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武媚天下 > 第14章 斗智巧驯狮子骢

武媚天下 第14章 斗智巧驯狮子骢

作者:花痴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7 12:05:47 来源:文学城

清晨,我被窗外鸟儿的叽喳声吵醒。我揉了揉眼睛,头好沉。坏了,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我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哦,对了,今天是该我值夜的,整个人这才轻松了下来。可是——我突然有种异样的感觉,环顾四周,陌生的布置,还有这檀香,这不是我的房间,这是哪里?昨晚——天哪!我立刻从床上跳下来,推开门跑了出去。

外面一个人也没有,院子里安静得只有树上的鸟鸣声。我四下打量着,这是一个小巧别致的院落,几棵榆树,一小片菜园,那边的竹篱围着的似乎是一块花圃。我朝着花圃的方向走了过去,转过一个屋角,一位夫人正手拿剪刀在修剪花枝,她衣着素雅却气度非凡。这大概就是这座院子的主人了吧。我想着连忙走上前去。

“在下武媚,不知这位夫人——”我刚一开口,谁知那夫人不等我说完就打断道:“你醒了啊,昨晚睡得好吗?能好吗,喝了那么多酒,给你弄了点解酒汤,一会儿先喝了。”

等这位夫人自说自话完,我才连忙说:“麻烦夫人了,武媚怎么好意思!只是,冒昧问一下,夫人是哪宫的娘娘?这又是哪里?”

她却似乎听不懂我的话似的,一边还低着头认真地摆弄着她的花,一边跟我说:“你喜欢花吗?”

还没等我回答,她就立刻又接道:“姑娘家家的,都喜欢花。那你喜欢什么花呢?”我刚想回答,却又被她抢答了,“兰花高雅,却太过娇贵;梅花倒是一枝独秀,不过太高傲了,只能孤芳自赏;所以还是菊花好,既有坚强的品格,又不媚俗,还能清心明目。我就喜欢菊花,向往那种‘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惬意。”她说着直起了身子,眼睛望着远方,仿佛真的“悠然见南山了。”

我这才有了说话的机会,连忙问:“夫人,这儿究竟是哪里啊?”

她回过头,微微一笑,“这儿是我的菊舍啊!”

我正要追问菊舍是什么地方,位属哪宫,却听到一个少年的声音,“薛先生!”他一边喊着已经跑到了近前。是晋王,我一见连忙施礼。却见晋王来到那位夫人面前,恭敬地施礼道:“薛先生早!”

那位夫人笑道:“晋王殿下这么早啊!好啦,我这花也修好了,去看看解酒汤好了没,武才人喝了再走啊!”说罢就提起篮子走开了。

武才人?她叫我武才人,她认得我啊?还有先生?晋王怎么称呼她先生?我于是连忙向晋王请教,“殿下,刚才那位是?”

晋王答道:“是我的老师。薛先生原本是皇祖父的婕妤,按制本应和其他没有子女的妃嫔一样出家修行的,但父皇惜才,便让她留在宫中教我诗书。”

晋王跟我说话的口气很随意,不过他口中的这位薛婕妤看来也是位才女了,不然怎么能做皇子的老师。话又说回来,这也足见虽然圣上十分宠爱晋王,不过也只是做父亲的对么子的宠溺而已,并没有对他有过高期望,否则也不会让一个后宫中人来做他的老师了。

我的头这会儿还是沉甸甸的,昨晚的影像模模糊糊有一些在脑子里盘旋,但我还是鼓起勇气问了句:“殿下,昨天晚上我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晋王看着我,眼睛弯成一条线,“怎么,你都不记得了,姐姐?”

这一声“姐姐”叫得我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似乎有一阵冷风一下子吹醒了我的记忆。

那个时候,我浑身轻飘飘的,感觉自己像是要飞起来了一样,于是就蹬上了石阶张开了双臂。现在回想起来可真是危险!那么,那个从后面一把抱住我的人是——晋王?想到这里,我的脸不觉一阵发烫,我不敢再回忆下去,可是脑子却止不住地去想。

“武才人?你怎么在这里,还喝这么多酒?”

“哦,是雉奴啊,来一起喝!”我在圣上身边呆久了,天天听他雉奴雉奴的叫就……

“武才人,来,坐这儿,坐好了!”是晋王扶我坐下的。

“嘘——叫姐姐。对,我比你大,就叫姐姐!”

“好,姐姐,你喝多了。这儿风大,别着凉了,还是回去吧。”

“不要!这儿多静啊,还有星星,一闪一闪,我不回去!”

“如果让父皇知道,会不高兴的。”

“不高兴?他什么时候真正高兴过?不高兴是正常的。我跟你说,圣上心里烦着呢,有你们这些好儿子,一个个都惦记着他的皇位,都算计他。他自己也算计!”

“嘘——别乱说话!”

“我知道,我不说,乱说话是要掉脑袋的。你——你是不是也想当太子?呵呵——看把你吓得,我不说了,不说了。咦,看那颗星星好大啊,咱们去抓它!”

于是,晋王就一路追着我,再后来就把我送到了薛婕妤这里。是啊,那个时候他还能把我送到哪里,送回宫去,哪有一个皇子大晚上拖着一个酒醉的宫女回去的,再怎么说我也还是圣上的才人,就算他不在乎,我这酒后失态传出去也是一件丑事。这么看来,他的心思还挺细腻的。

可是,这么一来我就欠了他一个大人情,而且,这么丢人的事,以后让我怎么面对他啊!哎呀,你就当他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屁孩儿。想到这儿,我才敢正视他。只见他依然笑眯眯地看着我。

“放心吧,昨晚的事我不会说出去的。”

“多谢晋王殿下!”我红着脸再次施礼。

“唉,这儿又没外人,怎么这么拘礼。我还是觉得你叫我雉奴更顺耳,是不是啊好姐姐?”

我真是被臊得无地自容,心里却又不服气被一个小孩子拿捏住,于是挺起胸膛说:“那好姐姐就谢谢雉奴了。不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说过保守秘密的。”

“放心吧!好啦,不去看看你的解酒汤好了没,一会儿在父皇面前可别漏出破绽!”

从菊舍走出,我感觉整个人都舒爽了许多。原来这菊舍就在太极宫附近,也难怪,要方便晋王和薛婕妤往来嘛!我整理好衣衫,若无其事地回到住处。我知道,有雪雁为我打理,昨晚的夜不归宿就这么算过去了。

那天,太宗把承乾叫来,拿出一本折子丢给他看,然后询问他的看法。我知道,这本折子在他的文案上已经压了有几天了,是有官员建议对现有律法进行修改,并列出了一百三十四种罪行请求加重刑罚。

“你怎么看啊?该不该加重刑罚呢?”

承乾将奏折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然后略加思索,随回答道:“回父皇,儿臣以为此折所奏有些道理,但具体细则仍须考量。”

“那么,你是赞成修改律法,加重刑罚了?”

“是的。儿臣以为,我大唐开国之初,皇祖父为了稳定大局,彰显我朝以仁德治理天下的宗旨,故此在原隋朝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废除了许多严酷的刑罚,同时重新订立了刑罚标准。但现在看来,有些刑罚在量刑上确实显得轻了些。如果能有针对性的加重,必能对意图施恶之人起到威慑作用,从而减少犯罪。”

正在承乾陈述观点之时,突然门外通报道:“魏王觐见!”

太宗道:“宣!”

只见魏王来到殿上,叩首道:“儿臣给父皇请安!”太宗令其平身,他又冲着承乾施礼道:“臣弟参见太子殿下!”

“果然礼数周全。”我在心里鄙夷地嘀咕道。

太宗此时发话道:“青雀来得正好。朕正和太子商议是否应修订律法一事。太子认为应加重刑罚。承乾,你继续说。”

承乾于是继续道:“儿臣刚才仔细看过这份奏折,折中关于加重刑罚的建议并不是针对全部律法,而是详细列出了应予加重的罪行。儿臣建议逐一对这些罪行进行研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刑罚标准而不是统一加升刑罚等级。”

太宗听了轻轻摸了下胡子,脸上并没有明显的情绪变化。他转向魏王,问道:“青雀,你怎么看呢?”

他一定不会跟承乾意见一致的,这个时候不趁机拆台就不是魏王了。我心里暗想着。我猜得没错,魏王的意见果然跟承乾完全相反。

“回父皇,儿臣与太子的看法恰恰相反。儿臣认为,自皇祖父开创我大唐基业以来,一直是以仁孝治理国家。父皇登基以后,更是勤政爱民,施德政于天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国来朝,皆是因我大唐以仁爱之心礼遇八方。所以,只要民生安定,百姓富足,鸡鸣狗盗之事自然会越来越少,根本不需要通过加重刑罚来减少犯罪。”

说得还真头头是道,顺便把爷爷、老爸的马屁都拍了,不过承乾可没那么轻易饶你,我在心里暗想。

“魏王所言差异。”果然,魏王话音一落承乾就立刻接道,“魏王刚来,还没看过这份奏折。治理天下应以仁德为本,但对于十恶不赦的恶行还是必需严惩不贷,才能以儆效尤。”

说着承乾扬起手中的奏折,“为官者贪污受贿、买卖官爵、玩忽职守、草菅人命;还有□□妇女、虐待双亲、欺儿霸女;更甚的卖国投敌、犯上谋逆。应予以严加惩处的正是这些丧尽天良、大逆不道的罪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魏王也不示弱,随说道:“太子所说极是。这些罪行确实令人发指。可是要真正杜绝这些罪行,靠得绝不是酷刑。只有以德行教化子民,用道德伦常进行约束,才能从人心根除罪恶。父皇不是常说,让臣民因为惧怕而臣服不是真正的臣服,而要让他们从心底真心的归顺,民心所向者才是真正的王者。”

这话倒是他经常说的,每次听到都觉得充满了霸气,好不威风。可是,魏王如今这么说,明摆着要跟承乾较量为君之道,这也太张扬了吧!我想着,偷偷拿眼瞟向承乾,他是个性情中人,喜怒都是藏不住的,此时他的不悦已经写在了眉头。

“父皇,”承乾没有直接回击魏王,而是转向了太宗,“儿臣听闻大理寺的监牢近来有些人满为患。有些狱卒甚至议论说,盼着皇家再有什么喜庆的事,能大赦天下就最好了!”

“哦,他们是想偷懒吧?”太宗说道。

承乾回道:“回父皇,都是狱卒们的玩笑之话。不过,牢狱紧张的事情也确实该考虑考虑了。”

太宗微微眯起了眼睛,“你这是变着法的在说刑罚还是太轻了。你的意思朕明白了,青雀说得也有道理。这样,你们各自将自己的见解拟成奏章,改日朝堂之上朕再与众爱卿好好商议一番。”

太宗此话一出,承乾和魏王只好领旨。这一次,算打个平手吧。不过,我心里可是极不服气。自打一开始我就不喜欢魏王,原来对一个人的喜恶打从第一眼就注定了,加上后来在东宫听君羡和承乾讲起他的种种,以及我和承乾在七夕节的遭遇,我和李泰之间注定只能成为敌人。

正在这时,福禄突然来报:“启奏圣上,左武卫将军李君羡来报,说西域进贡的千里良驹已经运到,请圣上示下。”

一听君羡的名字我的心里立刻扑通一下,自从我被贬到甘露殿为婢就再没机会跟他见面,此时他就在殿外,可我们却咫尺天涯。

太宗欠了下身,说道:“看了半天奏折也累了,正好,走,去看看马。有喜欢的,朕赐给你们。”说着就起身领着承乾和魏王往外走。

我是多想跟上去啊,他就在殿外候着。可是,我是甘露殿的宫女,圣上他出去也没说让我跟着啊!承乾走到门口,偷偷回过头朝我瞟了一眼,那里面的意思我当然懂。不行,我一定要跟去。

于是,就在太宗一行前脚刚到马场,我后脚便跟了上来。我小跑到太宗身旁,施礼道:“臣妾参见陛下。”

他瞟了我一眼,“你怎么来了?”

“外面风大,臣妾给陛下送披风来了。”

他摆了摆手,“先候着吧。”

我刚躬身要退到一边,他又紧接着说道:“你是想看马才来的吧?”

果然,在他面前我的任何心计都显得幼稚可笑,于是红着脸答道:“臣妾是想来看马,不过也是担心陛下龙体。”

他的嘴角轻微地挑了下,虽然依旧一脸严肃,不过我猜得出他的心里是在笑着的。

“你喜欢马?骑术怎么样啊?”

“回圣上,臣妾的马骑得还不错。”说着,我的眼神不由瞟向李君羡,许久不见,他似乎晒黑了一些,不过更加英姿勃发了。我的骑术当然不错了,也要看谁教出来的。

“也对。武士彠的女儿,怎么可能不会骑马?看来朕不能小瞧你了。朕今天高兴,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朕也一样赐给你。”

“谢圣上!”我脸上笑着,心里的花却并不开在此处。

马场上,侍卫们在遛马,一匹匹良驹伸展着健硕的四蹄尽情地奔跑着,矫健的身姿成了这蓝天白云之下一道夺目的风景。太宗和承乾等人远远地看着,一个个都赞不绝口。我站在太宗的身后,一抬眼目光就可以自然地落在君羡身上,而他陪在太宗身侧,随时准备应对各位的提问。尽管如此,他的余光还是在偷偷地向我这里瞄来,每一个都被我稳稳地接住。

就在我心猿意马的时候,突然一声马儿的嘶鸣将我的目光引向了马场。一匹马正猛然跃起,双蹄腾空将身子立了起来,一下子将马背上的侍卫甩在了地上,那侍卫被摔得半天没有爬起来。只见这匹马比其他马身材都要高大,一身金棕色的皮毛像锦缎一样发亮,粗壮的四肢一看就充满了力量,更惹眼的是它脖颈周围层叠的浓密的鬃毛,在阳光下一片金色,显得威风凛凛。它把侍卫甩下去之后又绕着马场疯跑了几周,一队侍卫冲上去费了半天劲才将它牵住。

“这家伙够烈的!”太宗随口说道,又问身旁的君羡:“那匹马可有名字?”

君羡答道:“回圣上,此马名为狮子骢。据西域送马的特使讲,此马是在他们准备送马进京前刚得的,还来不及驯服,为了不耽误行程便计划在运送的途中进行驯养,没成想直至今日都未能驯服。特使特地跟微臣解释,希望微臣能代为表示歉意,还望圣上不要怪罪他们。”

“哪里,朕不怪罪他们,朕喜欢烈马。狮子骢,”他说着转向承乾,“朕记得隋文帝时,大宛国进献过一匹千里马,性子十分烈,当时无人能驾驭,后来还是一员叫裴仁基的郎将将其驯服。朕记得此马也叫做狮子骢。”

就在说话的这会儿功夫,又有几名侍卫被狮子骢甩下了马背,一个个疼得呲牙咧嘴。

“看来此马果真难以驯服。”太宗说着竟然卷起了袖子,“朕倒是要领教领教。”

此话一出,周围众人纷纷上前阻拦。太宗是马上得天下的皇帝,我听说过不少他年轻时驰骋沙场的故事,我能想象,那个时候的他是何等矫健,何等英姿勃发,可是如今,毕竟岁月不饶人,再说他贵为天子,想要随性而为谈何容易?我想着不由拿眼向承乾瞟去。

“父皇!”承乾突然说道,“不如让儿臣代父皇来驯服此马。”

我就知道,以他的个性一定会这样做的。可是——我的目光又扫向李泰,他也连忙向太宗请命:“父皇,太子腿伤未愈,还是让儿臣来驯马吧!”

我知道,太宗的这几个儿子论骑射都是好手,即便是这个胖子也该是有两下的,何况这个时候怎能不争着在父皇面前表现呢?可是,李泰啊李泰,你有必要拿承乾的腿伤说事儿吗?腿伤未愈?你怕是也知道那是一辈子也好不了的了。此时,我看不到承乾的表情,但是仅我听起来都不能忍受,对他而言痛是可想而知的。

这时,君羡恰巧向我这边看来,我看了他一眼又把目光投向承乾和李泰的背影,突然心里有了主意。我上前两步,跪地说道:“陛下,臣妾愿意为圣上驯服此马!”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停住了,齐刷刷将目光射向了我。

太宗看了我一眼,问道:“你?你能驯服此马?刚才摔下来的可都是一等一的好骑手。”

“臣妾有信心!”

“你有什么办法能驯服此马?”

“请圣上赐臣妾三样东西,臣妾便有把握驯服这狮子骢。”

“哦?讲,你要什么?”

“铁鞭、铁锤和匕首!”

“你要如何使用这些东西来驯马?”他说着微微眯起了眼睛。

“它不服臣妾就用鞭子抽,再不服就用铁锤砸,还不服就用匕首捅。”

“你不怕捅死它?”

“不能被驯服的畜牲留之何用?”

我的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都惊住了。我先是看到君羡那不可思议的眼神,然后是承乾,只是当我的眼神擦过他脸颊的时候,他的嘴角似乎翘了翘,莫不是他看懂了?

“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办法?”太宗缓缓地说道,“花一般的年纪,竟然说出如此狠毒的话!”

我听着他的话音,察言观色,据我对他的了解,他是有些不悦但是并未真的生气,反而更多的是怀疑,怀疑就是好奇。

想到这儿,我说道:“陛下的目的不是驯服此马吗?臣妾只要办到不就行了!想隋文帝时众武将中只有一人能驾驭得了的马,在我朝,圣上后宫的一个小女子就能办到,被记在史书上岂不是一段佳话?”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摸了摸胡子,说道:“三天,朕给你三天时间。若能驯服狮子骢,此马朕就赏给你。如果不能驯服——”

“如果不能驯服,臣妾愿意接受处罚。”

“好!”他说罢又朝马场上望了一眼,然后说道:“还真是起风了。”

我于是连忙识相地为他披上披风,然后恭送他离开。承乾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饶有意味的瞟了我一眼,这家伙,他看来真的懂我。和他相比,君羡的反应倒是让我有些失望了。

太宗走后,他来到我面前,一脸严肃,“你疯了?怎么会要求驯马?而且还说那些话!”

看到他这个样子,我不免有些不快,便想要气气他,于是说:“怎么?太子和魏王都想着在圣上面前表现,我也想要表现一下啊,这样圣上才能对我另眼相看。”

“你!”他真生气了,不过只有一瞬,马上他就恢复了常态,“这不是你会做的。说吧,到底为什么?”

他还是了解我的,这让我的心里一阵欣慰,但我还是想卖个关子,毕竟难得能跟他说上几句话,“你先别问那么多,你先告诉我,我那样驯马可以吗?”

“可以!”他回答得斩钉截铁。

“真的?”

“杀马的话,那样真的可以,而且你一定可以算得上最残暴的屠夫!”

“你——”

“不要拿手指着我!”他把我竖起的指头给弯了下去,“我说过,对我们这些马背上生存的人来说,马是我们的朋友,是伙伴,我不会允许任何残害马的行为发生。”

“我知道,认识你的第一天你就是这么说的。”

“那你还有把握在三天内驯服狮子骢?”

我坚定地点了点头,然后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他,“因为有你啊!”

他乐了,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吧,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

我这才一本正经地说道:“在来这里之前,圣上在跟太子讨论律法修订的事情。后来,魏王就来了。你应该能想象得到魏王会说些什么吧?”

“拆台!”

“没错,他不仅意见根太子相左,而且说得天花乱坠,一面逢迎圣上,一面挑衅太子。”

“他向来如此,行为处事一贯张扬,从未将太子放在眼里。”

“所以了,这一次,我要给他上一课!”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太宗的身影果然出现在马场上。那时,我正骑着狮子骢和一群宫人、侍卫在打马球,并未发现他正远远地看着我,依旧尽情地挥动着球杆。直到他悄无声息地离开,勒马休息的我才看到他远去的背影。

太极殿里,我轻轻将茶盏放在他的手边,然后退到一边,垂着手等待着他的问话。直到他将最后一本折子批完,才缓缓地问道:“狮子骢驯好了?”

“是的,臣妾已将狮子骢驯服,陛下随时可以检阅。”虽然我知道他已经看过了,却还是这么说,或许那天他就是不想让我知道他去过马场。

没想到他竟然大方地承认道:“不用了,朕已经看过了。你马骑得不错,不过球技还要练习。”说着,他有意识地看了我一眼,问道:“铁鞭、铁锤、匕首,用到第几样了?”

“回圣上,臣妾一样也没用。”

“哦?”他摸了摸胡子,眯起眼睛看着我,“那你是如何驯服狮子骢的?”

“臣妾用了一天的时间跟它认识,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彼此熟悉,到了第三天臣妾便骑上了马背,经过一些时间的适应和磨合,它便成了我驰骋球场的伙伴。”

“如此而已?”

“如此而已!”

他盯着我的眼睛又问:“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朕赐你铁鞭、铁锤和匕首?”

“回圣上,铁鞭、铁锤和匕首确是为驯马所备,不过备而不用不是更好?”

“哦,怎讲?”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这说明他对答案颇感兴趣。

我狡黠地一笑,这才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不用才说明这真的是一匹良驹。越是好马越是打不得。因为真正的上等马是通人性的,你如何对它它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回报你。但是,一旦它接受了就说明它认可你。好马是骑手的朋友,是伙伴,如果在战场上那是能够以生命相托付的战友。”

听我这样说,他的脸上露出了和悦的神色,“你父亲教你的?”

“是的!”我答道。这是我进宫以来撒得最轻松的谎话。

“继续说下去。”他显然越听越有兴趣了。

我于是接着说道:“中等马在主人的驱使下行事,不听话就挨鞭子,听话就有好吃的黑豆,这种马是可以靠威逼和利诱驯服的,也是最容易驯养的。再有就是无论用什么方式都不能驯服的马,不能被驯服就没有用,无论是骑手的利益还是马的价值都不能得到实现。这样的马就是劣马,留之也无用。可是,在骑手驯马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到底是千里良驹还是劣马,所以驯马的工具还是要备齐。备而不用总好过需要用时手边却没有。”

“好一个备而不用。朕问你,如果这狮子骢不是良驹,恰恰是你所说的中马甚至是劣马,你真的会用那些器具对付它吗?”

“臣妾会的。不是臣妾心狠,只是,如果我不打它,那么占马匹数量最多的中马就无法为我所用;如果我不处置劣马,一匹劣马会祸害整个马群的安定。不过,无论铁鞭、铁锤还是匕首都是为了保障万无一失而准备的,每一个骑手都希望自己遇到的全都是上等马,那些器具永远也不要用到最好。”

片刻的沉寂之后,他笑了,“武媚啊武媚,你总是能给朕惊喜。既然你说到做到,那么朕也兑现承诺,那匹狮子骢是你的了。”

“谢圣上!”我刚要谢恩,他已站起来走到了我身旁,低声说道:“好好练练球技吧!”说罢大笑着从我身旁走了过去。

狮子骢的事情看似就这样掀了过去,不过是一个小女人讨好圣上的小伎俩而已,不会有人把它放在心上的。那天,在路上我碰到了承乾,他独自一人,似乎是有意挑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在这儿等着我的。我看看四下无人便走了上去。

“太子殿下好悠闲啊!”我故意打趣道。

他看到我,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毫不掩饰心花怒放般的喜悦,“媚娘,知道吗,今儿个早朝父皇批示了律法修订的事情。我赢了!”他说着挥舞着拳头,简直像个孩子一样。

我连忙止住他,“嘘——小心。”

他这才压低了声音,“我知道,这都多亏了你。你真是足智多谋,堪称女中诸葛。某人一定没有想到他会载在你的手里。”

“好了,当心隔墙有耳。朋友不是白交的,我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呢?”说着,我警觉地扫视了下四周,“这边讲话终究不方便,我还有事,我们改日再找机会。”

承乾点点头,于是我们就此分开。没走两步,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他今天的心请真是好,连背影都是笑着的。

我明白,他的开心不只是圣上支持了他的主张,更重要的是李泰输给了他。不知为什么,在和李泰的争斗中他总是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所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胜利都会让他欣喜不已。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竟然有一丝酸楚。

吐蕃终于派来了求亲的使臣,并且指名所求对象正是太宗最心疼的高阳公主。那天朝罢,长孙无忌便奉诏前往甘露殿议事。

甘露殿前,我与正往里走的长孙无忌迎面相遇。我于是施礼道:“长孙大人。”

他本要回礼,抬眼看了我一下,眼神却在那一刹那定格在了我的脸上。我隐约听到他念了一句:“芙蓉——”他说出这两个字,发觉自己失礼,于是忙说:“这里什么时候种了些芙蓉啊?”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刚才我向他施礼时身后正是一株芙蓉,于是回道:“前些日子刚从御花园移植过来的。”

刚说完这句话,我突然想了起来刚才长孙无忌看着我时的眼神,还有他说出“芙蓉”两个字时的语气,于是紧补了一句:“圣上说殿前的空地上要种些花草装点装点,我于是便奏请种了这些芙蓉。长孙大人喜欢芙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