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后,门外两人立马瞧见了黎秋又,是两位也穿着棉麻材质袄裙的姑娘,每人手上各提着一只绿灯笼,朝黎秋又小跑过来。
她们同喜娘一样,露出个灿烂和善的笑,只是唇齿依然很红,哦不,绿。
“乔小姐已经入府啦,我们来接晚了,可是叫乔小姐等急了。”
两个姑娘有脸,并且五官清晰能辨,模样还挺清秀的,想来应该是副本里的重要角色。只是绿色的灯笼从下往上照,也太符合她们作为女鬼的身份了。
其中一个不那么跳脱的女孩朝黎秋又矮了矮身子,面带微笑说:“乔小姐,我是银烛,先前是二太太身边的人,今天开始由我来照料乔小姐的起居。”
她留意到黎秋又站在那里有些局促,亲昵地上前去搀着黎秋又,“乔小姐,二太太传您去说话,晚点还要代表老爷去府门迎少爷回家,我们这就走吧。”
黎秋又用身体挡着门,唐约两人躲在了门后,二位丫鬟朝门里面望了望,就不再注目,搀着黎秋又往外面走。
刚进府就要接受上面的下马威,黎秋又慌得冷汗干了一茬又一茬。至于为什么是二太太而不是大太太,黎秋又一点也不敢张口去问。
银烛柔软但冰冷的手搀着黎秋又的小臂,贴心地问她:“乔小姐为什么一直在发抖?”
黎秋又脖颈一僵,不敢偏过头去看银烛的表情,不知这些鬼怪会不会和外面的喜娘一样,不由分说就吃人?
她轻声开口:“有些冷,这身裙子还是单薄了。”
“听说乔小姐是北方人,想不到还不及我们南方人抗冻呀。”
黎秋又很怕说多了露馅,冻僵的脑瓜子飞速运转,思索要怎么开口回答,这时银烛又开口转了话题,“不过乔小姐放心,老爷房里有壁炉,温暖得很,夜里伺候老爷,不会冷的。”
这句话真令人脊背发寒。
根据唐约的说法,黎秋又应该是要先见到少爷,后才去见老爷,先前的乔小姐是连少爷这关都没过去,更别说之后的老爷了……
“少爷还有多久回府?”黎秋又垂眸悄悄看了眼腕表,时间就要到十一点,只是她还不能确定自己的表,在这里时间还会不会准。
银烛偏了偏脑袋,这个时候又像是脑袋生锈了,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反应黎秋又问的是什么似的,黎秋又生生被她看了好几秒钟的时间,才听到她轻轻笑了声,说:“少爷子时三刻回府。”
话音刚落,不远的某处院子,敲锣打鼓一阵吆喝,热闹人声沸腾,咿咿呀呀的戏曲声就要开场。
此时正好晚上十一点整。
越走越热闹,黎秋又已经可以看见忙碌的小厮抬着箱子朝各个院里搬。
月光罩着院子,莹亮的绿灯笼照着每一张忙碌的脸,管家朝搬着箱子的那几个小厮招呼道:“这个箱子轻点啊,这是少爷给二太太带的进口珐琅首饰。”
黎秋又朝戏曲那声音来源指了指,明知故问:“那边在做什么?”
“是二太太请的戏班子,少爷已经五年没有回家了,府里上下都等着迎接呢。”她语气轻快,很开心的样子。
西厢廊下有三三两两的丫鬟扎堆坐着,嘻嘻哈哈地聊天,看见银烛后,还朝她挥了挥手,忽略了银烛身边的黎秋又。
很冷,从里到外的冷。
黎秋又脚下皮鞋单薄,是秋款,现在已经深冬腊月,隔着单薄的长袜,把小白皮鞋踩在石板路上,鞋和石板硬得平分秋色。
她第一次见这么多鬼,满院子,全是鬼。
不同服装的小厮和丫鬟对应不同的工种,一个戴着围裙的小厮从后院跑到主院,匆匆跑到管家跟前说了什么话,管家叉着腰大骂:“新来的厨子怎么这么多事?叫他能做做,不能做就滚!”
小厮听了话就要跑走,管家又叫住他:“算了,送吧,记得从后门送,少爷马上就要到家,别再出岔子了。”
看来鬼和鬼之间也是有矛盾的,如果能让他们鬼咬鬼,或许黎秋又她们还能找到什么破局之法。这么想着,手里递过来一只暖炉。
竟然真的是热的,一股暖流顺着黎秋又的手包裹了她上半身。
“乔小姐已经冷得牙都在跳舞了,一会儿怎么跟二太太讲话呀。”银烛笑着对黎秋又说,二人又走进了一道洞门,离刚才的热闹远了。
“乔小姐,这里就是二太太的院子了。”院东侧一棵海棠果树,低低矮矮的,与旁边的小亭子不相上下,院里绿油油的光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缀了生机,还以为是绿了一个冬呢。
不过房间里却是正常的温暖黄色亮光,看来只有灯笼变了色。
这个院子离前院不远,安静,但也能隐约听见那边传来的热闹人声,黎秋又有一瞬间仿佛感到温馨的错觉。
如果她们都是人的话。
银烛正要带着她进房间,门被从里面打开,一小丫鬟从屋里出来,垂着脑袋一脸丧气,但还是小心翼翼转过身去把房门带上了。
“怎么了?太太不高兴了吗?”银烛拉着她问。
丫鬟抬眼看看她,又朝黎秋又望了一眼,不发一言,黎秋又发现她脸颊有红肿的巴掌印,她又匆匆低下头走了。
但银烛转过脸来,又对黎秋又笑。
她的笑容很僵,从开始到现在似乎一直都是这么笑的,嘴角弧度都是一样。
黎秋又避开银烛的目光,小声打退堂鼓:“二太太心情不好的话,不如就先……”
“不会的,乔小姐,”银烛仍然笑着,黎秋又越看越怕,“太太不吃人的。”
她这样讲话,黎秋又越是觉得,她说的像“太太要吃人的。”
凭空起了一阵风,院里卷来了一股潮湿腥咸的味道,不是什么血啊雨的,像是一股龙王吐到院里似的,铺天盖地的海产品味儿。
二太太还在屋里,投在窗上的影子格外巨大。
那身影摇摇晃晃,门在下一刻被打开,黎秋又就见到了二太太,正仪态端正地出了房门。
果然如她想象中那样,二太太脸色阴沉,绿光照射下,端着身子,有难以忽视的压迫感。
她一身华贵的皮草下,是墨绿色绒面旗袍,尽显优雅,只是她的面色看上去确实很不好。银烛立马朝二太太欠了欠身子,“太太,乔小姐带来啦。”
二太太只睨了黎秋又一眼,黎秋又努力想站得端正,但不知是不是鬼太多,阴气太重的原因,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冷过。不光牙打颤,连腿都止不住地发抖。手里的暖炉只够给她两只手提供温暖。
“怂包。”二太太没说别的,丢了一句话就出了院门。
“快跟上。”银烛催促黎秋又。
这时候周遭又开始汇聚金色粉末,黎秋又定在原处等着台词出现。现在眼下情况看来,可以松一口气的是,短时间应该不会经历电视剧里那种当家主母给新妾立规矩的场景了。
可是早不来晚不来,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台词,她哪有办法让银烛回避一下啊!
笔还在脑袋后面呢,下意识就朝银烛开口拖延时间,“不好意思,我的脚太冷了,已经冻麻了。”
黎秋又捧着手炉的手紧了紧,盯着银烛的表情,担心她突然“暴走”。
开始闻到的那股海产品味道越来越浓,走在前边的二太太脚步越来越急促,开始用手捂着鼻子。
她在前方大喊了一声,“银烛!快去看看哪里来的鱼味儿!”
“哎!”银烛听了二太太的话,立马跑开了。
台词适时显现出来:【少爷子时三刻回府,众人皆齐装于府门前迎接,戏子登台唱戏,厨子开火宴客,书童上前亲迎,冲喜准新娘进入喜堂,等待拜堂。】
姨太太还需要拜堂?黎秋又想改动的地方太多,一时还有些纠结。
“一群废物点心!少爷最讨厌这等俗艳之物。”二太太一脚踢开了脚边摆的马儿形状的灯笼,顺着就倒了下来,那马嘴边上的两只眼,就定定望着黎秋又这边。
像纸扎店里的马面,绿绿的,很安心。
黎秋又面前的字快要消散,她来不及再多思考,前面的二太太看上去像是在暴走边缘,已经消失在黎秋又的视野。
不知道有谁会遭殃,反正不能是她。既然少爷是她第一个要面对的难关,那不去见少爷不就没事了!
于是黎秋又迅速取下发簪,比划了两下,确定还可以写出字来,就把“众人皆齐装于府门前迎接”的“众”字擦掉,准备写上一个“无”字。
无人迎接,那就万事大吉!
然而,她只来得及画上去一笔,这支一直莹莹发绿光的笔突然间黯淡下来,任黎秋又再左晃右晃,甩来甩去,怎么也画不出来第二笔了。
那一笔成型在金字消散前,变成了“一人”。
黎秋又感觉自己从上到下只有一根筋了,脚后跟扯着脑袋生疼。
前院咿咿呀呀的唱戏声还在继续,二太太风雷滚滚地去了后院,另一边的门洞处探了半个脑袋进来,视线乱扫一圈,看见了正要离开的黎秋又。
“嫂子!”一道闷闷的声音传来。
声音实在有点耳熟,黎秋又扭了扭脑袋,就见一个一米八的大个子背着个小学生书包,迈着小碎步朝她跑过来。
十**岁的青年脸露出一副委屈巴拉的表情,伸出两只手指拽了拽黎秋又身上的小狐狸毛,“嫂子,我终于找到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