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百年孤寂,灵识渐长
随着十万神军的远去,那座刚刚有了一丝暖意的神宫,再度被无边无际的清冷与死寂所笼罩。
对习惯了用“万年”来计量时间的神明而言,区区百年,不过是打个盹、闭一次关的功夫。
但对于一株正处于生命中最关键成长期的花灵来说,这三万六千多个日夜,是足以改变一切的漫长岁月。
沧溟走了。
带走了殿内唯一的声音,唯一会移动的身影。
最初的几年,棠月是极不适应的。
她已经习惯了每日清晨,在那清冷低沉的嗓音中“醒”来;习惯了午后,伴着袅袅琴音,舒展自己的枝叶;习惯了夜晚,在他专注而温柔的目光中,汲取神力,安然“睡”去。
而现在,一切都消失了。
殿内,只剩下风。
风穿过殿堂,拂动纱幔,发出“簌簌”的声响,像是一声声孤单的叹息。
棠月将自己所有的灵识,都沉浸在那枚与她性命相连的同心结中。她能从中感受到一缕极微弱、却坚韧如山的气息。那气息时而狂暴如雷,时而冰冷如铁,那是他正在战斗的证明。
可无论那气息如何变化,总有一丝最核心的暖意,始终如一,遥遥地传递过来,安抚着她。
那是他留给她的念想,也是她在这百年孤寂中,唯一的锚点。
她开始学着自己“打发”时间。
她不再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地去感知这个世界。
她的灵识,像无形的触手,从玉盆中探出,一寸寸地,丈量着这座空旷的宫殿。
她拂过他曾坐过的宝座,感受着上面残留的、属于他的威严气息。
她“触摸”那把静置的古琴,在记忆中,一遍又一遍地,复刻着他曾弹奏过的每一个音符。
她将灵识探入那些他曾为她读过的玉简。从前,她只是个听客,听着那些新奇的故事。而现在,她成了一个学者。她开始尝试去理解玉简上那些复杂的神纹,去解析其中蕴含的天地至理。
她的灵识,在日复一日的孤寂与专注中,以一种惊人的速度,飞速成长着。
从最初只能覆盖身周数尺,到后来能笼罩整个主殿,再到最后,她的灵识甚至能穿透殿门,去“看”殿外那片一成不变的、翻涌了万年的云海。
她看到了日升月落,看到了星辰轮转。
她“听”到了巡逻天兵们谈论着神魔之井的惨烈战况,也“听”到了侍女们偶尔提及战神时,语气中的敬畏与担忧。
她的世界,从一方小小的玉盆,扩展到了整个神宫。
她不再仅仅是一株需要被呵护的花。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她用自己的方式,汲取着知识,认知着世界,飞速地成长着。她体内的灵力,在沧溟留下的那滴心头血的滋养下,日益精纯、日益磅礴。
不知不觉间,九十多年的光阴,悄然而逝。
神魔之井的战事,似乎也进入了尾声。从同心结中传来的那股气息,渐渐平稳了下来,不再有之前那般频繁的狂暴波动。
棠月知道,他快要回来了。
而她,也即将迎来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蜕变。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花苞之下的根茎中,一股全新的、沛然莫御的生命精元,已经积蓄到了极致。那股力量,正在冲击着某种无形的壁垒,渴望着以一种全新的形态,破茧而出。
化形。
这是所有精怪草木,一生最大的追求。
褪去草木之身,化为先天道体。从此,能言、能行、能更真切地,去拥抱这个世界。
以及……去拥抱她最想拥抱的那个人。
棠月将灵识收回体内,开始全力地调动所有灵力,为这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跃,做着准备。
她要在他回来之前,完成这次蜕变。
她要以一个全新的、最好的姿态,去迎接他的归来。
她要亲口对他说出,那句在她心中默念了百年,也憧憬了百年的话。
“沧溟,我回来了。”
不,不是。
她要对他说:
“沧溟,我来见你了。”