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延安当大厨 > 第9章 安生之计

我在延安当大厨 第9章 安生之计

作者:赴汤蹈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1:54:03 来源:文学城

次日清晨,顾芝和祥林嫂在旅社旁的小摊喝了碗稀薄的米粥,便依约前往“刘记荐头行”。那位精瘦的刘先生倒也守信,已等在门口,见了她们,也不多寒暄,只说了句“跟我来”,便领着二人钻进了迷宫般的里弄。

穿行在狭窄的、晾晒着各色衣物的弄堂里,空气中弥漫着煤球炉的烟火气和隔夜的潮气。最终,刘先生在一栋老旧的石库门房子前停下,引她们上了吱呀作响的木板楼梯,推开了一间位于灶披间上方的小阁楼——这便是所谓的“亭子间”了。

房间低矮逼仄,仅能放下一张板床和一张旧桌子,一扇小窗透进微弱的光线,照亮空气中漂浮的微尘。但好在还算干净,租金也确是刘先生之前提过的最便宜的那一档。

“就这里吧。”顾芝几乎没有犹豫。她清楚,这已是她们目前能力范围内的最好选择。祥林嫂也默默点头,对于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固定居所,她已感到满足。

付了定钱,签了简陋的租契,顾芝又向刘先生提起找活计的事。听闻祥林嫂手脚勤快,会做饭洗衣,刘先生沉吟片刻:“拐角‘老正兴’饭馆后厨正缺个洗菜洗碗的杂役,工钱不高,管两顿饭,倒是能立刻上工。”

祥林嫂眼睛亮了一下,忙不迭地点头:“我能做,我能做的!”

刘先生又将目光转向顾芝:“你呢?除了力气,还会些什么?”

顾芝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我读过几年书,识字,也会写些字,算账也略懂一些。”

“识字?”刘先生耷拉的眼皮抬了抬,脸上掠过一丝惊讶,重新打量了顾芝几眼。在这底层谋生的女子中,识文断字的可是凤毛麟角。“《申报》馆那边,我倒是认得个朋友,他们发行科最近好像要找个帮忙整理报纸、抄写订户名单的零工,活儿不重,就是要细心,也得识几个字。你要是愿意,我可以引荐一下,不过……得让那边的管事看一眼,合不合眼缘。”

报社!顾芝心头一跳。这无疑是个意外之喜,不仅能赚取生活费,更可能接触到外界的信息,甚至是……她不敢深想的那片红色土壤可能传来的消息。

“我愿意试试!多谢刘先生!”顾芝真诚地道谢。她深知,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刘先生这样的地头蛇一句引荐,可能比她们自己盲目撞墙有用十倍。

为了维系这份难得的关系,也出于真心感谢,顾芝主动提出请刘先生吃顿便饭。三人在附近一家嘈杂的“包饭作”坐了,点了几个实惠的小菜。席间,顾芝姿态放得低,言语间多是请教在上海生活的注意事项,刘先生见她识趣,倒也多说了几句,比如哪家米铺价钱公道,哪片区域晚上不太平等等。

饭后,顾芝额外封了一个小小的红封给刘先生,算是谢仪。刘先生推辞两下便收了,脸色更是缓和了不少。

下午,顾芝便带着祥林嫂去置办家当。在嘈杂的旧货市场,她们买了最便宜的草席、被褥、一口小铁锅和几个碗碟。看着祥林嫂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床半新的棉花褥子,脸上流露出一种近乎虔诚的珍惜,顾芝心里酸涩又温暖。

随后,顾芝又在一家估衣铺,给自己挑了两身素净、便于行动的棉布旗袍,替换下身上这套几乎等同于“鲁镇丫鬟”标识的粗布衣服。她需要以一个更得体、更符合上海普通女学生或职员形象的样子,去面对明天的“面试”。

回到那间小小的亭子间,两人一起动手打扫、归置。当简单的行李摆放整齐,新买的被褥铺在板床上,这小屋终于有了一丝“家”的雏形。祥林嫂主动揽下了生火做饭的活儿,用新买的锅灶熬了一锅米粥,就着外面买的酱菜,这便是她们在上海自立门户的第一顿饭。

夜晚,顾芝试穿着新买的旗袍,站在那扇小窗前,望着窗外远处闪烁的、不属于她的霓虹。明天要去报社面试,未来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至少,她们迈出了第一步。有了一个暂时的窝,有了可能的工作,她们就像两颗被风吹到上海的种子,终于在这片坚硬的水泥缝隙里,勉强扎下了一缕细弱的根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