身子,双眼微微含笑地看着他。

“仙子为何在此独自垂泪啊?”

那张脸温润如玉,那双眸子清澈如水,那笑容亲切祥和,灵珠被眼前的美颜惊住了,一时忘记了哭泣,不由自主地伸出一只手朝着那张脸摸去,似乎他以为那是自己的幻觉。

那人接住灵珠的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依旧笑着望着灵珠。

手指接触皮肤的一刹那,真实的温度让灵珠意识到这不是幻觉。他想要抽离,却着了魔一般不愿放手。因为,就在这一刻,他的心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痛苦、悲伤似乎一下子飘然远去,他甚至都要忘记方才哭泣的理由了。

“你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力量?”灵珠在心底默默问道。

眼前这个人似乎能听到他心底的声音,回答说:“我是佛祖的弟子,随佛祖而来。”

灵珠这才恍过神来,连忙抽开手,脸颊一阵绯红。

“能告诉我为什么哭吗?”那个声音温柔得像瑶池中盛开的涟漪。

不知道为什么,灵珠竟然无法拒绝他,于是回答道:“芙蓉姑姑走了。”

“去哪里了?”

“人间。”

“如果是因为离别而不舍,我可以理解。如果是因为她被贬入凡间而担心,我倒觉得没有必要。”

“为什么?神仙都不能当了,还要到人间受苦!”

“你做过人吗?怎么知道做人没有做神仙好?”

一句话问得灵珠说不出话来,想了半天才说:“那你倒是说说做人有什么好的?”

那人轻摇了摇头,说:“人和仙本就无法比较,好与不好各有评判。若是心中所要即便是苦也是好。我听说那芙蓉仙子是自愿销毁千年仙骨下界为人的,既是追寻心中所愿,你也该为她高兴才是。”

这个人能读懂我心中所想,如他所说我是该祝福姑姑才是吗?灵珠在心里想着,那人却又开口了:“知道心有多大吗?”他说着,一把抓住了灵珠的手,将它轻轻握成拳举在了眼前。

“无论仙、人还是佛,都有心。而心的大小就和这拳头一样大。这小小的地方,装满了眼泪就装不进欢笑,装满了忧愁就装不下喜悦。所以,当你不开心的时候,”说着,他将灵珠的拳头猛地张开然后又缓缓握住,“打开它,把里面的烦恼、愤怒、悲伤都放掉,重新装上希望、欢乐和平静。”

说完这句话,那人便轻轻起身,转身驾云而去。灵珠望过去,只看见一片金色的佛光和在风中飘摇的袈裟……

“金蝉子。”我突然脱口而出。我怎么会说出这个名字?我的脑海里怎么会浮现出刚才的画面,那是我的记忆吗?牡丹不是说我不可能记得前世的事情吗?可是,过去我为芙蓉而心痛的感觉真实确切,而今,我又想起那样一个片断,这会和玄奘有关系吗?不管怎样,至少说明曾经的确有一个我真实地存在过。

玄奘已经有好几日没有进宫了。这天,我端了汤药来请太宗服用,只见他正坐在御案前盯着一张白纸思索着什么,手边放着《大唐西域记》和几本玄奘进献的佛经。我能猜到太宗这会儿在想什么,也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开口道:“圣上在想什么呢?”

他并未抬头,只是侧目应道:“媚娘啊,你不是最会察言观色吗,你倒说说朕在想什么啊?”

看起来心情不错,我便回道:“媚娘若是猜中了,圣上就得一口气喝下这碗药。”

他瞥了一眼我手中的汤药,皱了皱眉头说:“你呀,就会要挟朕。好,朕答应你,说吧,朕在想什么啊?”

我故作思索片刻,然后说:“圣上在想要不要答应玄奘法师,为他作经序。”

太宗抬起头来,不无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的?哦——是不是玄奘让你帮忙说情了?”

我连忙娇嗔道:“圣上,纵然玄奘法师有托,媚娘哪儿敢呢!再说,以法师的性情,哪里是会托人办事的?”

“也是,玄奘不会做,但你倒不是不敢做的主儿。”

见他心情这么好,我于是紧跟着追问道:“那圣上到底要不要作这个经序呢?”

太宗轻轻摇了摇头,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说:“朕还没拿好主意。”

我见这会儿只有我和圣上两个人,便大胆问道:“圣上顾虑何在?”

他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我:“朕虽然读过一些玄奘进献的经书,但对佛经并不通晓,所以不知如何作这经序。”

“圣上如此谦虚,只怕是托辞吧!”

“你呀!”圣上狠狠指了我一下,然后接着说:“朕刚才说的只是其一。其二,这个玄奘,仗着编写《大唐西域记》的功劳,就为朕做了这么一点事情就要朕给他写经序,朕若就这么答应了他,还有何威严?”

听他这么说我忍不住偷乐了起来,原来圣上还跟玄奘较着这个劲儿呢!不过,我知道,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我要不要替他说出来呢?

正在我纠结的时候,太宗却自己说了出来:“最主要的是,朕是一国之君,朕的任何言辞都将代表一个国家的主张,这也是朕之所以会对作经序之事再三权衡的原因所在。”

“圣上是担心此序如果一出,天下人会认为圣上要推崇佛教为我大唐的国教?”大唐是李姓江山,自然是奉同样李姓的太上老君为先人,理当尊崇道教。然而,事实上此时的佛教发展已经胜过道教,开始趋于主流。不过这话我不能说,况且圣上心里也清楚,所以也就咽了回去。

太宗抬起头,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我,说:“你还想说什么,继续说下去。”

我于是继续说道:“媚娘驽钝,只是觉得但凡宗教,只要是能帮圣上教化黎民的便可以为以所用。像佛教教人从善,道教劝人淡泊,所以圣上才会一贯尊佛重道。”

“尊佛重道!”他轻轻地念道。

我知道,御前讲话有时候话不能说得太明,点到为止是最好的火候,于是说完这些之后便故意岔开话题说:“圣上,药都要凉了。您金口玉言,可要说话算数啊。”说着将汤药捧到了他面前。

几天之后,玄奘觐见,第二次恳请圣上为其经书作序,太宗欣然应允。从那以后,玄奘和太宗的关系更为融洽了,而我和玄奘也越来越熟,渐渐地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那些日子是我自贞观十七年以后最为开心的时光。翠微宫中,太宗与玄奘对弈,我在一旁奉茶。

有时,输了棋局的太宗会气得站起来,大声说道:“这个和尚太狡猾了。武才人,替朕下一盘。只许赢不许输!”

有时,太宗会冲我使眼色,让我帮他看棋,此时,对面的玄奘就会干咳一声,举起杯子管我要茶。我只好借口茶水不足仓皇逃出殿外。那时候,翠微宫中总是充盈着笑声。

真希望那样的日子能长久一些,然而世事难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